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世界》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微觀世界》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微觀世界》觀后感1
和讀書比起來,看電影更輕松也更有趣。這可能是紙媒和電子媒體這兩種不同媒體本身的特質決定的吧。很久以前就有寫點影評的想法,那就現(xiàn)在開始吧。
剛看了紀錄片《微觀世界》,我感覺很喜歡這樣簡單的誠意之作。在我的印象中,這是導演“天地人三部曲” (《微觀世界》《鳥的遷徙》《海洋》)中的一部。
在這部片子中,導演雅克貝漢讓自然界的各種昆蟲和小動物成為主角,用自己的生活向我們訴說著生命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導演用平等的視角耐心地觀察、展示這些微觀世界的`生命。其中,看到屎殼郎倔強地推著糞蛋爬坡的時候我在微笑之余也十分佩服它的精神。
片子里的一個個小生命就像一個個小孩子,一舉一動中透露著對生命的熱愛和享受。它們出自生命本能的勞動行為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變得麻木、愚昧。今天跟室友一起去學校打羽毛球回來路上的聊天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室友表示自己跟水平比較低的同學一起玩游戲會讓自己變笨。這一點我很贊同,不進則退嘛!就像下象棋,我很早就被告知不要和比自己弱的對手下棋。因為,你不能學到東西。
我應該算是喜歡挑戰(zhàn)的人吧,雖然我象棋下得很爛。這才發(fā)現(xiàn),我在游戲方面是個弱者。我不太會打牌,對大部分體育運動也沒有興趣。原因是我從小到大一直不怎么擅長體育運動。久而久之不擅長不喜歡不喜歡不擅長這樣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就把我綁架了。看來以后需要突破自我,盡可能變得多才多藝一點。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也許在未來充滿誘惑的世界真的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夠生存。因為他們的人生能量是集中的。如此看來,平衡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藝術,沒必要糾結。
不好意思,還是回到紀錄片《微觀世界》上來吧。也許看書和看電影都不是為了看完,更重要的是看懂。但理解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了。在這部片子中螞蟻、蜜蜂、青蛙、蝴蝶、蝸牛這些在平時的生活中被我們忽視的生命卻變得鮮活起來。
看著它們?yōu)樯嫠龅囊磺卸甲屛腋袆。螞蟻們把食物運進運出洞穴的認真勁兒讓我想到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和《細胞生命的禮贊》。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有些人會關注我們凡夫俗子所忽略的東西。我愿意擺脫自己的困乏做個有心人。片子中的風吹草動和花朵的卷舒開合都讓我感佩生命的質感。而恰到好處的音樂更是讓我對導演所代表的法國人的優(yōu)雅和浪漫深有感觸。
此前還看過兩部很不錯的片子《最后的獅子》和《山地自行車》(我覺得這部片子的名字譯為《生生不息》似乎更好。因為雖然片子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講山地自行車,但片名卻是Life Cycles)我突然覺得真正的藝術家都應該是節(jié)奏大師,他們對人性洞若觀火,在拿捏觀眾情緒的時候可謂爐火純青。我愿意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走自己的路,世界你安靜點吧。
《微觀世界》觀后感2
法國導演雅克·貝漢拍了二十年,最后剪成七十三分鐘。從頭到尾,沒有哪個演員穿過衣服。記得早前在cctv10看過,但是當時只是一些片段,已經(jīng)讓我被這小宇宙的一切喜迎住了,這張描繪昆蟲世界的DVD沒有故事情節(jié),沒有字幕,也沒有解說,全靠畫面本身來詮釋。小小的昆蟲,經(jīng)過放大的鏡頭重現(xiàn)在屏幕上,原來竟是那么宏大,那么神奇,那么幽默。
簡言之,他們擴大處理了為人忽略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部分,使得這個部分與人通常意識里的“環(huán)境”平等化。盡管,其實,本來就是平等的。就是這個平等讓這部影像異常動人。 對于生命的渺小而偉大,昆蟲是最好的詮釋。從人類的高度俯視昆蟲世界,作為觀察者的`你會覺得昆蟲的一生是多么的卑微。有數(shù)不清的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同類,每天追著那些被丟棄的食物,庸庸碌碌地打發(fā)短暫的一生。世界上這群最卑微的生命卻得到最可憐的同情。沒有人會為踩死一只昆蟲而痛悔好幾天。更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在謀殺——只要指尖一彈就會不知所蹤的小蟲蟲,只有一點點氣若游絲的存在感。
然而,我們把高度放得盡可能的低,與小蟲蟲們平起平坐,甚至仰視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所具備的可愛,那是生命所獨具的活力。盡管導演將小蟲蟲的行為擬人化了,賦予了許多的感情色彩。蜘蛛會把破了的網(wǎng)織了一遍又一遍,盡管我們都知道,它的網(wǎng)要多脆弱有多脆弱,早晚會變得支離破碎。螞蟻為了搬一塊小方糖,小樹葉,絞盡腦汁,用盡各種辦法,盡管我們知道,它們的目標與它們付出的努力并不相稱。是的,盡管我們知道,但是它們不知道。這不就像我們經(jīng)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天知道。但是我們一樣有我們的快樂,就像小甲蟲挑逗蒼蠅找樂子,小蟲蟲尋找伴侶,我們經(jīng)常也會做一些無聊而愉快的追逐。看著這些欣賞的鏡頭,我們無法不愛上它們,在天上的神仙看來,我們也會是一模一樣的螞蟻。
在看的時候,不會感覺自己是在看“動物世界”,不,這個名詞太煞風景了,我們是在看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的其他生活的生活場景。就如果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被他們所看一樣。他們和我們一樣,有愛、有恨、有斗爭、有和諧,他們跟我們一樣,愛漂亮,好面子,但是也會有烏龍的時候。
我們和他們生活在同一星球,但是有著不同的世界,有著各自的精彩。希望這樣的精彩能夠永遠延續(xù)下去。
電影的背景音樂很簡單,沒有什么旁白,除了應景的音樂,有時候就是直接用昆蟲翅膀的扇動所發(fā)出的聲音,大鳥啄可憐的螞蟻們時尖嘴與地面相碰的聲音。
紀錄片的主題曲輕靈活潑。無論是配樂,還是美好的畫面,導演都讓我覺得這個童話世界里的每一個子民都是有靈魂、會說話的。我們每個人都該靜下心來,安靜地,去聆聽,去愛上大自然。
《微觀世界》觀后感3
我們在班級里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微觀世界》。如果你們不知道的話,我來告訴你吧!
本片獲得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jié)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你會驚訝于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這是黎明時分,在地球的某一處隱藏著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得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微觀下的蟲子世界,帶給觀眾的除了視覺的震撼,還有自然界無法向人類訴說的道理。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時就像過了一天,一天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想要探究這個世界,我們須先保持靜默,傾聽和觀賞這奇跡。影片拍出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還把小動物們拉近、放大,拍出了動物界的生活美、勞動美、行為美。有幾個場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午后,一場大暴雨剛剛過去,太陽重新露出了笑臉,到處還是濕漉漉的,讓人感覺那么清新。螞蟻們的家被暴雨沖得一塌糊涂,天剛放晴,身上還沾著泥漿的螞蟻們又忙開了,有的重建家園,有的又外出覓食,更讓人憂心的是那條大獵物還在半路上,它們又得商量著怎么把它運回去……小溪邊,兩只蝸牛拖著重重的殼在艱難地行進。它們在一塊石頭上相遇了,相互用觸角友好地問候。我猜想,它們也懂禮貌,它們也有愛情呢!果然,它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就像一對失散多年的戀人……大路上,一只黑乎乎的屎殼郎正在用一種奇特的方法運一團糞球。它用頭部和兩只前爪抵住地面,四條后腿靈巧地撥著糞球滾動。在路上,它心愛的糞球被一根柴棍戳住了,任它怎么努力都搬不動了,屎殼郎急得團團轉。那種可笑可愛又可憐的的模樣真讓人難忘,我多想幫它一把呀!還有一幅奇妙的場景讓我對平時又討厭又害怕的松毛蟲肅然起敬:一隊松毛蟲行進在沙地上,后一條的.頭部緊緊地跟在前一條的尾部,上百條松毛蟲頭接尾,尾接頭,連成了一條筆直的“火車”,它們步調一致,紀律嚴明,遇到前面有障礙物時,后面的松毛蟲誰也不亂陣腳,總是耐心等候,然后再一起前進……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中那些美妙的畫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螞蟻搬家,蜜蜂采蜜,蜘蛛織網(wǎng),星天牛打架,蚯蚓松土……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蟲蟲小事”,或許我們從未去注意過,觀察過,但它們的世界、它們的生活是多么自然而美好,它們的心靈、它們的工作是多么讓人起敬。而我們人類呢?卻只重視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舒適,不顧后果地破壞自然環(huán)境,使多少可愛的動物失去了家園……
這是一部無聲的電影,除了自然界的風聲、雨聲、蟲鳴聲,沒有一句臺詞,沒有一句解說,但誰看了都會陷入深思。它在無聲地吶喊: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讓我們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微觀世界》觀后感4
萬千云絮遮日晴,無邊森林草莽莽;
一縷陽光悄然漏,綠草叢中光影駁。
一靜一動,一天一季一生,
一抹流沙,一指年華,
翠翠紅紅,五彩斑斕,
光隨影動,風云際會。
“微觀世界”中的大世界,“小宇宙”中的大乾坤。
且不說螞蟻瓢蟲狹路相逢的勇者勝,小螞蟻撞下了大瓢蟲;且不說柔美音樂中兩只蝸牛相擁畫面的溫馨與讓我起雞皮疙瘩的絲毫畢現(xiàn)的唾液的視覺對比沖擊;且不說那讓我望而生畏不敢多看的如此長度的毛毛蟲原來是無數(shù)條首尾相銜有序地前行,而插隊亦有禮的、讓人肅然起敬的場景。且不說螞蟻世界的團結、屎殼郎的執(zhí)著(真懷疑是糞團還是土團,如果是土團,為什么要這么遠運送呢,隨處皆是土啊。)、水中蜘蛛神奇的水泡餐廳、百腳蟲協(xié)調這么多腳的自如行走、雨后囧態(tài)各異忙碌的生物們、友好點頭后正義的斗牛士之間的較量 ……這一幅幅神奇的畫面,是如何拍成?而又讓人受到這樣的震撼與驚嘆?或許是因為這些都是平常習以為常的視角的放大后,而讓我們看到了以前未了解的細微,于細微處看到了一個大的不一樣的世界;或許是因為作者對這一部影片所付出的時間與努力,十幾年而一部影片的效率與認真專注;或許是某個故事觸動了我們心底的某一處共鳴點,或許 ……于我最大的感觸是:細微之處見真章。
一、影片中生物們的各種細微動作,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樣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是生物世界的細微見真章。
二、作者用十幾年的時間(一生有幾個十幾年),用這樣的毅力并用了這么多時間完成了讓人慨嘆的精品,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因為不放過細枝末節(jié),才有了高屋建瓴的大視野。是作者做事的細微見真章。
因為多少帶了點職業(yè)病,于是想到了我們的.教學。英國詩人布萊克說過:一顆沙粒一個世界,一朵花里一個天堂。那一個學生呢?對我們來說則是一個宇宙。我們一生若能像《微小世界》電影的作者那樣的精神,那每一個潛心的教師完成一部專業(yè)方面的精品不奢望,但至少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人學生的小宇宙。而了解了學生的小宇宙,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易經(jīng)中有說, “ 無極生太極 ” 到最后 “ 一切歸十方 ” ,從無到有再歸一的始終。細微的末節(jié)或許不起眼,但是再復雜龐大的或許也是由最微小最不起眼的構建而成的。記得上次看《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其中有一個沉船原因是將船各部分扣在一起的鉚釘,資料說泰坦尼克號大約需要300萬枚鋼制鉚釘,而船的最后沉沒或許是因為鉚釘?shù)馁|量不過關。不管這種傳說是否為真,但是卻可見細微處有大影響,甚至可能影響最終的結局,可見細微見真章。
《微觀世界》觀后感5
記錄片《微觀世界》里有這樣一段畫面:一只屎殼郎推著滾圓的糞球,在亂草橫生的卵石甬路間奮力前行。它的動作是如此笨拙而別扭,以至于上山和下山時,糞球失去平衡而傾跌下來,甚至砸在它自己的甲殼上。同學們被這個場景逗得哈哈大笑,然而熒屏上的屎殼郎仍舊如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般,兩只前足抵著糞球,后足則不停往前使勁。在一次一次遭到糞球失去重心的挫折后,它終于翻過了山越過了坎,比它大一倍的糞球在地上劃出了堅持不懈的痕跡。都說螞蟻是昆蟲中優(yōu)秀的搬運工,其實屎殼郎比螞蟻更具有恒心和耐力!我不由得發(fā)出了感慨。
正在我對屎殼郎頗為贊賞時,一件富有戲劇的事發(fā)生了。沿著路向前滾動的糞球壓到了一根刺,尖利的刺立馬扎入柔軟的糞球。而屎殼郎似乎沒察覺到,仍在一個勁往刺根的.方向推動糞球,刺陷得更深了。教室里五十幾雙眼睛都饒有興味地看著那只屎殼郎,似乎在預測這黑不溜秋的蟲子會傻頭傻腦地徒費精力還是會機智靈活地采取應變措施。屎殼郎一開始盲目地往前推,糞球就像生了根似的一動不動。突然它不再前行,繞著糞球巡視起來。走到那根刺旁,它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似的駐足諦聽一會,接著把兩只前腳又搭在了糞球上,朝刺尖方向滾動起糞球來。“好聰明!”不知誰喊了一句,道出了同學們的心聲?上簹だ傻谋哿Σ粔,難以推動比它大得多的糞球,摔了個六腳朝天。我以為它會放棄,哪知它又擺出了同樣的姿勢,頑強不屈地頂著,挪著。刺一毫米一毫米地顯露出它的本來面目,最后總算把糞球拔離了尖刺。
屎殼郎不喘息,糞球又在小路上歪歪扭扭地滾動出一條軌跡。我從它緩緩移動的身影里,看出了它努力盡心,堅持不懈,不辭辛勞,永不言棄,機智靈活,有益環(huán)境等種種優(yōu)點,真不愧為昆蟲界里的“君子”。然而尋常提起努力盡心,人們會想到蚯蚓,提起聰明靈活,人們會想到螞蟻,提起有益環(huán)境,人們會想到七星瓢蟲,提起勤勞,“不論平地與山巔,無限風光盡被占”的蜜蜂當仁不讓。其實真正綜合具有這些美德的屎殼郎,因為它的臟臭,只能默默靠邊站了!從它身上我不禁想起了人類世界里的清潔工——他們任勞任怨,起早摸黑,卻得不到人們應有的感謝和尊重。這不都是緣于人們對臟臭工作根深蒂固的偏見嗎?
屏幕上的屎殼郎持續(xù)著它單調而辛苦的工作,大街上的清潔工也在日復一日地苦干著。希望《微觀世界》能教會每個人消除偏見,理解那些干臟臭活的工人,懷著一顆感激的心去看宏觀世界里的“屎殼郎”們,我們的社會會變得更和諧更美好。
【《微觀世界》觀后感】相關文章:
《微觀世界》觀后感09-01
《微觀世界》的觀后感11-30
微觀世界觀后感09-02
《微觀世界》的觀后感范文06-07
微觀世界觀后感01-24
《微觀世界》觀后感集合12-17
《微觀世界》觀后感15篇09-19
《微觀世界》觀后感12篇11-05
《微觀世界》觀后感(15篇)11-17
微觀世界觀后感范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