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應體現(xiàn)三維認知、能力、情感)
1、用圖畫和文字表達珍惜食物的意愿,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2、通過分工合作設計、制作海報。
3、培養(yǎng)幼兒合作精神。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活動重點:
分工設計海報難點: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與幼兒一起欣賞宣傳保護環(huán)境的海報,請幼兒說說海報的用途。
二、基本部分
(一)請幼兒介紹他們帶來的食物圖片,出處然后老師提議設計"珍惜食物"主題海報,并提出建議:可以用現(xiàn)有的圖片拼圖,也可以用繪畫的方式。
(二)請幼兒分組,給每組分發(fā)一張打圖紙,請各組先設計海報,討論怎么分工,如:由誰來繪畫,由誰來負責粘貼。
(三)已經(jīng)完成討論的組開始制作海報,老師巡回指導各組,并給與必要的幫助。
(四)全部完成后,老師在黑板上寫上"珍惜食物海報展",并張貼各組的海報。
三、結(jié)束部分幼兒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海報,張貼在幼兒園走廊的墻上,提醒大家珍惜食物。
活動反思:
幼兒對珍惜食物在這一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是幼兒對海報設計過程的構(gòu)成因素理解不是很清楚。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海報的設計過程。海報的構(gòu)成因素重要有三點:文字、圖形與色彩。文字。標題。標題是海報內(nèi)容的濃縮、提煉,是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說明文。除標題、副標題外的.文字都屬于說明文。畫面上的文字一般要概括、簡煉,要寫在突出的位置上,以便突出主題。圖形。海報是視覺藝術,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題,給人以直觀的印象,使它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而引人注目,達到宣傳的目的。圖形又可分為具象和抽象兩種。色彩。色彩是海報中的重要因素。色彩具有象征性,可使人們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聯(lián)想。鮮艷奪目,對比強烈的色彩能引人注目。一般來說,標主題往往施以重點,鮮艷和明亮跳動的顏色。還可以用大面積暖色包圍冷色,突出冷色或圖形。也可以反過來,用大面積冷色包圍暖色或大面積淺色包圍深色等。在實際操作中,色彩的配置是千變?nèi)f化的,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圍繞主題、突出主題,一切為主題服務。
通過以上幾點的分析和說明,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對學生的設計與構(gòu)思有所啟迪和幫助。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對所抓握的物體進行正確的分類和計數(shù),并記錄、比較多少。
2、愿意與老師、同伴交流操作的方法和結(jié)果。
3、能積極的參加操作活動及時整理操作材料。
二、活動準備:
教具:紅棗、白云豆、花生米、記錄單、筆、小碗等。
學具:小碗(內(nèi)裝紅棗、白云豆、花生米若干)、記錄單、筆。
三、活動過程:
1、男孩女孩比一比。
(1)師:請小朋友做個自我介紹,叫什么名字?是男孩還是女孩?
師幼相互熟悉,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師:有男孩有女孩,男孩女孩誰多誰少呢?怎樣才能知道誰多誰少呢?
引導幼兒討論要比較多少必須先分一分再數(shù)一數(shù),最后比一比才能知道。
2、抓把紅棗比一比。
。1)出示紅棗,師:今天我?guī)Я艘恍〇|西,想看看嗎?猜猜這是什么?(紅棗)今天我們要來玩?zhèn)游戲,想跟我玩嗎?(幼兒回答)我們今天要玩一個抓一把的游戲?玩什么?抓幾把?什么叫抓一把?(就是一只手抓,只抓一次,看看一把你能抓多少)誰想來和我挑戰(zhàn)一下,比比看我們都抓一把,誰能抓的多?(請幼兒與教師比賽抓紅棗。請一名幼兒來和老師比賽,一人抓一把)
(2)師:猜猜看是他抓的多,還是我抓的多。(為什么你覺得他/我抓的'多?怎樣才能知道誰抓的多呢?
師幼分別數(shù)紅棗,引導幼兒檢查、驗證誰多誰少。(注:數(shù)一個放到碗里一個)
。3)師:還想玩嗎?我請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來比一比。
請2名幼兒進行抓紅棗比賽。
3、出示裝有紅棗、白云豆、花生米的小碗
。1)師:我今天還帶了一些東西,想看嗎?(搖一搖小碗)這個聲音跟剛才的聲音一樣嗎?(搖晃紅棗的碗進行比較)這個聲音咚咚咚的要比剛才的聲音怎么樣?(響)那猜猜看這里會是什么?(老師打開小碗,向幼兒介紹里面有什么,特別提出白蕓豆:它是一種豆類,這個豆子是什么顏色的?白白的像天上的什么?(白云)所以這個豆子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白蕓豆。叫什么?你們認識它了嗎?喊喊它的名字。)
。2)數(shù)清有幾種。
師:我們今天還要再來玩一個抓一把的游戲。玩什么?(抓一把)這回要記住了只能抓一把,看看你能抓出什么來?我先來試一試,猜猜看我這一把里都抓到了什么?(教師放入碗中給幼兒看)
師:那現(xiàn)在我想給你們一個小任務,敢不敢接受我的任務。好的,我想請你們幫我看一看我每樣東西抓出了幾顆?你們會不會呀?那怎么樣才能知道每樣東西有幾顆呢?(把每樣東西分開來數(shù)一數(shù))
。3)試著記下來。
出示記錄單,師:看,今天我這里還有一張記錄單,這是什么?(記錄單)請你告訴我這個表示什么?(紅棗)這個呢?(花生米)這個呢?(白蕓豆)每樣東西有幾顆就請你記在它的什么地方。浚ㄏ旅妫
。ㄓ懻撚涗浄椒ǎ⿴煟何蚁雴柲銈兝,如果我的紅棗抓出來了3顆,你會怎么記呢?(如果不用數(shù)字,還可以怎么記呢?引導幼兒用符號表示)待會就請你用最簡單最快的方法來表示它好嗎?畫好了記錄好了以后,別忘了幫我找出在抓一把中哪樣東西抓的最多,好嗎?
。ǎ矗┙榻B規(guī)則:今天啊抓一把的游戲就在你們身后的桌子上,待會就請你們來玩一玩什么。浚ㄗヒ话眩┯涀×酥荒茏ヒ话,抓出來什么就是什么,別忘了在你的記錄單上記清楚每樣東西有幾顆,最后找出最多的作上標記,好嗎?
4、大家都來抓一抓。
(1)幼兒自主游戲。
師:請幼兒到操作區(qū)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2)交流討論結(jié)果。
師:剛才我們玩了什么游戲啊?現(xiàn)在請你看著你的記錄單,誰愿意來向我介紹一下你每種東西抓了幾顆?哪種最多?
。ǎ常┱堄變鹤杂傻亟涣鳌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摸摸、看看、嘗嘗、說說,認識常見的水果與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區(qū)別。
2、愿意大膽表達自己對水果與干果的看法,激發(fā)幼兒興趣。
3、能將水果與干果正確分類并進行記錄,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和分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紅帽的人物形象圖片。中班科學《認識干果和水果》
2、籃子(內(nèi)裝多種水果和干果)。
3、每組兩只分別標有“水果”和“干果”字樣的塑料筐和水果干果若干。
4、每組準備表格和筆用來記錄。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紅帽圖片,引發(fā)興趣:師:這是誰?今天小紅帽來我們班做客了,還給大家?guī)砹松衩氐亩Y物。她的禮物是一個大籃子,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摸起來是什么感覺的.,你覺得是什么?拿出來看看你猜對了沒有。
二、了解水果與干果的特征與區(qū)別:
1、出示蘋果和核桃作為代表,請一個幼兒上來摸一摸并嘗一嘗。提問:蘋果吃起來什么感覺,摸上去呢?那核桃呢,它的殼怎么樣,吃起來有沒有像蘋果一樣有很多果汁?像蘋果這樣吃起來味道甜美,有很多果汁的叫做水果,我們一般吃它的果實。像核桃這樣外表堅硬,吃起來干燥少汁的叫做干果,吃的是它的種子。
2、小紅帽的籃子里還有很多水果和干果,請一個小朋友來幫忙分分類。要求說出這是什么,屬于水果還是干果。
3、出示用水果加工而成的干果—葡萄干,楊梅干,紅棗干等等。提問:這是什么?老師不知道把它們放在哪一邊。它們是水果還是干果,為什么?總結(jié):葡萄干,楊梅干是人們用曬干、烘干的方式把水果變成了干果。
三、分小組進行分類嘗試:每一組提供不同種類的干果和水果若干,將它們分別放到相應的塑料筐中,并做好記錄。簡單畫,勾“水果”還是“干果”。
四、總結(jié)并體驗水果大餐:小紅帽今天很開心,因為小朋友們知道了水果和干果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所以,小朋友們可以享受她帶來的水果大餐了。
活動延伸:將水果干果圖片投放在區(qū)域中供幼兒探索。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感受游戲的愉悅性,懂得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同伴間要互相幫助。 2 、練習表演能力,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 、場景布置:小羊家,家 附近有大樹,有條小河,在小羊家里有一只火爐。樹可用一張綁了幾根樹枝的高椅子代替,小河用粉筆畫出來。小羊家門用兩張小椅子代替,火爐則用一張小桌子代替。
2 、小羊、老狼、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的圖片或頭飾若干個;顒舆^程: 1 、活動導入
首先以提問 “ 小朋友還記得昨天講的小羊和狼的故事嗎? ” 的方式導入到活動主題,然后和小朋友們一起回憶故事,掌握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對話。
2、示范表演
。ǎ保┏鍪拘⊙、老狼、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的圖片或頭飾,讓孩子們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通過圖片或頭飾來示范表演情節(jié)的第一部分:狼要吃小羊,小動物們來安慰小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幼兒自由試演,教師指導
。ǎ保⿲嗌虾⒆用堪藗人一組扮演一個角色(小羊、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然后找一個扮演老狼(如果沒有人扮演,就由老師來演)。
(2)幼兒通過故事語言、動作把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來,在表演過程中老師加以指導。
。础⒂^摩表演
每一個角色請一個小朋友來扮演,其他小朋友欣賞他們的表演,分響他們的快樂。
。、收拾材料,游戲總結(jié)
剛才我們一起幫助小羊,沒有讓他被老狼吃掉,小朋友是不是很高興
活動反思
今天下午進行的表演游戲《小羊和狼》已經(jīng)進行到了第二次游戲了,相比第一次游戲而已,本次游戲中幼兒對于角色的對話和出場順序更加的熟悉,大部分幼兒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表演欲望,游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jié)束。
反思本次游戲,即存在一些亮點,但是必不可少的也存在一些不足,總結(jié)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本次游戲制定的兩個活動目標:1、在熟悉故事的情節(jié)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運用恰當?shù)恼Z句、動作,表情,表現(xiàn)角色性格特征,并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人物和情節(jié)。2、學習與同伴協(xié)商,共同分享游戲的快樂。目標制定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基本教學目標達到,但是在創(chuàng)造人物和情節(jié)上沒有很好的突破,需要在下次游戲時再進行改進。二、本次活動中,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角色動作模仿,讓其他幼兒進行學習,但是也因此讓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受到限制,被前面幾位幼兒的動作所影響,沒有辦法創(chuàng)新,后來教師及時改變了方式,讓幼兒集體自由表現(xiàn),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才被激發(fā)出來,雖然常規(guī)有些混亂,但是幼兒的表現(xiàn)力卻是得到很大的展示。三、幼兒在分組進行表演時,在場地的劃分和布置上的自主能力不足,過于依賴老師,教師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四、分組表演時,個別幼兒過于投入于角色的表現(xiàn),導致沒有很好的分清游戲和現(xiàn)實,扮演白馬的凱東由于過于投入,不小心真的踢到了扮演狼的思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下次游戲中教師一定要提醒告知幼兒表演不能具有性。
通過每次的表演游戲,能明顯的看到孩子們的進步。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快樂,而我們老師
們在反思中得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中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孩子認真觀測和察看毛線歪曲的圖案,勇敢想、勇敢講,進一步提高聯(lián)想能力。
2、勉勵孩子自個兒嘗試甩毛線,并從來不同的方位來觀測和察看毛線圖,用完好無損地語言開展表達。
3、協(xié)助孩子憑借小動物玩具,開展自編小故事教學。
教學預備:
1、毛線自由歪曲范圖兩張,物品投影器。
2、孩子人手兩根粗毛線。
3、小動物布娃娃數(shù)個。
4、節(jié)拍明顯的Music磁帶一盤、幼兒教師變戲法的Music。(自選)
教學過程:
一、集體表演《毛線舞》。
1、教師:孩子,你們手里拿的是啥呀?(毛線)很長的毛線真漂亮,我們一塊兒來跳個毛線舞,好不好?(好)
2、播放Music,孩子自由跟著教師表演毛線舞,體會毛線在天空中飛舞的動姿。
3、教師:毛線除可跳漂亮的'舞蹈,亦能做啥哩?(織衣衫、做毽子、捆物品、扎辮子……)
二、觀測和察看教師表演“毛線變戲法”,能依照毛線歪曲的圖案,勇敢聯(lián)想“像啥”。
1、教師:教師還會用毛線來變戲法哩,你們想看嗎?(想)
2、教師跟著Music表演毛線變戲法:先把雙手抓緊毛線的兩頭,開展出示教學;再一手抓緊毛線的一端,從上向下使勁甩動;最終把毛線飄落到物品投影器上。
3、教師:孩子認真瞅瞅,你認為毛線變?yōu)榱松?
4、孩子先與小伙伴開展一下溝通,接著答道:“我認為毛線變?yōu)榱恕痢痢!泵銊詈⒆佑赂蚁、勇敢講,踴躍表達自個兒的想法。
三、孩子自個兒嘗試甩毛線,并說一說自個兒的毛線變?yōu)榱松?幼兒教師參加孩子的教學,及時捕捉孩子“光鮮”的思維與聯(lián)想,并回饋給其余的小孩。
四、學習從來不同方位來觀測和察看毛線圖,進而發(fā)散孩子的聯(lián)想。
1、教師:剛剛孩子變的魔術真優(yōu)秀!此刻教師又有個新的變戲法方式,請你們一塊兒來專心地看看!
2、教師跟著Music表演毛線變戲法,方式和上面的一樣。
3、四個方向旋轉(zhuǎn)毛線圖,啟發(fā)孩子與小伙伴一塊兒想、一塊兒講。
五、孩子再次嘗試毛線變戲法,并啟發(fā)孩子改變自個兒觀測和察看毛線圖的方位,使聯(lián)想更加廣闊。可請2到3位孩子表演給大伙兒看。
六、嘗試憑借小動物布娃娃,與毛線圖開展協(xié)作,創(chuàng)作美妙的小故事。
1、教師:教師的毛線圖里還藏著一個美妙的小故事哩,你們來聽聽。
2、欣賞教師創(chuàng)作小故事,明白小動物要與毛線圖編在一塊兒。
3、孩子自個兒嘗試變戲法、選小動物玩具、創(chuàng)作小故事。啟發(fā)孩子先想想、說說自個兒的毛線變?yōu)榱松?再開展說故事教學。
4、請2到3位孩子出示他們的小故事。
七、完結(jié)教學:
師:今日,你們?nèi)绱硕嗟男⌒∧g師表現(xiàn)得真挺好。下課之后,你們能用雙面膠帶把毛線粘在白紙片上,用蠟筆來添一添、畫畫,讓毛線圖越發(fā)漂亮,好不好?(好)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知可愛的小兔和媽媽之間真摯深切的母子深情。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X有多什么,我就有多愛你”。
3.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自己對媽媽的愛,表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準備
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封面,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1.這本書叫什么名字?這本書里的愛字在哪里?
2.你就得這個故事講的是誰和誰的愛的故事?
二、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師:小兔子用了一個什么動作來表示“愛”的?站起來做做看。
小兔子說完,兔媽媽是怎么說的?兔媽媽和小兔子誰愛得多呀?(師幼張開手臂比較)
2、師:小兔子又用了什么動作,說了什么話,表示對媽媽的“愛”的?站起來舉舉看。
3、師:看接下來小兔子又做了什么動作?猜猜它可能說什么?
4、師:就這樣,兔媽媽和小兔子就這樣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山腳下,它們看到了什么?
它們看到了這么多美麗的`景色,小兔子就用其中的一樣東西表達對媽媽的愛。小兔子指著遠處的高山,說:“山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
小兔子怎么說的?誰能用圖中的一樣東西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用來表達愛。依次出示圖片誰能用“XXX”表達心里的愛?
教師小結(jié):原來,我們看到的這些東西都可以表達對別人的愛,心中有愛就表示出來,愛你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三.體驗、遷移愛的情感,大膽表達自己的愛
師:這個故事里的愛多嗎?平時在家里你愛誰?那在幼兒園呢?
教師小結(jié):看來,小朋友都是心里有愛的孩子,心里的愛要大聲說出來。所以,別忘了對你愛的人說一句:“我愛你”。
四.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中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聽聽、說說、學學中,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人物特點。
2、積極參與活動,在情境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故事課件 。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人物特點,在情境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法、提問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活動導入,引出故事。
師:看,這是什么呀?那這個蘋果樹長的怎么樣?高高的蘋果樹上還長滿了紅彤彤的蘋果,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為什么喜歡?有個朋友也很喜歡吃蘋果,你們看,是誰?因為它長得灰灰的、小小的,所以叫鼠小弟。
二、基本部分,傾聽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1、教師講述故事開頭。
師:鼠小弟也想吃蘋果,他來到高高的蘋果樹下,望著滿樹紅彤彤的蘋果,好想吃呀。
鼠小弟能吃到蘋果嗎?說出你的想法。那鼠小弟到底有沒有吃到蘋果呢?
2、情節(jié)一 小鳥來摘蘋果。
出示小鳥圖片摘下一個蘋果。
教師繼續(xù)講故事:這時,飛來了一只小鳥,小鳥飛到了蘋果樹上,摘走了一只蘋果。鼠小弟看到了心里想:哎,要是我也有翅膀該有多好呀。
出示鼠小弟圖片:看它在干什么?鼠小弟會飛嗎?可是,鼠小弟再努力,也沒能飛上樹。
3、理解情節(jié)二 大象來摘蘋果
師:聽,誰來了?出示大象圖片。
走來了一頭大象,大象能吃到蘋果嗎?那它是怎么吃到蘋果的?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大象。用長鼻子來把蘋果卷下來。大象也吃到蘋果了,鼠小弟看到了心里怎么想?那鼠小弟會怎么做呢?
出示畫面:鼠小弟拉著長鼻子,心里想:要是我也有長長的鼻子,該多好。
4、理解情節(jié)三、四 長頸鹿、袋鼠來摘蘋果
師:誰來了?
長頸鹿會用什么辦法吃到蘋果呢?誰來學學它的`樣子?拉長脖子摘了一個蘋果。
鼠小弟看到了又會怎么想呢?
學說:要是我也有長長的脖子該有多好呀。
出示畫面:看鼠小弟在干什么?伸長脖子說要是我也有長長的脖子該有多好呀。
可是鼠小弟吃不到蘋果,再怎么使勁伸脖子,還是夠不到。
師:看看是誰一蹦一跳地來了?袋鼠能摘到蘋果嗎?猜猜它會怎么摘蘋果?我們學一學小袋鼠跳起來摘蘋果。這次,鼠小弟會想些什么呢?它怎么做呢?學說:要是我也能跳得這么高該有多好呀?墒鞘笮〉苓是沒能摘到蘋果。
5、理解情節(jié)五 海獅來幫忙
師:樹上的蘋果越來越少了,可是鼠小弟到現(xiàn)在還沒摘到蘋果,它心里會覺得怎么樣?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幫幫鼠小弟?
海獅也看到了傷心的鼠小弟,它決定要來幫助鼠小弟。猜猜它會怎么幫助鼠小弟摘到蘋果呢?教師繼續(xù)講故事:海獅,看見傷心的鼠小弟,海獅說:鼠小弟,你怎么了?鼠小弟問海獅:海獅,你會飛嗎?你有長長地鼻子嗎?你又長長得脖子嗎?你能跳得很高嗎?海獅搖了搖頭:這些我都不會,不過我有一樣本領。于是,海獅把鼠小弟彈到高高的蘋果樹上,鼠小弟摘到一個蘋果,海獅又把鼠小弟彈到蘋果樹上,鼠小弟又摘到一個蘋果。師:鼠小弟摘到蘋果的時候,心里是什么感覺?摘到蘋果可真開心,鼠小弟摘了幾個蘋果?為什么要摘兩個蘋果?
三、結(jié)束部分,完整欣賞繪本PPT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公共汽車的用途及功能。
2. 嘗試用歌聲和動作表現(xiàn)公共汽車運載乘客的情景。
3. 萌發(fā)乘車的安全意識,爭當文明乘客。
活動準備
1. 準備錄有人們乘坐公共汽車情景的錄像帶,如人們上車的`情景,投幣,找座位,讓座位等的情景。
2. 準備紙幣,攝像機,紙,筆。
3. 準備大人的,孕婦的,殘疾人等的服飾道具,公共汽車的道具。
4. 布置公共汽車站和馬路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玩具引題
出示玩具公共汽車,引導幼兒說一說這是一輛什么車。
啟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公共汽車的車廂是長長方方的?匆豢,數(shù)一數(shù)公共汽車有幾個車輪。
引導幼兒談一談公共汽車上有什么,如司機,售票員或自動投幣機等。
二、交流經(jīng)驗
引導幼兒談論公共汽車是用來做什么的。
啟發(fā)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乘車的經(jīng)歷和感受。
三、觀看錄像
播放有關“人們排隊上車,投幣或買票”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
啟發(fā)幼兒與同伴說一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游戲活動
播放音樂《乘車》(見“小小資料庫”),引導幼兒齊唱。
引導幼兒自造道具,分成二至三組,分別扮演司機,老人,小孩,孕婦,殘疾人等,隨著音樂《乘車》邊唱歌曲,邊玩乘公共汽車的游戲。
提醒幼兒用小椅子拼成一輛公共汽車。
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用適當?shù)姆绞郊右灾笇В缒7滤緳C說“請給老,弱,病,殘,孕讓座”,車子轉(zhuǎn)彎,請拉好扶手,“XX車站到了,要下車的請準備,開門要當心”。引導幼兒了解乘公共汽車應注意的問題。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的教案02-12
幼兒園中班教案《螞蟻》中班螞蟻的教案11-15
兒歌中班教案12-30
中班元宵教案01-15
關于中班教案01-08
中班教案簡單02-23
《比粗細》中班教案02-23
情緒中班教案12-16
中班藝術教案01-28
中班游戲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