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電影《大樹之歌》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jīng)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nèi)绾稳懹^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大樹之歌》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xx年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我在大銀幕前觀看了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著名的三部曲作品“阿普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大樹之歌》,前兩部是《大地之歌》和《大河之歌》。
《大樹之歌》又名《阿普的世界》,講的是在母親去世后,阿普離開了大學,靠著當家教的微薄收入來維持生計,卻依然堅持寫小說。大學同學普魯找到了他,看到阿普生活窘迫,普魯提出介紹給他一份打字員的工作,并邀請阿普參加他表妹阿帕娜的婚禮。誰知,在婚禮當天,新娘一家才得知新郎是個瘋子,根據(jù)習俗,如果在吉時之前未能出嫁,新娘會被認為不祥而一輩子都嫁不出去。普魯提議讓阿普娶阿帕娜,阿普一開始是拒絕的,最后無奈同意了。之后,阿帕娜跟著阿普來到了阿普在城里簡陋的住所和他一起生活,阿普也接受了打字員的工作。盡管兩人的生活依舊不富裕,但他們的婚姻生活甜蜜而溫馨。然而好景不長,阿帕娜因難產(chǎn)而去世,留下了一個名叫卡加爾的男孩。阿普傷心欲絕,他離開了熟悉的地方,開始了漂泊的生活。后來,普魯再一次找到了阿普,勸說他回家去照顧卡加爾,阿普拒絕了,他請普魯把卡加爾送去寄宿學校,因為他始終難以介懷這個孩子奪去了他妻子的生命。然而,阿普還是回去了,在見到卡加爾的那一刻,阿普心中立刻升起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柔的感情,最后阿普帶著卡加爾一起離開了……
當我決定要寫《大樹之歌》的影評,我感到很為難!鞍⑵杖壳辈]有像一些我們所熟知的近些年的印度電影那樣,直接地反映或是批判社會現(xiàn)實。相反,《大地之歌》在1956年第9屆戛納電影節(jié)上獲得的獎項是“最佳人物紀錄片”。我們很難去肯定地說三部曲的主題是什么,一定要說的話,也許是死亡以及人生的一次又一次轉(zhuǎn)向帶來的失落感。第一部《大地之歌》中,阿普失去了姐姐杜爾加,一家人離開了故鄉(xiāng)。第二部《大河之歌》中,阿普先后喪父又喪母。第三部中,阿普失去了心愛的妻子。然而,阿普的人生旅程并未因這種種變故和打擊而結(jié)束!洞髽渲琛返慕Y(jié)局是他帶著兒子卡加爾一起踏上了新的旅程。死亡不斷,新生亦然。最后一個鏡頭尤其充滿感染力,阿普讓卡加爾坐在他的肩頭,兩人一同離開,向遠方走去。此時,阿普臉上洋溢著笑容,卡加爾的眼神清澈而明亮,深埋在悲傷之下的是對生活的渴望。
《大樹之歌》還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普魯?shù)谝淮握业桨⑵諘r,帶他去吃飯。當鏡頭切換,從還在吃飯交談的二人轉(zhuǎn)向走在回家路上的二人身上。此時天色已晚,天幕漆黑,只有一盞路燈亮起,阿普唱著歌。我無法表達這一幕帶給我的震撼,歌聲的旋律優(yōu)美,而阿普,以一種堅定、自由、積極的姿態(tài)歌唱,正如阿普接下來對普魯描述他小說(實為自傳)中主人公的形象——他從不背棄、也不逃離生活,他永遠滿足,他想要生活。我想,真正打動我的是阿普的獨立人格所閃耀著的光輝。即使他貧窮、沒有社會地位,他依舊積極地生活。
“阿普三部曲”并非以豐富的感情或宏大的敘事來表現(xiàn)種種態(tài)度和情緒,而是依托自傳性文本、恪守“真實”的藝術(shù)原則,通過記錄現(xiàn)實并最終呈現(xiàn)出深刻的哲思,既不刻意渲染苦難,也不盲目頌揚生活,從始至終,電影所展現(xiàn)的都是真實的生活,以及真實的思考。
“阿普三部曲”是我最喜歡的印度電影,沒有之一。
【電影《大樹之歌》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春之歌作文04-30
什么之歌作文05-03
生命之歌作文12-12
雪之歌作文02-20
自然之歌作文02-08
水之歌作文03-20
《樹之歌》教案03-20
大樹的作文06-09
《大樹》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