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12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優(yōu)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1
一、活動目標
1、學說兒歌,理解兒歌表達的內容,感受兒歌優(yōu)美的意境。
2、嘗試仿編兒歌第一句,體驗學習兒歌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水珠寶寶》幼兒學習資源。
2、《水珠寶寶》語言磁帶,教師教學資源。
三、活動過程
。ㄒ唬┮龑в變豪斫鈨焊璧'內容,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播放教師教學資源,請幼兒觀察并提問:畫上有哪些景物?(大海、帆船、睡覺的水珠寶寶、風兒姐姐、小鳥。)
。ǘ┮龑в變簩W習兒歌:水珠寶寶。
1、教師完整朗讀兒歌。
2、引導幼兒加上動作學說兒歌。
。ㄈ┮龑в變簢L試仿編兒歌第一句,增強學習兒歌的趣味性。
1、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水珠寶寶的搖籃?
2、引導幼兒改編第一句兒歌,如小小花瓣,小小荷葉,小小手兒……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2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順序,培養(yǎng)幼兒對自制玩具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在美工活動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紙筒(半成品);漿糊;青蛙頭像(舌頭)人手一份;圖示;毛巾等
活動流程:引出內容------思考材料與制作步驟------嘗試制作------體驗成功-------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兒呢?它在老師的口袋里。會是誰呢?我們大家拍手歡迎。 “我來了,我來了”教師出示作品并唱歌:“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引起幼兒關注的興趣。)
2、 大家喜不喜歡這只小青蛙?為什么?(因為這只小青蛙很可愛;會說話...........)滕老師知道你們一定很喜歡做這只可愛的會說話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討論
1、我們先來想一想,做一只小青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兒觀察后回答)
2、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對了,我們制作小青蛙就需要這些材料。那么,材料都有了,我們就要開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們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兒討論)(老師把小朋友討論的結果用圖畫按順序表示出來)
三、嘗試操作
1、對,先拿一個紙筒,要把這個紙筒折成什么形狀呢?(M型)
2、要折成這個形狀,是怎樣折成的,大家一起來試一下。
3、大家折好了嗎?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說一說,她是怎么折的?你們和她折的方法是否一樣的。把小手伸進去試一試,能不能一張一合的。
4、青蛙的大嘴巴已經做好了,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呢?小朋友們一定要一邊看好圖示,一邊擺一擺,想好了,再粘貼?纯凑l做的小青蛙最可愛。
5、注意粘貼的'時候漿糊不要粘太多,要涂均勻。
四、體驗成功
1、小朋友來試一試手里的小青蛙會說話嗎?(呱呱)
2、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會是一只怎么樣的小青蛙呢?(幼兒回答)小青蛙們再來說一說美麗的春天。
五、延伸活動
1、春天真美麗,小青蛙出來玩了,看看還有那些動物也來了?(出示其他的小動物制作)
2、這些小動物和剛才做得小青蛙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3、原來它們的嘴巴都可以一張一合,好像會說話;厝ピ僮龈鄷f話的小動物,這樣表演故事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處了。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3
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2、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使幼兒體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學習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4、運用各種線條和塊面大膽地表現在生活中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畫畫。
5、學習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大膽地進行手工活動,對手工活動感興趣,并能運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通過欣賞名畫家的代表作,欣賞民間工藝品,節(jié)日教室布置,欣賞和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
教學進度
安排周次教學內容課時
第一周各種各樣的花燈,
第二周神奇的房子(想象畫),吃飽了草的牛,意愿畫,
第六周我的媽媽1
第七周各種各樣的樹,穿漂亮裙子的娃娃,給樹穿上花衣服,
第十一周頑皮的熊貓1美麗的孔雀。
第十三周長頸鹿,第三周鳥寶寶的一家,長頸鹿的一家,小鳥音樂會,
第十四周階段復習第四周猴子爬山(折紙),
第十五周各種各樣的畫(繪畫),第五周媽媽的禮物2魚類王國(剪貼),
第十六周瓜果動物(小制作)2我和媽媽……,
第十七周裙子(裝飾畫),
第十八周軍艦(泥工),第八周花兒朵朵,
第十九周各種各樣的傘,神奇的花仙子,神奇的傘,第九周蝸牛(泥工),
第二十周借圓想象畫2烏龜(泥工),
第二十一周快樂動物園,第十周長鼻子大象,
第二十二周總復習大象本領大(想象畫),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4
一、活動準備:
1、將大樹、小草等布景布置在幕布的背面,用投影儀從幕后打出影子。
2、手影飾小蝸牛,大灰狼、小兔。
3、故事錄音。
二、活動過程:
。ㄒ唬┙淮齼热,引起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看影子戲,聽故事,請小朋友仔細看,認真聽。
2、放錄音:
一天,有一只小蝸牛到河邊去河水,一只狼走過來對他說:
“這河里的水是我的,你為什么要喝我的水?”小蝸牛說;“這水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怎么是你的呢?”
狼說:“我說是我的就是我的,你喝了我的水,晚上我要來吃掉你!”說完,狼就走了。
小蝸;氐郊依,想起狼說晚上要來吃他,就哭了起來,一只小兔走來,看見小蝸牛在哭,就問:
“小蝸牛,你為什么哭啊?”“狼說晚上要來吃我!毙⊥谜f“不要緊,晚上我來幫助你!
。ǘ┮龑в變合胂
1、提問:我們看到的影子戲和平時看到的兒童片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說出是用手影表演出來的。
2、教師:小蝸牛為什么要哭?誰愿意幫助他?怎么幫助他?
3、幼兒互相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用手影變出╳╳來幫助小蝸牛
。ㄈ┯變翰僮
將自己手影變出的樣子印畫在紙上,并添畫出小動物的'形象。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出不同的小動物來幫助小蝸牛,重點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ㄋ模┰u價。
用實物投影儀將幼兒想像出的小動物投射到幕布上,請設計的幼兒將自己的故事講述給同伴聽。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5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畫富有生活情趣的畫面,了解中國畫的悠久歷史。
2、了解中國畫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對中國畫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畫有同樣內容的中國畫和蠟筆畫各一張。
2、提斗,大白云,小勾線筆,宣紙,墨汁,國畫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對比欣賞中國畫與蠟筆畫,初步感受中國畫的獨特韻味,知道有國畫這種藝術形式。
教師:請你們看看,這兩幅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2、認識幾種基本的、在幼兒園階段常用的作畫工具。
(1)認識三種毛筆:提斗、大白云、小勾線筆。
l在幼兒園階段,常常用擬人的方法介紹毛筆,如這三種毛筆分別上筆爸爸、筆媽媽和筆寶寶,它們上毛筆一家。
(2)認識墨汁與國畫顏料。
(3)認識宣紙。
l可以將宣紙與普通白紙放在一起,引導幼兒通過看、摸、滴水等方法,感受宣紙柔軟、易吸水、易破等特性。
3、幼兒自由探索使用作畫工具。
(1)引導幼兒用于毛筆刷刷自己的`胳膊和臉,感受筆頭的柔軟性。
(2)用毛筆蘸清水在地板上、宣紙上隨意涂鴉,感受毛筆的筆觸與宣紙的吸水性。
(3)做個小實驗,將墨汁輕輕地滴入裝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感受墨汁溶于水,以及遇水變淡的特點。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6
教學目的:
培養(yǎng)幼兒對刮畫的興趣。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準備:
1、每位幼兒一張刮畫用的蠟紙。(用較硬的紙上涂上一層各種顏色的蠟筆, 再用深色如棕色、黑色、或深蘭色等涂上覆覆蓋住底色。
2、 各種刮畫工具, 如竹簽、刀片、小勺、螺絲刀、叉子及各種形狀的`齒狀積木、舊梳子等。
3、老師刮畫范畫一張, 已涂好的蠟紙一張, 刮畫工具一套。
教學過程:
1、老師出示刮畫工具, 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這些叉子、竹筷和小刀 他們有什么用處呢?除了你們說的用處之外, 他們可以用來干什么?
2、嘗試活動。
請幼兒用各種工具在已涂好的畫紙上試刮一下。 看看能畫出一些什么圖案。
3、老師總結各種工具可以刮出不同的美麗的線條和圖案。
4、老師示范刮畫長頸鹿。
用竹簽刮出一個圓, 圓下有兩條線, 又是一個橢圓, 下面是四條柱子, 刮出眼睛和嘴巴、耳朵, 身上有色塊,
用小刀塊,脖子上的皮毛用梳子刮,長頸鹿見到小朋友十分高興, 就唱起了歌, 用叉子刮出波浪狀的五線譜。
5、出示范畫 請幼兒看一看、講一講, 老師用什么工具, 刮出了什么?
6、幼兒刮畫:請小朋友用各種工具來刮一張畫吧。
7、總結:重點表揚大膽作畫的幼兒。
這么多美麗的刮畫作品, 我們來把它布置成一個刮畫作品展, 請別的班級的小朋友也來參觀吧。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7
一、活動的由來及意圖:
通過前一階段的“瓶藝”活動,幼兒充分體驗到在制作過程中的樂趣,也在多姿多彩的成品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因此,我結合主題活動“七彩世界”開展藝術活動:“七彩花瓶”,滿足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進一步提供豐富的`材料,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發(fā)揮的平臺,使幼兒在制作七彩花瓶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美、感受美,并在欣賞自己作品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試用多種材料,在光滑的瓶身上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裝飾,能耐心地完成作品。
2、讓幼兒學習、體驗新的裝飾方法:“灌沙”法、“粘沙”法。
3、感受作品的色彩美,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各種瓶子,作品展示臺。
2、彩紙、固體膠、剪刀、橡皮泥、彩沙、膠帶、毛筆、丙稀顏料。
3、統(tǒng)計表。
四、活動過程:
1、導入話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愿望。
(1)引導幼兒談論、回憶已有的制作經驗。
(2)擴散幼兒的思維,啟發(fā)幼兒想象用其他材料來制作。
(3)介紹提供的新材料:彩沙,讓幼兒學習新的裝飾方法:粘沙法、灌沙法。
2、制作七彩花瓶。
(1)交代活動要求,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2)幼兒制作,老師適當指導。
3、七彩花瓶展示會。
(1)讓幼兒將自己制作的花瓶放在展示臺上。
(2)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重點欣賞作品中豐富多變的色彩。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3)介紹有關統(tǒng)計表。
延伸區(qū)角活動:
幼兒自由欣賞瓶藝作品,并可填寫統(tǒng)計表,數一數相同材料裝飾的瓶子有幾個。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8
一、活動背景
我班是新生班,幼兒年齡及發(fā)展水平不均衡,尤其在繪畫方面,幼兒基礎水平差,不會畫,不敢畫。通過本次活動,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并能大膽,自由作畫,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繪畫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體會手的運動方向的變化帶來的線條變化,學習有控制的地用筆。
2、嘗試用筆在紙上畫各種線條,練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3、激發(fā)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感受繪畫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fā)幼兒用線條大膽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四、活動準備
每人一尺毛線記號筆水彩筆作業(yè)紙白板
五、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甩線條
用游戲引入:
1、手指游戲
2、毛線跳舞
(1)教師用毛線甩出各種線條,幼兒觀察并感受手的運動帶來的線條的變化。
(2)幼兒用手指書空畫一畫。
(3)幼兒和老師一起甩毛線。
(4)師小結:線條隨手的運動而變化。
。ǘ┗静糠帧嬀條、變線條
1、教師出示“神筆”在紙上畫各種線條,幼兒比較后說說不同的線條像什么,給人的感受是什么?
2、請幼兒拿出“神筆”在紙上隨意畫線條,體會手、筆、紙之間的關系。注意指導幼兒的握筆姿勢及坐姿。
3、幼兒對筆和紙有所熟悉之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4、鼓勵幼兒發(fā)明創(chuàng)造新的線條表現各種物像。鼓勵幼兒互相交流,增加創(chuàng)作的樂趣。
。ㄈ┙Y束部分——說線條
請幾名幼兒展示作品,談自己的'想法,大家評價,看誰畫的線條種類多,肯定與眾不同的有趣線條。
。ㄋ模┭由旎顒印w游“會跳舞的毛線”
教師甩毛線,幼兒扮“毛線”在我的指揮下“跳舞”。
六、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允許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畫,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愿望,體驗到了繪畫的樂趣,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并嘗試了繪畫教學的新思路——教師樂教,幼兒樂學。本活動受到聽課老師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9
一、活動目標:
1、學說大海、池塘、小朋友與小水珠的對話,產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了解污水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并簡單了解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小水珠找家》故事圖畫、錄音磁帶,水資源被污染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ㄒ唬┱勗捯龑,引起幼兒興趣,引出正題。
直接出示一盆水供幼兒仔細觀察:水是什么樣子的?水有什么特征?讓幼兒親身體驗。
(通過生動有趣的談話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一盆水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供幼兒仔細觀察,并且通過親身體驗水的特征進入了課題,并請幼兒自己討論并大膽發(fā)言)
(二)開展水是我們的朋友討論活動。
1、請幼兒自由討論:我們什么地方會用到水?結合圖片,引導幼兒講述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如:平常我們洗衣、做飯、洗手、洗臉、洗澡,還有我們喝水,澆地,種花,種樹,打農藥等等,生活、生產,還有動物、植物都需要水。
2、引導幼兒思考:我們的生活需要水,動物、植物也需要水,那么水從哪里來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一些相關的圖片:江、河、湖、!
3、教師小結:水除了地面上有江、河、湖、海的水,還有地底下有地下水,山上有流下來的瀑布,有冰川,還有天上落下來的雨水和雪水等等。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了開展水是我們的朋友討論活動,展開了一系列的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了解水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而且知道水是從哪里來的)
。ㄈ┲v故事,了解水資源的珍貴。
1、聽錄音講故事,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小水珠找家的過程:小水珠找家時都遇到了誰?大海和池塘為什么不是小水珠的家?小水珠最后找到家了嗎?為什么幼兒園的荷花池是它的家?
2、教師結合圖片復述故事,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此環(huán)節(jié)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通過聽錄音和教師結合圖片復述故事的形式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有利于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涵。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fā)現本質,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欲望,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對話,主動地去學說大海、池塘、小朋友與小水珠的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xx,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從而產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ㄋ模┙處熞龑в變河懻摫Wo水資源的方法。
1、觀看圖片資料,讓幼兒了解水被污染后的現象和后果,知道水被污染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危害。
2、引導幼兒說說水被污染的原因,并引導幼兒積極發(fā)言,說說都知道哪些方法可以保護水資源。
3、給幼兒講解現在缺水嚴重的現象,并結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兒要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
四、活動延伸:
組織一次節(jié)約用水活動,并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宣傳,保護水資源的行動。
五、活動反思:
水都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由于我們經常接觸到水,所以孩子們并不在意,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對水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尤其是我們組織的“節(jié)約用水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把洗手剩余的水沖廁所、澆花、沖拖把等等,可以循環(huán)再利用。喝水的時候看到水龍頭沒有關緊,孩子們會主動提醒身邊的小朋友關緊水龍頭。以前總是有些調皮的孩子利用各種機會到廁所里玩水,可是現在他們卻都成了節(jié)約用水的小衛(wèi)士。我感到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節(jié)約每一滴水,回到家也發(fā)動家人一起節(jié)約用水,他們已經深刻感受到污染水資源的利害關系,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10
設計意圖: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為核心的一種創(chuàng)造教育活動,每個幼兒都有創(chuàng)造的潛力,同時又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綱要》指出:"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兒為本。我在設計中班美術活動《線條魚》時,整個思路就是以這兩點為依據。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各種線條有序的組合表現魚身的花紋變化,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培養(yǎng)幼兒仔細、有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1. 供欣賞的.示范作品、記號筆、紙。
2.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課件顯示小貓,告訴幼兒:今天是小貓的生日,它的好朋友給它送來了它最愛吃的東西,小朋友猜一猜小貓收到的禮物是什么呢?
二、觀察了解線條畫的特點。
1.屏幕顯示各種各樣的魚,引導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魚是什么樣子的呢?(用三角形、菱形、圓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請幼兒上來回答。教師再分別出示幾個,到后來可以讓幼兒說說,如果是你,你還會用什么花紋來裝飾呀?
原來這些簡單的小線條,也能變成一幅看上去很復雜又很美的魚啊。
2.強調線條的運用。
問:剛才我們看到了魚身上有哪些線條,我請小朋友到黑板上來畫一下?并說出是線條名稱。
二、幼兒作畫,講解要求。
1.先勾主體,裝飾時線條排列清晰。
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合理運用線條,中途若發(fā)現問題可請幼兒互相觀察發(fā)現,同時鑒借別人的好的方法。
2.幼兒認真、耐心、仔細地作畫。
3.教師講解線條運用,不斷提醒幼兒作畫完畢運用線條裝飾魚的邊。
三、展示幼兒作品
1.看一看、說一說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11
設計意圖:
美術繪畫《小小名片設計師》以游戲的形式深受孩子的喜歡,非常富有時代氣息,用自制的名片認識新朋友,屬于社會范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體現藝術、社會的有機整合”成為了我設計的主導思想,以期通過活動,讓孩子們達到在提高繪畫水平的同時又能發(fā)展孩子的社會性.
活動目標:
1.通過名片與人交流,感受人與人交流的愉快。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3.初步設計制作不同風格的名片,表現自己的特色,享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課件一個、磁帶、幼兒繪畫工具、壓膜機。
2.知識準備:會寫自己的名字。
重點分析——引導幼兒設計出自己的名片。
難點分析——初步設計制作不同風格的名片,表現自己的特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共跳舞蹈《找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新朋友”?
2.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4張范畫:提問:聰明的小朋友,小老虎來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幫助它認識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來,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幫助它請來了小貓醫(yī)生?名片上要有什么?
小結: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認識許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據名片上的電話號碼、地址與朋友保持聯系。為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大人們的工作帶來了不少方便。
二、展開:
1.提問:小朋友,平時,你們見過名片嗎?見過誰的.名片?
2.出示課件:我這里也有名片,還根據裝飾方法的不同分成了5種類型呢。ǔ鍪菊n件,幼兒觀察名片的色、裝飾方法)
。1)風景名片(2)卡通名片(3)信紙名片(4)底紋名片(5)花邊名片
3.你想不想為自己設計一張與眾不同的名片?你向選擇申么樣的裝飾方法?比一比看誰設計的有特色,姓名地址設計得清楚大一些,裝飾得最漂亮。
4.幼兒設計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名字、電話號碼是否寫清楚;裝飾得是否漂亮。教師為完成的作品壓膜。
三、延伸活動
1.講評:
。1)自評:有誰對自己的名片最滿意?為什么?
。2)互評:誰還喜歡別人的名片?
2.提問:你想把名片送給誰?為什么?(提醒幼兒送給新朋友)應該說些什么?(介紹自己)
3.教師里有那么多新朋友,請幼兒將名片送給新老師。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1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使用兩張底版進行套印,感受背景與主要畫面的對比效果。
2、嘗試繪畫造型各異的花,能將花朵上的主要線條描繪得較粗。
3、能細心地使用刻刀,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二、活動準備:
1、課件:各種花卉的圖片,套印作品。
2、吹塑紙,5B鉛筆,刻刀,宣紙,黑油墨,彩色油墨,玻璃板,膠滾,夾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三、活動過程:
◎第一步:制版
1、欣賞觀察花卉圖片,感受其各種形態(tài)。
教師:你喜歡哪朵花?它是什么樣子的?
2、通過觀察、欣賞套印作品,感受背景與主體畫面的關系。
(1)教師:看了這幅版畫作品你有什么感覺?它有哪些顏色?
(2)教師:花是什么顏色?背景是什么顏色?這樣的背景讓畫面看起來有怎樣的感覺?
3、出示套印的作品與畫稿,觀察、比較它們的區(qū)別,引導幼兒探索套印的方法。
(l)教師:它們有什么不同?怎么會印出兩種顏色?猜猜是怎樣印制的?
(2)教師小結:套印就是將底版做成主體底版和背景底版兩張版子,先刻出主體的部分,進行畫面的主體部分印制;再用另一種顏色印制背景底版。兩層底稿合為完整的一幅畫面。
4、教師示范制作兩張底版。
(1)在一張吹塑紙上繪畫出底稿圖。 (花的.外輪廓需描畫·出較深的印跡)
(2)笫一張底版——主體“花”的制版:用刻刀將花沿輪廓刻下,作為拓印主體部分待用。
(3)第二張底版——背景的制版:留下的背景畫面,作為拓印背景部分待用。
5、幼兒創(chuàng)作。
(l)用刻刀制版的活動適宜分組個別進行。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工具拿放和使用常規(guī)。 (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第二步:拓印
1、教師示范如何套印,幼兒操作。
(l)將背景底版與拓印的宣紙對齊、貼好。 (方法如同吹塑紙粉印版畫的貼法)
(2)將主體“花”的底版用膠滾蘸色,嵌入鏤空的背景底版(此時背景底版是未上色的),覆蓋上宣紙進行主體“花”的拓印。
(3)揭開宣紙,將背景部分取下,用另一種油墨xJ一色后再次嵌入主體底版;覆蓋E宣紙進行拓印,呈現主體與背景兩種色彩的畫面。
2、幼兒嘗試拓印。
3、幼兒作品展評。
要點提示:
1)提醒幼兒先印主體部分,再印背景。
2)在嵌入背景底版時,教師應幫助幼兒將背景底版與印好的主體畫面套準、對齊。
重點評價畫面套印整齊的作品,表揚有耐心、能堅持制作的幼兒。
四、活動建議:
1、日;顒有蕾p套印作品,感受套印作品豐富的色彩和層次感。
2、區(qū)角活動在教師的幫助下,知道如何安全地使用刻刀進行切割活動。將家長收集的各種花的圖片以展板形式展出,豐富有關花的造型、色彩的經驗。
3、家園共育欣賞過各種各樣的花,對花的造型有較豐宮的感知。
評析
套印較復雜,我們應選擇幼兒繪畫難度低、熟悉的內容。為降低刻的難度,可讓幼兒繪畫少量的花,但要畫得較大,和背景有主次之分。經過多次套印創(chuàng)作后,教師可逐漸嘗試將多個畫面分別制作更多的底版,進行多色套印。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04-1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參考方案11-17
中班美術教學方案11-15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精選11篇03-04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8篇04-12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8篇)04-12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9篇04-1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10篇)04-1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精選10篇04-1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學方案精選1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