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教學教案1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蝸牛教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蝸牛教學教案1
【教案準備】
1、在飼養(yǎng)角養(yǎng)殖小蝸牛,帶領寶寶觀察。
2、雷聲、雨聲錄音磁帶,《蝸牛的房子》故事磁帶,錄音機。
3、《蝸牛的房子》課件。
【教案過程】
一、出示小蝸牛課件,了解蝸牛的外形及生活特點。
1、教師一邊說一邊操作課件。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只可愛的小動物,寶寶們,看,它是誰?(小蝸牛)
2、教師以蝸牛的口氣自我介紹,引導幼兒了解認識蝸牛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結:小蝸牛的身體軟軟的,還背著一個硬硬的貝殼,為了保護自己的,遇到敵人,藏進去。小蝸牛頭上還長著兩只小犄角,是為了看方向,小蝸牛喜歡吃植物的莖和葉。
二、播放錄音,引導寶寶聽聽、說說。
1、教師分別播放打雷、下雨的錄音,引導寶寶傾聽,并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師:春天來了,小蝸牛從窩里慢慢爬出來,來到草地上,快樂的唱呀、跳呀。忽然,從天那邊飛來好多好多烏黑的云彩,不一會鋪滿了天空。呀!聽一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引導寶寶學學打雷和下雨的聲音。
三、播放課件,引導寶寶聽聽、看看、講講。
1、教師逐一播放課件,邊講邊問,引導寶寶看看、講講故事內容。
“天空中飛來好多黑黑的云彩,轟隆隆、嘩啦啦!發(fā)生什么事?”
“地上有些什么小動物?小螞蟻正在做什么?”
“樹上的小鳥在跟誰說話呀?說了些什么話呀?”
“小蝸牛的身體怎么不見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四、帶寶寶玩“小蝸牛避雨”游戲。
請寶寶手膝著地模仿蝸牛自由爬行,聽到教師說“轟隆隆”、“嘩啦啦”時,寶寶緊縮身體,停止不動!疤烨缌耍柍鰜砹,小蝸牛們快再出來玩吧”。游戲再次進行。
【教案延伸】
1、把故事掛圖、故事磁帶、幼兒用書投放在閱讀區(qū),帶寶寶經(jīng)常聽聽故事錄音,說說故事里的對話。
2、在寶寶自由教案時間帶說唱兒歌《小蝸!,感受兒歌表達的情趣。
【教后反思】
托班年齡的.孩子,思維形象具體,語言理解能力差。為此,我先通過引導寶寶飼養(yǎng)、觀察小蝸牛,使其初步了解小蝸牛的外形特征;再用通俗的語言邊引導寶寶看圖,邊講故事,這樣使寶寶加深對蝸牛的認識和對故事語言的理解,為故事中的問題做了鋪墊;最后引導寶寶通過游戲教案來進一步理解、學說“轟隆隆”、“嘩啦啦”等詞語。這不僅豐富了寶寶的詞匯,體驗到游戲帶來的快樂,而且加深了對故事情節(jié)的印象,一舉二得。
本節(jié)教案設計合理,層次清晰,環(huán)節(jié)緊湊,達到了預定的教育目標,寶寶積極性高,效果不錯。
不足之處:教師語言欠精煉,問題的設計缺乏技巧性。
蝸牛的房子故事分享:
在很久很久以前,蝸牛是沒有房子的。在那個時候啊,他跳得比蚱蜢高,飛得比蒼蠅快,力氣比螞蟻大,爬得比蟑螂還要迅速。因此,在昆蟲界里他的名氣很大,大家見到他都會伸出大拇指喊:“牛!”
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了一棟漂亮的房子,于是他扛起房子就往回走。這一路上,他贏得了所有動物驚羨的目光!罢嫫!”“真漂亮啊,真漂亮!”``````
在這以后,無論去哪,他都再也沒有把房子放下,整日沉醉在大伙兒的稱贊中,直至今日。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現(xiàn)在這副怪模樣。于是,大家改稱他為“蝸!薄
寓意:有時候,一份小小的虛榮也可以變得很沉重,甚至于牽絆人們前進的步伐。
蝸牛教學教案2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通過近距離、有目的地觀察和描述蝸牛,在觀察過程中提出問題,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
知識與技能:
了解蝸牛的身體構造、生活習性。 了解蝸牛是通過腹足進行運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對小動物的興趣和愛心,關注周圍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識到人和動物要和諧相處。通過小組活動,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蝸牛身體結構、運動方式以及操作蝸牛在水中的反應實驗等活動來了解蝸牛
【教學難點】
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對信息的整理和理解。
【教學準備】:
每組兩只蝸牛、放大鏡、菜葉、蘋果片等食物,記錄表、老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來了一位新朋友給大家認識,大家想不想認識它呀?大家來猜一猜,“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它是什么?
生:蝸牛(齊聲回答)
師:同學們都非常聰明,今天我們一起來觀察蝸牛。(板書,并且打開課件)
二、明確目標、自主學習
師:大家有沒有見過蝸牛?
生:有
師:大家來說一說你們對于蝸牛的了解,以及你們想研究的問題。
生:我知道蝸?谥杏袃汕Ф囝w牙齒。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電視,電視上說的。
師:×××同學真棒,課外知識面可真廣呀!大家有沒有想研究的問題呢?
生:我想研究蝸牛是怎么生寶寶的?
生:我想研究蝸牛是怎樣運動的?
生:我想研究蝸牛是怎樣拉便便的?
師:大家原來有這么多問題想研究呀,今天我們主要研究這么幾個問題:
1、蝸牛身體上有哪些部分組成,各有什么作用?
2、蝸牛喜歡吃什么樣的食物?
3、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呢?我們用鉛筆碰它,它會怎樣?
4、蝸牛是怎樣排泄的,你能找到地方嗎?
三、合作探究、落實目標合作討論如下問題,老師劃分任務:
1、蝸牛身體上有哪些部分組成,各有什么作用?(1、2合作組)
2、蝸牛喜歡吃什么樣的食物?(3、4合作組)
3、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呢?我們用鉛筆碰它,它會怎樣?(5、6合作組)
4、蝸牛是怎樣排泄的,你能找到地方嗎?(7、8合作組) 老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1、蝸牛要輕輕的拿,要輕輕的碰觸,要愛護小動物。
2、要積極參與實驗
3、實驗完后,舉手示意,上交實驗器材后洗手,注意衛(wèi)生。 (老師分發(fā)蝸牛、放大鏡、菜葉、蘋果片等實驗器材) 注意:
1、在這一過程中,時間為10分鐘。
2、老師在小組間來回巡視,并用一定的時間到各小組的桌旁觀察他們的活動,聽他們討
論,通過積極鼓勵,促使他們都參與到研究活動中。
3、老師在來回巡視中不要給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只需引導他們觀察。
四、交流展示、體驗成功
同學上臺展示,其他組成員可以補充說明。 可以詢問的問題是: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的答案是怎么來的?蝸牛爬過之后也有粘液,它有什么作用呢?
五、抽測達標、拓展延伸你們知道嗎?
蝸牛有22000種,他們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屬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的`滋補品,但并非所有的蝸牛都能食用,因為有微毒。能食用的是褐云瑪瑙蝸牛、高達環(huán)口蝸牛、海南堅蝸牛、皺疤堅蝸牛、白玉蝸牛。(ppt展示圖片)你們還想知道關于蝸牛的知識嗎?下課后查閱資料吧!板書設計殼--------------保護自己 蝸牛 腹--------------腹足蠕動 口--------進食頭觸角-------探路
《蝸牛的教學反思》
蝸牛這堂課是以實物觀察活動為主的科學課,同學們積極性很高。如何讓同學們一直擁有極大的積極性,這邊是我這堂課的成功之處。 在導入部分,我采取了猜謎語的形式導入,眾所周知,猜謎語、腦經(jīng)急轉彎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這極大的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自主學習的部分,讓大家來聊一聊,你們通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對蝸牛有哪些了解呢?你們想在這堂課上研究什么呢?大家都興奮異常,想法都千奇百怪、異彩豐呈。你不要否定任何一個孩子的想法,因為那可能都是無窮的想像力。但在有限的時間內,是不能每一個問題都研究到,所以老師總結發(fā)言,挑出最有價值、最能符合本堂課內容的問題來進行研究。這一步便起到收的效果。研究和觀察開始后,老師只是引導和鼓勵,最關鍵的還是讓他們自己自由的討論。
在展示環(huán)節(jié),老師也非常重視趣味性:蝸牛是怎樣運動的?你能模仿一下嗎?上臺的同學通過自己夸張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在拓展部分,老師采用的是幻燈片的形式介紹蝸牛的種類,鮮艷的顏色,清晰的圖片,各種形狀各異的蝸牛。給孩子們帶來的震撼是難以想象的,很快新課便在孩子們一聲聲驚嘆中結束了。
科學課如果能寓教于樂,培養(yǎng)孩子們學習科學的興趣,那么這邊是一堂成功的課。
蝸牛教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jié),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表現(xiàn)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的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大掛圖5幅,(同課本)小圖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背誦兒歌《小蝸!罚盒∥伵,去旅游,背著房,到處走。引出課題《懶惰的小蝸!
(二)基本部分:
1、 整體出示圖片,幼兒感知觀察圖片后提問;圖片上有什么小動物?(烏龜和蝸牛)它們要去干什么呢?(旅游)這只偷懶的蝸牛在旅游時是怎么偷懶的呢?結果怎么樣了?
2、 幼兒自由講述。
3、 請個別幼兒講述。
4、 分圖講述,教師運用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提問:
圖一:小蝸牛和烏龜要去干什么?
圖二:(1、)小烏龜為什么要睡懶覺?
(2、)烏龜睡著了,蝸牛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圖三:
(1、)烏龜醒來沒看到小蝸牛,它會怎么想?怎么做?
(2、)小蝸牛這時正在干什么呢?
5、 幼兒在理解基礎上講述1——3幅圖,教師小結:
圖四:(1、)走著走著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2、)烏龜為什么會上河里去呢?
(3、)掉到河里后,小蝸牛怎么了/它會怎么做呢?
(4、)小烏龜怎么說?怎么做呢?
圖五:小蝸牛怎么樣了?它對烏龜說了什么呢?幼兒講述圖四圖五,教師總結講述。
6、 幼兒自由排圖,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
(三)延伸活動:搜集有關蝸牛的資料,在區(qū)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天后帶幼兒尋找蝸牛,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探索蝸牛的生活習性,并把觀察到的畫下來。
課后反思:
1、從活動的整個流程看,我覺得是比較清楚的,教師始終是在引導的位置上。但從幼兒角度來說,孩子們的發(fā)言不積極,思維不活躍,始終是這幾個幼兒在說,其他的孩子不說。當我提醒他們說的時候,也就只會簡單的重復別人說過的。說明孩子對畫面的理解不夠。對活動的專注性不夠。
2、在第一次讓孩子去自由看圖講述時,由于教師前面交代的不清楚,在看圖時,出現(xiàn)了爭搶的`現(xiàn)象,而且沒有塑封的圖片容易破,導致個別幼兒撕破后大喊大叫。教師應先出示首張圖片讓幼兒看看、說說,然后再分組說,給幼兒一個有東西說的鋪墊。在每張圖片的下面標上頁碼,引導幼兒給圖片排排隊,再說一說,這樣幼兒更容易注意到情節(jié)的變化。對一張或2張圖的講述后要有一個小結。
3、在教師提問后要給幼兒一定的時間,引導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思。應積極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討論中。當幼兒不能回答時,教師應有追問,引導幼兒回答,而不是自己回答。
蝸牛教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會畫螺旋線,用螺旋線表現(xiàn)出蝸牛的基本特征。
2、能大膽作畫,并能豐富畫面。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觀察蝸牛。
2、蝸牛一只,鉛畫紙,蠟筆。
3、幼兒操作材料“小蝸牛”。
活動過程
1、出示蝸牛,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這是什么?蝸牛的身子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的外形特征。
2、書空練習,幫助幼兒理解“螺旋線”。
教師邊講邊做動作:蝸牛小時候也很小的,后來它一點一點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越長越大,后來就長成了一只大蝸牛。
教師:你們說蝸牛的身子是怎樣長大的呢?
引導幼兒做書空練習。
3、幼兒繪畫,教師輔導。
教師:你們看我畫的這只蝸牛用一只手都蓋不住,那你們會畫一只大蝸牛嗎?畫完后可添上些花、草。
。1)重點輔導幼兒在操作材料上用好看的顏色給蝸牛畫出螺
旋形的背殼,將蝸牛畫大。
(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多畫一些蝸牛,并能豐富畫面。
4、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鼓勵大膽作畫的幼兒。
小班美術活動教案 - 一只小蝸牛的活動反思:
1、伊星諭是一個膽子比較小的幼兒,但他的能力不錯,在畫畫時剛開始他一直叫老師我不會,你教我畫,可是我跟他說你很能干的.,自己能行,我就在傍邊看著你畫,過了一會我發(fā)現(xiàn)他畫的還不錯,蝸牛的基本外形都畫出來了。我就及時的表揚了他,他看了我一下笑了,接著就自己畫了,后面還增添了草地和太陽而陳豪小朋友做在那里都不動手一定要老師手把手的幫助他才會去畫
對策:
1、給個別堅持性較差的幼兒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培養(yǎng)幼兒繪畫的興趣。
2、像陳豪這樣的較小的幼兒有待于進一步觀察和給與一些時間轉化。
蝸牛教學教案5
中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懶懶的小蝸!泛此歼m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連貫的講述,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情節(jié),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發(fā)現(xiàn)角色的心理變化,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求異思維,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語言優(yōu)秀《懶懶的小蝸!泛此冀贪赴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情節(jié),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發(fā)現(xiàn)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連貫的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求異思維。
4、領會故事《懶懶的小蝸!诽N含的`寓意和哲理。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大掛圖、每組一套故事圖片、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興趣。
1、謎語:頭上兩對小觸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閑閑從不急。(蝸牛)
2、請小朋友說一說蝸牛是什么樣子的?你捉蝸牛時,蝸牛有什么反應?為什么要把頭縮進去?
二、觀察圖片,進行講述。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蝸牛、小烏龜、小蝸牛掉進水里了、小烏龜背著小蝸牛。)
2、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
三、發(fā)散思維。
1、通過觀察圖片,提問:
小蝸牛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
蝸牛是怎么想的?會怎么做?
(爬到小烏龜背上多省勁呀,看風景,很舒服……)
2、小烏龜睡醒沒有看到小蝸牛,它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這時小蝸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蝸牛沒有爬到小烏龜背上,而是它們比賽又會怎樣呢?(小蝸牛被遠遠的甩在了后面,小蝸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過觀察圖片你還想到了什么?(它們倆去洗澡,是好朋友。)
四、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排序、討論,并進行講述。
1、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討論,最后排序。
2、大家根據(jù)排列順序進行講述并為故事取名字。
3、各組選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給全體幼兒進行講述。
五、教師小結。
通過這件事情,小蝸牛覺得很慚愧,它決心向勤勞的小烏龜、小蜜蜂學習,做一個人人喜愛的好孩子,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到戶外找小蝸牛一塊兒做游戲。
【活動延伸】
搜集有關小蝸牛的資料,在區(qū)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帶幼兒尋找小蝸牛,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蝸牛的生活習性。
附故事:懶懶的小蝸牛
一天,烏龜和蝸牛去旅行,烏龜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著了。懶惰的小蝸牛卻悄悄地爬到烏龜?shù)谋成。烏龜醒來,找不著蝸牛,以為蝸牛早走遠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趕。蝸牛在烏龜背上舒服地睡著了。走著走著,烏龜看見前面有條河,它想洗個澡,就爬到河里。蝸牛也被帶到河里。蝸牛急忙大叫:“救命!”烏龜連忙把它救到岸上,對小蝸牛說:“多危險啊,以后不能那么懶了哦!
課后反思:
1、從活動的整個流程看,我覺得是比較清楚的,教師始終是在引導的位置上。但從幼兒角度來說,孩子們的發(fā)言不積極,思維不活躍,始終是這幾個幼兒在說,其他的孩子不說。當我提醒他們說的時候,也就只會簡單的重復別人說過的。說明孩子對畫面的理解不夠。對活動的專注性不夠。
2、在第一次讓孩子去自由看圖講述時,由于教師前面交代的不清楚,在看圖時,出現(xiàn)了爭搶的現(xiàn)象,而且沒有塑封的圖片容易破,導致個別幼兒撕破后大喊大叫。教師應先出示首張圖片讓幼兒看看、說說,然后再分組說,給幼兒一個有東西說的鋪墊。在每張圖片的下面標上頁碼,引導幼兒給圖片排排隊,再說一說,這樣幼兒更容易注意到情節(jié)的變化。
擴展閱讀: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眼、口、足、殼、觸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貝殼,其形,顏色大小不一,它們的貝殼有寶塔形、陀螺形、圓錐形、球形、煙斗形等等。
蝸牛教學教案6
設計意圖: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泥工教學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幼兒喜愛。通過泥工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塑造物體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強幼兒手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本學期以來我們在美術活動中以泥工為主,孩子們初步掌握了捏、團、搓、壓等技能,學會了搓面條、團湯圓、包餃子、做胡蘿卜、做棒棒糖等,在此基礎上我還結合小班孩子愛動物的特點設計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捏、團、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蝸牛。
2、初步了解蝸牛的外形特點,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
3、初步激發(fā)孩子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橡皮泥、火柴若干,PPT課件,背景音樂、草地背景圖
活動重難點:
幼兒用搓、卷的技巧制作蝸牛殼的技巧。
活動過程:
。ㄒ唬┬蕾p蝸牛圖片,激起興趣。
1、出示蝸牛身體圖片——師:小朋友猜猜看,這是誰呀?
2、出示完整蝸牛圖片
師:那我們跟小蝸牛打個招呼吧:小蝸牛,你好呀!
師:我們來看看,小蝸牛它長什么樣呢?
師總結:小蝸牛有細細長長的身體,一頭大,一頭小。長著長長的觸角,背上還背著一座小房子呢。
(二)教師示范講解
示范講解蝸牛背上“小房子”。
師:小朋友,觀察的可真仔細?矗@是什么(出示橡皮泥)今天,老師用橡皮泥來變出一座小房子,小朋友看好嘍,開始變魔術啦!按暌淮,搓一搓呀搓成條,搓成條后卷一卷,從里到外卷一卷,緊緊卷成小房子。瞧,小房子變好了,漂亮嗎?
師: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呀?(請個別幼兒說)師帶領幼兒一起空手練習:搓一搓,搓一搓呀搓成條,搓成條后卷一卷,緊緊卷成蝸牛小房子。!恩,小朋友呀真能干,現(xiàn)在拿起一團橡皮泥,一起來做蝸牛背上的小房子吧。 幼兒集體操作:做“小房子”,教師巡回指導(結合兒歌制作)
師:好,小朋友,房子做好了沒呀,我們來看一看,誰的'大,誰的小呀?為什么他的大,他的小呢?(個別幼兒回答)師總結:我們把房子打開來看一看(比較橡皮泥的長短)。秘密就藏在這里:原來呀,這個橡皮泥搓的細又長,房子就會變大哦。
示范講解蝸牛的身體的制作師:我們做好了蝸牛的小房子,身體還沒有呢,趕緊來做吧。我們現(xiàn)在要換一種橡皮泥的顏色了哦。蝸牛的身體是一頭大一頭小!按暌淮暄酱瓿蓷l,一頭粗來一頭細,蝸牛身體長又長”。用牙簽來做小蝸牛頭部的觸角和眼睛師:看,現(xiàn)在,小蝸牛還缺了什么呀?幼兒:觸角、眼睛。
師:對了,小蝸牛的觸角可是很重要的,因為蝸牛的觸角就好像盲人的拐杖,是用來觸摸著走路的。小蝸牛在走路的時候呀,如果用觸角接觸到障礙物,就會立即轉變前進的方向。觸角怎么做呢,老師就請火柴棍來幫忙。拿起兩根火柴棍,插在蝸牛的頭上,做觸角,還有眼睛。
。ㄈ┯變翰僮鳎處熝不刂笇Вúシ疟尘耙魳罚⿴煟哼@只蝸牛寶寶很想找朋友,我們來幫他做一些小伙伴好嗎?橡皮泥、牙簽是做蝸牛寶寶的,小朋友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別人爭搶好嗎?
1、教師和孩子一起制作蝸牛,注意用兒歌引導幼兒。
2、教師重點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ㄋ模┱故咀髌
幼兒送蝸牛寶寶回家(放在樹葉上),滲透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師:這么多的蝸牛寶寶出來散步已經(jīng)很久了,有些累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來,跟蝸牛寶寶說再見吧。
活動延伸:
自編故事:《小蝸牛去旅行》
師:小蝸牛在新家里住了一段時間后,覺得有點悶,想到外面去走一走,請幼兒講一講自己制作的小蝸牛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成功在于老師相信孩子,讓孩子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由于孩子在畫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畫時顯得特別愉悅,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產(chǎn)生了那么多的創(chuàng)意,我也受益匪淺,有的孩子的蝸牛形態(tài)我都沒有想到。
蝸牛教學教案7
繪畫動物簡介:
蝸牛屬于軟體動物,腹足綱;取食植物,卵產(chǎn)于土中或樹上。是陸地上最常見的軟體動物,有甲殼,形狀像小螺,顏色多樣;頭有四個觸角,蝸牛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多顆牙齒。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繪畫步驟:
1、抓住蝸牛的形態(tài)特征,輕輕地勾勒出鉛筆稿。
2、選用你喜歡的顏色,將鉛筆稿勾成彩線。
3、簡單地涂一遍色,確定大體的`色調。要表現(xiàn)出蝸牛殼的立體感。
4、深入刻畫細節(jié),殼上面加上花紋,蝸牛眼睛很小,刻畫時要仔細。
5、用平涂加點法表現(xiàn)一塊草地。
注意事項:
描繪彩線的輪廓要清淡,便于覆蓋。
網(wǎng)站溫馨提示:
簡筆畫簡練、直觀、能在短時間內將物象特征表現(xiàn)出來。
蝸牛教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聽口令變換隊形,學習螺旋走。
2、知道在行走中要關注同伴,保持合適的距離。
3、在行走中隊伍一定要齊,步伐要一致。
4、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與靈敏性。
5、培養(yǎng)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并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螺旋走的圖示、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仔細觀察螺旋走的圖示,說說圖示想什么,討論螺旋行的走法,了解螺旋形的路線。
2、引導幼兒掌握螺旋走的要點,幼兒能夠隨音樂節(jié)奏練習螺旋走。
3、注意個別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走時要控制距離,排頭幼兒要找準位置。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內自由探索,發(fā)揮了幼兒做為活動主體的.作用。我以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身份參與活動,增加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情趣,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我根據(jù)突發(fā)狀況及時對活動進行調整,在不影響活動目標的前提下使其更加符合了幼兒的興趣。
蝸牛教學教案9
一、教材:小學科學三年級上第2單元----動物之二《蝸!
二、教學要求
。、培養(yǎng)同學觀察小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同學對小動物的親近感。
2、組織和指導學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經(jīng)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
3、組織和指導同學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蝸牛的身體結構、外形特征,食物等方面的直接認識。鼓勵同學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fā)展自身的認識。
。、學會表達交流自身觀察的情況,學習如何整理事實。
三、勝利之處:
。、注意同學年齡特點,營造既適合同學年齡特點,又直觀、簡潔的探究學習的情景。充沛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課堂一開始,在每組同學小組桌上,放一只活的蝸牛,使同學一進教室,馬上被這活生生的蝸牛吸引了,馬上投入到觀察探究中去了。教師只是在小組間巡回指導,鼓勵肯定。
。病呀(jīng)歷活動的過程充沛地還給同學,讓同學在個體和集體的觀察、探究、交流等過程中,體驗一系列的直接經(jīng)驗,體驗觀察過程的基本方法。使同學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充沛的時間和空間。
在一節(jié)課的課堂中,如何使同學得到完整的觀察和體驗過程呢?在本堂課的活動設計中,我設計了三個活動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讓同學一進課堂,馬上投入到自由的觀察活動中,這一步,主要是激發(fā)興趣,使同學得到一些零碎的直觀認識,觀察還處于自由,零碎和沒有目的、沒有條理狀態(tài)下。為下一步的活動作鋪墊和準備。
第二步:觀察蝸牛的外形。在同學對探究目標的自由提出和合理選擇后,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蝸牛的餓外形;顒拥男问绞亲屚瑢W用自身的方法,自由觀察,在觀察現(xiàn)象的交流中,整理信息,體驗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得到相互補充和提高。
第三步:對蝸牛食物的探究。先由同學學習小組討論制定研究方案。后用小組的方案進行觀察和探究,在交流中,比較方法的優(yōu)劣,使同學發(fā)生更深的體驗。
。、教師真正成為同學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
在本課活動中,教師沒有大量的提問和敘述,沒有“精彩”的扮演和講解。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同學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引導同學提出研究的目標,和同學一起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條件選擇合理的.餓研究目標,和同學一起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個別指導,引導同學進行觀察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促進同學直接經(jīng)驗的獲得和方法的體驗,并引導同學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的問題。
四、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師的說課稿和同學原有的接受習慣、思維方式、合作形式之間的有效磨合。
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教師的課堂中的行為,必需從同學學習活動的目標動身,以同學的發(fā)展為本。設計的活動與同學原來長期接受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出入,同學一下子很難接受,或者活動不能到位,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深入性、廣泛性不夠,直接制約著同學學習活動的效果和長期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
。、教師在同學活動過程中的指導如何高效、合理、有節(jié)又生動活潑地開展。
我們長期以來養(yǎng)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認為教師的指導,一定是手把手的指點,既要指點活動的目標,又要指點活動的具體方法;既要指點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又要指點資料的處置方法,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如何處置教師的指導和同學自我探究過程中生成的對活動的過程、方法的體驗之間的關系,還值得我們深入事件和研究。
。场⒔虒W目標的認識還有待于進一步研討,知識目標和過程與方法、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在活動中如何落實,落實的途徑和達成度如何掌握,還有待于探索。
蝸牛教學教案10
教案目標:
1.感知幾種色彩,體驗情節(jié)變化過程中的樂趣。
2.學習句式:小蝸牛吃了××(顏色)的××(水果或蔬菜)變成了××(顏色)的蝸牛了。
3.愿意參與交流,較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教案準備:
⒈會“變色”的蝸牛圖普
、灿^察過蝸牛,與顏色相關的知識準備。
、橙耸忠粋蝸牛圖片,各種顏色的果蔬圖片若干
教案過程:
一、你好,小蝸牛
1.出示小蝸牛:“咦,誰來了呀?”(小蝸牛)和小蝸牛問個好!你知道小蝸牛喜歡吃什么好吃的東西呀?(幼兒自由回答)
二、分段欣賞,感知其中的色彩。
1.春天來了,小蝸牛慢吞吞地爬著,它有點餓了,就去找吃的,2.出示一只綠西瓜:“看,小蝸牛吃了什么?”說說“小蝸牛吃了綠西瓜。”
師:這是一只神奇的小蝸牛,他有個本領會變色,猜猜他吃了綠西瓜會變成什么蝸牛?
集體學說句式:小蝸牛吃了綠西瓜,變成綠蝸牛。
3.出示圖譜2第二天,小蝸牛有出來找東西吃,這一次他吃了什么?變成了什么蝸牛?請你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來說說。請個別幼兒用完整的話表述句式
。盒∥伵3粤思t蘋果,變成了紅蝸牛。ㄒ龑в變汉徒處熞黄饘W說)
4.出示圖譜3,第三天小蝸牛又出去找東西吃,變成了什么蝸牛?(黃蝸牛)猜猜小蝸牛吃了什么變成的黃蝸牛?(引導幼兒通過顏色來聯(lián)想物品)
5.第四天,請你來猜猜小蝸牛還有可能吃了什么顏色的好東西呢?
三、完整欣賞,體驗情節(jié)變化過程中的樂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的講述,引導幼兒大膽地把語句完整地說出來。
四、:小蝸牛找東西
1、今天我給小蝸牛還準備了很多好吃的呢,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眼睛最亮,能最快為小蝸牛找到好吃的。
如果你找到了請你來說說:小蝸牛吃了xxx,變成了x蝸牛?纯凑l找的又快,說的又好聽。
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找吧!
2、你的小蝸牛吃了什么變成了什么顏色的呢?請你把你的發(fā)現(xiàn)去跟后面的老師介紹一下吧!看看誰說的最好聽!
活動反思:
活動的目標表示較明確,體現(xiàn)了認知、情感和能力的三維目標。
認知上:創(chuàng)設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引導啟發(fā)幼兒嘗試用比較連貫的句子表達:小蝸牛吃了××(顏色)的××(秋天的水果)變成了××(顏色)的蝸牛了。
能力方面體現(xiàn)在:積極參與情節(jié)的討論,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幼兒理解體驗“水果的顏色與蝸牛的顏色的關系”及吃了什么顏色的水果就會變成什么顏色的蝸牛。
情感目標主要體現(xiàn)在:引導幼兒在講述活動中享受變化帶來的樂趣。
活動的四個環(huán)節(jié)較清晰,其中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分段欣賞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遞進的特點,并且呈現(xiàn)方式富于變化,適合小班幼兒的學習能力與思維特點;顒拥闹饕鈭D是通過講述小蝸牛吃了水果會變色這個有趣而奇妙的,鼓勵幼兒嘗試著用比較連貫的話進行大膽的講述。活動的設計是比較周密的,但是我在組織活動時沒能將活動精彩得演繹,例如: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問:你知道小蝸牛喜歡吃什么好吃的東西呀?
孩子們回答是:不知道,再追問下回答都是:青草。
分析原因:
一、孩子的經(jīng)驗不足,對蝸牛的生活習性,喜愛吃的.東西不了解,改進的辦法是活動前在班里的自然角飼養(yǎng)蝸牛,讓孩子在飼養(yǎng)與觀察的過程中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二、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不開放,如果改成:猜猜,小蝸牛喜歡吃什么呢?或許孩子們的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活動結束后從聽課老師的反饋中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教態(tài)、語言、動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我的說話的語氣、語調沒有太大變化,特別不適合孩子的聽講喜好。如何能讓我說的話變成孩子們愛聽的、喜歡聽的,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蝸牛教學教案11
1.通過觀察,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線畫出貝殼,并大膽用線條、圖案裝飾。
2.嘗試用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豐富畫面色彩。
3.學習把主要物體畫在中心位置,畫得最突出的構圖方法。
4.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簡單的背景。
活動準備
1.課件
2.畫紙、蠟筆人手一份
3.黑板,已畫好的蝸牛輪廓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愛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課室里,它"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這是什么小動物呢?你們猜一猜是誰?(蝸牛)
二、利用課件,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師:小朋友,蝸牛的樣子是怎樣的?(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
和經(jīng)驗進行講述,如貝殼--圓圓的,有美麗的花紋;身體--長長的,軟軟的等;)
2.教師:蝸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狀的?殼上還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線,還有許多小花紋,非常美麗。
教師:貝殼的顏色怎樣?(有棕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教師:蝸牛的身體又怎樣呢?(長長的、厚厚的)頭上有什么?(一對觸角、一雙眼睛、還有一個小嘴巴)
三、教師講解示范。
1、蝸牛長得這么可愛,我們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吧。你們想怎樣畫呢?(鼓勵幼兒大膽把想法說出來)
2、示范蝸牛的畫法:
教師:那我們今天就畫一只美麗的大蝸牛吧。
先在畫紙的`正中間,用螺旋線畫出蝸牛的殼,再畫上身體、觸角、眼睛、嘴巴。
教師:蝸牛小時候很小的,后來它慢慢地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地跟著長大,終于長成了一個大大的殼。(提示幼兒:不要繞得太多,老師覺得繞4圈就最合適,線
與線之間不要太密)再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在畫紙上占的位置。引導幼兒把一只蝸牛畫在紙的中心位置,畫得大大的,讓人一眼就能發(fā)現(xiàn)畫紙上有一只大蝸牛。
教師:接著,畫蝸牛長長的、厚厚的身體,還有一對觸角、眼睛、小嘴巴。
(2)用線條、圖案裝飾蝸牛的殼
教師:蝸牛喜歡美麗的殼,我們用線條和圖案給它裝飾一下?梢韵扔镁條把貝殼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以選用直線、斜線、波紋線等線條。
教師:除了線條,我們還可以畫上美麗的圖案,如圓形、心形、云朵形等。
學習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師:接著,我們給蝸牛穿一件美麗的衣服。用兩種鮮艷的顏色
交替使用涂色,這樣看上去很有規(guī)律,也很美麗!
(4)學習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
教師:除了這種方法,還可以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綠色在蝸牛的身體上涂上一小部分,接著我用淺綠色疊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淺綠色,這樣蝸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麗了。(教師在黑板上示范)
。ǎ担┨懋嫼唵蔚谋尘
四、欣賞優(yōu)秀作品,交代繪畫要求。
1、展示幾幅優(yōu)秀作品,讓幼兒欣賞。
2、教師交代繪畫的內容和要求。
。1)先在畫紙正中間畫一只大蝸牛,接著裝飾一下貝殼,最后才涂上顏色。
。2)要選用一些鮮艷的顏色來著色。
(3)畫畫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五、幼兒繪畫,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繪畫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六、作品評價
比一比誰畫的蝸牛最美麗。
。ㄒ暬顒泳唧w情況選擇以下3項,可全選,也可選其1或其2進行描述)
活動建議
1、在幼兒下筆畫之前,可以先讓幼兒在畫紙上徒手畫一只大蝸牛,讓幼兒感受大蝸牛在紙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筆畫。
2、在講解兩種顏色交替涂色時,如果教師能在黑板上示范講解,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并掌握這種涂色方法,效果會更好。
活動延伸
蝸牛教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寓言所表明的寓意,并說出自己所受到的啟發(fā)。
3、認識本課4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理解寓言所表明的寓意,并說出自己所受到的啟發(fā)
易錯點:對課文寓意的理解。
拓展點:通過說話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赘枨肼爢幔坎贿^你們要邊聽邊想歌曲中寫了什么?
2、同學們對蝸牛有什么評價?(蝸牛堅定目標,不斷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
3、看來大家對蝸牛的品格是大加贊賞的,今天蝸牛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可不是一個人來的,它把蚯蚓也帶來了,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則寓言《蝸牛和蚯蚓》的故事。
4、老師板書課題。
二、讀文感悟
1、看到題目,你想問什么?
2、是呀,蝸牛和蚯蚓到底怎么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認真聽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字詞,把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讀熟后標出自然段。老師做評委,看誰讀得最認真。(老師巡視,找出5個表現(xiàn)最好的同學)
3、讀了課文,有幾個攔路虎向我們挑釁,看看同學們能不能打倒它們。出示課件,開火車認讀字詞:蝸牛 墻角 墻頂 睡覺 太傻 蚯蚓
4、同學們的能力真強,下面我們可以順利地讀課文了。請剛才表現(xiàn)好的那五位同學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小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指導學生讀準“去啊”“慢啊”“蝸牛”等字的讀音。
5、小組合作學習: 哪幾個自然段是說蚯蚓看不起蝸牛,不相信它能爬到墻頂上去? 從哪看出來的? 找出相關的語句畫上線,再讀一讀。 匯報:語言、表情、行動上看出來。(板書:蚯蚓取笑蝸牛)
。1)指名讀、分角色讀。在這里,蚯蚓一共笑了兩次。
。2)面對蚯蚓的嘲諷與不屑,蝸牛的行動是怎樣的?(不理它、繼 續(xù)向上爬。)
(3)說明什么?(蝸牛堅定執(zhí)著)哪個詞最能表現(xiàn)出來?(繼續(xù))
。4)誰能通過“繼續(xù)”這個詞讀出蝸牛堅定的'神情,讀出蝸牛不怕 嘲笑,腳踏實地向上爬的勁頭?
6、進一步體會蝸牛在實現(xiàn)目標時所付出的艱辛。(填空練習說話) 當太陽高照的時候,蝸牛汗珠滾滾 ,但他繼續(xù)向墻頂上爬。 當狂風刮來的時候,蝸牛 ,但他繼續(xù)向墻頂上爬。 當 的時候,蝸牛 ,但他繼續(xù)向墻頂上爬。
7、這些困難是我們能夠想到的,可能還有很多困難我們想不到,結果會怎么樣?蝸牛能爬上去嗎?
8、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過渡:這只蝸牛真了不起,讓我們再齊讀一遍課文,重新認識一下這只蝸牛。
9、其實,故事還沒有結束,精彩還在繼續(xù)。
蝸牛站在墻頂上欣賞著美麗的風景,一低頭看見了蚯蚓,笑著說:“蚯蚓老弟,做事情只要有目標,并且 ,就會成功!彬球炯t著臉低下了頭。
10、學生根據(jù)自己受到的啟發(fā)練習說話,加深對寓言寓意的理解。
三、總結
是呀!我們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蝸牛一樣,有一個遠大的目標、不怕挫折,并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更不能像蚯蚓那樣,滿足于現(xiàn)狀,害怕辛苦,那樣是永遠不能改變生活的。
同學們,你們能做到嗎?老師相信你們通過不斷地努力,將來一定大有作為。
蝸牛教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xiàn)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chǎn)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內以躲避危險等。
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和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yǎng)蝸牛,做好記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發(fā)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地觀察態(tài)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jīng)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映等方面的觀察記錄。
難點: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tài)度和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學準備】
為每個小組準備:蝸牛一只、帶放大鏡的飼養(yǎng)盒一個、白紙一張、樹枝一條,實驗記錄紙四張!窘虒W過程】
老師:我請大家猜一種小動物,猜到的小朋友請舉起手,“說它是條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身能背屋走。”學生:蝸牛
老師:大家都很聰明,猜出來了。老師:大家在哪里可以看到蝸牛呢?學生:草叢里、花壇里、樹上、墻角。
老師:大家觀察的很仔細,蝸牛喜歡在這些陰暗潮濕的地方生活。老師:大家知道蝸牛長什么樣么?學生:
老師:大家說的很好,但是還不夠完整。
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觀察蝸牛,看看蝸牛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大家準備怎么去觀察呢?
學生:用眼睛看,用放大鏡看,用手摸。
老師:大家說的很好,講了好多觀察的方法。老師: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呢?
。ㄔ谟^察蝸牛時,它會乖乖聽話不動么?你們有什么辦法么?)學生:把蝸牛放在盒子里觀察,不讓它出來。
老師:觀察蝸牛的時候,大家可以把蝸牛的樣子畫在實驗記錄紙上,畫一只就可以了。
學生實驗:觀察蝸牛的身體學生匯報:實驗記錄紙投影蝸牛有一個殼,硬硬的;
蝸牛有觸角,一對長,一對短,手碰到會縮回去;蝸牛有眼睛蝸牛有嘴巴
老師總結:蝸牛背著的是殼,在殼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彎彎的線。老師:那叫螺線。
老師:大家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圖案呢?學生:田螺,蚊香。
老師:蝸牛下面軟軟的身體也有自己的名字。最前面的是頭,中間是腹,最后是尾。
頭上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其中長觸角上的小黑點就是蝸牛的眼睛。
老師:現(xiàn)在大家認識蝸牛的`樣子了吧,那我們把蝸牛的畫補完整。(畫蝸牛的簡圖,并標注身體各部分的名稱)
老師:大家在觀察蝸牛的過程中,蝸牛爬動了么?學生:爬動了。
老師:蝸牛有腳么?它的腳是怎么樣的呢?大家把蝸牛放到白紙上,觀察蝸牛是怎么運動的。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蝸牛有腳,軟軟的。
老師:蝸牛的腳,在科學上我們叫腹足,它動起來像什么?學生:波浪。
老師:蝸?梢栽诩埳线\動,還能在其他物體上運動么?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條樹枝,大家把蝸牛小心地放上去,看看蝸牛會運動么?學生實驗:蝸牛的運動
學生匯報:蝸?梢栽诤芏辔矬w上運動。
老師: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我們先把蝸牛養(yǎng)起來,等下一次課繼續(xù)觀察。
(現(xiàn)在大家都認識蝸牛了,你們可以給蝸牛安一個家么?)
飼養(yǎng)蝸牛:先找一個透氣的盒子,在里面放上濕潤的土壤,放些樹枝、落葉,然后把蝸牛放進去。晚上的時候,往盒子里放點青菜喂給它吃。
【蝸牛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蝸牛教學教案11-03
蝸牛教學教案(精選18篇)05-15
蝸牛教學教案(精選13篇)11-03
蝸牛教學教案合集13篇11-03
《蝸牛》教案03-06
大班蝸牛教案11-02
幼兒園大班教案《懶惰的蝸!芳敖虒W反思11-24
幼兒園中班教案《蝸牛的秘密》及教學反思11-24
小蝸牛中班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