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方案[熱門]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fā)。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漢語拼音方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漢語拼音方案 篇1
字母表規(guī)定了方案的字母體式、字母順序和字母名稱。方案用的是國際上最通用的拉丁字母,從A至Z共26個(其中V只用來拼寫外來語、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分為大寫、小寫兩種體式(另有印刷體、手寫體等)。字母順序按全世界共同遵守的順序。字母名稱賦予了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元音字母用它本身發(fā)音為名稱,輔音字母大都在字母后面或前面拼上一個“誒(念作ê或ei)”音。例如“A
BCDEFG”的字母名稱為“abêcêdêeêfgê等等。既然《漢語拼音方案》給漢語拼音字母規(guī)定了名稱音,那么,我們就應當按它們的名稱音來稱說。目前,人們常用英文字母名稱音來稱說漢語拼音字母,這是應該予以糾正的。
聲母表共列出普通話語音系統中的輔音聲母21個,分別為:b、p、m、f、d、t、n、l、g、k、h、j、q、x、zh、ch、sh、r、z、c、s。其實普通話語音系統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韻母獨立成音節(jié),例如:ān(安)、ō(喔)、yī(衣)、wǔ(五)等,在普通話語音學中稱之為“零聲母”。零聲母加上21個輔音聲母,普通話語音系統中實際共有聲母22個。
韻母表分a行、i行、u行、ü行(在表中用列表示)共列出普通話語音系統中的韻母35個。此外,普通話中還有4個韻母:一是zī(資)、cí(瓷)、sì(四)等音節(jié)中的韻母-i(前);二是zhǐ(只)、chí(持)、shī(詩)、rì(日)等音節(jié)中的韻母-i(后);三是單韻母er(兒、耳、二等);四是單韻母ê(詳見“ê是一個單韻母,《漢語拼音方案》韻母表里為什么不列入?”一題)。這4個韻母的具體用法《方案》在韻母表后作了說明,所以有人稱之為“表外韻母”,表內和表外相加,普通話語音系統中共有韻母39個。
聲調符號規(guī)定了普通話語音系統中的`4個調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標調符號和這些符號的使用方法,同時規(guī)定輕聲音節(jié)不標調號。
聲母表、韻母表和聲調符號反映了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語音的基本成分和系統。
隔音符號(’)用來隔開音節(jié),例如“方案”要寫為fang’an以免誤為“反感”fangan,“西安”要寫為xi’an,以免誤為“仙”xian等。
漢語拼音方案 篇2
首先是,字母表有什么作用呢?字母表不是漢語拼音方案中可有可無的內容,它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第一,明確了該方案的構成材料是拉丁字母,而不是其它什么字母;第二,明確了每個字母的名稱讀音,字母表規(guī)定了每個拉丁字母的讀音;第三,明確了漢語拼音字母的體式,分為印刷體、手寫體、大寫、小寫四種體式,表中只列出了印刷體的大寫和小寫體式,而且字母體式采用的是羅馬體,沒有采用哥特體,這樣與手寫體接近;第四,明確規(guī)定了每一個字母的先后順序,這是用拼音字母作索引的基本依據。
為什么不用漢字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而要采用拉丁字母呢?這里涉及到字母形式問題,在漢字注音史上有過激烈的爭論。漢語拼音方案不采用漢字作為注音字母,主要原因是:第一,作為注音工具,符號應該簡單,使用才方便,而漢字筆畫結構十分復雜,認識一個漢字已經不易,再用作注音符號,掌握起來就更加困難了;第二,拼音字母作為推廣普通話的工具,應該具有統一讀音標準的作用,由于漢字是非拼音的文字,讀音往往隨方言而異,很不統一,所以如果采用漢字作注音工具,難以起到統一語音的作用,不利于普通話的推廣;第三,理想的注音工具,應具有精確描寫和分析語音結構的功能,然而漢字是以一個囫圇的整體代表漢語音節(jié)的,所以用漢字注音,無法準確細致地描寫漢語語音系統;诖耍1955年10月,中國文改會擬訂的四個漢字筆畫式的拼音方案,最終還是被否決了,解放前在我國有相當大的影響的漢字式注音字母也沒有被采用,因為注音字母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經過反復討論,文改會最后選定了具有國際性的拉丁字母。
為什么要采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方案的字母基礎呢?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拉丁字母是國際性文字。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全世界有117個國家采用拉丁字母作為全國性正式文字。拉丁字母歷史上先后經歷了羅馬帝國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和歐洲殖民擴張三次大的傳播,使其足跡遍布全球六大洲。世界上有五大文字體系,其中漢字和印度文字都只在亞洲,阿拉伯文字主要在亞洲和非洲,斯拉夫文字主要在歐洲和亞洲,而拉丁字母則遍布全世界!
第二,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字母,許多現代科學技術術語廣泛使用拉丁字母作為代號。當然,拉丁字母這一功績與英語的國際上的廣泛通行分不開,當今世界上大量的科技出版物都是用英文寫成的,計算機程序語言幾乎無一例外都以英語編寫。因此,采用拉丁字母作為注音工具,無疑為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方便之橋。從今天我國對外漢語教學所取得的成就看,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構成的漢語拼音方案發(fā)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漢語拼音字母成為外國友人學習漢語離不開的拐棍。
第三,拉丁字母筆畫簡單,構形清楚,對于閱讀和書寫都極為方便。
第四,拉丁字母是音素制字母,便于對語音作精細的分析和描寫,采用拉丁字母,無論是分音還是合音都是非常方便的。
第五,采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在我國有相當長久的傳統,從十七世紀初年開始,三百多年來,拉丁字母就先后被用作漢字注音符號,拼寫各地方言,制訂中國的拼音文字,所以拉丁字母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用拉丁字母制訂漢語拼音方案,既可以借鑒前人經驗,又便于推廣應用。
因此我們說,采用拉丁字母無疑是最佳選擇。
漢語拼音方案中的26個字母,為了運用方便,符合國際習慣,拼音字母排列先后順序也遵從拉丁字母的傳統順序,從a起始到z結束,這個今天看來很簡單的問題在拼音方案擬訂之時是幾經推敲的,因為我國傳統的“字母”受梵文字母的影響,是按照發(fā)音部位來排列的,遠至宋代的三十六字母,近至現代的注音字母,國語羅馬字都是如此。漢語拼音方案在幾經反復后,才于1957年的修正草案中正式確定了字母順序。
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音,在教學實踐中還沒有形成很好的規(guī)范,比較混亂,有的按名稱音讀,有的按照英語字母名稱讀,有的按照聲母呼讀音讀。近年有專家曾在武漢地區(qū)進行過漢語拼音字母認讀情況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610人中,77.2%的人是用英文字母的讀音來讀漢語拼音字母,14.1%的人讀成“呼讀音”(即老師教學時的一種讀法),不會讀或錯讀的人有8.7%,而能夠按照《方案》規(guī)定讀出字母的人一個也沒有。這反映出在讀音的規(guī)定上,現行《方案》需要進行調整,適應社會變化。建議采用英文字母的通常讀音,并適當加以漢化。
。1)“知、吃、詩、日、資、雌、思”等字的韻母用i,即:知、吃、詩、日、資、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2)韻母ㄦ寫成er,用做韻尾的時候寫成r。例如:“兒童”拼作ertong,“花兒”拼作huar。
。3)韻母ㄝ單用的時候寫成ê。
。4)i 列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憂),yan(煙),yin(因),yɑng(央),ying(英),yong(雍)。
u 列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wu(烏), wa(蛙), wo(窩), wɑi(歪),wei(威),wan(彎),wen(溫),wang(汪)。
ü列的韻母跟聲母j,q,x拼的時候,寫成:ju(居),qu(區(qū)),xu(虛),兩點省略;但是跟聲母n,l拼的時候,仍然寫成nü(女),lü(呂)。
。5)iou,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niu(牛),gui(歸),lun(論)。
用26個拉丁字母來記錄普通話語音音素和音位,是不能完全滿足需要的,因為字母總數比普通話音素要少,對此,方案主要采取了三個方面的補救措施:
第一,用幾個字母合起來表示一個音素,作為一個整體使用!斗桨浮肥怯脙蓚字母來合成一個新字母,一共有四組,即zh、ch、sh、ng,這些音素都是用雙字母表示的。這種方式既解決了字母不夠用的問題,又避免了創(chuàng)造或借用別的文字體系中的字母,很多國家都采用這種方法創(chuàng)造新字母,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辦法。不過這種方式也有不足,主要是詞形過長,例如拼寫“莊、霜、窗”等字詞要用六個字母符號,假如這些字再和同樣音節(jié)的字組成詞,那么詞形就更長了。zh、ch、sh其中的'字母h不表示音值,只是一個區(qū)別符號,與它本身的音值相差很遠,而現在國際上除了用它表示喉音以外,還用來表示送氣符號。
第二,使用附加符號。使用附加符號,就是在原字母的基礎上附加某種符號,構成新的字母。這樣,不用設計新的圖形或借用別的文字體系中的字母,而又增加了新字母,解決了記音問題,而且在某些場合還可以省略附加符號,所以使用附加符號這種方法比較容易被人接受,在國際上也比較通行。不過附加符號要回筆,不便連寫,也容易漏寫,如果再加上聲調符號,上下幾層,有疊床架屋之感,寫起來既不方便也不好看。因此,漢語拼音方案附加符號使用較少,只有ê和yu兩個字母,這兩個字母的附加符號出現場合很少。ê極少單用,和i、yu相拼時就可以省略上面的附加符號,寫成e,因為實際上e并不出現在i、yu的后面,所以ie和yue中的e,就只能是ê了。yu同j、q、x相拼時可以不使用附加符號,寫成u,因為真正的u絕對不同j、q、x相拼,這三個聲母后面出現的u,只能是yu;而ü行韻母單獨成音節(jié)時,按照規(guī)則變成了yu,加符字母ü也不會出現;實際上ü只出現在lyu、lyue、nyu、nyue四個音節(jié)中,共涉及到32個漢字。
韻母表里有“ü”(即‘綠’字的韻母讀音),但在字母表中沒有規(guī)定與之對應的拉丁字母!斑@一缺陷對社會應用產生了重大影響,比如說要注冊一個帶有‘綠’字的商標,其漢語拼音的大寫名稱到底該怎么拼寫?這直接影響在國外商標的注冊。同樣是一個“綠”字,在使用漢語拼音符號轉寫成英文名稱時,有的企業(yè)可能會標注成“LV”,有的又可能標注為“LU”。這樣就造成了用法混亂。建議“ü”統一改為yu,與j q x相拼時省略y。yung改寫為yong以利于辨認!熬G”拼作lyu,這樣就不會造成用法混亂了。
根據方案聲母表中的規(guī)定拼寫規(guī)則,zh、ch、sh、ng在使用時為了縮短拼式,可以使用附加符號寫成 ,但是在實踐中,很少有人使用這一規(guī)則,也沒有一本字詞典使用過,可見,人們并不喜歡使用附加符號。這一條規(guī)則實際上是多余的,可以在方案中刪除。
第三,一符多用。一符多用就是在一定條件下改變字母讀音,使一個字母在不同場合表示不同的音素,發(fā)揮多種功能,從而起到增加字母的作用。嚴格說來,作為注音符號,最好一符一音,這樣應用才方便。不過,由于一符多用既解決了字母不夠用的問題,又不增加新字母,還可減少其它手段的運用,所以相比較而言,還是利大于弊。漢語拼音方案 音,各有不同的出現條件,決不會出現同種條件下讀幾種音的情況,例如i,在zi、ci、si音節(jié)中只能是舌尖前元音,在zhi、chi、shi、ri中只能是舌尖后元音,在bei、gai中只能是舌面前次高元音,在bi、pian等場合出現只能是舌面前高元音,這幾個音素彼此是互補關系,屬于同一個音位的條件變體。所以,一符多用不會造成讀音上的混亂,不會造成混淆,不可能在這個場合把這個音素讀成那個音素。而且這種讀音上的區(qū)別是十分自然的,反映的是自然發(fā)音,是我們發(fā)音的實際情況的準確記錄和反映。
普通話二十一個聲母在《方案》中是根據傳統方式按發(fā)音部位排列在一起的,一共是六組:
b、p、m、f d、t、l、n
g、k、h j、q、x
zh、ch、sh、r z、c、s
其中雙唇音和唇齒音列在一起,因為習慣上都把它們作為唇音合為一組,同時,如果把f單列一組,形式上不好看,念誦也不方便。
有人看到聲母表中b、p、m、f旁有注音符號和漢字“玻坡摸佛”,以為聲母另有名稱音,要按照過去注音符號的名稱那樣念成bo、po、mo、fo。其實,聲母表中的每個字母所表示的都是漢語音值,不是名稱,如用國際音標表示則是[p、p‘、m、f]。由于漢語輔音大多是清輔音,發(fā)音不響亮,為便于讓人領會各個聲母的音值,所以用注音符號和漢字的讀音作提示。關于這一點,1956年2月由文改會發(fā)表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第一條“子音”中有這樣的說明:“漢字沒有單表子音的字。對照的漢字只取它的子音,不取它的母音,而且要照北京語音來讀。例如‘!陌l(fā)音bo,這里只取其中的b”。不過,目前很多人把拼音字母名稱和漢語音值混淆起來,用bo、po、mo、fo之類的讀音來代替bê、pê、êm、êf的讀音,這是不正確的。從目前的情況看,似乎可以采用國際音標來標注聲母的音值,取消其中的漢字,這樣更加明確,而且更有利于國際交流。
由于注音字母已完全退出了現行的語文教育系統,70歲以下的人已不認識這套字母,這套注音字母已基本失去了社會基礎,因此應當取消。
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普通話音節(jié),很多規(guī)則都主要涉及到韻母的使用,例如y、w的使用,ê、yu上面的附加符號的省略,iou、uei、uen韻腹的省略等等。關于iou、uei、uen,這只是理論上存在的拼寫形式,而在實際運用中永遠也不會出現,因為它們成零聲母音節(jié)時,根據y、w的使用規(guī)則要分別寫作you、wei、wen,而當它們同輔音聲母拼合時,省略韻腹寫作iu、ui、un。
漢語拼音方案 篇3
以前,我一直認為漢語拼音只包含聲母和韻母兩個部分,但學習了語音學理論后我才知道原來漢語拼音方案是包含五個部分的,它們分別是: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及說明、聲調符號、隔音符號。下面我就從這五個方面簡要地談談我對漢語拼音方案的重新認識。
首先,《漢語拼音方案》是一個用拉丁字母拼寫現代漢語普通話的方案。漢語拼音方案自1958年一直使用至今,它采用國際上通用的拉丁字母,根據現代漢語語音特點進行了調整,能夠準確地反映現代漢語的語音面貌,是一套比較完善的拼音方案。1982年ISO開始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漢語羅馬字母拼寫的國際標準。為此我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據了解,漢語拼音方案在制定之初有以下幾個目的:一、給漢字注音;二、為漢字提供一種索檢方法;三、作為推廣使用普通話的工具;四、為無文字的少數民族提供一種簡便文字;五、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六、作為“漢語要走世界文字拼音化道路”的實驗工具。對于這六大目的是否真的有助于使?jié)h語的.國際影響力大增,這實在還值得商榷。在我查資料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一些學者對于漢語拼音方案的異議與懷疑。例如一個學者這樣說:“‘漢語要走世界文字拼音化道路’本身就很值得商榷,未成定論,我對此是持堅決的反對態(tài)度。現行漢語拼音方案為了做到這最后一條,同時為了讓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使用起來感覺到習慣,更多地借用了外國人拼音文字的、非漢語的東西。現行漢語拼音方案已經不純粹是一種拼音,而被設計成了一種‘拼音文字’!”至于我個人呢,還是選擇以一種批判的眼光來看這種觀點。漢語的確要走向國際,成為和英語地位相當的一大語種。但是對于“漢語要走世界文字拼音化道路”這種說法我還是不能接受。漢語就是漢語,漢語不是一種拼音語言,漢語文字是由筆畫組成的,如果把漢語“文字拼音化”,那漢語就不成漢語了,它就成為了拼音語言的附庸。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讓漢語走向國際的腳步停滯,我們應該想出更妥善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應反對、抵制漢語拼音方案。
說了這么多,還是回到正題吧。
1.字母表。我認為漢語拼音之所以選用拉丁字母作為其拼寫字母是為了使?jié)h語拼音更容易和國際接軌。雖然如此,字母表里的26個漢語拼音字母都有規(guī)定的名稱,這又起到了很好的區(qū)別作用。
2.聲母表。通過學習,我知道漢語拼音有22個聲母,輔音聲母有21個,還有一個是零聲母。這21個輔音聲母是按照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來排列的。從發(fā)音部位來看,輔音聲母可以分成7類。(1)雙唇音:b,p,m;(2)唇齒音:f;
。3)舌尖中音:d,t,n,l;(4)舌根音:g,k,h,ng;(5)舌面音:j,q,x;(6)舌間后音:zh,ch,sh,r;(7)舌間前音:z,c,s。從發(fā)音方法來看,按照成阻和除阻的方式可分成5類:塞音(b,p,d,t,g,h)、擦音(f,s,sh,r,x,h)、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ng)、邊音(l)。按照聲帶振動與否可以分成兩類:濁音和清音。漢語拼音中濁音有5個:m,n,l,ng,r。其余的輔音聲母都是清音。按照發(fā)音時呼出氣流的強弱,可分成兩類。(1)送氣:p,t,k,q,ch,c。(2)不送氣:b,d,g,j,zh,z。其中,擦音、鼻音和邊音無所謂送不送氣。
3.韻母表。漢語拼音有39個韻母。
按內部結構特點可分成三類:單韻母10個、復韻母13個、鼻韻母16個。 按四呼來劃分,可分成四類:開口呼16個、合口呼9個、齊齒呼10個、撮口呼4個。
4.聲調符號。有四個,分別為:ˉ、ˊ、ˇ、ˋ。要標在主要元音上,輕聲不標聲調。
5.隔音符號。用來表明零聲母中以ɑ,o,e開頭的音節(jié)與前面音節(jié)的界限。 以上就是我通過學習現代漢語語音,對漢語拼音方案獲得的重新認識。希望老師、同學斧正。
漢語拼音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學習漢語拼音能幫助識字和閱讀,學習普通話,學好漢語拼音。
2、學會ɑ、、e3個單韻母,認清形,讀準音。
3、認識聲調符號,在教師提示下正確認讀帶調的3個單韻母。
4、會在四線格內抄寫ɑ、、e3個單韻母。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看圖,學習單韻母ɑ、、e的發(fā)音及書寫。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漢語拼音了,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啦!能幫助你識字、讀書、學說普通話。
學念兒歌:
學習拼音用處大,讀書識字學文化,
用它學好普通話,看誰學得頂呱呱!
二、看圖說話,引出ɑ。
1、圖上畫著誰?他們在干什么?
說圖意:“小朋友學唱歌,ɑ—ɑ—ɑ—!卑鍟酣
2、教學ɑ的音和形。
(1)發(fā)音要領:嘴要張大,舌位下降,氣從嘴中自然出來,發(fā)音時要聲音響亮,可把音拖長些。
。2)教師示范發(fā)音,學生模仿。
(3)啟發(fā)學生看圖記字形。
ɑ像一個小姑娘圓圓的臉蛋,頭上還扎著一根小辮子。
用兒歌幫助記字形,如:“圓臉小姑娘,小辮右邊扎。要問她是誰,就是ɑ—ɑ—ɑ—!薄拔覀兂瑷弧ⅷ、ɑ!
三、看圖說話,引出。
1、圖上畫著什么?它在干什么?
說圖意:“一只大公雞,清早喔喔啼!卑鍟
2、教學的音和形。
(1)發(fā)音要領:發(fā)音時嘴張得比ɑ小些,上下嘴唇收攏成圓形,舌頭向后縮,舌根向上抬起,氣從嘴里自然流出。
。2)教師示范發(fā)音,學生模仿。
。3)啟發(fā)學生看圖記字形。
用順口溜幫助記憶:“圓圓太陽、、!薄靶∽靾A圓、、!
四、看圖說話,引出e。
1、圖上畫著什么?它在干什么?
說圖意:“一只大白鵝在水里游來游去!卑鍟篹
2、教學e的音和形。
(1)發(fā)音要領:發(fā)音時嘴角向兩邊咧開,嘴成扁平形,舌頭的位置和發(fā)音時一樣,讓氣從嘴里自然流出。
。2)師示范發(fā)音,學生模仿。
(3)啟發(fā)學生看圖記字形。
用順口溜幫助記憶:“白鵝水里游,e、e、e。”“白鵝倒影e、e、e!
五、復習鞏固。
1、卡片認讀。
2、發(fā)音練習。教師發(fā)音,指名找出卡片,領著全班同學讀。
六、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ɑ、、e的發(fā)音,它們都叫單韻母。單韻母的發(fā)音,聲音響亮,嘴巴的形狀是不變的'。
七、書寫指導。
1、看老師范寫,注意筆順。(都是一筆完成)
ɑ e
2、認識四線格,三個字母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3、在課堂作業(yè)本上臨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單韻母ɑ、、e的四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哪三個音?(ɑ、、e)
2、我們把ɑ、、e叫什么?(單韻母)
3、抽讀卡片,重點區(qū)別、e的發(fā)音。
二、教學聲調。
每個單韻母都能讀出四種聲調,叫“四聲”。
1、認識四聲符號。
第一聲: - 如:ā
第二聲: ˊ 如:á
第三聲: ˇ 如:ǎ
第四聲: ˋ 如:à
告訴學生:這四種聲調就像四頂帽子,戴在韻母ɑ、、e的頭上,讀起來就變成四個音了。
2、ɑ四聲讀法(著重指導發(fā)好ɑ的四聲)
。1)教師示范發(fā)音,學生跟讀,以手勢助發(fā)音。
ā á ǎ à
讓學生聽辯,體會“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齊讀,指名讀,小組開火車讀,同桌互讀。)
。2)鞏固ɑ的四聲。
聽音訓練。教師發(fā)音,指名找出卡片,領著全班讀。
按順序讀,打亂順序挑讀。
3、四聲讀法。在語言訓練中練習。
ō公雞喔喔啼。 ó原來是這樣。
ǒ現在我懂了。 真實太奇怪!
4、e四聲讀法。
單韻母ē、ē、ē, 大白鵝é、é、é,
真惡心ě、ě、ě, 肚子餓è、è、è。
5、鞏固ɑ、、e的四聲。
6、教順口溜:
一聲高高平又平,
二聲就像上山坡,
三聲下坡又上坡,
四聲就像下山坡。
三、指導讀課文。
四、指導ɑ、、e四聲的書寫。
漢語拼音方案 篇5
一、依據課標說教材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g、k、h,配有一幅圖。。
第二部分是g、k、h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g、k、h的書寫格式和筆畫筆順。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兩項內容一是以音節(jié)guā為例,借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練習。
二、依據課標說理念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根據這一要求和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易于接受直觀、生動事物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將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同有趣的游戲、兒歌、故事、比賽等結合起來,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寓教于樂。本教案精心營造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并采用了游戲輔助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情境、游戲把拼音課的枯燥乏味轉變?yōu)樯鷦佑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性,從而提高拼音教學的效率。
2、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上我力求做到:要扶的扶,能放的放。采用“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自主探究新知識。從而讓他們的潛能得到發(fā)揮,讓他們的思維得到飛揚,讓他們的眼里、臉上自始自終都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秅kh》拼音教學在設計上運用了多種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本,創(chuàng)設學習“生氣”,增強基礎“底氣”,培養(yǎng)語文“靈氣”。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其特點體現如下:
。薄褐新,情境中體驗,心靈中融合。將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內容貫穿在兒歌之中,借助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師與學生心靈融合、平等對話,摒棄脫離學生感情基礎的空泛地說教,注重情感的滲透。通過情境的營造、視聽感官的感受達到學生的心靈與學習內容相結合的境界。
。、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讓教與學盡量在游戲中展開,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與輕松,在歡笑中傳遞各自獨特的體驗。
。、合作中探究,規(guī)律中求知,想象中創(chuàng)造!墩Z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學生多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己拼讀,找到對應卡片,并說出相關詞語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饋。同時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好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拓展學生思維和想象空間;尊重學生年齡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授之以漁。
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語言環(huán)境,調動多種感官,再現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將所學新知識與已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漢語拼音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梁。這樣他們才會學得更主動、更快樂、更有信心。
三、以學定教說目標
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1、學會“gkh”3個聲母,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且能正確書寫。
2、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在過程與方法上:
1、增加趣味性,引導學生自主觀察,采用“以趣促學”“先扶后放”的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自主探究新知識。
2、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練習寫好字母g、k、h。培養(yǎng)學習拼音的興趣,樂于運用所學知識。
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勤于動腦的習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熱情,在具體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說話能力與良好的書寫習慣以及愛護小動物的美德。
2、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多種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的'重點:gkh的發(fā)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認字。
教學的難點:讀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
四、根據情況說學情:
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掌握了6個單韻母a、o、e、i、u、ü和10個聲母b、p、m、f、d、t、n、l、y、w的發(fā)音及書寫。知道單韻母的發(fā)音長而響亮,口型不變;聲母的發(fā)音輕而短。學生還學習了兩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
五、整合資源說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钡湍昙墝W生大都活潑,大膽且好表現,他們對新學的知識非常感興趣,對形象直觀的事物很感興趣,特別喜歡老師的表揚,以及師生之間的游戲、表演。但他們的自制能力差,思維形象具體化,無意注意又占據優(yōu)勢。只有注重教學內容的具體化和直觀性,才能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策略;
。2)先扶后放策略;
。3)教學生活化策略。
。4)講授式、啟發(fā)式、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等教學策略,提供拓展閱讀學習資源,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利用拼詞、造句,鞏固拼讀,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
在本課中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在進行拼音教學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利用生活積累組詞造句,拓展閱讀。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樂說、愛說,促使小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的提高,提高教學效率,來實現教學“授之予漁”的目的。
六、多項互動說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流程
依據課堂教學靈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以下幾部分:
課前激情誘發(fā),復習奠基學習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我班學生較好勝、好強、好新奇。所以上課伊始,我根據他們的這一心理,告訴老師要給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獎勵小花,誘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一和專注性,同時規(guī)范好課堂紀律。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注性被調動起來以后,我便讓學生通過復習來鞏固學過的生母、韻母,由此奠基了新課的學習方法。
第一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檢查復習。
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檢查復習相關單韻母。
第二步:檢查復習學過的聲母,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單韻母與本課教學相關的聲母的讀法,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鋪墊。
第二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引聲母
。ㄔO計意圖:為了避瞞簡單、枯燥,我創(chuàng)設了讓孩子們觀察情境圖講故事,尋找拼音娃娃,使學生從上課伊始,就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陶冶、感染、激勵,從而喚起學生對學習拼音的興趣。)
這一個部分的設計,巧妙地運用了“情境圖”說說在圖上都看到了什么,編一個小故事,在學生描述圖畫內容的過程中我及時利用鴿”,“蝌”,“喝”的讀音引出要學習gkh
第三部分:聯系表音表形圖,學習聲母
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習聲母的發(fā)音:
讓學生觀察課本表音、表形情境圖,編兒歌讀準聲母。
設計意圖:兒童認識事物總是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號,缺乏具體的內容,學起來枯燥無味,兒童往往會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拼音教學必須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要善于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我采用編兒歌的形式,使枯燥的內容形象化,激起學生興趣。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課文的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后編兒歌記聲母的讀音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我的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情境圖營造學習聲母gkh的氛圍,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和濃厚興趣,讓學生在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下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當單調的拼音字母與圖片中的事物結合在一起時,學生就會愉快編兒歌牢牢地記住了生母的音、形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兒歌順口溜是孩子們自己參與編出來的,很受他們的歡迎。巧編兒歌,滲透音、形認記方法的指導。兒歌生動形象、易記,適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而且讓孩子們借助兒歌自己發(fā)現,去掌握該學的知識。
第二環(huán)節(jié):游戲互動固新學,先扶后放記音形。
一年級學生擅長于形象思維,所以在記憶gkh形狀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鼓勵學生觀察聲母與表音表形圖上哪相像,結合表音表形圖記住聲母的形,并讓孩子們根據gkh的形狀大膽地想象,通過自己想象的事物來記住gkh的形,鼓勵學生掌握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記憶方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
說gh和易混生母的區(qū)別。
設計意圖:聲母中有很多字母音或形非常相似,學生很容易混淆。為幫助學生分辨清楚,我采用了比較記憶法。如將h和n兩個字母擺一起,兩個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學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第三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形式檢查學生的發(fā)音,比如指名讀,讀對了請他做小老師領讀、賽讀等。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開放式的教學思路,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讓學生在互動中自己練習檢查發(fā)音,讓學生感到拼音其實是不難學的,同時讓學生有成就感。
第四部分:學習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
在學習音節(jié)拼讀時讓孩子用音節(jié)說詞、說句,學生充分體會了拼音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實際運用與意義,提高了學習拼音的興趣。
設計意圖:學生剛剛從幼兒園上來,40分鐘的課堂教學對于他們來說長了些,拼讀音節(jié)后利用多媒體出示拼音轉輪拼讀有意義的帶調音節(jié),刺激他們,把所學的內容巧妙地融進這些愉快的活動中,讓他們在游戲演練中,改變了一貫的讓孩子用手畫著聲調從一聲讀到四聲的教學方法,避免了讓孩子拼讀一些無意義的音節(jié),而且利用拼音轉輪的游戲形式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寓教于樂。
第五部分:自主觀察仿書寫
讀和寫是低年級學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要點,本環(huán)節(jié)主要實現的是學會書寫的目標,前面的學習,學生已認識了四線格,并掌握了基本的書寫規(guī)則,因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就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上進行學習,首先我讓學生合作觀察書本中字母的筆畫筆順,然后我在黑板上范寫,學生觀察gkh的書寫位置,接著便讓學生自由描紅、書寫,并讓書寫比較快的同學當小老師幫助我教其他學習接受能力不強的學生,從而突顯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互助。
第六部分:回顧整體拓展鞏固拼讀。
利用“海灘射擊”的游戲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兩拼音節(jié)的拼讀。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音節(jié),激趣導入:
我設計的導語是(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幾個老朋友,來打個招呼吧!看誰能叫出它們的名字。拼讀音節(jié)詞和音節(jié))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huán)節(jié)二:聯系語境,學習三拼音節(jié)。
首先,教師借助課文中小女孩推卡片的圖,切入新課,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ga與gua對比教學,讓學生體會什么是三拼音節(jié),三拼音節(jié)與兩拼音節(jié)的區(qū)別及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和要領。并隨機指出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是: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最后是采用不同形式練讀音節(jié),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拼讀音節(jié)。
設計意圖:學習三拼音節(jié)“gua”之前,讓學生從“ga”過渡到“gua”,有助于幫助學生區(qū)分三拼音節(jié)與兩拼音節(jié)的概念。而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課件演示三拼音節(jié)“相碰”的過程,既形象,又直觀,再輔以歌訣的形式,不僅幫助學生明白了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要領,而且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傳授。再通過小組、個別的形式反復練讀,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技巧很快便掌握了。
其次,出示圖片,讓孩子們拼讀音節(jié),并運用這些音節(jié)說話,感受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設計意圖:經過一段時間有意注意學習,適時設置情景,將學生從有意注意轉移到無意注意狀態(tài)。鞏固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與技巧的同時讓學生調動生活的積累,給音節(jié)賦予具體的組詞、造句,使無意義的音節(jié)鮮活生動起來,既鍛煉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又調動了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
環(huán)節(jié)三:圖文結合,學習字、詞、兒歌。
1、讀兒歌,猜謎語,認字。
出示兒歌讓學生找出帶有聲母gkh的音節(jié),拼讀鞏固音節(jié),鞏固漢字的認讀。由此既能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內容,讀兒歌,猜謎語,將枯燥無味的拼音、識字變得生動有趣,并不失時機地滲透德育教育,真正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體驗生活。”
2、觀察情景圖,認讀詞語,讀用詞造句。
設計意圖:備課既要備教材、備課標,更要備學生,很多學生在學前已認識了不少字,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首先肯定了學生的各種識字方法,然后指導學生用拼音識字,授之以漁。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拼音的成就感。
3、拓展閱讀:看圖說話,編兒歌識字,拼讀兒歌鞏固拼音和漢字認讀。
gēgehuàhuà
哥哥畫畫,
huàduǒhéhuā
畫朵荷花,
māmakuātā
媽媽夸他,
dìdilèle
弟弟樂了。
設計意圖:把學習拼音字母和生字寓于兒歌之中,使學生所學的聲母、音節(jié)、生字回歸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易記易誦,強化讀音,既增加了學習的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質的教育。
。场⒃凇邦I獎杯”的游戲中鞏固認字,并用字組詞,說話學習運用。
設計意圖:“領獎杯”的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漢字,在游戲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教師有借機檢查樂生字的認讀。
五、拓展練習:
課外推薦閱讀(鞏固漢字認讀)
有個弟弟叫小小,
他的哥哥叫大大。
爸爸媽媽不在家,
他們自己學畫畫。
小小畫了馬馱米,
大大畫朵白荷花。
設計意圖:將孩子開學以來所學生字編成兒歌易讀,激趣,鞏固學過字的認讀,避免了孩子們機械的認讀生字。
六、回歸整體,小結
教師在課堂小結中提出希望,讓學生回家當小老師叫爸爸媽媽讀三拼音節(jié),學生興趣盎然,培養(yǎng)學生在快樂中自主學習的習慣。
七、結合實踐說反思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拼音教學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有了親身的情感操作體驗,他們才會主動、輕松、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在教學時,我本著“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利用醒目的圖畫、有趣的故事、多樣的活動、好玩的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引領學生走進一個有趣的童話世界。變枯燥的拼音教學為生動的童話世界游。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圖,尤其是“表音表形圖”既表音又表形,這些插圖趣味性較濃,又多是為兒童熟知的事物,易說易記,使學生從舊知或經驗的遷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便于學生在腦海里牢固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聯系。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使用“情境圖”、“語境歌”,發(fā)展學生的自然語言。同時,以兒歌或謎語教學拼音,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這些富于變化的形式,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情緒高漲,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從而增強了課堂學習效果。
對初入學的兒童來說,拼音是單調枯燥乏味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又少,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把漢語拼音教學與活動結合起來,學生會學得有趣、生動。首先我用多媒體展示畫面出示課文情境圖,引出gkh,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還用多媒體與學生一起做游戲如:拼一拼、奪獎杯、海灘射擊、拼音轉輪等。用動畫的形式進行拼音教學符合兒童年齡特征,易被兒童接受,而且?guī)椭鷮W生鞏固了漢語拼音。整節(jié)課我時常讓他們動動手、動動腦,做做知識性游戲,這是極為有效的,這主要體現于手口腦耳互動互助,和諧合作加強記憶。將活動游戲引進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在濃濃的狀態(tài),讓課堂真真正正成為孩子學習的樂園。采用多種形式讀,讓學生人人過關;再如讓學生編編順口溜,通過自己動腦、討論編出來的兒歌,不僅容易記憶,而且會產生成就感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濃濃的。
及時肯定,增強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大都活潑,大膽且好表現,他們對新學的知識非常感興趣,對形象直觀的事物很感興趣,特別喜歡老師的表揚,以及師生之間的游戲、表演。但他們的自制能力差,思維形象具體化,無意注意又占據優(yōu)勢。因此我在教學中始終注重獎勵、表揚保興趣。如:上課伊使組織教學提出要求誘發(fā)學習積極性、專注性,同時規(guī)范好課堂紀律,課中我關注學生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獎勵,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課末慎重的對積極學習的孩子給予獎勵同時鼓勵提示其他學生在往后的學習中積極爭取,以此保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渴求度,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基奠,由此也增加了老師在學生心中說話的可信度,同時在無形中教與學生養(yǎng)成“說到要做到”的良好品質。
鞏固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與技巧的同時讓學生調動生活的積累,給音節(jié)賦予具體的組詞、造句,使無意義的音節(jié)鮮活生動起來,既鍛煉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又調動了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真正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體驗生活!
充分體現開放式的教學思路,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總之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時間教給學生,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讓學生在一個快樂、輕松的氛圍中學會口讀、腦想、手書空的三結合方式學習。在學習中,輔以多形式的讀,多方位的想象,講實際的表揚評價等手段來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情感,讓學生在情的推動中進行學習,并以興趣為根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合作性,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
漢語拼音方案 篇6
1、字母表規(guī)定了方案的字母體式、字母順序和字母名稱。
方案用的是國際上最通用的拉丁字母,從A至Z共26個(其中V只用來拼寫外來語、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分為大寫、小寫兩種體式(另有印刷體、手寫體等)。字母順序按全世界共同遵守的順序。字母名稱賦予了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元音字母用它本身發(fā)音為名稱,輔音字母大都在字母后面或前面拼上一個“誒(念作ê或ei)”音。例如“A B C D E F G”的字母名稱為“a bê cê dê e êf gê等等。既然《漢語拼音方案》給漢語拼音字母規(guī)定了名稱音,那么,我們就應當按它們的名稱音來稱說。目前,人們常用英文字母名稱音來稱說漢語拼音字母,這是應該予以糾正的。
2、聲母表共列出普通話語音系統中的輔音聲母21個
分別為:b、p、m、f、d、t、n、l、g、k、h、j、q、x、zh、ch、sh、r、z、c、s。其實普通話語音系統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韻母獨立成音節(jié),例如:ān(安)、ō(喔)、yī(衣)、wǔ(五)等,在普通話語音學中稱之為“零聲母”。零聲母加上21個輔音聲母,普通話語音系統中實際共有聲母22個。
3、韻母表
a行、i行、u行、ü行(在表中用列表示)共列出普通話語音系統中的'韻母35個。此外,普通話中還有4個韻母:一是zī(資)、cí(瓷)、sì(四)等音節(jié)中的韻母-i(前);二是zhǐ(只)、chí(持)、shī(詩)、rì(日)等音節(jié)中的韻母-i(后);三是單韻母er(兒、耳、二等);四是單韻母ê(詳見“ê是一個單韻母,《漢語拼音方案》韻母表里為什么不列入?”一題)。這4個韻母的具體用法《方案》在韻母表后作了說明,所以有人稱之為“表外韻母”,表內和表外相加,普通話語音系統中共有韻母39個。
4、聲調符號
規(guī)定了普通話語音系統中的4個調類——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標調符號和這些符號的使用方法,同時規(guī)定輕聲音節(jié)不標調號。
聲母表、韻母表和聲調符號反映了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語音的基本成分和系統。
5、隔音符號
。ā┯脕砀糸_音節(jié),例如“方案”要寫為fang ’an以免誤為“反感”fangan,“西安”要寫為xi’an,以免誤為“仙”xian等。
【漢語拼音方案】相關文章:
漢語拼音方案10-10
漢語拼音方案11-09
漢語拼音方案三篇06-03
精選漢語拼音方案4篇06-03
漢語拼音方案3篇06-03
【精選】漢語拼音方案4篇06-02
精選漢語拼音方案三篇06-11
精選漢語拼音方案3篇06-06
漢語拼音方案八篇06-08
漢語拼音方案四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