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在寫觀后感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立場。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1
很多東西都失去了,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寶貴而脆弱的生命。2008年5月12日,人們沉浸在奧運會圣火傳遞的喜悅中。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地震。突然,三次崩潰,房屋倒塌,一個又一個城市被摧毀。人們的生死安全凍結了這一刻。此時,四川面目全非。四川的四川、汶川的四川和北川的四川不再是以前的好山川,而是人們遍體鱗傷的鮮血和哭泣的淚水。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知道這個事實,但在地震的那一刻,有些人給別人留下了生命的希望,給自己留下了死亡的威脅。德陽東汽中學教師潭,在地震的那一刻,他像鋼臂一樣張開,保護了四個學生,是傳播無數(shù)知識的手臂,從死亡中恢復了四個年輕的生命。這種無私的愛,已經超越了老師的`愛,而是一種偉大的愛。
還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在地震發(fā)生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著熟睡的嬰兒,全心全意地為他承受痛苦。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用手機寫了一條短信: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當人們救出母子時,孩子仍然睡在母親的懷里,但他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他,再也見不到她的孩子了。正是這位母親為孩子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母親在天堂一定無怨無悔,因為她愛她的孩子。愛的短信將永遠伴隨著她的孩子,直到它永遠……
面對難面前,感人的場景展現(xiàn)了人間的大愛。
我們只我們只能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但我們也可以盡力支持災區(qū)。不要低估這種力量。積累在一起可以改變世界和明天!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與受影響的同胞共度難關,讓那些脆弱的生活更加堅強和有希望!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2
“同學們請注意,現(xiàn)在是地震廣播,請聽到廣播后迅速就近避險……”一聽到緊急通知,同學們都按事先班主任指導的去做,我和大家一樣,都迅速護住頭部躲在課桌底下,等待時機撤離教室。時機到了,老師叫我們迅速有序撤離教室。大家手抱住頭,井然有序排隊撤離,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也跟著我們一路小跑,一前一后為同學們保駕護航,仿佛地震真的來了。
安全撤離到了操場上,大家都護著頭部蹲在指定的位置。直到副校長宣布防震演練結束,大家這才喘了一口氣,有幾個同學這時候卻開始嬉笑起來,根本沒有聽副校長的演練小結。我不禁吸了一口涼氣,如果真的地震來了,你們幾個人還能這樣滿不在乎地笑出來嗎?
從副校長的講話中,我們知道了,就在今年,亞洲發(fā)生了三次大地震,其中,日本最為嚴重。日本發(fā)生的'9.0級地震引發(fā)海嘯,并導致核電站爆炸。
通過這次演練,我明白了光有一些保護的知識是不夠的,關鍵是要在災難來臨之際能把學到的自救自護知識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已、保護同學。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3
我知道了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就像兩個爺爺說的一樣,地球是我們的慈父又是一個殘忍的屠夫。
我還意識到我們應該經常進行消防演練和地震災害的演練,才會在災難來臨時保護好自己,我一定會把地震災害的.應急措施牢記在心。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4
在各種自然災害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是脆弱的。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高科技產品能極為準確地預測災害來臨的時間以及具體位置,幫不了我們脫險。所以我們必須自救,減少悲劇的上演,或減輕悲劇的程度。
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可謂是慘絕人寰,里氏7.8級的地震造成24萬多人死亡,16萬多人重傷。盡管那時我爸媽都沒出生,但這場地震深深印在了當時所有國人的`腦海,并延續(xù)至今。就算是現(xiàn)在提前,也難掩內心的悲哀。
而現(xiàn)在我想說一個故事,來自于這場地震,這個故事媽媽講過,我也在一本書里閱讀過,當時只有感動,現(xiàn)在回味起來又多了幾分復雜的情緒。
就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一對母子被埋在了廢墟之下,幸運的是,他們都沒有受傷。母親緊緊抱著孩子,等待救援?蓮U墟的救援哪有那么快啊?母親的奶水已經喂完,孩子的哭聲也漸漸微弱。她絕望了,又沒吃又沒喝的,自己不說沒事,孩子一定要活下去啊。她想了很久,卻一點頭緒也沒有;秀遍g她摸到了一根織衣針,瞬間她心頭的希望火苗熊熊點燃。她想到可以用自己的血來哺育孩子,孩子就一定有救!母親用織衣針刺破自己的手指,擠出汩汩鮮血,湊到孩子嘴邊,鮮血順著嘴角的弧度流進孩子的嘴里。在暗無天日的廢墟中,這位母親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延續(xù)著孩子的生命。
七天后,救援人員找到了這對母子。他們都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那位母親已經死了,她臉色蒼白,她的每一個手指上都有個一個血窟窿。那枚織衣針還在大拇指和食指間,沒有力量感,但也沒有掉落。當救護人員抱出孩子時。天空也在此時突然下起漂泊大雨,老天都為這位偉大的母親落淚啊!
我們真該對她點贊。雖說以人類的力量抵擋不了突如其來的地震,但我們可以在地震中創(chuàng)造奇跡。災害是殘酷的,它無情冷漠又自私,帶給幸運的人,也帶給不幸的人。而發(fā)生的一幕幕溫情卻能讓恐慌的人心又灼熱了幾分。
但愿我們都能在災難中自救,學會基本的防災方法,避免出現(xiàn)讓人覺得慘淡的意外。中國是個地震多發(fā)的國家,我們更有必要學會保護自己。有愛、有技能,我們能在災難中重燃生的希望!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5
2008年5月12日是我們所有人悲傷的一天天是汶川可怕的地震。它無情地奪走了無數(shù)汶川居民寶貴的生命,拆散了許多原本幸福的家庭。它分散了汶川人的妻子和孩子,讓生存下來的汶川人痛苦不堪。許多可愛天真的汶川孩子成了可憐的孤兒。汶川孩子的結局真是可怕。
地震,一般來說,基本上很少發(fā)生事件,幾乎不可能發(fā)生,但每次到來,都是利用人們準備,每次到來,帶走很多人的生命,雖然我們幾乎不能逃脫災難,但我們可以學習一些預防地震的常識,如陰郁,如蜜蜂飛,這些預告片警告地震。
日本是一個有數(shù)百次地震的國家。我該怎么辦?日本專家對這個問題有很好的解決辦法;日本的`大部分住房材料都是用非常輕的材料建造的,這不僅節(jié)省了很多錢,而且節(jié)省了精力,而且可以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個人財產。然而,這種方法不可能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因為如果你想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你必須改變一些人的觀點,消除老年人的迷信觀點,這當然是非常困難的。
當?shù)卣鸢l(fā)生時,實際上有很多自救或等待救援的方法,如果壓在三角板下,三角板不塌陷,最好盡量減少呼吸,等待救援,如果在博物館地震,立即跑到最高水平的倉庫,停留一段時間,如果即將塌陷,保護頭部,防止受傷,如果在家里,立即跑到廁所和廚房避免,地震突然暫停,立即下樓梯,不要走電梯,因為此時乘坐電梯,電梯可能會突然終止,把你困在里面,下樓梯后,立即跑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我們學習地震的常識,注意觀察天氣和周圍的小動物,你就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地震的前兆!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6
不知道什么時候防震救災成了我們生活中的重要議程,也許從2008年開始吧!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級地震,造成數(shù)萬人失去寶貴生命,財產損失巨大。除了震驚,我們還需要反思: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點防震知識,我們怎么能無助地面對死亡呢?
減震器應選擇室內堅固、能保護身體的物體,容易形成三角形空間、空間小、支撐、室外開放、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用的姿勢;伏爾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卷曲身體,減輕重心。抓住桌腳等堅固的物體。
需要重點保護的器官是頭頸、眼、口鼻。
如果地震發(fā)生,你被壓在廢墟下,此時,你不要盲目移動,冷靜下來,先拿出手,慢慢移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然后找到呼吸的'方法,打電話給人來救你。如果你在家里發(fā)生地震,你必須立即鉆到一個堅硬而不倒塌的小房間,以避免受傷。還有,要貼在堅固的墻上或蹲在門口,房子倒塌后再生存,避免受傷。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峭的懸崖,防止下山。還要防止山體滑坡,以免滑倒。如果你在學校,你必須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在桌子下面,注意保護你的頭。如果你上體育課,你應該避免高樓大廈,不要受傷。如果你在電影院,你應該躲在觀看椅下減震,避免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等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官的指揮,疏散現(xiàn)場。商場發(fā)生地震時,應避開玻璃柜、商品、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你在公共汽車里,你應該躲在椅子下或蹲下,穩(wěn)定重心,扶手……
只有記住這些,掌握這些防震救災知識,才能在地震中盡可能保存生命。防震救災,從我開始,希望你能以最冷靜的態(tài)度保護自己和他人!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7
生命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沒有第二次失去,日本地震只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時刻,讓許多新鮮的生命消失,讓許多人無家可歸,但他們并沒有恐慌,而是非常平靜。這一切都解釋了。他們并不害怕災難,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有防震意識。3月2日,學校舉行了防震演習,讓我們珍惜生命,學會保護自己。
在教室里,老師教我們一些防災知識,然后分組練習,在練習中,學生們笑,說笑,我忍不住想:這很有趣嗎?不,一點也不好笑。我可以認真地告訴你:當?shù)卣鹫娴膩砼R時,這就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就在9點28分,烏拉……烏拉……烏……第一個警報突然響了,學生們反應很及時,有些鉆到桌子下面,有些躲在角落里,我想依靠長凳,沖到門后,扭門把手,打開門,然后雙手抱著頭,身體緊緊蜷縮在一起。整套動作一氣呵成。后面的同學也跑了過來,雙手抱著頭。每個人都不再像練習時那樣放松了。每個人都很認真,但其他班級大喊大叫,沒有秩序。警報再次響起,學生們毫不猶豫地沖出門,跑到樓梯入口,樓梯入口有老師疏散我們,學生們走在樓梯右邊,下樓梯,學生們沖到操場,整個校園都是快速的腳步聲和老師在講臺上指揮的聲音。幾分鐘后,每個人都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區(qū)域。雙手抱頭,我們坐在操場上。當老師匯報每個年級的'應到人數(shù)和實到人數(shù)時,我身邊的同學開始議論。六年級少了10人!因此,當?shù)卣饋砼R時,應與人群一起行動,以免迷路。操場上,雖然有一點討論聲,但都聽從了老師的統(tǒng)一指揮,雙手仍然緊緊地保護著頭部……這次演習非常成功,不僅讓我們增加了個人保護意識,也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
通過這次活動,我收獲到:面對災難,我們不能驚慌失措,而是更冷靜地面對,冷靜有序地逃跑。愛和尊重生命,它看起來很強壯,但實際上很脆弱,有點粗心,它可能會逃跑……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8
我參加了由地震科普攜手同行組織的觀影活動,觀看了關于地震的紀錄片《地震來了》。這部紀錄片讓我深刻了解了地震的嚴重性,也讓我意識到了我們的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的不足。
首先,這部紀錄片通過真實的地震事件、專家講解和科學實驗等方式,向觀眾生動地展示了地震帶來的巨大破壞力?粗顾姆课莺屯纯嗟娜藗,我深深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紀錄片還介紹了地震預警的技術和優(yōu)先疏散的方法,讓人們在地震來臨之前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和逃生機會。這讓我明白了防范地震的'重要性,也意識到我們應該多關注地震預警和應對技巧的學習。
其次,這部紀錄片也揭示了中國在地震預警和應對方面的努力和進展。我很欣慰看到我們的國家在地震科學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并且通過營救行動等方面,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勇敢和團結。但我也意識到,我們應該進一步提高地震應對的效率和準確性,以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總之,這次觀影活動讓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了解到地震的嚴重性和可怕性,也讓我認識到了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努力學習和提高的地方。希望通過這樣的科普活動,可以更好地推廣地震科學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意識到地震的風險,從而避免地震事故的發(fā)生。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9
地震是一種突發(fā)性極強、破壞力極大的嚴重自然災害,其帶來的危害、造成的損失居各類自然災害之首。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且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范圍廣。據統(tǒng)計,全球地震的十分之一發(fā)生在我國,上個世紀以來,因地震死亡的人數(shù),我國就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盡管,從地震的板塊構成上看,大足屬于地震少發(fā)地區(qū),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大足也曾多次發(fā)生過地震,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足也不是絕對的地震安全地區(qū),也必須進行地震設防。因此加強地震科普知識的教育和宣傳,提高應對地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就顯得特別重要。
下午第二節(jié)課后,我校第一次“防地震緊急演練”開始了。下午三點二十五分,一聲急促的哨聲響徹整個校園,全校兩千多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桌子下面。十秒鐘過去了,長哨聲響起,全體師生緊急疏散,迅速沖出教室,在樓梯上我們自覺排成兩隊,整齊有序的跑到操場上指定的地點,這才松了一口氣。
在這次演練中,我獲得了許多知識,比如:在地震來臨時我們不要先急于往外跑,要先抱頭蹲下,躲在桌子下面或墻角邊,因為隨時都會有余震。在這次演習過程中,有的同學只是把它當作一次游戲,沒有重視起來。其實,在地震真的降臨的時候,過程就是這樣的,如果你現(xiàn)在不好好練習,到時候你就會不知所措的。
地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多個家庭影響一片社區(qū),從而帶動和促進全社會的防震減災工作。
“嘀。.嘟。嘀。嘟這是什么聲音啊!仔細一瞧,原來是連江附小為了增強同學們在地震時自救的本領,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地震逃生演練。
聽見這聲音同學們覺得好像真的地震了。個個抱緊頭,閉緊雙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躲進桌子底下。我頓時覺得平時寬敞的桌子竟在“危及”時刻沒有了我的藏身之地。我閉緊雙眼,雙手抱緊頭,用力向里面縮,差點沒把自己卷成一個肉球。好不容易擺好了姿勢,腳不會酸了,我的“同桌冤家”又毫不留情地撞了我一下,把我千辛萬苦擺好地完美姿勢給破壞了。我咬了咬牙......
“狗急了跳墻,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我想站起來和他評理,沒想到......也許是桌子讓我遵守地震逃生演練的規(guī)則__把我的頭頂了回來差點沒出來個“小包子”。
終于熬到頭了,可以開始跑了。同學們像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在老師的“命令”下,井然有序地排好隊伍,跟著六班跑出去。我們依然是雙手抱頭,往前跑。每個人的心里都想著要逃離這個“危險之地”,雖然如此,但是沒有一個人過于緊張,去推拉別人。
由于同學們的團結協(xié)作,我們很快就逃離了“地震區(qū)”,來到了西操場。曾校長講話:老師們,同學們,我們這次地震逃生演練進行地十分順利,這都是。
通過這次的地震逃生演練,不僅讓我懂得了許多在地震時自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只有團結才可以取得成功。如果當初每個人都想最早離開,整個隊伍就會散亂,造成堵塞。因此只有團結才能取的成功!
周一上午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課。葉老師告訴我們,這節(jié)課里會進行一次地震逃生演習,警報聲隨時都會拉響,讓我們做好準備,正在寫作業(yè)的我們,心里開始有點忐忑不安。
“嗚————”警報聲拉響了,同學們迅速抱頭找了個安全的地方蹲下。班級里鴉雀無聲,散發(fā)著緊張的氣氛。我把筆隨手一扔,不管三七二十一,推開椅子,躲到墻角邊上,抱頭蹲了下來。“啪!”“哎喲!”原來木鋒聚想鉆到桌子底下避難,哪知道頭撞到了桌角上。只見他又抱住頭,忍著痛,繼續(xù)往桌子底下鉆。
第一聲警報很快就停止了,大家都舒了口氣,第二聲警報又被拉響了,只聽到幾聲尖叫,我急忙打開后門,就飛快地沖出教室,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樓。
樓梯口已經有個班在往下跑了,再加上我們班,那就是“此路不通”呀!我不知被誰推了一下,也擠到樓梯上,我只好鉆著空走好不容易才跑到了操場上。
到了操場上,我一直拼命的跑呀跑,終于跑到了我們班的'領地上,這時,警報又停止了。很快,全校師生都集合在學校操場了,第三聲警報也響了起來,表示危險已經解除了。頓時大家放松了警惕,有的同學人頭竄動,三個一堆、五個一群的蹲著,做好了充分的“防范措施”。我看見別人都抱頭蹲下,自己學著他們的樣子,抱頭蹲下。由于這次“地震”是演習,有些同學居然放松到玩起了游戲來!
第三聲警報也很快就停止了,黃副校長點評了一下今天我們的表現(xiàn),也指證了一些要注意的地方,為真正的地震做好充分的營養(yǎng)補給。
這次地震逃生演習讓我收獲了許多,讓我知道了地震逃生的方法,也知道了如果真的遇到地震應該要怎樣逃生。這次逃生演習讓我久久難忘。
為了進一步鞏固全園師生逃生應急避險知識,提高師生的緊急避險、自救自護能力,掌握地震來臨時最有效的逃生方法,我園在今天組織了"地震逃生應急"演練,在演練中,教師沉著鎮(zhèn)定、恪盡職守,孩子們臨危不懼、乖巧聽話,演練效果十分良好。總結這次演練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演練前宣傳到位,為了確保演練活動落到實處,我園認真組織師生學習"關于地震逃生"的相關知識,學習"演練方案"的具體內容。
二、演練方案切實可行,當聽到第一次警報聲之后,各班老師馬上引導幼兒迅速做好避震準備,孩子們就近躲避,用雙手護住頭部。
三、演練時組織有序,當?shù)诙尉瘓舐曧懞,每位老師立刻各施其職,在各自的位置上指導幼兒有秩序地迅速撤離。到達目的地后,各班班主任馬上清點人數(shù),向園長匯報。這次活動全部孩子從教室撤離到操場的演練過程既緊張又有序。
此次演練不僅再次落實了幼兒園應對突發(fā)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實際應對和處置突發(fā)安全事件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教師和幼兒的安全意識,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應對緊急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整個演練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
通過此次防震演練,幼兒園全體師生了解了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初步掌握了應對地震發(fā)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得到了提高。今后,我園將繼續(xù)開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和安全演練活動,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反應力。
為了使幼兒園教職工和全體幼兒了解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fā)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大家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20__年6月30日,我園全體教職工和幼兒進行了“防震安全演練”活動。
1、全體師生聽到第一次報警信號后,教師迅速指揮幼兒蹲在三角區(qū)(例如:課桌下、墻角邊)就地避震。教師喊:“注意,地震!”,幼兒迅速做好避震準備。緊接著教師喊:“蹲下,別動!”,在活動室的幼兒迅速蹲在課桌下、墻角邊,用雙手護住頭部。
2、(大約2分鐘過后)聽到第二次號令,指揮人說:為防止余震,請老師們帶領孩子們緊急疏散,教師喊:“排隊,準備撤!"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排隊撤離到操場。
3、教師喊:“開始撤!”,幼兒在教師帶領下安全而有序地撤離。班級三位工作人員分別在小朋友隊伍的一前一中一后,手護住頭,手扶樓梯的欄桿,不吵不鬧,緊張而有序的一個接一個,按照自己班的疏散路線有秩序地撤離到操場,后面走的工作人員負責檢查活動室、睡房、洗手間、區(qū)域等。
撤到操場后,各班派一名老師馬上清點好孩子人數(shù),在最快時間內將班級人數(shù)報告給總負責人羅園長。
所有班級報完后,羅園長給我們全體教職工和幼兒對整個過程進行了總結。
、倬偷乇苷饡r,要注意保護好頭部和眼睛,以免被桌椅碰傷。
、诔冯x的總體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首先要保證“安全、有序”。幼兒在撤離過程中,特別在樓梯口,不準相互推、拉、擠。
、壅麄演練過程應保持緊張、嚴肅,不準喧嘩。不過本次演習中,大家得到了鍛煉,取得了經驗,演練活動比較成功。我們以后應多加強演習,多提高大大家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10
五月十二日,這個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下午兩點左右,汶川發(fā)生八級大地震,近七萬人遇難。這一重大事件,全國人民銘記在心中,后人為記住這個日子,并讓人們能懂得地震時的自救方法,將每年的五月十二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這周我們舉行了防震演習。首先由班主任為我們講解演練過程:上午九點二十八分警報準時響起,先響六十秒警笛,然后再停三十秒,反復兩次,共鳴警報三分鐘。第一次警報六十秒時,我們在班級里迅速起身,把椅子推進桌肚里,并快速在椅子后蹲下,注意不要蹲在有電扇和燈的下面。同時,一手握住桌子的一只腿,一手護緊頭部,等待第一次警笛結束。等廣播說:“現(xiàn)在地震暫時停止,請全體同學撤離教學區(qū),到操場去”,我們再前往操場。
真正的演習就要來臨了,同學們都安靜地等待著鈴聲的響起,這時,我的心不知為何突然緊張了起來。九點二十八分,警報準時響了!全班同學都麻利的把椅子推進去,安靜的等待著警報停止,這時,廣播響起來了,同學們都標準的.做著保護頭部的動作。在下樓梯時,同學們都很有序,一路上有老師記錄著過程。大家齊心協(xié)力,僅用了很短的時間,各班同學已經在操場上站好了隊,兩個體育老師檢查完自己負責的班級后,一一向校長匯報。校長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并進行了精彩的演講,使我和同學們都敬佩不已,報以最熱烈的掌聲。結束后,同學們依舊井然有序地回到各自的班級。我覺得這次演習很完美,使我對地震知識和自救方法有了更深入的學習和了解。
地震很可怕,可因我們的知識和經驗,一次次的反復演習而變得不可怕了。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11
這天,我是第一次明白了地震的可怕。
開始的時后我正準備在放作業(yè),突然,作業(yè)架動了起來,我以為是我不留意動的,但我仔細一看,它還在動這時,老師大喊,地震!快跑——地震!快跑——
我們紛紛跑出教室,到了操場,有的同學哭、有的鬧,老師拿著話筒組織我們排隊,持續(xù)秩序。
一會兒,地震最后停了。我的心才平靜下來。家長早在門外等候,十分擔心我們的安全,大門一開,家長全都涌了進來,媽媽把我接走了。
到了外邊,街上都是人,有站的`,有坐的,圍成一簇一簇的,不停地說道著剛才發(fā)生的一切——有人說四點到五點還有余震,也有人說是謠言,大家的心里都很著急。我和爺爺奶奶媽媽舅媽等了一下午,都沒有等到什么,然后我們就回家了。
到了晚上,人們都不敢睡覺,有的往地上鋪了一層墊子在地上睡,有的搭了一個帳篷,也有的在外邊席地而坐,大家都很不安。我?guī)Я耸找魴C,聽說汶川的地震有7。8級呢!還有,說是汶川不少小學生的生命都被這次地震奪去了,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我們是幸運的,我必須珍惜生命,要好好地學習。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12
今天我想給大家談一下當今熱門的話題:地震。地震,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地動。它像刮風,下雨一樣,是一種經常發(fā)生的自然現(xiàn)象,但是它破壞力很大,往往發(fā)生于瞬間,是群災之首。地震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空前的。地震本身會對人類的地上地下建筑物及設施帶來巨大的破壞。同時,其引起的連帶災害也常常會帶來比地震本身還巨大的災難性影響,如大火、停電、停水等,使整個城市系統(tǒng)陷入癱瘓狀態(tài),甚至對救援行動的展開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大家知道,2008年的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里氏八級的強烈的地震,給人們的生命和國家財產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在自然災害面前有時人是那么的無助,人的生命又是那么的脆弱。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防患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珍愛生命意識,防災意識。多學習一些防災的知識,多掌握一些防災抗災的技能。
那么,作為小學生我們要做些什么呢?那就是要多了解地震,認識自然,保護生命,防震減災。
其實,地震還是有些前兆的,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異,F(xiàn)象多達幾千種,大體可分為:地下水異常、生物異常、地聲異常、地光異常、電磁異常、氣象異常等。比如講,天邊提前出現(xiàn)特別的地震云,有的地方地下水會變顏色,會發(fā)出異樣的聲響。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xiàn)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綿綿,黃霧四塞,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等等。有的動物會有特別的反應,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前,動物園的好多動物就亂跑嘶鳴,雞飛狗叫,這次汶川大地震前一兩天,上萬只癩蛤蟆集體搬家,只不過人們大多麻木,沒有重視和警惕。動物反常的情形,人們用順口溜總結如下: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fā)現(xiàn)異?靾蟾妗
我們要防震減災,杜絕人禍,警鐘常鳴,居安思危。為了在地震發(fā)生時保護自己,應當掌握以下應急的求生方法。
地震前的準備:要避免地震的災害,最有效的辦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預防災害的準備。一般家庭常備的東西有糧食和飲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為佳。另外再準備一些防災用品,如防災頭巾、手電筒、口哨、急救藥品、火柴、蠟燭、半導體收音機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攜式炊具、固體燃料等。
地震發(fā)生時: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發(fā)生地震,要迅速鉆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fā)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要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墻角,并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課時發(fā)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拷T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后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墻的同學要緊靠墻根,雙手護住頭部。
4、如果已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后,接著會發(fā)生余震,余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5、如果在公共場所發(fā)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梢噪S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臺下、樂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筑物中避險。也不要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胡同、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要注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用石塊敲擊能發(fā)出聲響的物體,或者吹哨,向外發(fā)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
一次大地震會教我們清醒不少,同學們,不論何時何地,要有防患危機意識,當災難降臨時,不要慌亂,或就地臥倒,或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疏散撒退到操場上,要學會自救自護,1995年9月20日臨沂蒼山發(fā)生5.2級地震,地震本身沒砸死一個人,卻造成320人受傷,其中56人重傷,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震時學生跳樓受傷或爭搶外逃而被擠倒踩傷。然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青龍縣幾十萬鄉(xiāng)親無一傷亡,這次汶川大地震,安縣桑落中學2200名學生毫發(fā)無損。都因為積極有為,平時防微杜漸,創(chuàng)造了零傷亡的奇跡。
我們這個世界,有的人不幸死于像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也有不少人是死于無知,所以我們每一個公民,從小就要多學習一些科學知識和自救自護安全逃生知識,了解地理學、仿生學,就可以做到防震減災,我相信,隨著科學日新月異的進展,人類終將變得越來越成熟,人們能夠象預報天氣那樣準確性地預報地震,從而保護生命,減少損失。
盡管我們的祖先非常優(yōu)秀,現(xiàn)在的科學進展也了不起,但是由于地質構造非常復雜,加上地震類型復雜多樣,人類的科學認識水平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對地震進行長時期預知性預報。因此,對地震的預報仍然是一個亟待被解決的課題。需要我們當中未來產生更多的小張衡,從小學好地理知識,了解更多的地殼運動規(guī)律。從而像天氣預報那樣提前測報地震就好了。今天下午學校將利用第三節(jié)課時間安排的逃生演習活動,也是為了增強全體師生防災意識、珍愛生命意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請同學們務必遵守紀律,保持秩序。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13
我學到了許多地震來臨時的自救方法:
在室內,我們不能驚慌失措更不能在室內亂跑、擁擠,可以將門打開,確保出口暢通,躲在桌子等堅固的家具下面,等機會快速離開并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在戶外,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14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房屋房倒屋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桌子、床下等堅固家具空間的地方,可以避震,及時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大家一定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己和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fā)生。
地震發(fā)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新的損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到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lián)系,切不可大聲呼喊,勉強行動,盡量閉目休息。時間就是生命,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讓更多的人獲救,要先救近處的人,先救青壯年,先救容易救的人。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15
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應對各種突發(fā)緊急事件的發(fā)生,我校組織學生進行了防震演習,每個班在進行班隊會時,按照不定時的防震逃生演練方案進行了演練。
防震演習程序為:警報響起、各班自救、組織撤離、操場整隊、清點然拉響警報,班主任聽到警報迅速指揮學生不要慌亂并引導學生有秩序地逃離現(xiàn)場。人數(shù)、活動總結。
防震演習中,同學們能沉著冷靜,用書包或者其他能保護頭部的物件遮住腦袋,鉆到桌子底下,或跑到教室的墻角。老師組織學生有序地離開教室,撤離過程中,所有教師各負其責,維護秩序,使學生安全跑到操場。
這次安全防范演習,全校師生齊動員,教師準時到位,學生動作迅速,秩序良好。僅用了三分鐘時間就完成了就位部署,各班按原來位置站好。
但是在演習中學生進行間有講話現(xiàn)象,甚至有嬉笑現(xiàn)象,不夠嚴肅認真;下樓次序與路徑要進一步監(jiān)管理順,做到合理、科學,避免擁擠;個別教師逃離動作慢。
通過這次演習,我也了解了一些小知識:當?shù)卣饋砼R時,不能跳樓,要切斷電源關掉煤氣,躲到衛(wèi)生間里,或者躲在桌子下,因為墻壁倒塌時,桌子能為你承受重量。盡量避開玻璃,地震之后要迅速撤離,以防余震。如果在操場等室外,要離開教學樓、高壓電線、跑到空曠地帶。不要在加油站附近,因為地震發(fā)生時,加油站容易引起大火、爆炸?傊,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我們應該學會根據當時所處的場所和情境,采取自救措施。
我們學校經常進行演習,從而讓我們了解了許多自救措施,設想一下,如果不學會自救,地震真正到來時,就會驚慌失措,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采取科學的方法自救的非常重要的。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觀看感悟2
為使大家了解防震、疏散等應急避險知識,提高全校師生在密集場所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掌握地震來臨時最有效的逃生方法,今天上午舉行了全校師生地震逃生演練。演練中,教師沉著鎮(zhèn)定、恪盡職守,學生臨危不懼、戮力同心,師生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演練因此十分成功。
一、領導重視,演練活動組織到位
為了確保演練活動落到實處,我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政教一班子、各班班主任等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并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全校教職工大會,部署演練工作。會上,學校領導要求全體教師首先從思想上要引起重視,增強安全意識,在學生中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抓住這次演練機會,提高應對緊急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學校領導還著重強調,對于這樣的`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確保這次演練活動順利進行。
二、籌劃縝密,演練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練的時間、路線、內容、對象都作了具體的說明。對這次演練的具體操作程序、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作了一一講解。為了確保演練活動按方案順利進行,進一步明確疏散集合地點、疏散順序和注意事項。要求班主任教育學生,聽到宣布后,全校師生必須服從指揮,聽從命令,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擁擠、推搡,搶先下樓,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嘩、開玩笑;如發(fā)現(xiàn)有人摔倒,應將其扶起,幫助一起逃離危險地。要求各司其職,到達規(guī)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務。
三、井然有序,演練效果呈現(xiàn)良好
總指揮通過廣播下達命令:“全體師生請注意,現(xiàn)在發(fā)生地震,請大家不要慌,一切聽從老師的指揮,馬上有秩序地撤離!痹趫鼋處熤笇W生有秩序地迅速撤離。到達目的地,各班主任馬上清點人數(shù),向呂校長、李主任匯報。演練指揮小組坐陣統(tǒng)籌,駕馭全局。這次活動全部學生從教室撤離到操場只用了3分多鐘,演練按預案進行,整個演練過程既緊張、激烈,又有條不紊。這次演練活動是對我!缎@突發(f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的一次檢驗,不僅再次落實了我校應付突發(fā)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實際應對和處置實發(fā)安全事件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增進師生之間的患難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應對緊急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整個演練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
四、防震演練反思
這次防震演練通過練前精心準備、練中全員參與、練后全面小結幾個環(huán)節(jié),使活動進展順利有序。在演練中,每位教師能按照演練預案到崗各負其則,每位學生按照指定路線迅速撤離,達到了預期的各項目標,但還存在著以下問題:
1、學生撤離時有的同學忘記報頭,只是往外跑了。
2、部分同學沒有緊張感,對演練認識不足。
3、學生到達安全場地后教師對學生的保護意識放松了,學生的安全意識也放松了。
今后還需多加演練,是我校全體師生形成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他人的意識。
【觀看地震科普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地震科普征文(精選)06-26
地震科普征文06-24
科普地震觀后感06-03
地震科普觀后感06-26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觀后感04-27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05-28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05-17
觀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有感06-12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征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