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淺談從修辭角度分析象征和比喻

時間:2022-10-05 17:49:40 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從修辭角度分析象征和比喻

  大學畢業(yè)論文,可能對于臨近畢業(yè)的同學們還是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那么小編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guī)頋h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一篇,希望能夠幫助到畢業(yè)生們哦!

  摘要:比喻和象征都是增強表達形象性的藝術手段,它們能夠讓深刻變得顯露,隱晦變得明朗,平實變得典雅,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所以,在文藝創(chuàng)作中,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往往因為相似而被融合在一起,但兩者是有區(qū)別的。

  關鍵詞:象征 比喻 異同

  在最初的一些修辭學著作中,我們很難發(fā)現(xiàn)對“象征”這一辭格的定義和評論。但對比喻卻有詳細和準確的論述。因為在古代文體中,象征更多地被運用在寓言故事中,寓言這種文體遮蓋了我們對象征的研究。隨著文學體裁的多樣化和語言的口語化,寫作手法也有所更新,許多研究者開始關注象征這一辭格。

  在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中,將比喻稱作“譬喻”。并將其列為材料上的辭格。認為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說話和寫文章時就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的,名叫譬喻。象征在《修辭學發(fā)凡》中卻沒被列入辭格之內,陳望道認為象征不屬于辭格。

  直到王希杰的《漢語修辭學》才將象征和比喻都列到聯(lián)系辭格的一類里。定義比喻,又叫譬喻,俗稱打比方,就是根據(jù)聯(lián)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點,用另一種事物來描繪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如:

  (1)月亮掛在天上,星星眨著小眼睛,象一群頑皮的小孩子,擠在媽媽的身旁。

  王希杰將象征列到了修辭格中:象征就是不直接描繪事物,而根據(jù)事物間的相互聯(lián)系,借助于聯(lián)想作用,雖然只說乙,但可以使人聯(lián)想到甲。例如紅色象征熱情,鴿子象征和平。

  吳士文的《修辭講話》則又將象征和比喻列到特殊性辭格一章里。說某一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相似點,就故意用另外事物來描繪它的形象。這種修辭方式叫“取比以明”,簡稱“比喻”。故意用具體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修辭方式叫“以物征事”,簡稱“象征”。吳士文對象征的認識比王希杰對象征的認識稍顯深刻一些。

  通過以上的列舉我們發(fā)現(xiàn),修辭學的經(jīng)典作品中也缺乏對象征的系統(tǒng)論述。

  一、對象征、比喻辭格的認識

  (一)象征的定義和特征

  用句子做材料,象征事物的某種本質屬性,這種辭格叫象征。象征和比喻一樣,包括三部分。通常格式是:象征本體、象征客體、象征詞。常用的象征詞有“象征、表示、意味、標志、預兆”等。象征的客體和象征詞一般省略。象征是文藝創(chuàng)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它通過描寫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種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創(chuàng)作者將具體的形象描繪出來,大部分形象都描繪得有聲有色,讓讀者體會其中真意。象征的本體意義和象征意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通過藝術家對本體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繪,會使欣賞者產(chǎn)生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從而領悟到藝術家所要表達的含義。

  (二)幾個常見的象征類型

  象征賦予自然事物以人文特征或者以自然事物來承載人文特征。如用“蘭花”來承載人類特有的“清純”氣質,蘭花從而符號化,成為“清純”的化身。松樹象征堅韌是同樣的道理。

  1.人文歷史規(guī)定性的象征。如古代民族圖騰,國旗,國徽;銀河象征夫妻分離,希特勒象征法西斯統(tǒng)治等。

  2.文化積淀、文化共識、約定俗成的象征。如狐貍象征狡猾,紅玫瑰象征愛情;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紅色象征喜慶,有的民族以白色象征哀悼,有的民族以黑色象征哀悼。

  一般來說,來自于自然界的象征關系,帶有較大的普遍性。

  (三)比喻的定義及特性

  上文已對比喻有所解釋。為了描寫甲事物,用與甲事物本質屬性完全不同,但在某方面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打比方。如:

  (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通過比喻,一彎新月像一張弓,月亮時圓時缺的特征更突出,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另外,有些道理,也用淺顯常見的事物作喻體來說明。

  比喻辭格運用靈活簡便,通常以句子的形式存在,由喻體、本體和比喻詞組成,暗喻和借喻中還可以省略比喻詞和本體。喻體和本體之間一般有比喻詞。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連接。本體和喻體有主次之分,喻體只是一種增強形象性的手段。在本質上,比喻屬于同義表達形式的選用修辭范疇。凡屬于比喻這一辭格的句子都可以通過句式的變換,轉化成平實陳述的句子。

  二、象征和比喻的共同點

  正因為象征和比喻在形式上極為相似,所以容易引起混淆,從而造成誤判和誤用。象征和比喻都是用一種事物來說明另一種事物。如:

  (3)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比喻)

  (4)再往上仔細看時,卻不覺也吃了一驚;有一圈紅白的花,圍著那尖圓的墳頂。(象征)

  例(3)用“燕雀”比作“庸人”,用“鴻鵠”比作“陳涉”。例(4)用“紅白的花”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表達人們對革命者的崇敬與懷念之情。象征和比喻都由三部分組成,都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省減。比喻可以省略除喻體外的其它部分,象征也可以省略除本體以外的其它部分。

  三、象征和比喻的區(qū)別

  (一)屬性不同

  象征更多地被看作文藝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手法,比喻是修辭學中的辭格之一。二者的這一根本區(qū)別確定了其性質和使用范圍:象征屬于文學范疇,比喻屬語言范疇;象征的使用范圍小,只限在“文學”范圍內,比喻的使用范圍大,涉及“文學”在內的一切語言現(xiàn)象;象征只用于表示有關人類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一般適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質。一般的比喻,其喻體分散在全篇文章中。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內容更為深廣,有的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現(xiàn)出來。

  (二)兩者之間同中有異

  雖然象征和比喻都以相似點為基礎,但象征的客體和本體之間的相似點沒有直接聯(lián)系,要通過讀者的聯(lián)想把它聯(lián)系起來。如《XX長江大橋紀念碑碑文》:“它象征著和平,它象征著幸福,象征著勞動的光輝。”象征通過暗示,通過特別的表達來刺激、誘導人們去聯(lián)想,從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象征和比喻中的三要素之間的關系不同

  象征的本體和客體是兩種不同類的事物,是借此寓彼,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同類的兩種事物,它是借此喻彼。象征中可以用具體的本體表示某種抽象的事物,但在比喻中必須是具體表示具體,抽象表示抽象。如:

  (5)百合花,那是我們的愛情的象征。(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6)在此卻是雪未化盡,鳥兒已成群的來了。最先的便是青鳥。西方人以青鳥為快樂的象征,我看最恰當不過。(冰心《寄小讀者﹒山中雜記》)

  象征的客體與本體之間要求“神似”,比喻的喻體和本體之間則要求“形似”。

  (四)象征和比喻的表現(xiàn)方式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義,即不把意思直接說出,而讓讀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對象一般是讓人看得見,聽得見或摸得著的一種具體事物。象征是通過某一具體事物表達一種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貫穿在一個句群、一個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是含蓄深沉的。而比喻則是打比方,僅是為了使要說明的事物更加鮮明生動,局限在一個具體的句子中。比喻一般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題材,象征則貫通全段落或全文。

  (五)象征和比喻的藝術效果不同

  運用象征這種藝術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可使復雜深刻的事理淺顯化、單一化;可以延伸描寫的內蘊、創(chuàng)造一種藝術意境,以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效果。比喻一般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題材,它運用靈活簡便,旨在增強形象性和生動性。

  象征和比喻同用在文學作品中,我們根據(jù)其修辭效果,將其看作修辭格,但在某些作品中卻得將象征和比喻區(qū)別開來。正因為這樣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才使文學創(chuàng)作異彩紛呈,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準確地進行辨析從而靈活地運用。修辭之間也存在著辭格之間的兼用現(xiàn)象,有時辭格之間的界限并不明確,這還需要對辭格進一步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張志公.修辭概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3.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淺談從修辭角度分析象征和比喻】相關文章:

淺談從經(jīng)濟角度分析公路橋梁施工安全控制技術10-09

淺談受力分析的方法10-05

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10-05

白鶴芋的花語和象征10-05

愛之蔓的花語和象征10-05

關于高考語文借代修辭手法的分析10-01

淺談中小企業(yè)融資困境原因和對策分析10-05

淺談動詞“打”義分析10-05

研究方法論的角度分析碩士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