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工藝論文
摘要:
混凝土是現(xiàn)代建筑工程中的標志性材料,同時也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建筑材料,隨著混凝土的發(fā)展應用,使得當前建筑工程的質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同樣是混凝土卻也是當前建筑施工過程中較為復雜的施工難題,在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不僅僅是要主義自身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更重要的是要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注意施工中與其他各種建筑材料合理配合使用的全過程。而混凝土拌合物施工作為當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在當前的建筑施工中怎樣提高混凝土澆筑工藝的水平就成為了當前建筑施工中所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為了確保建筑的質量和性能以及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水平,加大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工藝的分析研究力度不僅意義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通過對混凝土澆筑工藝的深入分析,然后對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工藝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建筑;施工;混凝土澆筑;工藝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在當前各種形式的建筑項目和建筑工程施工過中,對混凝土的應用也更加的廣泛,而隨著混凝土在現(xiàn)代建筑工程中的廣泛應用,其本身也進行著相應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從而使得當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都有了實質性的提升,從而為我國現(xiàn)代的建筑工程建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然而在當前建筑施工中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卻通常由于對混凝土的特性的了解不深入徹底,并且采取的澆筑方法和澆筑材料也不符合相關要求,從而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各種質量問題,嚴重的影響到建筑的質量和性能,甚至還可能留下極大的安全隱患,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當前的建筑施工中,如何提高混凝土澆筑工藝的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隨著安全生產這一生產關的貫徹落實,提高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工藝水平更是意義重大。而隨著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混凝土澆筑的水平也有所提升,有效地緩解了其中存在的問題。而為了進一步提高混凝土澆筑工藝的水平,還必須要加大對其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從澆筑要求出發(fā),對混凝土澆筑工藝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對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工藝進行了詳細闡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討共同提高,進而為我國今后的混凝土澆筑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1、澆筑要求
在現(xiàn)代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澆筑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進行混凝土澆筑時,為了確;炷恋闹卫砗托阅,就必須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從而才能夠提高混凝土澆筑的水平,才能夠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和性能。然而由于混凝土結構大多都具有混凝土結構的質量通病,因此在實際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防治離析就是澆筑過程中的首要任務。因此如何才能夠有效地防治混凝土澆筑中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就成為了當前混凝土澆筑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1、1防止離析,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澆筑中,當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較大時,易產生離析現(xiàn)象,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過2m,要沿溜槽或串筒下落;當混凝土澆筑深度超過8m時,則應采用帶節(jié)管的振動串筒,即在串筒上每隔2~3節(jié)管裝一臺振動器。
1、2分層澆筑,分層搗實;炷吝M行分層澆筑時,分層厚度可按相關的規(guī)定;炷练謱訚仓拈g隔時間超過混凝土初凝時,會出現(xiàn)冷縫,使混凝土層間的抗?jié)B、抗剪能力踞顯下降,嚴重影響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其允許間隔時間要符合規(guī)范要求。
2、混凝土的搗實
混凝土的振搗首先要根據(jù)設計混凝土的厚度來選擇振搗器,一般平面面積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板應選擇表面振搗器,對振搗器面積尺寸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構件或厚大結構的混凝土應選擇插入式振搗器。操作時應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表面層混凝土拌和物振動過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和物振動不足結構不勻;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籍振動力能于振動器抽出時均勻填滿振動器留下的空間。振搗時間視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同時不再出現(xiàn)氣泡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現(xiàn)水泥漿時為準。插入點應均勻交錯排列,插點間距不應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只有遵守了這些操作程序,才能使混凝土振搗密實。
3、混凝土拌合物的養(yǎng)護
混凝土的凝結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必須在適當?shù)臏囟群蜐穸鹊臈l件下才能進行;炷恋酿B(yǎng)護,就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而逐漸硬化;炷琉B(yǎng)護分人工養(yǎng)護和自然養(yǎng)護。自然養(yǎng)護就是在常溫(平均氣溫不低于5℃)下,用澆水或保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有適宜的溫濕條件進行硬化。人工養(yǎng)護就是人工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和濕度,使混凝土強度增長,如蒸汽養(yǎng)護、熱水養(yǎng)護、太陽能養(yǎng)護等,一般用于預制構件的生產。現(xiàn)澆混凝土工程中多采用自然養(yǎng)護。自然養(yǎng)護的覆蓋物要采用吸水和保水能力較好的材料如草簾、麻袋。為保證混凝土養(yǎng)護期間內的濕潤狀態(tài),應每天不斷的澆水,只有強度達設計要求強度70%以上,方可停止養(yǎng)護。新澆筑混凝土早期失水嚴重,在澆筑后2—3天內應加強養(yǎng)護。對混凝土表面的養(yǎng)護要求:
、偎苄曰炷翍跐仓戤吅6~18h內開始灑水養(yǎng)護,低塑性 一混凝土宜在澆筑完畢后立即噴霧養(yǎng)護,并及早開始灑水養(yǎng)護。②混凝土應該連續(xù)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內必須確;炷帘砻嫣幱跐駶櫊顟B(tài)。③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宜少于28d。
4、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的時間早晚直接影響到混凝土質量和模板的使用周轉率。拆模時間應根據(jù)設計要求、氣溫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情況而定。對非承重構件,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和棱角不會因為拆模造成損壞時,方可拆除模板。對承重構件,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規(guī)定的混凝土設計標號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對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側模宜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zhí)行,當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前拆除。后澆帶模板的拆除和支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zhí)行。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
5、結束語
在現(xiàn)代的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士是當前建筑施工過程中較為復雜的施工難題,在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不僅僅是要注意自身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更重要的是要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注意施工中與其他各種建筑材料合理配合使用的全過程。通過本文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工藝的深入分析,相信讀者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澆筑也有了全新的認識?偠灾,混凝土澆筑是現(xiàn)代建筑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混凝土澆筑的水平,還必須要加大對其的分析研究力度。而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建筑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可以預見,在今后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澆筑工藝水平必定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工藝論文】相關文章:
冬季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范文06-15
混凝土澆筑合同04-24
冬季混凝土澆筑方案(精選9篇)12-21
混凝土澆筑合同范本(精選5篇)12-10
混凝土澆筑的合同范本(通用6篇)12-13
建筑工地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范文01-0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論文07-2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論文06-21
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論文(通用13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