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教案一等獎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春日》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日》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日》教案1
課程準備
1.課程類型水彩筆色彩練習課程
2.參考課時90分鐘
3.工具材料記號筆、水彩筆
課程構思
我國地域遼闊,土地類型也非常多,有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等等,而梯田就是其中的土地類型。你見過梯田嗎?梯田一般分布在丘陵山坡上,呈現(xiàn)條狀臺階式或波浪式,既能夠蓄水、保土,又能夠防止水土流失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梯田里的農(nóng)作物也開始旺盛地生長。綠色的禾苗、黃色的菜田......各種不同的色彩,分布在梯田一條條線分割的塊面里,就好像美麗的調色板,充滿了線條、形狀和色彩的美。在今天的美術課程中,我們繪畫表現(xiàn)的就是春天里的梯田,運用隨機分割的線與豐富和諧的色塊展開創(chuàng)作,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力表現(xiàn)梯田里散落的農(nóng)家小屋,體現(xiàn)出視覺美感與畫面趣味性。我們一起來看看參考的教程吧!
情景描述
春天里的梯田,就好像一幅充滿了線條、形狀和色彩的'美麗畫卷,充滿著盎然的生機。小朋友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用畫筆,來創(chuàng)作一幅漂亮的春日梯田圖吧!
教學重難點
1、欣賞梯田的素材圖片,運用線條和色塊表現(xiàn)梯田的美。
欣賞梯田的圖片,感受梯田迷人的景色。梯田色彩豐富,各種顏色有深淺不同的層次;梯田的線條多變,隨機的、不規(guī)則的形狀充滿了自然之美。在繪畫中,運用流暢的線條表現(xiàn)梯田的線條美和塊面感;在運用色彩搭配的時候,注意體現(xiàn)色彩深淺的變化,使畫面對比又充滿和諧。
2、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運用剪貼的方法表現(xiàn)梯田間散落的農(nóng)家小屋。
在高高低低的梯田間,散落著三三兩兩的人家,充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氣息。展開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各種不同的小房子,并對進行涂色,在色彩的運用上可以選擇與梯田相對比的色彩,使梯田與房屋有所區(qū)分,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
繪畫教程
準備一張素描紙和一支記號筆
用筆在紙上畫出高低錯落的山丘
用流暢自然的線條
將山丘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梯田
用水彩筆對梯田的塊面進行涂色
在色彩的選擇上體現(xiàn)協(xié)調、美觀性
準備另一張紙
在紙上畫出不同的房屋并涂上顏色
將畫好的房屋剪下來
粘貼固定在畫面合適的位置
還可以用其他顏色的水彩筆豐富細節(jié)
使畫面更加豐富生動。
課后點評
在今天的美術課程中,我們表現(xiàn)的是春天的梯田,運用流暢的線條表現(xiàn)梯田的線條美與形狀美,并進行鮮艷和諧的色彩搭配體現(xiàn)梯田的色彩美,鍛煉了小朋友們線條組織的能力以及色彩表現(xiàn)的能力。小朋友們筆下的梯田,線條流暢,連續(xù)肯定的線條體現(xiàn)出生動的自然美感;在色彩搭配上,不同塊面運用的色彩既和諧又富有對比,色彩鮮明,富有裝飾性;畫面中三三兩兩的房子充滿了童趣,體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畫面。
《春日》教案2
【說教材】:
《春日》這首詩敘述了詩人尋春的所見所感: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里,詩人來到泗水河邊踏青,一眼望去,就感到處處煥然一新。為什么?因為和煦的東風催的百花齊放,為人們捧出了萬紫千紅的春天。詩人贊美了春天的美景,同時也道出了“東風”是春天的源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fā)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重點:
入情入境的品讀古詩,體會詩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搜集學過的描寫春天的詞語和古詩。
課前準備
1、在黑板上劃出橫線,便于學生板書。2 ppt課件準備些描寫春天的詞語和詩句。
2、課前分好學習小組
【設計理念】
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理解詩的意思,學習古詩并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
【說教學過程】
一、讀春:積累詞句(可當作課前活動)
開小火車,每人讀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聽。(學生有困難,師生幫助,ppt出示)
1、出示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風得意春色迷人春色無邊春意盎然春暖花開
2、出示佳句名詩:
春風楊柳萬千條
春風又綠江南岸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與淺紅。
一年之計在于春
季節(jié)不等人,春日勝黃金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贊嘆。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們要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學生板書題目
3、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讀的時候結合注釋。
4、讀了這首詩以后,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高興、喜悅、興奮、愉快、歡快、激動、舒暢、舒坦、得意……)(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5、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jù)”,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教師點撥如下:
。1)勝日——原指節(jié)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里指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日子,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人的心情總是與天氣有關系,天氣好,人的心情也好。
。2)尋芳——春游,踏春,踏青賞花,看花觀景,尋找優(yōu)美的景色。春游時心情肯定很高興。
。3)泗水濱——泗水河邊。泗水河是一條美麗的河,在如此美麗的河邊騎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暢嗎?
。4)無邊——一望無際,沒有邊際,到處。視覺開闊,心情也會開闊。
(5)光景——風光景物,風景。不優(yōu)美的地方能叫風景嗎?優(yōu)美的風景令詩人喜悅萬分。
(6)一時新——一下子煥然一新。一時:速度快,令人感到驚訝、興奮、激動。萬物更新使詩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閑識得——等閑:隨隨便便,輕松,容易,不用費心。詩人悠閑自得,忘記了煩惱。說明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說明春光無處不在。識得:感覺到,領略到,認識到、接觸到。
。8)東風面——春風的面容。有一個詞語叫“春風得意”,春風來了,得意洋洋。詩人是在享受春風,享受春天。
。9)萬紫千紅——這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就出自這首詩,也就是說,這個成語是朱熹“發(fā)明”的。什么顏色都有,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F(xiàn)在還用來比喻豐富多彩的事物或無限美好的景象?吹桨倩幤G的景象,詩人能不高興嗎?
。10)總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詩人已完全被萬紫千紅的景色陶醉了,他從心底里發(fā)出“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風吹來的”。
6、春天真美呀!詩人看到這萬紫千紅的春天,心中又是……又是……
總之,太好了!讓我們自由的大聲地讀一讀,你想用什么樣的心情去讀你就怎么去讀。
7、明詩意,配樂讀。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興致勃勃,來到泗水河畔觀賞美景。滿眼望去,無限風光,給人渙然一新的感覺。詩人悠閑自得,感受著春風的清新和溫暖,享受著萬紫千紅的艷麗和芬芳,不禁詩興大發(fā)…….(師生共誦《春日》)
聽,遠處傳來了春的聲音,讓我們和著春的旋律,一起來讀讀。(師生配樂讀,師先讀,生再讀)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春天真美呀!春天啊,你永遠在我們身邊該多好呀!可是春天你的`腳步總是那樣的匆匆,你能否為我多停留一會兒?
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就處在人生的春天,看你們的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你們的臉頰如花朵般艷麗,你們的思想如春光般明慧,親愛的同學們,你打算怎樣度過你生命中的春天呢?
(生交流,教師補充朱熹求學的故事)
四、作業(yè):繪春
1真好!讀著朱熹的詩,我們仿佛來到了美麗的泗水河邊,春天似乎已來到我們的眼前,融入我們的心田。同學們,春天是否到過你的家鄉(xiāng),到過你每天經(jīng)過的小路旁,小河邊,田野上……是否也來到我們的中心小學?同學們,拿起筆,畫畫你心中的春天?
2默寫《春日》
讓孩子們自己走進春天,走進文本
——古詩《春日》教學反思
在這個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春天,我?guī)е环菪老、一份期待、一份激動、一份……的心情,走進了美麗的石巖中心小學,和這里三(4)班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朱熹寫的古詩《春日》。更讓我欣喜地是教研室的兩位領導和教學處陳主任,還有莊老師等一起和孩子們走進《春日》。不管教的成功與否,我的心如春水漾漾。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教學這首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紤]到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的每一個字中,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反復品嘗,我就想:何不在學生已能讀得字正腔圓、有滋有味的前提下,開啟他們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先對詩人寫詩時的心情作一番大膽的猜測,然后再細讀推敲古詩中的每一個字詞,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證據(jù),小組交流后,再全班反饋,并在反饋的過程中,結合感情朗讀呢?我還從有關資料中發(fā)現(xiàn)《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贊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于是,我就想,我要讓學生通過這首詩的學習,知道不僅僅是詩人在享受春日的樂趣,春光無限好!享受讀書的樂趣,書中滋味長!我和孩子們也應該是在享受春日,從詩句中尋找“美麗”的心情,詩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學了這首詩,我們肯定也會有所啟發(fā)。
基于自己這樣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學習古詩并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制定了以下的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fā)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我還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步驟:
1、讀春:從我們以前學過的詞語、詩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積累。
2、詠春:從朱熹的《春日》中享受萬紫千紅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悅。
3、惜春:從春的喜悅中感悟春光雖美,韶華易逝,激勵孩子們求知。
4、繪春:將春情化為詩情,將詩情化為畫意,描繪春天,贊美春天。
教學設計的敲定是在前一天晚上,我剛接手三(4)班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分析學生的學情,對于小組討論的成功與否我也沒有把握。但我自信我能夠駕馭課堂。
帶著這份自信,更帶著一份期望,我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這一課?紤]孩子們,可能平時對課外語文知識的積累比較少,因此,課前,我準備了些有關春天的好詞佳句,讓他們課前讀讀,即增加積累又營造了一種“春的氣息”。
但教學過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业淖詈笠徊糠窒Т壕谷粵]有時間來演繹!一種失敗感油然而生!我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居然不投入,不熱情!而且還有那么多老師聽課?是我的詩情不夠?是我的教學設計有問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聽課的老師馬上就找到了癥結所在:
首先,是板書雜亂無章。當學生把詩人的心情猜測出來后,可引導學生給這些詞語歸歸類,這樣學生的學習思路會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類的詞語,雜亂無章,而且浪費時間。陳主任指出這個板書簡直就是空洞無物。是呀,我為什么不讓學生把找到的“證據(jù)”寫在黑板上,而不是寫寫什么心情的詞語?
其次,讀的不夠,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教師亦沒有和學生一起親近文本,導致后面的討論成了空中樓閣,學生亦是霧里看花,沒了興致。
第三,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fā)揮,一開始教師就對學生不信任,覺得他們想不出什么有關春的詞語,詩句,于是自作主張,提供一些美詞佳句讓學生讀,結果學生讀得不熱情。整個教學過程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分析學生學情,正如陳主任所說“好像是上給聽課老師看的”。結果連“底”都沒保住。
本來應是領著學生走進春天,結果卻是領著聽課老師到泗水河畔,走馬觀花了一下,學生卻還在春外!
《春日》的思索,還要繼續(xù)--------
《春日》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驚弓之鳥”這個成語故事的內(nèi)容,并學習使用這個成語。
2.運用學過的朗讀技巧,讀出魏王疑問、驚嘆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驚弓之鳥”、“能手”等詞語。并能選擇“直”的解釋條,通過默讀課文,在文中找到與“直”的含義相對應的詞——“拼命”。
4.訓練因果句式。
5.根據(jù)板書提示背誦第8節(jié)。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整體進入
1、師: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的偉大民族,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世界里,有一顆永不磨滅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語。成語對于我們的口頭和書面表達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小朋友,你能不能說說你了解的哪些成語嗎?
2、剛才,有同學說到了“驚弓之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驚弓之鳥”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3、這個成語來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板書:
不用箭
【更羸—————┐
|
| “射”
|下
↓
大雁】
正因為不用箭,所以老師在“射”字上加引號。
二、找到突破口
1、師:那么,課文哪一節(jié)重點寫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
。ㄒ龅8節(jié))用手勢告訴老師。
出示練習,自讀第8節(jié),思考填空,用()在書上括出答案。
【它飛得慢,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慘,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概括板書。
板書:【飛得慢——箭傷未愈
叫得慘——孤單失群】
“孤單失群”是什么意思?(離開同伴,無依無*)
這兩句話前后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
出示小黑板:【因果——先果后因】
4、讀書上更羸說的第二句話:男同學讀“果”,女同學讀“因”。
男:它飛得慢——女:是因為……
男:它叫得悲慘——女:是因為……
5、下面由老師引讀因果句式,同學接讀。
師引讀:之所以飛得慢,是因為——
。ㄋ苓^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
師引讀: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所以——
。ń械帽瘧K)。
師引讀: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所以——
(飛得慢)
師引讀:叫得悲慘,是因為——
(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小結:通過朗讀,我們理解了更羸說的第二句話兩組分句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6、默讀更羸說的第三、四句話,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
【它一聽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傷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書:
【弦響→害怕→高飛→使勁→裂開→掉下】
7、下面,由老師范讀這兩句話,誰能聽出老師在哪些地方讀出重音。
。ㄒ弧汀疵
指名讀,齊讀
8、師:前面,我們知道了更羸說的第二句話是因果句式,其實,第二句與第三、四句話之間也存在著因果關系,下面由老師引讀,同學接讀:
師引讀: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所以一使勁——(生)……
師引讀: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所以它一聽到弦響——(生)……
師: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斷出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呢?
師引讀:因為更羸觀察到——(生)它飛得慢……
。ǔ鍪景鍟河^察)
師引讀:他又分析到——(生)飛得慢……
(出示板書:分析)
師引讀:最后更羸判斷出——(生)它一聽到弦響……
。ǔ鍪景鍟号袛啵
9、下面請同學看著板書的提示,背誦第8節(jié)。先各自準備,再指名背誦、一起背。
三、進入對應點
1、師:更羸的判斷是不是準確,在文中哪一節(jié)可以找到印證更羸的話?快速默讀課文。用手勢告訴老師(第四節(jié))
2、指名兩組讀第四節(jié),找一找這節(jié)中哪一個字與“驚弓之鳥”中的“驚”字有聯(lián)系?把它圈出來。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
。ㄓ霉业捻懧暿勾笱闶艿襟@嚇。)
3、指名讀第4節(jié),并說說哪些詞應該讀出重音?(嘣,直,忽然)
再指名讀,齊讀
4、這個“直”字有4種解釋,出示:
【直:①不彎曲;②使直,把彎曲的伸開;③爽快,坦率;④一個勁兒地!
默讀解釋條,文中應取哪條解釋,用手勢告訴老師。齊讀解釋條。
5、這個“直”字,根據(jù)它的解釋,對應了第八節(jié)中的.哪一個詞?默讀第八節(jié)。交流。(拼命)
老師請一個同學把這個解釋代入“拼命”這個詞來讀這句話,體會含義。
6、老師來讀第4節(jié)的句子,同學來讀第8節(jié)中相對應的句子。
師:只見那只大雁……生:它一聽到弦響……
四、朗讀訓練重點
1、師:小朋友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當時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說了幾次話,請同學來讀一讀。指名朗讀。
2、出示三句話:
【“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疑惑地問,“你有這樣的本事?”
“嗬!”魏王看了,大吃一驚說,“真有這樣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問:“你怎么知道的?”】
3、師:朗讀對話要按照以下這四步來讀句。出示朗讀步驟:
【讀好句子語氣:一找提示語;
二找標點;
三找重音;
四有感情地朗讀!
按照這個方法請一個同學來讀第一句。
、傥覐倪@句話的提示語中找到____一詞,這句句子要讀出____語氣。
、谖覐臉它c符號上知道這是一句____句,語氣應(上揚,下降,平直)。
③我認為這句話中____應該讀出重音。
④我認為這句話應該這樣讀____。
根據(jù)老師教的方法,分小組討論如何讀好2、3句。
分別指名讀。
4、齊讀這三句話。
5、下面由老師和同學配合分角色朗讀,老師做更羸,同學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讀說的話。
五、朗讀總結
《春日》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
教學準備:
收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背誦春天的古詩。
教學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詠柳》)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師: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許多詩人通過詩歌來贊美它,誰來背背有關春天的詩歌?(指名背通)/今天我們還要隨著古代詩人賀知章和朱喜一起走進迷人曲春天,看著他們分別贊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絳”“妝”“裁”
3、根據(jù)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
(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
然的偉大神奇)
(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shù)脑娋鋪韺Υ稹?/p>
師:你看那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真是青翠欲滴。∧谴箳煜聛淼娜f千柳條,柔軟綿長,隨風搖曳,多像綠綠的絲帶!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師:再看那小巧的新長出來的'柳葉,細細尖尖的,整整齊齊的,是誰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
四、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學習《春日》)
一、復習導入
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學習《春日》,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
3、根據(jù)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四、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么?能具體說說嗎?(借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自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以讀代講,師生合作:老師朗讀散文,學生用恰當?shù)脑娧畞韺Υ稹?/p>
師: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邊尋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煥然一新了,全沒了冬日的蒼白和蕭瑟。
生:勝日尋芳漸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師: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到處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生: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四、背誦古詩。
第三課時
(復習舊知;指導書寫生字;交流占詩)
一、指名背誦《春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詠、碧、妝、裁、剪、濱、紫
2、出主識記字形,集體交流:
提醒: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故口字旁;泗、濱,與河水有關,左邊是三點水旁;絳,與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裁,與衣服有關,里面是衣字: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妝,梳妝,女人常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3、先描寫觀察重點筆畫,再集體交流。
《春日》教案5
教學目標:
1.感受《春日》、《游園不值》描繪的春日美景。
2.學會屐、苔、扉三個生字,理解勝日、尋芳、等閑、萬紫千紅、蒼苔、柴扉、春色滿園7個詞語的意思。
3.理解兩首古詩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4.會背誦兩首古詩,根據(jù)《游園不值》所描繪的情景,發(fā)揮想象,說一段話。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教學難點:
背誦古詩;根據(jù)《游園不值》所描繪的情景,發(fā)揮想象,說一段話。
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山行》、《江雪》等古詩,這些都是唐詩,是唐代詩人的作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首古詩《春日》和《游園不值》都是宋代詩人的作品。
2.媒體出示古詩《春日》原文。
、旁姼璧念}目叫《春日》,顧名思義,是指春天的一個日子。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贊嘆。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這首《春日》。
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朱熹酷愛讀書,才學淵博,他的文化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ò鍟航庠婎},知詩人。)
、茖W生自己輕輕地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自己讀通古詩,讀準字音。
全班齊讀,教師就朗讀中的錯誤進行糾錯指正。
、钦f說你讀了這首古詩,讀懂了什么?
還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
你能通過看注釋,,從詞語手冊上找正確答案,同桌之間討論等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嗎?
學生自由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⑷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并且說明解決的方法。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媒體出示答案。
、赡隳芨鶕(jù)字詞的意思,來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嗎?學生自由說,指名說。
。ò鍟航庠~連句知大意。)
3.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共同欣賞。
教師提問:你能用在《春日》這首詩里學過的詩句給這幅水墨山水畫題款嗎?譬如說,叫它《萬紫千紅總是春》圖。
請你說說,你為什么這么題?
這首詩里,哪幾個詩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你能用喜愛的語氣,朗讀一下整首詩嗎?學生自由練習,指名學生朗讀。
媒體出示朗讀節(jié)奏提示,教師指導朗讀。
全體朗誦。
。ò鍟赫归_想象悟詩情。)
4.小結學習方法:(指示著板書)剛才,我們按照這三個步驟學習了詩歌《春日》。
提出要求:接下來請你按照這個方法來自學一下詩歌《游園不值》。在自學的過程中,要認真思考,善于結合課文中的注釋來理解課文,還要學會使用字典、詞語手冊等工具書。如果你有問題不能解決的話,可以和周圍的小伙伴討論討論。
5.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6.檢查自學效果
、牛f說詩題的意思,介紹一下詩人。
⑵.媒體出示詩歌原文,教師指名學生說明詞語意思和詩句意思。
⑶.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評析。
媒體出示朗讀節(jié)奏提示,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自由練習朗讀,齊聲有感情地朗誦。
7.媒體出示《游園不值》圖,和課后第二題根據(jù)《游園不值》所描繪的情景,結合自己的想象,說一段話。
學生自由準備,教師指名回答,集體評析。
8.總結課文:今天我們學習了《春日》和《游園不值》兩首古詩,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美好的春光,更感受到了中國古代詩歌意味深長的神韻。除了這些,你還有什么收獲?
9.作業(yè):把根據(jù)《游園不值》情景所說的一段話寫下來。
《春日》教案6
《翠鳥》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特點為:
開課即展示翠鳥標本,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
該課的教學采用了目標教學法,課前定標,質疑導學中達標,總結課文時查標,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有據(jù)可依。
恰當?shù)剡\用了多種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圖畫投影展現(xiàn)靜態(tài)的翠鳥,VCD及電腦動畫體現(xiàn)動態(tài)的翠鳥。鮮明的畫面,動聽的音響,迅速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同時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點句段,從而使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迅速結合。使得作者按順序抓特點來描寫翠鳥的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在該課的教學設計中,不僅注重教給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lián)系圖畫及上下文來理解課文的方法,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自讀勾劃的良好自學習慣,從而保證雙基訓練能落到實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感知,導入新課。
播放關于翠鳥的教學錄像,直觀形象地認識翠鳥,進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 、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 、學生互相交流難點字詞。
3 、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鳥,學生自讀,思考:這段寫翠鳥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課文從三個方面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是哪三個方面呢?
3 、四人小組自學。
4 、交流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1)第一句:寫了翠鳥愛停在葦稈上。突出外形特點:“紅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寫翠鳥的顏色。用一個詞概括(“鮮艷”)。
重點理解:作者是怎樣把翠鳥的顏色鮮艷寫具體的?
頭上:橄欖色頭巾,翠綠色花紋。
背上: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襯衫
聯(lián)系上文,理解“鮮艷”的意思(形容顏色又鮮明又美麗)。
思考:為什么作者用“頭巾”“外衣”“襯衫”來打比方?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感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第六句
學生自讀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詞語(小巧玲瓏)。
“小巧玲瓏”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瓏?
眼:透亮靈活
嘴:又尖又長
聯(lián)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瓏”(形容又小又靈巧精致)。
5 、結合板書,小結本段
6 、指導訓練朗讀。
板書設計:
紅色的小爪子
外形顏色鮮艷頭上(頭巾)背上(外衣)腹部(襯衫)
小巧玲瓏眼(透亮靈活)嘴(又尖又長)
第二課時
一、試背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齊讀課文,思考主要寫了什么?(翠鳥的活動特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讀,理解每句話寫了翠鳥活動的特點。
第一句:動作敏捷
。1)“貼著水面疾飛”說明翠鳥飛得低而快。重點理解“貼”和“疾”。
(2)“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闭f明翠鳥停得急而輕。在停與飛的對比中感受翠鳥的動作敏捷。
第二句:專心機警
抓重點詞體會,如:“一動不動”“注視”“等待”
通過比較“看著水面”與“注視著水面”而理解“注視”(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鳥飛與停的慢鏡頭,讓學生具體感知。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鳥捉魚的過程,學生自讀課文,思考這段寫了什么?(翠鳥捉魚的過程)
提示學生從翠鳥捉魚的過程中找出翠鳥活動的兩個特點。
第1 、2句:銳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盡管……還是……”體會。并理解“銳利”(尖銳鋒利,指感覺靈敏)
第3 、4句:行動迅速敏捷
勾出捉魚的動作:“蹬開”“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貼著”“飛走”。從捉魚過程中體會到(1)翠鳥的動作熟練連貫,不猶豫不落空。(2)動作在一瞬間完成,連機靈的小魚也沒反應過來?梢姶澍B行動迅速敏捷。
“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葦稈為什么搖晃?(翠鳥蹬開葦稈去叼魚)水波為什么蕩漾?(魚兒被翠鳥叼出水面)
提示:“搖晃”和“蕩漾”的時間都不可能太長,而翠鳥卻完成了離開葦稈到叼起小魚飛走的一連串動作,這說明(翠鳥的迅速敏捷)。這是作者從側面寫出了翠鳥的.迅速敏捷。
4、、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與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
啟發(fā):(1)翠鳥為什么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因為它有一雙能“緊緊抓住葦稈”的小爪子。)(2)翠鳥為什么目光“銳利”,能發(fā)現(xiàn)機靈的小魚?(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3)翠鳥為什么能在疾飛中叼起水中的小魚?(因為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4)翠鳥的羽毛以綠色為主,這對它悄悄等待捉魚有什么作用?(與草、樹的顏色相近而有掩護的作用,不易被發(fā)現(xiàn)。)
總結:翠鳥捉魚的本領是由它的外形決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點整體發(fā)揮作用的結果。
《春日》教案7
一、自讀導航:
1、作者相關情況搜索:
賀知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通詩句,疏通詞句。
初讀古詩,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結合注釋和詩句理解詞意,不懂的查字典或查找工具書,并在書上做好批注。
3、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詠柳》中柳樹具有_______特點。
《春日》講的是作者在春日瀏覽,看到_______。
4、細讀詩句,深入思考。
《詠柳》的一、二句分別把______比作了_______,三、四句用了_______修辭手法。
《春日》里的`_______景像讓我們感受春的美好。
5、回顧全詩,總結提升。
《詠柳》,作者通過對初春二月____的描寫,歌頌_____,贊美大自然呈現(xiàn)的_____。
《春日》,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也點出____是春天的的源頭。
6、豐富閱讀,拓展視野。
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清明》(杜牧),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春色。
7、詩情畫意。
選擇其中的一首畫一幅畫,并配上文字描述,突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而又充滿生機。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生字新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1、自學反饋
2、交流質疑
3、分組展示
4、課后檢測
課后反思:
按照導學案進行預習后,課堂匯報時學生仍然說不好,導學案還要再細致些,要求再明確些。
《春日》教案8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春日偶成》,背誦這首古詩。
2 、學會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 、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 、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 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感情,熟讀成誦。
2 、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 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古詩兩首》中的《江南春》 ( 指名背誦 ) 。今天我們學習另一首詩《春日偶成》(板書)。在 1000 多年前的一個春天里,北宋詩人程顥踏春郊游,意興所至,偶有所感,寫下了這首詩。
師:聽了老師的敘述,你能通過自己的理解說出題目的意思嗎 ? (出示:春日:春天里的一天,偶成:偶有所感,寫成詩歌。)
生:春天里的一天,詩人偶有所感,寫成了一首詩。
師:程顥偶有所感而寫成的這首詩,后來竟成了膾炙人口、流傳千年的經(jīng)典名詩它的魅力何在 ?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它,欣賞它。 ( 出示全詩 )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分清節(jié)奏。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板書:讀準)
開火車分行讀,正音。
師:古詩是有節(jié)奏的。 ( 出示劃分好節(jié)奏的詩,范讀 ) 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將它讀順。
指名二三個學生朗讀。齊讀。
三、理解詩意。
師:這首詩你能讀懂嗎?通過課前的預習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哪些詞語的意思還不明白?出示詞語解釋,開火車讀,請同學們根據(jù)老師提供的`字詞解釋,思考這首詩的意思,不理解的詞可以在書上做筆記。 ( 出示:近午天:接近中午,傍:靠近,隨:沿著,川:河流,時人:當時的人,識:理解,余:我,將謂:就以為,偷閑:忙中抽出空閑的時間。 )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自由說,同桌交流。
師:同學們,你理解了哪些詩句的意思 ?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學生試說,教師注意引導和糾正。
指導:
“云淡風輕近午天”,解釋方法:改變順序!敖缣煸频L輕”
“傍花隨柳過前川”,解釋成:“在花叢柳林間穿過”,沒有直譯,根據(jù)詩意巧譯。
“將謂偷閑學少年”,解釋方法:改變順序!皩⒅^學少年偷閑”
師:誰能把整首詩的意思都說出來?
學生試說,教師注意引導和糾正。(將近中午的時候, 淡淡 的云飄浮在天空,輕輕的風吹拂著大地,我在花叢柳林間穿過,又走過了前面的小河。當時的人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樂,還以為我學少年的樣子,忙里偷閑去玩耍呢 。
師:我們已經(jīng)大致理解了這首詩的意思,可以說同學們已經(jīng)讀懂了,再次齊讀,讀出古詩的意思。(板書:讀懂)
四、指導朗讀、引導想象。
理解了古詩的意思,我們還要去品讀古詩的意境。(板書:讀悟)
師:各位同學,現(xiàn)在你就是程顥,我想請教一下,你在這首詩中描繪了哪些春景 ?
生:云、風、花、柳、川(板書:云、風、花、柳、川)出示圖片。
師:你能具體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景物嗎?你可是文采飛揚的大詩人呀!
師:除了這些之外,你還看到了什么美景?能不能用一兩句話描繪一下 ?
出示圖片,幫助學生想象。
出示句式:
金黃的迎春花在枝頭綻放,像_________________
山坡上,那大片大片的桃花像_________________
油菜花開了,_________
鳥兒在枝頭__________
湖面上,幾只野鴨_______
五彩斑斕的蝴蝶________
學生描繪春景,教師予以引導和評價。
師:哦,原來程大詩人看到了這么多美景。你能讀出這美麗的春景嗎?
生再讀詩句: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指名讀、評議,齊讀。
師:同學們,如果你處在這樣的美景中,你會做些什么 ? (要求將句子說清楚說具體)
生 1 :太開心了,我編了個柳條帽子戴。
生 2 :我也很開心,我欣賞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 3 :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我在河邊逗小魚和蝌蚪玩。
…………
師:詩人程顥看到如此美麗的春景,他也做出了像你們一樣的舉動。那些在地里勞動的莊稼人、在河邊洗衣的姑娘們看到這樣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做出這樣的舉動覺得非常奇怪。他們會說什么呢?
出示句式:地里勞動的莊稼人會說:“”
在河邊洗衣的姑娘會說:“”
________會說:“”
學生想象說話。自由說,同桌互相說。
師:詩人介意別人對他的議論嗎?你認為詩人此時的心情怎樣呢?能否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呢?
。ㄢ蛔缘、悠然自得、自得其樂的快樂。)
師:由此可見,作者寫鄉(xiāng)鄰們對他的議論,實際上是為了突出自己心中的——快樂 ! (指板書)指名學生朗讀,評價。(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師:程顥在這首詩中先描寫了美麗的春景,(板書:寫景)再抒發(fā)了快樂的心情(板書:抒情),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將心中的快樂和這柔和明麗的春光融為了一體。整首詩讀起來,有一種閑適恬靜的意境,令人百讀不厭。我們再來讀一讀。
指名學生朗讀,評價。齊讀。
五、背誦古詩。
師:優(yōu)美的詩篇應該儲存在大腦里,請讀熟這首詩,學會背誦。
指名有感情地背誦,齊背。
六、改寫古詩
師: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將這首古詩改寫成一篇現(xiàn)代的記敘文,題目就是《春日偶成》改寫。(板書:讀寫)
出示練筆提示:
春景(詩中寫到的、想象到的)
詩人的行動(詩中寫到的、想象到的)
路人的議論
詩人內(nèi)心所想
七、學生練寫、當堂交流、總結學法。
板書設計:
春日偶成
寫景:云、風、花、柳、川 讀準
抒情:樂 讀懂
讀悟
讀寫
《春日》教案9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宇,會寫出12個生宇。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隨風飄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語言。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學生查找有關荷花的資料
教學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ㄖi語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研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體會慰情。)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要出一個謎語考考大家,咱們比一比,看誰最聰明!“美麗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綠裙水上漾!贝蛞恢参铮ê苫ǎ
2.今天咱們就一起去荷塘著荷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出示掛圖:看,說著說著,荷塘就到了(出示掛圖)。師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
3.出示生詞,指讀,正音:
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隨風飄動
4.師:看了荷花,聽了描述,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三、研讀課文,體會感情
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在這三段中,休最喜歡哪一句?
交流重點句:
。ǔ鍪荆喝绻蜒矍暗倪@一池荷花著作一大幅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1)在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畫。這是一幅極富色彩且讓人賞心悅目的畫兒,你來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綠、白、嫩黃……色彩豐富)(朗賣)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組成的,你來看看作者都描寫了荷花的那些姿態(tài)?(注意與掛圖的聯(lián)系,把具體形象和文宇訓練統(tǒng)一起來)(朗讀)
(3)荷花的姿態(tài)是不是只有這幾種;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朗讀)
。4)你還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態(tài)?作者為什么只描寫了這幾種?
。5)你認為,這這句話中,哪個字用的好?為什么?(活)這一個字,寫出了作者欣賞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間處處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來找找看。(朗讀)
挨挨擠擠:挨挨擠擠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勢來表現(xiàn)
露士:重點講出小蓮蓬的可愛和蓮蓬是在化瓣中包襄著的科學道理。
飽脹:用手勢來表現(xiàn)
。6)這幅畫呀,色彩多、姿態(tài)多還得是活的,這么好的畫兒是誰畫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讀前三個自然段。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尋著清香到了美麗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畫)。這幅畫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三個自然段,體會體會荷花的美。
第二課時
。◤土暽~:研讀課文第4.5自然段,體會感情,學習寫作方法;總結全文)
一、復習導入
1.認讀二三個詞
2.齊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第4、5自然段,體會慰情
1.師范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聽著人家的朗誦,好像看到了美麗的荷花池,我忽然覺得……
2.看到了這美麗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當作者陶醉在這種美的`境界中的時候,他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奇特的景色?
4.如果,體也變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會有哪些動物來告訴你什么?
5.作者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想呢?
6.齊讀第四、五自然段,體會荷花的美。
三、學習寫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板書:聞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現(xiàn)實)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這篇文章寫得這么美?
。ㄐ〗Y:富有感情、充滿理象是構成好的寫景文重的重要內(nèi)容)
四、回到整體,小結全課
1.齊讀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荷花,大家都被這美景陶醉了,我們再來感受一下花的美……
2.下課之后,把課文讀熟,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第三課時
。▽W習生字)
一、指導識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觀察描寫,識記字形
3.集體交流,重點點撥范寫:
形近字的區(qū)別:裳和常、蜻和晴
4.書寫練習。
5.自評互評。
二、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
。ㄔ瓌(chuàng)作品)
《春日》教案10
教材分析:
這篇韻文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春季熱鬧、和諧的彩色圖景——紅、綠交映,動靜相宜,每一句都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教學建議:由生活導入;自讀課文;整體感悟課文;識字教學;拓展延伸。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件出示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春天景色圖)誰來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我們學過哪些描述春天的古詩?(《詠柳》、《春游湖》,《春曉》),師生齊背《春曉》,今天我們也學習一首現(xiàn)代作家所寫的有關春天的.小詩《春日晨景》。(齊讀課題)
(二)教師配樂范讀。
(三)誦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己大聲讀課文,在讀書過程中,勾畫一下本課的生字詞,然后同桌說一說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2.同桌互讀,糾錯。
3.認讀生詞。
4.指名讀。(師生、生生互評)
(四)理解感悟課文:
中心議題:
讀了這首小詩你知道了什么?把你最欣賞的一句讀給大家聽吧,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色?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交流要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畫面:楊柳如煙,杏花微雨,燕子銜泥,飛蟲鳴叫,新荷小草……
講解過程中理解新詞意思(五更、曉、鳴蟲、新荷、漫坡)
1.五更天欲曉,三月春漸濃。(詩歌所描繪的時間,突出晨景)
2.兩岸輕煙楊柳綠,一園細雨杏花紅。(綠葉映襯著紅花,令人賞心悅目。)
3.堂前住燕子,籬下飛鳴蟲。(燕子和鳴蟲,給這幅畫面增添了動態(tài)美。)
4.新荷浮水層層碧,小草漫坡片片青。(一幅春季綠景圖躍然紙上。)
能帶著這樣的感情讀全篇文章嗎?
指導背誦。
(五)、拓展:
讀的讓人陶醉,我們真的像是在美麗的風景中了。是啊,楊柳如煙,杏花微雨,燕子銜泥,飛蟲鳴叫,新荷小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面對這樣的美景,此時此刻,你想用怎樣的方式表達你對春天的愛呢?
(唱歌、畫畫、寫幾句贊美春天的話……)
第二課時
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有幾個生字朋友還等著和大家交朋友呢!你們一定很想見到它們吧!(出示生字、認讀)
2.問:“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它?教教大家吧!看誰這個小老師當?shù)暮,你就是這節(jié)課的‘小博士’!”
(小組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取長補短)
3.出示“更好”“五更”讀一讀,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更”是個多音字,你還知道哪些字像它一樣?
例如:“好”、“場”……
4.書寫生字。(學生認真觀察后獨立書寫,教師重點指導“事、盛”的書寫)
5.完成寫字書。
《春日》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正確認讀本課6個生字和有這些字組成的詞語,會寫本課的6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件的輔助下,邊讀邊想象畫面,在感悟和朗讀中感受春景的美,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美好情景,激發(fā)學生對春天、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通過感悟、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6個生字和有這些字組成的詞語,會寫本課的6個生字。
2、在課件的輔助下,邊讀邊想象畫面,在感悟和朗讀中感受春景的美,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一、激趣導入
從學生學過的古詩和學生的生活入手,喚起并建立自己頭腦中春天的畫面。
師:我們這學期,舉行了“我背中華古詩詞”的活動,許多同學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秀。大家還記得有關春天的古詩嗎?
1、學生背誦古詩(教師預設有《詠柳》、《春夜喜雨》、《春游湖》等詩)
2、師:這一首首古詩如一幅幅美麗的圖畫,給我們展示了古代詩人眼中的春天,那么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能不能用幾句話說一說?
(學生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
二、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1、今天我們也學習一首現(xiàn)代作家所寫的,有關春天的小詩《春日晨景》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題目。
2 、齊讀課題
3、讀了題目,你知道了什么?(學生答出以后,教師追問“你從哪兒知道的?”)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現(xiàn)在,讓老師用朗讀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春天的早晨。
教師配樂范讀(必須入情入境)
2 、聽老師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3、學生自己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自主學習生字
4、指名讀文,齊讀
5、檢查學生識字效果
。1)“坡”讀一讀,選一選“po “ “pe’哪個正確?剛才老師聽有的同學讀課文的時候,把po讀成了”pe”,這是不正確的,聽老師讀,看老師的嘴型,聲母快,嘴型成半圓形。大家齊讀,指名讀。用“坡”組詞(山坡土坡)這個字怎么記?
出示“漫坡”讀一讀,文中指“小草漫坡”,我們看圖,漫坡是什么意思?
(2)“五更”誰知道五更指什么時候?“更”在這里讀幾聲呢?(指出多音字)
文中說“五更天欲曉”指的是什么時候?聯(lián)系題目想一想。
“曉”字在這里指“天亮了”。
“曉”字在書寫的時候應注意(),教師示范寫,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兩個。
(3)春漸濃,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漸”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組詞?
。4)新荷指什么?看圖,新荷是碧綠的,親切的讀一讀,碧是什么意思,可以組哪些詞,這個字怎樣記。
。5)杏花見過杏花嗎?看圖,杏花在春天開放,還有哪些花在春天開放?如何記住“杏”字?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你能分辨出它們嗎?考考自己吧。(注音)
煙()慢()坡()楊()
咽()漫()波()揚()
2、組詞。
煙()楊()堂()
層()漫()坡()
答案:1、yān màn pō yáng
yān màn bō yang
2、煙火楊樹課堂
一層漫出上坡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美好情景,激發(fā)學生對春天、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感悟、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一、復習導入
1、品讀課文,感受意境。
師:闖過了生字關,相信同學們再次讀書會更有收獲,請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的畫面。
2、同桌交流自己所想想到的(把你在讀詩的過程中所想到的和同學交流一下。)
3、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讀這些句子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
“兩岸輕煙楊柳綠,一園細雨杏花紅”
(1)學生讀文,然后描繪自己想到的畫面。
學生描述自己想到的畫面以后,教師出示課件:這就是兩岸的柳樹林,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好像來到了哪里?學生說:這里就是綠色的海洋,到處都是綠的,來到了綠色的世界。教師:作者在早晨天剛剛亮的時候,來到這里,昨夜剛剛下過一場細雨,水面彌漫著一層水氣,遠遠望去如輕煙一樣,輕煙是什么顏色?在仔細觀察水面,水面是什么顏色的?水也好像被染成了綠色。真是好像到了綠色的世界呀!誰來讀一讀這美麗的畫面!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學生有感情朗讀的方式:個人讀,集體讀,還可以開展怎樣的朗讀方式)
(3)深刻感受春天意境。
“一園細雨杏花紅”描繪的是什么情景?(一、二名學生說完之后,其他學生馬上讀一讀)
“燕子”這部分要繼續(xù)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構建畫面。引導“有了堂前,還有什么?學生體會到春天的生機勃勃就達到目的了。
“新荷、小草“直接看課件。教師引導:這個畫面用詩中的哪兩句來說,直接讀一讀,重點品讀“層層碧和片片青”
1、整體感知詩句和畫面
同學們再朗讀整首詩,想象整個畫面。
教師加入描述性的語言,描繪整個畫面,再次把學生引入情境,這樣的美景是誰帶給我們的?出示春天變化的情境圖(早春———春意漸濃————晚春)
真是“三月春漸濃”!
2、指導背誦。
二、拓展學習
1、讀了這篇文章,大家一定喜歡上了春日晨景,其實美無處不在,我們的家鄉(xiāng)春天也有另一番的美,能將給大家聽嗎?
2、在“我的采蜜集”里積累下自己找到的關于自然景物的文字、圖片、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ㄒ唬、巧嘴巴:
(認讀詞語,說意思。)五更欲望拂曉爛漫山坡漸漸岸邊杏花課堂
。ǘ⒄遗笥眩海ńM詞并造句。)
漸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岸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ㄈ、精彩回放。(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五更天()(),三月春()濃。兩()輕煙楊柳綠,一園細雨()花紅。()前住燕子,籬下飛鳴蟲。新荷浮水層層(),小草()()片片青。
答案:二、漸漸小草漸漸長大了
碧綠小草在一場雨過后,小草變成碧綠的
河岸河岸上長滿了小草
三欲、曉、漸、岸、杏、堂、碧、漫、坡
板書設計:
春日晨景
描寫時間(五更三月)
描寫景物(楊柳杏花燕子鳴蟲新荷小草)
【教學反思】
《春日晨景》這首小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春季熱鬧、和諧的彩色圖景——紅綠交映、動靜相宜,每一句都帶給孩子們不同的美感。每次講關于春天的課文或詩詞時,從孩子們的討論與理解中我都能充分感受到孩子們眼中的春天是絢爛多彩的,但在練習與拓展中我感到了迷惑。
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接觸到了很多關于描寫春天的課文、詩句,這學期更有《詠柳》《春游湖》《絕句》《村居》等古詩,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讓孩子給古詩配圖,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根據(jù)詩句的意思和描寫的景色配圖,柳樹、燕子、湖水,小船、荷葉、孩子、風箏、桃花等等,可以說畫面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如果單純提出讓孩子們畫一幅春天的美景,那么交上來的畫兒幾乎千篇一律都是太陽,白云、小鳥、草地、小花,把我們在課文中看到過的春天的景物都忘得一干二凈,看到這些我不禁產(chǎn)生了疑惑,孩子們真的學會了嗎?為什么課堂上說的頭頭是道,課下作業(yè)卻是截然相反的呢?
《春日》教案12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情感: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大體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回憶你記憶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檢查預習
1.自讀生字,在文中為生字注音。
2.抽讀。
3.小老師教寫生字。
易錯音:妝、濱、裁
易混淆:詠泳、濱賓、載裁、紫緊
4.抽讀、齊聲讀
三、學習《詠柳》
1.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鄉(xiāng)偶書》《采蓮》
2.解題:春天里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自由說)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贊美
3.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注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4.交流匯報1.2句
(1)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打扮的一樣。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嗎?(引導學生想象,春天萬物復蘇,柳樹也會發(fā)出新葉,新葉剛長出來的顏色,光澤接近碧玉)
(3)朗讀
5.交流匯報3.4句:
。1)細葉:細細的嫩葉
似:好像
裁:裁剪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呀!
。2)思考:這兩句采用了什么樣的形式?(自問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從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么?
。3)指導朗讀
6.朗讀全詩,感悟詩境
前兩句寫柳,后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休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反復朗誦,體會詩人贊美柳樹,歌頌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讀
語速適中,情感飽滿,基調高昂,注意停頓。
五、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詠柳》,并集體背誦,引入《春日》
二、解題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讀,初通詩意
1.自讀全詩,再抽讀。
2.分小組討論學習;讀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記號,勾出不理解的詞。
3.交流:提出不懂的'詞,板書,查閱字典理解
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水名
濱:水邊
光景:風光景色
一時:形容時間很短
新:新鮮、奇麗
4.由詞意思考:詩人在什么樣的天氣,到什么地方去游覽,他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5.整理出前兩句的意思:在天氣睛朗的日子里,詩人到泗水邊上死對頭觀賞風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6.說說你從一二句中體會到了什么?再指導朗讀。
7.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4句。
自讀、勾出不懂的詞,討論,交流解詞,再解意。
等閑:平常、隨便
識得:認識
東風:春風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艷的景色。
總是:都是
詩意: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可春風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只有在見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風帶來了這無邊的景色。
指導朗讀3.4句,說說體會,引導學生理解包含在詩歌中的哲理。
四、再讀,感悟詩境
聯(lián)系詩意,說說自已的理解,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五、指導朗讀、背誦
《春日》教案13
【設計理念】
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理解詩的意思,學習古詩并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
【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fā)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課前準備】
在黑板上劃出橫線,便于學生板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教學過程】
一、讀春:積累詞句(可當作課前活動)
開小火車,每人讀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聽。(學生有困難,師生幫助)
1、出示二字詞語:
立春早春初春春日開春新春仲春陽春晚春殘春暮春春令三春陽春春輝春風春水春光春色
春汛春雨春景春花春草春耕春游春暖踏春春雷春潮春華春季報春
2、出示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風得意春色迷人春色無邊春意盎然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春深如海春寒料峭春滿人間四季如春春風和煦春和日麗春風送暖春風浩蕩春風化雨春潮滾滾
春花怒放春意正濃春苗茁壯百花爭春春到人間百鳥鳴春春花爛漫春桃吐蕊枯木逢春春水盈盈春風輕拂
春風拂面春和景明春風蕩漾春風徐來春江水暖春雨絲絲春雨綿綿紅杏鬧春春花似錦
3、出示佳句名詩: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貴如油。
●一年四季春為首。
●一年之計在于春。
●春風不刮,草芽不發(fā)。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變臉。
●肥不過春雨,苦不過秋霜。
●季節(jié)不等人,春日勝黃金。
●春天人們起得早,秋后人馬吃得飽。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個人,一天誤掉了一個春。
●青年是人類的春天!
●春城無處不飛花。——韓愈
●紅杏枝頭春意鬧!纹
●東方風來滿眼春!钯R
●春到人間萬物鮮。——馮夢龍
●春到人間草木知!獜埵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紹翁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拙右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R知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K軾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獎⒂礤a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于門萬戶中!R道悅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贊嘆。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們要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學生板書題目)
3、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ㄖ该鍟澳纤沃祆洹保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朱熹酷愛讀書,才學淵博,他的文化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以后,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高興、喜悅、興奮、愉快、歡快、激動、舒暢、舒坦、得意……)(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jù)”,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說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教師點撥如下:
。1)勝日——原指節(jié)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里指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日子,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人的心情總是與天氣有關系,天氣好,人的心情也好。
。2)尋芳——春游,踏春,踏青賞花,看花觀景,尋找優(yōu)美的景色。春游時心情肯定很高興。
(3)泗水濱——泗水河邊。泗水河是一條美麗的河,在如此美麗的河邊騎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暢嗎?
。4)無邊——一望無際,沒有邊際,到處。視覺開闊,心情也會開闊。
。5)光景——風光景物,風景。不優(yōu)美的地方能叫風景嗎?優(yōu)美的風景令詩人喜悅萬分。
。6)一時新——一下子煥然一新。一時:速度快,令人感到驚訝、興奮、激動。萬物更新使詩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閑識得——等閑:隨隨便便,輕松,容易,不用費心。詩人悠閑自得,忘記了煩惱。說明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說明春光無處不在。識得:感覺到,領略到,認識到、接觸到。
。8)東風面——春風的面容。有一個詞語叫“春風得意”,春風來了,得意洋洋。詩人是在享受春風,享受春天。
(9)萬紫千紅——這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就出自這首詩,也就是說,這個成語是朱熹“發(fā)明”的。什么顏色都有,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F(xiàn)在還用來比喻豐富多彩的事物或無限美好的景象?吹桨倩幤G的景象,詩人能不高興嗎?
。10)總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詩人已完全被萬紫千紅的景色陶醉了,他從心底里發(fā)出“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風吹來的”。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其間,教師范讀一次。
8、說說古詩的意思。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詩人興致勃勃,來到泗水河畔觀賞美景。滿眼望去,無限風光,給人渙然一新的感覺。詩人悠閑自得,感受著春風的清新和溫暖:春風吹拂,百花盛開,到處萬紫千紅,洋溢著春的氣息。
《春日》教案14
教學要求
1 、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而理解這些特點和翠鳥捉魚本領的關系,初步知道翠鳥的特點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而漸漸形成的,教育學生懂得愛鳥、護鳥。
2 、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 、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4 、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結構。
5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 —3自然段。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教學錄像)、投影儀
課時安排:
3課時
流程展示:
展示翠鳥標本、導言入課
↓↓
投影學習目標投影學習方法
↓↓
學生質疑
↓
據(jù)疑板書導學
↓
學生再讀,找出課文從幾方面寫翠鳥可愛
↓↓
學生讀文,找出翠鳥外形特點的段落學生讀文,找出寫翠鳥活動特點的段落
↓↓
投影翠鳥外形圖VCD翠鳥鳴叫、飛行、等魚時畫面
↓↓
學生看圖、說圖文字投影描寫翠鳥飛行、等魚的語句
↓↓
投影文字描寫翠鳥外形特點讀文、勾重點詞,并聯(lián)系圖畫及上下文理解
↓↓
讀課文,勾句子,理解重點詞VCD翠鳥捉魚時動作
↓↓
動畫按作者描寫順序出現(xiàn)翠鳥身體各部分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
↓↓
對比體會作者描寫順序與自我說圖的順序完成形成性習題2
↓↓
完成形成性練習題1 →查標,對照學習目標,總結課文
↓
結束
《春日》教案15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情感: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大體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回憶你記憶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檢查預習
1.自讀生字,在文中為生字注音。
2.抽讀。
3.小老師教寫生字。
易錯音:妝、濱、裁
易混淆:詠泳、濱賓、載裁、紫緊
4.抽讀、齊聲讀
三、學習《詠柳》
1.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鄉(xiāng)偶書》《采蓮》
2.解題:春天里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自由說)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贊美
3.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注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4.交流匯報1.2句
。1)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打扮的一樣。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嗎?(引導學生想象,春天萬物復蘇,柳樹也會發(fā)出新葉,新葉剛長出來的顏色,光澤接近碧玉)
。3)朗讀
5.交流匯報3.4句:
(1)細葉:細細的嫩葉
似:好像
裁:裁剪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呀!
(2)思考:這兩句采用了什么樣的形式?(自問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從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么?
。3)指導朗讀
6.朗讀全詩,感悟詩境
前兩句寫柳,后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休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反復朗誦,體會詩人贊美柳樹,歌頌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讀
語速適中,情感飽滿,基調高昂,注意停頓。
五、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詠柳》,并集體背誦,引入《春日》
二、解題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讀,初通詩意
1.自讀全詩,再抽讀。
2.分小組討論學習;讀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記號,勾出不理解的詞。
3.交流:提出不懂的詞,板書,查閱字典理解
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水名
濱:水邊
光景:風光景色
一時:形容時間很短
新:新鮮、奇麗
4.由詞意思考:詩人在什么樣的天氣,到什么地方去游覽,他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5.整理出前兩句的意思:在天氣睛朗的日子里,詩人到泗水邊上死對頭觀賞風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6.說說你從一二句中體會到了什么?再指導朗讀。
7.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4句。
自讀、勾出不懂的詞,討論,交流解詞,再解意。
等閑:平常、隨便
識得:認識
東風:春風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艷的景色。
總是:都是
詩意: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可春風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只有在見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風帶來了這無邊的景色。
指導朗讀3.4句,說說體會,引導學生理解包含在詩歌中的哲理。
四、再讀,感悟詩境
聯(lián)系詩意,說說自已的理解,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五、指導朗讀、背誦
【《春日》教案】相關文章:
春日教案一等獎11-25
春日的作文02-04
春日賞梅作文02-07
春日即景作文02-06
春日路邊作文02-09
春日優(yōu)秀作文02-10
春日美景作文02-08
《春日》改寫作文02-05
青春日記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