- 相關推薦
《圍城》讀后感2500字
“ 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題記
。保梗矗跺X鐘書發(fā)表了自己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圍城》,堪稱是中國近、現(xiàn)代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的反響。而我并非是慕名讀了這本書,是因為心理上的疑惑。從小就有一種生活經(jīng)歷:”非常想得到某件東西,于是就竭盡全力的爭取,可得到后便不再珍惜,便丟棄了。”一直不明白是怎樣一種心理,是不是一種病呢?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這樣一句話“ 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心頭一驚,于我心有戚戚焉。急切的想了解這種想法,讀圍城的心也日趨強烈,終于,在高二寒假中我拜讀了《圍城》。
對這部小說的背景我了解不多,有這樣一句解釋的話:“小說所寫的人物和事件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十分隔膜,與時代結合并不緊密,我們不可能像別的小說那樣通過社會背景和時代背景的分析去考察小說的主題!辈⑶視姓f道:“在這本書里,我想寫現(xiàn)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笨梢钥闯鲎髡卟]有過于強調(diào)這本書的時代性。
長篇小說《圍城》共分九章,大體可以劃做四個單元。里面涉及的人物形象豐富多彩,有即柔又嘉、卻充滿心計而且柔能克剛的孫柔嘉,紈袴子弟優(yōu)柔寡斷、玩世不恭的方鴻漸,有忠于愛情,才華橫溢,且被人拒絕卻終究逃不開娶妻生子命運的趙辛楣,還有李梅亭那樣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半舊遺老,韓學愈那樣外形木訥、內(nèi)心齷齪、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樣道貌岸然、老奸巨猾、的偽君子,也有汪處厚那樣依附官僚、謀取職位、卻自蹈覆轍的勢利鬼;有陸子瀟、顧爾謙那樣一心攀龍附鳳、專事吹拍、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也有范懿、汪太太那樣雖然混跡學府、卻只在情場上顯露頭角、推波助瀾的名門女士等,形形色色的人構成了一個小社會。
方鴻漸是個被動的、無能的、優(yōu)柔寡斷的、經(jīng)不住誘惑的人,更是一個失敗的人他的失敗是因為他面對東西方文化強烈沖擊的現(xiàn)代社會殘酷的生存競爭和戰(zhàn)亂動蕩的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嚴重的精神危機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有的理性、信仰、熱情和力量,而他并不想李梅亭那樣如魚得水,也時因為他還不算是個卑鄙的人,還有點自知之明,有時候還想保持這自己作為知識分子為人的尊嚴。正是這種不上不下的位置,使他既得不到愛情,有作為留學生二惡一無是處,寄人籬下,總是依靠別人的幫助,對于他,這是殘酷的,又是尷尬的。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有人說:“ 就像一無用處的賈寶玉是《紅樓夢》中幾乎唯一的好男人一樣,方鴻漸也是《圍城》中最好的人!本拖裨趧邮幍娜龂鴷r代,各家逐鹿中原,人才輩出,但是只用那些奸雄、梟雄才能在如此紛亂的時代生存并且有所成就,像方鴻漸這種懦弱者是注定要失敗的。所以,既不作惡也無英雄氣概、既與世無爭又于世無補的方鴻漸,是注定要失敗的。這是他的悲劇,同時更是這類懦弱的知識分子在社會環(huán)境下回得到的結果。
圍城在表面意思上很顯然是講婚姻。在讀之前便以為整部小說中,圍城一定是很形象明了的顯示,有具體的分析?墒亲x完后,只覺得整部書中充滿了爭吵和抱怨。關于圍城的提出,也只是在蘇文紈、趙辛楣等人一起聚餐時,褚慎民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nèi)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說像“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而接下來便沒有再次明確的提出婚姻是堵圍城。
在回國的汽輪上,方鴻漸與鮑小姐之間也絕非真的感情,他們二人誰也無心進入對方的圍城,只是在他鄉(xiāng)一種空虛內(nèi)心的寄托,在內(nèi)容上只是圍城外人的一點小插曲。至于蘇小姐,那只是她自作多情地以為自己已經(jīng)進入了方鴻漸的圍城,也使想方設法沖進她的圍城的趙辛楣誤把方鴻漸當作情敵,煞費苦心一番。整部小說中,方鴻漸唯一一次動真情的應該是對純潔可愛的唐小芙。他茶不思飯不想,一門心思放在她身上,做好一個隨時準備踏進其圍城的虔誠之士。結果讓蘇小姐無情的拆開了。在這一點上,我與錢鐘書的夫人楊絳有相同的看法,而是如果讓方鴻漸與理想中的愛人唐曉芙結婚,然后兩人再積愛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圍城”的字面原義。方鴻漸與孫柔嘉的結合,是讓人大跌眼鏡的,在去三閭大學的路上兩人沒有任何表示,最后卻因為一場誤會,匆匆訂了婚,又稀里糊涂的結了婚。似乎兩人都沒有急切的想要進入對方的圍城。有人說:方鴻漸是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后自食婚姻苦果。這我倒沒讀出來,只是感覺,這座感情圍城,曾經(jīng)令方鴻漸向往,之后又無奈于城中的無聊。
大部分人覺得《圍城》的意義只局限在愛情婚姻,并沒有其他的寓意。這也許也是一些家長不提倡孩子看這本書的原因吧。其實,《圍城》并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nèi)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征是多層次的。僅僅把《圍城》停留在愛情意義上也并非錢老先生的意思,所以他在下文中寫到:方鴻漸又重提此事,并評論道:“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边@句點睛之筆,使圍城超越了婚姻的層面,進入了更為廣闊的背景。從婚姻是“圍城”,到最后感慨人生是“圍城”。方鴻漸不斷渴望沖出“圍城”,卻又不得不進入另一個“圍城”。生活好像故意跟他作對,老是與他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馳
很明顯,在第五章中,方鴻漸說:“我還記得那一次褚慎明還是蘇小姐講的什么‘圍城’。我近來對人生萬事,有這個感想。譬如我當初很希望到三閭大學去,所以接了聘書,近來愈想愈乏味,這時候自恨沒有勇氣原船退回上海。我經(jīng)過這一次,不知道何年何月會結婚,不過我想你真娶了蘇小姐,滋味也不過爾爾。狗為著追求水里肉骨頭的影子,喪失了到嘴的肉骨頭!跟愛人如愿以償結了婚,恐怕那時候肉骨頭下肚,倒要對水悵惜這不可再見的影子了!笨梢钥闯觯瑫械娜偞髮W著實是一座事業(yè)的圍城,這里面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時刻讓人感到壓抑,這是善良的方鴻漸所受不了的。但當他離開那里,滿心以為自己離開了這復雜的黑暗圈子后,沒想到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yè)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心中充滿了迷茫與無奈。作者花這么多筆墨向我們描述這個復雜的社會背景,無非是想我們闡明: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也許這個圍城是無形的人,我們都是城中的一個元素,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逃出這堵圍城,即使你逃出了一個,也會有許多在矗立著。我們沒有辦法逃出這樣的命運。所以,關鍵在于你在這圍墻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終想著去沖出圍城,那你永遠只能獨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價值。
事實上,只要人類社會存在,我們就會一直在圍城中。只是錢鐘書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其實,這也正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我們不注意或者不承認而已。。我是一名學生,對我來講,學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huán)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種行為都處于一個圍城。親人、同學、老師以及社會上行行色色的陌生人,都在我們之間有一座座圍城,F(xiàn)實是殘酷的,但是不要因為現(xiàn)實而失去信心 ,因為每個人都這樣,并不是只有少數(shù)人感到迷惑。文中告訴我們追求是無止境的,我們達到一個目的后,便會很快的對其失去新鮮感,那或是一種不滿足或是一種厭煩,是我們覺得我們所追求的一切都是虛妄的?墒俏覀兛偛荒芤蛞瓘U食,擔心自己對所得到的東西失去興趣而停止追求了吧。我們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去爭取所想要的,到我們對其厭煩時,要坦然對待,因為那是正常的心理。接著去追尋更有價值的東西,是我們不會空虛。因為只有無所事事的人,才會一遍遍地數(shù)著自己的所有,時間久了,便產(chǎn)生厭倦,只有馬不停蹄的奮斗,才會是圍城內(nèi)充實,沒有心思去沖出來。用一顆積極的心去對待圍城,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城中的生活。這時的圍城,就會變成一個快樂幸福的地方,一個方鴻漸也喜歡的地方,沒有人想要逃出來。
【《圍城》讀后感2500字】相關文章:
圍城讀后感范文《圍城讀后感》01-31
《圍城》讀后感_《圍城》讀書心得04-07
圍城讀后感_圍城讀書心得04-07
圍城讀后感圍城讀后心得03-22
圍城經(jīng)典語錄12-19
圍城的讀后感06-26
圍城讀后感09-10
《圍城》讀后感10-11
《圍城》的讀后感02-26
《圍城》經(jīng)典讀后感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