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千米的認識》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千米的認識》教案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4、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5、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一、交流信息揭示課題
。ㄒ唬┙涣餍畔
出示課件:美麗的校園(教學樓、廣場、操場、跑道等)。
同學們你喜歡我們的學校嗎?為什么?課前老師帶你們?nèi)ゲ賵錾狭私庀嚓P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從教室走到大門口(200米)大約需要3分鐘。
3、沿操場跑2圈半(1000米)很了累?
4、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20分鐘。
。ǘ┙沂菊n題
師:在剛才同學們匯報中有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中衛(wèi)到銀川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長?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ǘ┻M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jié)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xx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北經(jīng)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jīng)過衛(wèi)謝路口,又向西到明珠。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fā)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學生獨立操作后交流匯報:(學生能匯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fā)一直南到蔡橋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北,再向北西至三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北經(jīng)十字路口,再向東到農(nóng)貿(mào)市場。……
三、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ㄒ唬┮龑W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公路上、摩托車表盤上等)
。ǘ┬蕾p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志)中衛(wèi)到迎水橋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峰山峰圖)珠穆朗瑪峰,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說說你思考的過程嗎?(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溫州至杭州高速圖)溫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ㄈ┬〗Y(jié):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ㄒ唬⿷镁毩
1、田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ǘ┱n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千米,火車每小時可行駛()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7-8及練習二第1、2、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知道千米在實際中的應用,認識日常生活中和千米有關的標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米=()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
2、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二、認識千米
1、情境引入:出示P7例3主題圖1
爸爸媽媽開車帶小明和小葉出去旅游。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
2、分析信息的含義,找出圖中的一個新單位千米
葉鎮(zhèn)21千米就是指離葉鎮(zhèn)還有21千米,靈山23千米指離靈山還有23千米。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3、小結(jié):千米(它的另一個名字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單位。
4、你們以前在生活中看到過千米(或公里)嗎?與大家說一說。
比如出租車打表、車站的里程表等
三、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小明和小葉來到了葉鎮(zhèn)。在體育場,看到了小朋友們正在舉行運動會。(出示P7例3主題圖2)
2、你們知道體育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嗎?
3、現(xiàn)在進行的是1千米的決賽,可是他們卻不知道1千米有多長,你們能當小老師教教他們嗎?
1千米(公里)=1000米
讓學生初步感知千米與米的關系。
4、活動找千米
。1)千米是我們生活中常常用到的長度單位,和我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比如小汽車1小時行駛80千米、馬拉松比賽的長度是42千米195米等等。你能從生活中找到千米嗎?
。2)4人小組交流自己生活中知道的千米,組長向全班匯報交流。
老師對學生找出的千米給出評價,從合理性方面考慮。
四、感受1千米
1、量一量
小組合作測出100米的長度,并在50米處做上一個記號。
2、走一走100米和50米。
a、睜開眼睛看,走一走
b、在頭腦里記下100米的長度,閉上眼睛走一走大概到什么時候會走到100米
3、估一估
a、閉上眼睛想像一下,2個100米有多遠,3個100米有多遠10個100米有多遠
b、估計一下從學校門口開始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
c、對結(jié)果進行測評
五、練習鞏固
1、練習二第1題
這是一道鞏固長度觀念的`練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試做,然后再校對。
2、練習二第2題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3、練習二第4題
根據(jù)不同的距離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千米的認識》教案3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P26《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3、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1千米的長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系。
【教學難點】體驗1千米有多遠?
【教學準備】米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誰能從大到小說說這些單位?什么時候要用到這些單位?
米(旗桿)、分米(課桌高)、厘米(書)、毫米(硬幣厚度)誰能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長?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高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那如果要測量我們學校到祁門縣火車站的距離,用哪個單位合適呢?今天我們要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朋友---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二、講授新知:
。ㄒ唬┙1千米的'觀念
1、師:誰知道繞學校運動場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兩圈半呢?請你把它寫在紙上。
。▽W生會出現(xiàn)2種答案:1000米、1千米)
師:你覺得這兩種答案都正確嗎?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誰來讀一讀:讀時區(qū)分1千米和1000米(個別讀、全班讀)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還可以怎么表示?(1km=1000m)
4、繞跑道跑一圈是200米,繞跑道跑5圈是1千米,從我們學校大門口到新十字路口測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多,閉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長?等會兒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說說從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
。ǘ┣着c米的簡單換算
1、那3千米=()米呢,你是怎樣想的?
。ㄏ耄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個1千米,所以是3000米。)個別說,看書上的想法,自由讀一遍,全班讀。
2千米500米=()米,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想:2千米是20xx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個別說,把想法說給同桌聽。
2、試一試:8千米=()米6千米20米=()米
做在草稿紙上,教師巡視指導,指出易錯處,6020米中的“0”容易遺漏。選一題說說想法。
3、剛剛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錯,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師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4000米=()千米4350米=()千米()米
。ㄏ耄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個1000米,就是4千米。)
。ㄏ耄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試一試:6000米=()千米5830米=()千米()米
三、作業(yè)設計:
1、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冰箱高140()。電線桿的高約6()。數(shù)學書厚大約6()。從祁門到屯溪的距離大概是70()。一支鉛筆長2()
2、練習六第1、2、3題。
四、課堂小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知道了多少長的距離大概是1千米,那我們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幾分鐘,走1千米需要幾分鐘呢?下課或放學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結(jié)果告訴老師或你的同學。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基礎訓練,第十四頁練習六(1)第1-2題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1千米=1000米1000米=()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量出到l00米的實踐活動,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從新賈橋沿方塔街走到華聯(lián),再到娛樂中心,沿操場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如果要測量常熟到蘇州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常熟到蘇州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用。
[評: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萬豐商廈到丹鳳銀樓、方塔商場、新華書店、華聯(lián)、商業(yè)大樓再過十字路口到娛樂中心,約1千米。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萬豐商廈一一丹鳳銀樓一一方塔商場—一新華書店一一華聯(lián)一一商業(yè)大樓一一十字路口——娛樂中心
小結(jié):1千米=1000米
[評: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quot;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評: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卒,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節(jié)時高效。]
三、千米的應用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ㄆ聊伙@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常熟到蘇州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jié):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評: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現(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jié)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3.綜合練習。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邊看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7個官兵方陣和25個車輛方陣共長2______。(千米)
1萬多名官兵過檢閱區(qū)時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閱兵式上的官兵為什么走得這么整齊嗎?在閱兵村,他們平均每天要走3億___(千米)整個訓練過程,他們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師: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訓練換來了祖國的榮譽。|
[評:再現(xiàn)慶祝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場面,進行新知識綜合訓練,以景激情自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xiàn)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要求: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10千米;2。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圖略)
[評:創(chuàng)設設計秋游最佳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總評:"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學生生活中很少接觸,顯得比較抽象,教材內(nèi)容單一、簡要,增加了教學難度。徐老師課前作了大量的準備,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聯(lián)系鄉(xiāng)土實際,教"書"育人。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關系融洽
《千米的認識》教案5
課題:
公頃與平方千米
新授人: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2頁例2。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準備: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周登玉,你們可以叫我周老師,很高興來到你們班,這節(jié)課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們愿意嗎?(愿意)
1、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你們已經(jīng)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ㄗ寣W生簡單說一說:生,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可用符號“ha”表示。師:1公頃有多大?生: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這么大,1公頃=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題你能完成嗎?)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shù)據(jù)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
。ń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二、認識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繞1個籃球場跑一圈是56米,大約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jié)果。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并交流。
5、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四第7題
想象物體的實際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全課總結(jié) 板書設計:
公頃與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6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過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比米小的單位,并且初步了解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教材先通過插圖說明千米在生產(chǎn)實際中的應用,然后通過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長度單位米,推算出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幫助學生建立起千米的觀念,并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為了讓學生掌握計量單位間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寫出“想”的思路,使學生在計算時有所依據(jù)。例1是見解長度單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設計了針對例1、例2的強化練習(試一試)。
對于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已有的基礎,強調(diào)新、舊知識的關系,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fā)展處加以復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促成新舊知識的轉(zhuǎn)化,盡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使課堂教學過度自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當然,學生也并非是一張白紙,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fā)表他們的意見,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當然,單單靠這些要使學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觀念還是相當困難的。學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單單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認識1千米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記得我第一次上這一課時時,就是讓學生
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認識1千米。結(jié)果學生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相當差。特別是聯(lián)系生活實例時,學生就錯誤百出。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沒有很好完成,教學的重點、難點沒有克服。
在這次教學時,結(jié)合上一次教學中的不足,我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設計,主要圍繞“怎樣較好的使學生建立1千米的觀念”思考。為了解決這一難點,在課前我在學校附近測量出1千米的長度,教學中,在學生想象1千米之后,帶學生去實地目測一下1千米的長度,這樣,學生想象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觀念。從之后的練習中,也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對1千米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當然,用目測的方法來感知1千米的長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有時間讓學生去走一走的話,學生對1千米的認識一定更加準確,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我讓學生課后去走一走,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
回顧整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與第一次教學相比,教學任務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學難點有了更好地克服。但是,整節(jié)課各部分的銜接及時間的掌控存在許多不足,在鞏固練習時沒能適當展開,沒有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千米的認識》教案7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單位換算和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對學生而言并不困難,而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新課的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序幕,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的興趣。在導入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選取一些富有時代氣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學生熟悉的和感興趣的、能引起學生積極思考探索的材料,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明確數(shù)學源于生活的本質(zhì),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課的導入通過我和學生比高矮這樣一個同學們感興趣的活動,幫助同學們回顧了以前學過的一些長度單位,通過讓學生說說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些有關千米的知識,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找到了學生學習的起點,有效地開展下面的活動。利用這樣的活動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陌生感,對數(shù)學有一種親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著重于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強調(diào)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在形成1千米概念的活動中,我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fā)展處加以復習強化,促成新舊知識的轉(zhuǎn)化,盡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再說說15分鐘能從學校門口到哪兒?再出示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讓學生判斷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整個過程,我不斷啟發(fā)、引導學生用自己身邊的事物、場景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把1千米與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很好地聯(lián)系了起來,讓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從模糊到精確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學生自己的個性以及創(chuàng)新一面,讓學生切實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最后我留了10分鐘時間帶著學生切實體驗1千米的長度,讓孩子們在跑道上量了50米,再體驗走了20個來回,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的概念建立。孩子們在實踐中收獲。
《千米的認識》教案8
一、知識與能力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的意義,掌握平方千米與公頃、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
2、能用平方千米計量較大面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合作討論和小組交流認識并運用平方千米。
2、通過具體情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感受到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運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公項與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并能準確地運算。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觀察想象、驗證歸納等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習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這些面積單位。下面請同學們完成這些填空題。
1、(1)4公頃=()平方米(2)73000平方米=()公頃
2、填一填
(1)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厘米。
。2)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平方米,相當于()
出示課件1.指名答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課前先收集資料的方式對土地面積有所了解,課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真實,真實而有意義的情景。讓學生聯(lián)系圖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也為學習新知設置一個知識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認識平方千米(板書)
二丶新授: 1.看到平方千米,你想到了哪個長度單位?(齊說)誰能說邊長多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呢?(指名答并說理由,評價)
出示課件2,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生讀)
2.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進率。
我們都知道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小組討論,并說明理由,看看哪個小組表現(xiàn)最棒。) 指名答:你們同意嗎?表揚說得好的同學 板書2 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齊讀2遍出示課件3,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3.算平方米與公頃的進率,剛才我們推算出來平方千米與平方米的進率,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1公頃=10000平方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公頃與平方千米的關系吧! 出示課件4.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結(jié)論,及時評價。
板書3 1平方千米=100公頃。
小結(jié):
三、鞏固練習
學了這么多,我們來運用一下,先思考,再舉手答,看哪些人答得又對又快。
四、看課件
1、請同學們看一組圖片,想想表示什么面積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2、小結(jié):平方千米是比較大的面積單位,通常用來表示縣、省、城市的面積。
五、拓展練習
六、全課小結(jié)
談談收獲!這節(jié)課同學們表現(xiàn)很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厲。
七、板書設計
認識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千米的認識》教案9
《千米的認識》教學計劃及反思
學習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學習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ㄒ唬┣皫滋欤蠋熀托∨笥岩黄鹪诓賵錾线M行了測量。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4.師:如果要測量小圩到大圩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二.課題提出,新課學習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小圩到大圩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1.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2.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用。
設計意圖:從測量本地兩個鄉(xiāng)鎮(zhèn)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三)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 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
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10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1、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測試走10米大約要多少步,100米大約要多少步,并記錄。
2、學生繞操場走1000米測試需要的時間,并記錄;記錄自己從家里都學校大約要走多長時間。
3、拍攝乘車行駛1000米的錄象。
三、教學目標和策略選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千米的實際長度,學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觸,為了使學生對1千米的實際長度有一個初步的觀念,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2、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本課是系統(tǒng)學習長度單位在小學階段的結(jié)束,學生能在已有知識對米的認識上,通過學習,找到米與千米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fā)展實踐能力。
教學策略的選擇:
1、匯報課前實踐活動,試圖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如走、跑、看等),經(jīng)歷想象、推測等思維過程,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2、通過錄象、照片,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比較長的長度引出千米。接著,再次展示錄象中1000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直接感受1千米。然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距離大約是1千米,怎么估計或是計算的,從而在學習4個長度單位的`基礎上構(gòu)建出一個新的千米的長度單位,使學生在舊知的回顧中找到新理知識的連結(jié)點。
3、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結(jié)合圖片出示,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并讓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單位間的換算。
4、綜合運用。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解決知識點,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在全班交流換算的方法,學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種,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到評價當中。
《千米的認識》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通過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
35頁例
22.能夠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
3.在學習生活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
【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土地面積單位公頃,讓我們來個課前小熱身?
1、邊長是( )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2、1公頃=( )平方米 7公頃=( )平方米 60000平方米=( )公頃
先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一些圖片(呈現(xiàn)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和杭州西湖的畫面,并出示相應的文字說明),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圖片中的文字。 2.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方千米”這一常用的土地面積
1.教學例2
。1)談話:同學們,猜測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
(2)說明: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
1引導: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頃呢?讓學生先獨立完成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2.體會1(1)出示教材第3
5(2)天安門廣場同學們都熟悉,它的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萬人集會,是目前世界上最
。3)1平方千米比2個天安門廣場還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教材第35
4.
1.教材“練習六”第5
先獨立填寫,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強調(diào)填寫的單位要與事實相符
2.教材“練習六”第6
學生獨立練習,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比較、體會兩種換
3.教材“練習六”第7
4.教材“練習六”第8
5.教材第35
6.布置課后作業(yè):完成“練習六”第9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初夏早上六點,清亮透明的月兒還躲藏在云朵里,不忍離去,校園內(nèi)行人稀少,我騎著單車,晃晃悠悠的耷拉著星松的睡眼。校園內(nèi)景色如常,照樣是綠意盈盈,枝繁葉茂,鳥兒歌唱。經(jīng)過西區(qū)公園,看那碧綠的草地,飛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這里尋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車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記掛北區(qū)的荷塘;叵肫鸲涨謇硗旰商恋目葜∪~,一片蕭條的景色:湖水變成墨綠色,沒有魚兒游動,四處不見了鳥兒的蹤影,只有蓮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潔大叔撐著竹竿,乘一葉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爛的枯葉殘枝挑上船。幾個小孩用長長的
鐵鉤把蓮蓬勾上岸,取下里頭成熟的蓮子。
《千米的認識》教案12
設計說明
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的“可視性”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此,在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
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幫助學生感受“千米”。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情境,喚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圍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千米、建構(gòu)千米、應用千米。
2.注重交流,概括換算方法。
在學生掌握了千米和米的進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方法思考問題,使學生掌握正確思考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引出“千米”
1.在數(shù)學王國里,有一座五指山,住著長度單位五兄弟(教師伸出四根手指),猜一猜,這里住著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它們之間的進率分別是多少?(學生回答)
3.你能用手勢告訴大家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別有多長嗎?(學生動手比劃)
4.揭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回想了長度單位中的四兄弟,那么拇指峰上住著誰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顧,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1.建立1千米的表象。
(1)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2)課件出示例4,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分析,然后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1千米有多長。
預設 生1:用米尺要量1000次。
生2:100米的路,要走10次。
生3: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20xx步。
生4:繞200米的.操場走5圈。
生5: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2.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的學校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想象: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學校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3)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感知,逐步加深學生對1千米的理解,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
⊙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1.引導學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符號km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摩托車的表盤上等)
2.欣賞生活中的千米。(出示課件)
(1)世界上最長的河——尼羅河全長約6671千米。
(2)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是884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引導學生小結(jié):計量比較長的路程或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
《千米的認識》教案13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千米,建立千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
千米觀念的建立。
課前實踐活動:
帶領學生走一走100米長的一段路,感知100米的長度。
教學過程
復習引新,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師:你能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這幾個長度單位排排隊嗎?(米、分米、厘米、毫米)
師:能跟我們說說這“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各有多少長嗎?它們之間的進率還記得嗎?好!請你填一填
出示:練習紙第一題——10毫米=( )厘米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600厘米=( )米
說說最后一題你是怎樣想的?(指名說、同桌說)
創(chuàng)設情境
師:胡老師前幾天騎車回家,過了樓巖橋頭,在山嶺處看到一塊很高的路牌,上面寫著“距離尚田還有3km”。同學們,這“km”表示什么意思呢?
師:千米!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
揭題:我們今天就要來具體認識“千米”這個新的長度單位。
板書:千米的認識
簡介:在我們?nèi)粘I钪幸獪y量較長路程時,我們就需要用到這個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聯(lián)系生活,建立“千米”的長度觀念
師:看到“千米”這兩個字,你現(xiàn)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千米有多少長、千米和米之間有關系嗎……)
請生猜測一下它們之間會有什么關系,引出:1千米=1000米
師:課前老師帶大家走了100米長的一段路,大家現(xiàn)在腦子里有100米長度了嗎?
四人小組討論:那么估計一下從我們校門口出發(fā)到樓巖初中這段路程大約有多少;(約300米)再從樓巖初中出發(fā)到春光食品廠大約有多少路程?(約300米)現(xiàn)在 距離1000米還差多少米?(400米)
師: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的路程大約是1千米?(到飛揚特鋼)
師:你還知道從我們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也是1千米左右?(到上樓巖、到項岙……)
師:現(xiàn)在你的腦子里有1千米的'長度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千米和米的單位換算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km”的意思就是“千米”,那么這個“3km”就可以寫成(3千米)
板書:3千米
還可以怎么寫?引出:3千米=3000米
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說)
師:好,從校門口到飛揚特鋼是1千米,從山嶺到尚田是3千米,那么請你算算:從校門口到尚田有多少千米呢?(先要估計從飛揚特鋼到山嶺還有多少路程)
生:4千米多。
師:多多少呢?
生:500米左右。
師:4千米多,多了500米,該怎么寫呢?(引出:4千米500米)
板書:4千米500米
師:那么它還有其他寫法嗎?引出板書:4千米500米=4500米
。ㄖ该f說思考過程、再同桌說說)
這樣也會寫了,那這幾題根本就難不住大家了,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
出示:練習紙第二題——9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米
2千米5米=( )米
4000米=( )千米
師:說說最后兩題的思考過程。
師:你的腦子可真靈活,還會反過來思考!老師這兒還有一道更難的,不知大家有沒有信心把它答完整!
出示:4350米=( )千米( )米
說說該怎樣想。
還想再試試嗎?
出示:練習紙第三題——6000米=( )千米
2400米=( )千米( )米
4005米=( )千米( )米
說說“4005米=( )千米( )米”的思考方法。
練習鞏固
現(xiàn)在我們有多了一個長度單位“千米”,你能正確運用這五個長度單位嗎?
請?zhí)钌虾线m的長度單位
出示:練習紙第四題
鉛筆長16( ) 教室寬7( )
步行每小時可走5( ) 飛機每小時飛行20xx( )
你能很快地比較出這些單位長度的大小嗎?在 里填上>、<或=
3800米 4千米 6300米 6千米30米
80米 8千米 3千米12米 3012米
師:能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嗎?
出示:學校操場跑道每圈長140米,跑了10圈共多少米?(合多少千米多少米)
全課總結(jié):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實踐活動:先估計再填表格,(實際路程可通過詢問父母、駕駛員等方法得知)
樓巖——奉化 奉化——寧波 寧波——杭州 樓巖——杭州的總路程
估 計
實際路程
評析:
1、緊密聯(lián)系生活。讓數(shù)學源于生活,歸于生活。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要求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因此這一堂課著重體現(xiàn)新課程的這一理念:復習以前所學的長度單位,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認識中導出千米這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然后引導學生,并結(jié)合實際指出這些單位所表示的實際長度。在學習千米時,也是通過學校的運動場的周長等生活材料來建立千米的概念的。之后,讓學生估計一下,從你家到學校,大概有多少距離?說一說生活中其它大約相隔1000米的地方等。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性和作用,體驗數(shù)學的魅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生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后,讓學生了解千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如課件屏幕顯示:汽車里程表、公路邊的標志牌,這樣讓學生再次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最后的綜合題則是引導學生把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2、深刻體驗生活。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至始至終體現(xiàn)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基本理念。課前讓學生走走,數(shù)數(shù),感受1千米的長度。認識千米這一單位時,由學生從學校操場一圈的周長推導出1000米大概有多長。在提示進率時,由他們自己組成學習小組分析討論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及相互之間如何轉(zhuǎn)化。綜合題練習時,更是把學生推到了前臺,讓他們自己結(jié)合實際獨立運用。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也設計了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如在學完千米這一概念后,即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學習2千米50米=( )米,50000米=( )千米等。綜合題也是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互相交流的。這樣設計的目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合作意識和探究學習意識。
3、快樂享受生活。著重體現(xiàn)學生主動建構(gòu)知識意義的過程。
基于建構(gòu)主義以學為中心的教學過程是完善學生認知結(jié)構(gòu)的最有效途徑。教學過程中,著重體現(xiàn)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高效、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下通過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在原有知識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通過與新的所學知識同化后,即通過“自主學習”后完成對千米的概念、進率的認識。如學生從10米、100米和200米的實際長度推出1000米的具體長度,從1000米=1千米推出20xx米=2千米甚至更多。為了達成學生順利建構(gòu)其知識結(jié)構(gòu),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了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設計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駕車旅游中的數(shù)學問題。二是采用積極性評價肯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三是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幫助學生建立千米概念的表象。四即小組協(xié)作學習。五是強化練習設計,即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后,都及時安排進行必要的練習等。
《千米的認識》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千米的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活動:
課前領學生到操場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計下所需的時間和走100米要幾步?
教學過程:
一、導入,初步感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并用手勢表示長度。
2、填空:2米=()分米60厘米=()分米
300厘米=()米
3、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賳稳藭赖拈L度是60()。
②深圳國貿(mào)大廈的高度是160()。
③有一項田徑比賽是200()跑。
4、[課件出示中國地圖]:
、僬埻瑢W們找到首都的位置,再找到我們省會的位置,從北京到杭州的鐵路[課件演示閃動的鐵路]這段長1651(),你知道填什么長度單位?還能用以前學過的單位名稱嗎?
計量較遠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單位(板書:千米)所以北京到杭州的鐵路長為1651千米。
②讓我們再去欣賞北國冰城的景象吧![課件同時出現(xiàn)哈爾濱冰雕圖片]從北京到哈爾濱的鐵路長1388千米(這個單位由學生說)。
、勰氵想到美麗的春城去參觀世博會嗎?[課件出現(xiàn)世博會圖片]從北京到昆明的鐵路長3179千米(這個單位也由學生說)。
5、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具體認識“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揭示課題)。
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
。1)了解千米的實際長度;
(2)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千米的應用。
二、新課展開:
1、聯(lián)系生活,建立“千米”觀念:
我們現(xiàn)在知道“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大嗎?(大。
剛才我們從地圖上認識了“千米”,那現(xiàn)實生活中,1千米到有多長呢?
上課前老師帶領你們在操場上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個100米?(10個)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齊讀一次。根據(jù)這道公式,
a、出示畫面討論一下問題:
、儆玫忍栂噙B,說明他們的長度怎么樣?
、诘忍杻蛇叺臄(shù)字和單位相同嗎?
、垡硎疽粋距離的長短能不能只看數(shù)字?還要看什么?
、芮缀兔字g的進率是多少?
、菝卓梢杂梅杕表示,千米可以用符號km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以怎樣表示?
思考:1千米到底有多長?
提出問題:誰能用身邊的例子說說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如果在100米長的路上來回走一次就是200米,那么來回走幾次就是1000米?(5次)
你們都已記下自己走100米路的時間,照這樣計算,走1千米大約需要幾分鐘?
找一找,從學校出發(fā)到哪個地方大約是1千米的路呢?(從學校到……)你還知道哪段路程也是1千米左右?(學校操場200米一圈,跑5圈是1千米左右……)
現(xiàn)在你腦子里有1千米長度的概念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B、出示幾組常規(guī)畫面,強化“千米”概念。
、俪扇嗣啃r可行5千米。
、谧孕熊1小時可行15千米。
、酃财1小時可行40千米。
、芑疖1小時可行駛80千米。
⑤飛機1小時可飛行700千米。
2、學會米與千米的換算:
。1)例1教學:2千米=()米2千米500米=()米
、傧耄耗銜扑闵厦鎯深}嗎?嘗試做一做,再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诜答仯海ㄖ该卮穑2千米=20xx米,因為1千米是1000米,2千米是2個1000米,就是20xx米;
2千米500米=2500米,因為2千米是20xx米,加上500米,就是2500米。
、劬毩暎3千米=()米8千米=()米
6千米720米=()米
3千米25米=()米
做后,把方法說給同桌聽。
。2)例2教學:4000米=()千米4350米=()千米()米
①你再來試著做一做,再與同桌交流思考方法。
、诜答仯4000米=4千米,因為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有4個1000米,就是4千米;
4350米=4千米350米,因為4350米可以分為4000米與350米,4000米是
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劬毩暎6000米=()千米
2400米=()千米()米全體同學自由說推算過程。
7005米=()千米()米
。3)、自學課本P84-85。
三、練習鞏固:[課件出示]
現(xiàn)在,老師要帶你們到智慧宮去闖一闖,只有動腦筋,開了金銀鎖,你
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準備好了嗎?
(1)銀鎖題:
1、練一練2,填數(shù)軸。
2、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珠海到廣州距離151()數(shù)學課本厚()
學校操場長250()成人3小時行15()。
3、在里填上“>”、“<”或“=”。
20xx米Ο3千米5千米20米Ο5020米
4100米Ο4千米8千米Ο8006米
。2)金鎖題
1、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倨嚸啃r行60米。()
、1千米又叫1公里。()
③跑道長400千米。()
、50千米和5000米同樣長。()
2、把下面的速度與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T3
3、改錯題:
小明的日記
20xx年4月19日星期六
今天早晨7點鐘,我叢2厘米的床上起來。用了10小時很快刷了牙、洗了臉,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長約20分米的油條。然后和爸爸媽媽走了200千米來到公共汽車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鐘。路上碰到體重50克的小胖子叮叮,叮叮問:“小明,上那里去?”我說:“去江心嶼放風箏!倍6Uf:“石坦巷離江心嶼很近,才3米呀!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里的一個新成員—千米,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收獲嗎?(了解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簡單換算,并了解了它的實際用途。你現(xiàn)在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延伸:
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千米的認識》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認識,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通過實踐活動,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積極地數(shù)學學習情感,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 導入:認識千米
(課件出示二年級小朋友的數(shù)學日記)
20xx年9月1日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學校報到。我很高興,因為爸爸給我買了一個長2分米,寬6厘米,高3厘米的鉛筆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為我們來回一共走了2米的路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二年級小朋友寫的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們大家來讀一讀。(齊讀)
師:他們來回只走這么長的路程會累嗎?
師:生活中你在哪見過千米?(高速路牌、表盤等) 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看!
。ǔ鍪菊n件:千米 km 公里的圖標)
師;這是同學們說的高速路牌,說說什么意思?
指著“限速”標志 你認識嗎?說說什么意思?(學生說不出,老師解釋)
師:仔細觀察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千米可以用km表示,又叫公里)(板書:km 公里)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看來千米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而且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千米用字母km表示,又時還把它叫做公里。
二、 感受千米
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我們就從100米來研究。(出示千米) 師:你熟悉這個地方嗎?猜一猜從新西巷路口到學校的什么位置大約100米?(學生討論 交流)
師:想知道100米到底在哪嗎?看!(播放錄像:老師做適當?shù)慕忉專?/p>
師:哦,原來從新西巷口出發(fā),經(jīng)過操場,還要路過校門口,一直走到體育器材那大約100米
師:想知道走100米大約花多長時間嗎?大約花1分半,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體會一下100米有多長。(閉眼睛體會)
師:如果走10個這樣的長度,你知道走了多少米嗎?(1000米) 師:你是怎么想的?(10個100米就是1000米)大約多長時間?(十幾分鐘)
師:原來我們步行1000米要用十幾分鐘,F(xiàn)在你們對千米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你估一估:從天龍到迎澤橋東走,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學生討論)
師:老師也做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從天龍到迎澤橋東加油站大約1千米,你想說什么?
(1千米很遠,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師:如果老師站在天龍,你在加油站,我大聲喊你的名字,你能聽見嗎?
師:通過剛才我們了解到了10個100米就是1千米,步行1千米大約花十幾分鐘,而且還發(fā)現(xiàn)千米是比米大的單位。
師:我們感受了生活中的1千米,現(xiàn)在回到學校里。(出示課件:操場)
師:一圈200米,幾圈是1000米?1000米還可以怎么寫?(板書:1千米=1000米)
師: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單位不同,數(shù)字也不同)
師:雖然單位、數(shù)字不同,但他們表示的距離?(出示課件:操場250米、400米)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4個250米是1000米,也是1千米)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1000米,你能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ǔ鍪菊n件:想想做做1題)
師: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讀一讀,找找關鍵字
三、 鞏固練習
師:小花參加跑步比賽,體育老師讓他繞400米的操場跑5圈,小花一聽,5圈?是多少米,多少千米?你知道嗎?打開課本45頁,你來寫寫。(匯報)
師:20xx米=2千米,那么(出示課件)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師:現(xiàn)在我們對千米和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師考考大家的判斷力,認為對的站起來,認為不對坐著不動。(出示課件) 汽車每小時行60米
1千米又叫1公里
跑道長400千米
50千米和5000米同樣長
師:你們真了不起,那老師到想問問你們,什么時候用千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長度時用千米)
師:說得好,(老師做手勢)
。ǔ鍪菊n件:天安門城樓高、南京長江大橋、長江) 師:你會填嗎?追問:為什么?
師:你們太聰明了。(老師表情)
師:這又是什么圖呢?從圖中獲得哪些信息呢?
師: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師:第二個問題你要怎么解決?(同桌討論)
師:你們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四、 欣賞
(鳥類飛行速度、長江長度、地球半徑等自然界有關千米這一單位的知識)
五、 小結(jié)
今天我們有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它是?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千米 (km)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千米的認識》教案06-27
《千米的認識》教案02-02
《千米的認識》教案優(yōu)秀02-22
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范文03-25
蘇教數(shù)學《認識千米》教案03-25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案范文03-25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認識平方千米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