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這部片子頒獎典禮中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跡、感人的創(chuàng)造、感人肺腑的場面讓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一人就是朱光亞。20世紀50年代末,朱光亞被任命為中國核武器研制的科學技術(shù)領導人。他負責并組織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究、設計、制造與試驗研究,地下核試驗的攻關(guān),高技術(shù)研究發(fā)展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國防科學技術(shù)研究發(fā)展及軍備控制問題研究等工作,為中國核科學技術(shù)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還參與了“863”計劃(國家高技術(shù)研究發(fā)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章良這樣評價朱光亞:縱覽全局,心系祖國,中國核事業(yè)的領航人,保衛(wèi)的是家,捍衛(wèi)的是尊嚴,顯示的是中華民族的錚錚傲骨! 推選委員閻肅說:肅然起敬,卓越功勛,他代表的群英,使我們的民族——自強,自信,自力,自尊!
人生為一大事來。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壯力量。細推物理即是樂,不用浮名絆此生。遙遠蒼穹,他是最亮的星。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zhì)的中國人。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么,為集體做些什么,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jié)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nèi)心充實,于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2
星期一上午第一節(jié)課,整個六年級都被安排到電教室去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的三個。
在三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第二個人物。他名叫劉偉,是一個從重重困境中不斷走出陰影找回自我的年輕人。在他七八歲那年,有一次,在玩耍時,他不慎被高壓電線電暈了過去,盡管經(jīng)過了數(shù)日的搶救,他依然失去了他的雙臂。從此,他的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可雖然這樣,小劉偉并沒有放棄希望,他努力地練習用腳去做別人用手做的事。終于有一天,他的腳幾乎和正常人的手一樣靈活了。這時,劉偉又開始了體育鍛煉。首先,他挑戰(zhàn)的是游泳。每天,他都會背著個浮板,風里來雨里去地練習。雖然他在那些殘疾人里受的`傷是最大的,但他因為努力,游得比任何人都好。就在他快要成功的時候,災難又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他得了一種病,這種病讓他不得不向體育告別。在精神和肉體的巨大折磨下,劉煒仍沒有灰心,他又開始了他的鋼琴之旅。一眨眼,許多年過去了。他用腳彈琴的技術(shù)也有了極大的提高,還過了七級,F(xiàn)在,他的事被眾人知道并認可,他就成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站在了耀眼的舞臺上。
看完這段視頻,我不禁對劉偉充滿了欽佩之情。他失去了雙手,還那么堅強、那么勇敢地迎接新的生活。他不像一般人,遇到一點困難就止步,即使天塌下來,他也是挺直腰桿頂著。他天生有一種永不服輸?shù)木,這使他雖然失去了雙手,卻能像普通人一樣做事,甚至做得更好。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成功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夢,可他卻憑著他的不懈努力,他那份堅定不移的心,一步一個腳印地登上了那屬于他的巔峰。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應該像他那樣,永不停歇,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只要那樣,再高遠的遙不可及的夢想也會成為現(xiàn)實!
讓劉偉成為一顆耀眼、燦爛的北極星,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吧!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3
2月18日晚,鐘揚、杜富國、呂保民、馬旭、劉傳健、其美多吉、王繼才、王仕花、張渠偉、張玉滾、程開甲等11位候選人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他們身上詮釋著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良品質(zhì),推動著時代向前發(fā)展。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和支撐著我們美好的中國夢,他們一生嘔心瀝血,盡管涉足各個行業(yè),但他們身上凝聚著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以及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髓,他們發(fā)揮著工匠精神,格盡職守、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推動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gòu)建,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譜寫出了璀璨的華章。
“掌舵沉穩(wěn)裕如,知難勇毅向前”,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基層干部,尤其是我們的中共黨員,我們需時刻以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為引領,以他們?yōu)槠鞄,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堅定不移、愚公移山的奮斗精神;學習他們在其自身崗位上克己奉公、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敢于拼搏的精神;學習他們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的大無畏精神。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應該把青春的熱情洋灑在這片華夏故土上,堅持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與時代發(fā)展同心同向。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學會調(diào)節(jié)心態(tài),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多下基層,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多與群眾促膝談心,多了解群眾的疾苦,與此同時,結(jié)合當前的大扶貧、大生態(tài)、大數(shù)據(jù)戰(zhàn)略,以昂揚向上的姿態(tài)和飽滿的熱情迎接時代賦予我們的挑戰(zhàn),在遇到艱難險阻時,學會用革命先烈們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勉勵我們,激發(fā)前進的'動力,盡情灑下拼搏的汗水,寫下火紅的青春,不斷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爭做一名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4
張桂梅覺得,貧困山區(qū)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質(zhì)女孩一一低素質(zhì)母親——低素質(zhì)下一代”惡性循環(huán)。張桂梅認為,只要母親的素質(zhì)高,孩子的素質(zhì)就高。要解決偏遠山區(qū)的貧困問題,就必須從提高婦女素質(zhì)入手。由此,她萌發(fā)了創(chuàng)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夢想。20xx年起,她就開始為這個看來“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而四處奔走。
“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經(jīng)?”張桂梅的“宏偉藍圖”招來的是許多人的質(zhì)疑和辱罵。但張桂梅并沒有放棄,為此飽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為籌集資金辦學,張桂梅求過很多人。一次,張桂梅到某企業(yè)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辦女子高中的構(gòu)想說完,該企業(yè)的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見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還出來看笑話!笨粗还匪浩频难澩群土餮哪_,想著自己的委屈,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更多的時候,疲憊、無助至極的她坐在街頭,靠著墻根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20xx年1月7號,姐姐從哈爾濱打來電話,說哥哥病危,一直喊著我的名字,盼著見我最后一面。”“恰好當時宣傳部通知我9號到中央電視臺錄制節(jié)目。我想北京離哈爾濱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電視臺后,熱情的編導找了個企業(yè)家和她對話,爭取幫她解決點女子高中的困難。一邊是山里的娃,一邊是彌留的兄,張桂梅艱難抉擇。當她把節(jié)目錄完,等來這位企業(yè)家承諾給女子高中50至100萬元資助的同時,也等來了哥哥已經(jīng)火化的消息。那種錐心之痛,張桂梅至今難忘。
籌建學校的'日子,張桂梅異常艱難、身心疲憊,但她始終義無反顧,矢志不渝,在省、市、縣各級黨委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下,她的辦學夢想最終實現(xiàn)了。20xx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1日,來自麗江市華坪、永勝、寧蒗等深度貧困縣的94名貧困女孩走進了女子高中的校園。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5
無私奉獻是人類最純潔、最崇高的道德品質(zhì)。她像冰山雪蓮,潔白無瑕;她像滿山杜鵑,情暖人間。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禮貌史中,最耀眼的是無私奉獻的燦爛光輝,最感人的是無私奉獻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馬遷、杜甫、孫中山等,他們之所以耀眼、感人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無私地奉獻給了社會、國家和人民!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作了一個形象的詮釋。
那么,怎樣才能到達無私奉獻的境界呢?
無私奉獻,要確立自己的遠大夢想。夢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標,也就是那種對人類和社會有較大意義的奮斗目標。人的`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貪圖享受的物質(zhì)需要更具有驅(qū)動力。
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fā)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會登上一個新階梯!
無私奉獻,要堅持埋頭苦干的務實態(tài)度。如果說“無私奉獻”是我們思想修養(yǎng)追求的彼岸,那么“埋頭苦干”則是抵達這一彼岸的橋梁。因為無私奉獻不是憑口頭怎樣說,而是要看行動怎樣做。就是說,無私奉獻不僅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還要表現(xiàn)為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
作為教師,就應為培養(yǎng)國家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默默耕耘;作為工人,就應為國家和人民多生產(chǎn)合格的產(chǎn)品;作為農(nóng)民,就應為國家生產(chǎn)出更多的糧食;作為軍人,就應為國家和人民堅守邊疆、保家衛(wèi)國;作為科學家,就應為國家和人民發(fā)明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作為學生,就應當努力學習成為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
讓我們吸吮中華民族的精神營養(yǎng),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一個真正無私奉獻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6
不平凡的20xx年過去了,20xx年正在悄悄向我們走來,但在20xx年里,涌現(xiàn)出一批感動中國的英雄人物。為了讓全國人民了解并記住他們的故事,特為他們舉行的頒獎典禮,我通過電視觀看了他們的獎儀式。
在受頒獎的人中,有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有志愿軍空軍飛行員王海,有武漢的著名志愿者王勇等。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開辦愛心廚房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他們所做的事幫助了許多人,并且一做就是十八年。
夫婦倆平凡而樸實,真誠而善良。有這種想法是從18年前開始的。當時有一個病人家屬來到他們面前(他們開的飯店緊挨著腫瘤醫(yī)院),說:"你們能借給我點火嗎?"夫婦倆爽快地答應了。因為他們明白病人家屬內(nèi)心的'痛苦,于是他們就產(chǎn)生了將火借給病人家屬,讓他們?nèi)プ鲲埥o病人吃的想法。他開始增添:煤球爐,增添炊具、調(diào)料等物品。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里,大家都愿意在這里做飯,而不是從街上買飯給病人吃,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到家的溫馨。18年過去了,這間廚房的炊煙從來沒中斷過。十幾年,夫妻生活不知貼進了多少錢,因為自己也不富裕,為了使這間廚房繼續(xù)開下去,從原來的免費到收取微不足道的1元炭火錢,就這樣夫妻倆在默默為社會作著貢獻。難怪頒獎詞中有這樣說:"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是啊,不是一天兩天,這一做就是18年,有幾人能默默堅守18年?只有萬佐成,熊庚香他們夫妻倆。正像節(jié)目為他們愛心廚房寫的評價語一樣:“炊香萬灶煙!”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7
最近,觀看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一個個感人的事跡,讓人潸然淚下,其中鄉(xiāng)村教師張玉滾的事跡就非常讓人感動。
為了“改變山里娃的命運,托起大山的希望”,張玉滾老師憑著內(nèi)心的那份執(zhí)著,扎根伏牛山深處黑虎廟村小學17年,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綻放在深山的教育事業(yè)上,一個人撐起了一所學校,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17年來,張老師猶如大山深處的.一彎明月守望著這片希望之花。
山外的世界很大,山外的精彩很多,但山區(qū)教師張玉滾難以挪開他的腳步——他割舍不了這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最難割舍孩子們純真的眼睛;他身披山村鄉(xiāng)民希冀的目光,似縷縷陽光,一腔至愛至誠的火焰在心中燃燒如山花爛漫;扎根深山十六載,張玉滾正是憑著內(nèi)心的那份執(zhí)著,猶如大山深處的一彎明月守望著這片希望之花!張玉滾的先進事跡,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人民教師對學生的深厚感情和對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我們要像張玉滾那樣,牢固樹立不忘初心、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任何時候都要堅定理想信念,無私奉獻。
張玉滾敬業(yè)奉獻、堅守擔當、甘于犧牲,體現(xiàn)了時代呼喚的寶貴的園丁精神。張玉滾為了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甘守清貧、默默耕耘,在大山深處為孩子們點燃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忠誠踐行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愧為新時代人民教師的杰出代表和光輝典范。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新時 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張玉滾為榜樣,大力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做張玉滾這樣的“雷鋒精神”傳承者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價值,更扎實地履行社會責任,更忠實地服務人民群眾。
鄉(xiāng)村教師,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經(jīng)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有一顆甘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終,向張玉滾老師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8
2月8日晚上,從頭到尾看了央視的年度《感動中國》節(jié)目,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令我非常感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支月英和王峰。
評委會給支月英的頒獎詞是: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1980年江西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19歲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只身到離家兩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她從“支姐姐”到“支媽媽”,絢爛了大山里兩代人的童年。作為一名教師,深知教師工作的辛苦,支月英堅守在大山里的精神更是讓人佩服,自己要以支月英為榜樣,繼續(xù)扎根鄉(xiāng)村,為教育事業(yè)奉獻終身。
評委會給王峰的頒獎詞是:面對一千度的烈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和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20xx年5月18日凌晨,河南南陽市臥龍區(qū)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fā)大火,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fā)現(xiàn)火情后,義無反顧地3次沖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已快被燒成了“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大約五六十米距離的路面全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作為一名河南人,為有這樣一位無私無畏、舍己為人的老鄉(xiāng)自豪。
看完感動中國,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是如此平凡又是如此偉大。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9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昨晚已經(jīng)落下帷幕,在這十個人物中有為了保戰(zhàn)友而讓自我受傷的軍人戰(zhàn)士杜富國;有見義勇為而身受17刀的雞蛋老板呂保民;有獨留孤島獨守32年的普通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有為了保留西藏各種植物種子將自我生死置之度外而最終意外身亡的復旦大學教授鐘楊;有自我面臨生命,為了全機120多條人命而沉著迫降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還有許多許多。
可是這些人中讓我感動的還是獨守鄉(xiāng)村小學18年的'將近不惑之年的校長張玉滾。為了能夠讓村里孩子不輟學,他接過老校長的傳家寶——扁擔,用這根扁擔寒來暑往從需要走12小時才能到達的鄉(xiāng)鎮(zhèn)上給孩子們買書,也因為妻子帶著九個月女兒前往鎮(zhèn)上買書給新來的學生,他九個月女兒因車禍永遠離開了他們。他一個人幾乎承擔著所有科目的教學,但他還是沒有離開鄉(xiāng)村,讓更多的孩子走出鄉(xiāng)村,讓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
當我們在埋怨孩子不好管時;當我們在埋怨待遇低時;當我們在埋怨教育大環(huán)境不好時;我們能夠想想這個樸實的鄉(xiāng)村教師,他經(jīng)過改變自我,來慢慢的改變環(huán)境,最終改變許多農(nóng)村娃的命運。
記得曾看過一個故事,有個人在他青年時他想改變世界,等到他暮年時,他發(fā)現(xiàn)他無法改變世界,他想改變國家,等到他老年時,他發(fā)現(xiàn)他無法改變國家,他想改變他的家庭,等到他行將就木時,他發(fā)現(xiàn)他無法改變他的家庭。他想如果他一開始就改變自我,能夠會影響到他的家庭,在他家人幫忙下可能改變國家,說不定還能改變?nèi)澜缒?
是啊,張教師就是從改變自我開始,慢慢影響到了他人,我們也時刻記住,我們可能改變不了他人,我們可能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我們能夠改變自我,作為教師的我們從此刻開始,從我開始改變自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可能又會是另一番天地。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0
2月18日晚8時,《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四川省達州市的張渠偉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張渠偉,四川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被評為“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情系農(nóng)村,情系農(nóng)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睆埱䝼フf,這就是一個扶貧干部該做的事。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張渠偉同志自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于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患上嚴重“耳石癥”和“青光眼”,20xx年,張渠偉幾次眩暈在崗位上,視力下降到0.04和0.2近乎半盲,醫(yī)生告訴他,必須馬上動手術(shù),否則可能會完全失明。但他不懼怕失去生命和雙眼失明的危險,晝夜戰(zhàn)斗在攻堅一線。而真情的付出是有回報的,渠縣四年減貧136610人,貧困發(fā)生率從12.1%降到0.6%。從張渠偉同志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優(yōu)秀黨員干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樹立一個好榜樣,敢為人先,不懼艱難,乘風破浪。
堅守對工作的激情、對群眾的熱情,張渠偉贏得了贊譽,也感染了身邊無數(shù)人。在柏水鄉(xiāng)碾坪村幫扶期間,為了縮減往返交通時間,加快實施基礎建設,張渠偉一連幾天都住在自帶的帳篷里。于是,“帳篷局長”這個“綽號”不脛而走,成為一段佳話。局里有個年輕干部吳靖,新婚剛過也立馬把“家”搬到了村里,他說,佩服局長的干勁,他都帶著帳篷在扶貧一線,自己怎能迷戀“溫柔鄉(xiāng)”。在張渠偉的示范帶動下,渠縣2萬余名公職人員與貧困戶“結(jié)對認親”,增強了幫扶工作的.實效性。張渠偉笑著說,“以前的群眾煩干部上門,現(xiàn)在的群眾都想干部、盼干部上門,這樣的改變源于真情幫扶,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1
雖名曰草,芳香無盡,輕吹送余芳。
蒼穹浩渺,繁星滿天而璀璨;鮮花別樣而夭夭;謐夜恬靜而舒心。這般浩瀚、妖艷和神秘的美,直教小生陶醉而迷離于其中?扇缃穸忿D(zhuǎn)星移,我戀上了一種奇特而美得不可方物的美——小草。
在捐款人的署名上總是會出現(xiàn)“蘭小草”的化名,可他卻從未出現(xiàn)在任何頒獎臺上。
他是一位鄉(xiāng)村醫(yī)生,每天依靠妻子微薄的利潤度日。他的診所雖小,可幾乎全縣的人都知曉他的診所,因為這個小地方里有一位看病從不收錢的醫(yī)生。他的`醫(yī)術(shù)高明,大病小病都能在他的幫助下痊愈。他的醫(yī)德高明:有一位深的老年患者找到他。他深知這位患者大老遠每天看病不易,竟直接上為其治療。
在診所里的人很多,可他兜里卻未裝一分錢。
每年的報紙幾乎都有關(guān)于一位化名為“小草”的報道,可沒有人知道他是誰或是長相如何。在每年的那個時候,總能看到包裝嚴實手拿捐款袋子的人到捐款機構(gòu),丟下錢就匆匆離去。清點袋子中的錢總共2萬元,一分不少。他如同俠者,神秘而準時,從未拖延。
在20xx年,他的真名才被人知曉。
他有一個充斥著芬芳的名字,喚為“蘭小草”,也有一個普通的鄉(xiāng)村醫(yī)生的名字“王玨”。
雖名曰草,卻是美的所在。
我不排斥花的柔媚與芬芳,我敬重松柏的巍巍與剛強,我艷羨雄鷹搏擊長空的瀟灑。我更傾心、傾情名曰小草的美與芬芳。
“做好事就應該像小草,默默無聞!庇浀糜幸荒赀@位“俠客”為了不遲到,借錢籌集了2萬元。這就是小草的節(jié)操!
雖名曰草,輕吹送余芳。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2
今天我驀然回首,翻閱著自己繁雜心靈……期盼已久《感動中國20xx頒獎典禮》終于在20xx年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制而隱姓埋名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孩子老人;有為親人、為他人平凡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边@種愛在他們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心血,全部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么大正能量。觀后心理暖烘烘。熱乎乎。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有時為了自己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事跡面前,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著。
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英勇事跡介紹,看后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流了下來,他們事跡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xiàn)在過上了幸福安穩(wěn)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母親默默付出只為能夠讓孩子過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么,她一生都在為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抱怨“累”,這就是我們偉大母親……媽媽我愛你!
看了今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這些可歌可泣人們,他們崇高人格,為國為民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事跡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年輕人努力奮斗,中國富強和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感動中國教育人物心得03-31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作文05-10
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02-22
感動中國人物之奉獻作文素材03-23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03-21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最新04-27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04-28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及啟示06-15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范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