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語言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目的:
1.要求幼兒正確的用量詞
2.體驗比賽的競爭性與趣味性
準備:
1.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圖片若干,獎品若干
2.將參加游戲的幼兒名字都寫在黑板上
過程:
一、教師說出意義中物體名稱,請幼兒說出量詞(如:教師說:"門",幼兒就回答:"一扇門";教師說:"輪船",幼兒就回答:"一艘輪船"等),說對了,就在他名字下面記一分。
二、游戲熟練后,還可以由回答正確的幼兒說出另一種物體的名稱,再請其他幼兒回答,依次類推,看誰得分最多。
三、給得分最多的幼兒發(fā)獎注意事項:開始時,教師應說一些幼兒熟悉的物體名稱,由全體幼兒回答,以后,再請個別幼兒回答,并記分。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當今的一種社會想象:獨生子女多,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由大人包辦的,可以說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生活中,孩子沒有遇到過困難,生活經驗很少,遇到問題,總是問媽媽,基于這個問題,我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認識到:遇到問題光聽別人說是不行的,還要親自去試一試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且,讓幼兒知道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自己的答案要靠自己的行動來獲得。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簡單的復述故事,并能進行角色表演。
2、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知道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多動腦筋想一想,從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故事中人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課件),讓幼兒猜是什么?(小馬的出現),小馬長大了,它要給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二、展開
1、播放課件,幼兒看動畫片故事(分段進行),故事講至“小馬連忙收住了腳,不知如何是好”暫停播放課件,讓幼兒體會小馬矛盾的心情。
提問:
。1)、故事中有誰?
。2)、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3)、牛伯伯怎么對小馬說的?
。4)、小松鼠又是怎么說的?
。5)、小馬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6)、你如果是小馬怎么做?(幼兒討論)
接著播放課件,故事講至“沒……沒想過”,暫停播放課件。
提問:
。1)、老馬怎么對小馬說的?
。2)、河水到底是深 還是淺?(幼兒討論)
接著播放課件,故事講至“也不想松鼠說的那樣深”引導幼兒體會深和淺的相對性。
提問:
(1)、小馬后來怎么做的?它發(fā)現河水到底怎么樣?
。2)、為什么老牛和松鼠說的都對?
。3)、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教師小結:遇到任何問題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親自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干。
2、再次欣賞故事、拓展體驗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我們的皮膚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皮膚的功能,并能用語言表達觀察結果和操作中的感受。
2、教育幼兒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并使皮膚盡量不受到損傷。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畫面“我們的皮膚”(一)、(二)、(三)、(四)、(五)。
2、感覺材料:冰塊、熱水、鋼絲刷,絨毛玩具若干,瓷磚,木塊。
3、放大鏡若干。
活動過程:
1、找一找皮膚在哪里。
請你們找一找我們的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膚。(幼兒互相觀察議論)
誰能告訴大家你發(fā)現人身體上哪些地方有皮膚?(人的身體上每個地方都有皮膚)
2、看一看人的皮膚是什么樣的。
。1)誰會說說,人的皮膚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地說說自己的'看法)
。2)請你用放大鏡仔細地看看皮膚上有什么?(皮膚上有細細小小的毛孔,絨絨的汗毛,手上的皮膚還有指紋和手紋)
3、說一說皮膚有什么功能。
。1)請幼兒觸摸有關材料。
看看桌上有什么。請你們一個一個仔細地摸摸它,說說你感覺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上不同部位的皮膚去感覺材料的粗糙光滑、軟硬、冷熱、平整、刺手等。
。2)誰能說說你感覺到了什么?(冰塊是冰冷的,杯里的水是熱的,鋼絲刷是刺手的,瓷磚是平平的、滑滑的,玩具是軟軟的,木塊是硬硬的……)
(3)請幼兒取出幼兒用書畫面(一)、(二)。請你們看看畫上的小朋友怎么了?皮膚破了,細菌會侵入身體,應該怎么辦?(擦藥水,消毒,用沙布包起來)(讓幼兒體會到皮膚的保護作用)
教師請幼兒看幼兒用書畫面(三)。
小結:
皮膚像一件最貼緊最合身的衣服穿在我們身體的外面,保護著我們的身體。它還能感覺出冷、熱、疼痛,感覺出物體的軟硬、光滑和粗糙,有了這些感覺,我們就能保護身體不受傷害,如很燙的東西就不去碰它。皮膚上有毛孔,幫助身體排汗、散熱,天冷了,毛孔就縮小,不讓冷空氣進入身體內。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復述故事中的角色對話以及運用對話中的句式,說出新的句子,進行續(xù)編。發(fā)展幼兒思維的'跨越性和流暢性。
2、培養(yǎng)幼兒安靜的進行傾聽同伴講述故事的良好習慣。
活動內容:
續(xù)編故事《小猴子賣圓圓》
活動準備:
手偶三只,商店背景圖一張,需創(chuàng)編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利用一張有一個陰影圓的紙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請幼兒進行猜測:這張圖上的圓形是什么?做什么用的?
二、請幼兒欣賞手偶劇表演《小猴子賣圓圓》
1、復述第一遍故事時請幼兒幫助解決故事中出現的問題。
2、完整復述第二遍故事。
三、出示最后一張圖片。
請幼兒進行大膽猜測:小兔子想買什么?它是怎么說的?
四、請幼兒將自己的猜測。
五、集體舞《猜拳游戲舞》
六、結束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吹牛”這種大膽想象方式帶來的樂趣。
2、能大膽想象,能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3、能區(qū)別吹牛與說謊的不同。
4、喜歡聽故事,能安靜地聽老師講故事。
5、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6、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欣賞漫畫、笑話、動畫片。
活動過程
1、引題——初步理解詞語“吹!
。1) 講述“吹牛”,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昨天,xx小朋友對我說,他家里有一架很大很大的飛機,比樓房還要高,還要大,可這架飛機就只坐一個人。
。2) 討論:
——師:你認為剛剛的這位小朋友說的是真的嗎?為什么?
——幼:這位小朋友講的不是真的,是在吹牛,是在說笑話的,逗著玩的)
。3)教師小結。
(吹牛就是說大話,把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說成已經發(fā)生了)
2、感受作品中吹牛的新奇、有趣。
(1) 欣賞故事第一部分(“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很喜歡吹!薄捌嚤晃也缺饬恕保
問:你覺得誰吹牛更有趣?為什么?
。2) 欣賞故事第二部分(“這時候,又有一個小朋友依果爾走過來”——“吹牛是為了開心,說著玩的,不是去騙人的”)
問:1、你認為誰在吹牛,誰在撒謊?
2、吹牛和撒謊一樣嗎?為什么?
。3) 欣賞故事第三部分(“依果爾歪著腦袋想了想”——“我飛到了”)
——吹牛真有趣、真好玩,你們想不想來吹牛?
3、嘗試吹牛
——吹牛大會就要開始了,現在你們趕緊準備你們的吹牛故事,我們要開始了。準備好的小朋友可以跟好朋友一起講講。看誰吹牛最厲害。ㄓ變鹤杂山Y伴說,請個別幼兒示范吹牛)
4、嘗試表演
根據故事內容及老師提示,請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附故事:《吹牛大王》
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很喜歡吹牛。這一天,他倆又在一起吹牛。
小米沙問:“你幾歲啦?”
斯大西克說:“九十五歲呀!”
小米沙馬上說:“我一百九十歲了呢!”
斯大西克說:“我個子很高,比你爸爸還高呢!
小米沙說:“你沒我爸爸高!
斯大西克說:“從前我很高,后來慢慢變矮了呀!
小米沙說:“我以前也是個大人,我能游到河對面去呢!
斯大西克說:“你能游一條河,我還能游過大海呢!
小米沙說:“我在海里游的時候,一條大鯊魚游過來,‘咔嚓’一下,把我的腦袋咬掉了。”
“那你怎么沒有死?”
“我干嗎要死?我游到岸邊,走回家來了。”
“你不是沒有腦袋了嗎?”
“當然沒有腦袋。”
“沒有腦袋,你怎么走回家呀?”
“就是這么走的,走路用腳,又不是用腦袋!
“那你現在怎么有腦袋?”
“另外長出來的呀!
“想得妙!”斯大西克聽了很羨慕,他想吹得比小米沙更有趣。
斯大西克說:“有一次,鱷魚把我給吃掉了!
小米沙大笑起來:“哈哈哈......那你怎么還活著?”
“后來,鱷魚又把我吐出來了!
小米沙動起腦筋來。他要編一個更好玩的。
“有一次,我在街上走,很多汽車開過來了!
“我知道,我知道。”斯大西克說:“你馬上要講汽車從你身上開過去了!
“根本不是這么回事兒,我不說這個!
“那你說什么呀?”
“看見汽車開過來,我一腳踩上去,‘卡啦卡啦’,汽車被我踩扁了!
這時候,又一個小朋友依果爾走過來了。他聽了一會兒小米沙和斯大西克的吹牛,插進來問:“你們在干嗎呀?”
“吹牛唄,吹著好玩,就像編故事、講笑話一樣很有趣的。誰編得好,誰就是吹牛大王!
依果爾說:“你們吹牛沒有好處,我昨天撒謊,就得了好處。”
依果爾開始講起來:“爸爸、媽媽出去了,我把冰箱里的`冰淇淋都吃光了。我又拿了一點點冰淇淋抹在妹妹嘴上。爸爸、媽媽回來問,誰吃了那么多冰淇淋?我說,都讓妹妹吃掉了。媽媽罵了妹妹一頓。妹妹哇哇大哭起來!币拦麪栔v完,開心地大笑起來。
“妹妹挨了罵,你還那么高興!毙∶咨痴f:“你這是撒謊,不是吹牛!
斯大西克說:“就是呀,吹牛是為了開心,說著玩兒的,不是去騙人的!
依果爾歪著腦袋想了想說:“那,你們再編幾個,讓我學學。我也想當吹牛大王。”
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又開始吹起牛來:“從前,我會飛,有一天,我飛到......”
教學反思:
吹牛的目的是娛樂,騙人的目的是損人利己。前者 充滿童稚的幻想,后者充斥功利的動機。幼兒愛空想,時常 區(qū)分不出真假,辨別不了吹?障肱c撒謊騙人的不同。本次 教育活動讓幼兒明白:不回避客觀事實,既積極引導幼兒童 真的大膽幻想,又讓幼兒初步了解吹牛與撒謊的區(qū)別。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小學校生上課的基本程序及應遵守的紀律。
2、嘗試書寫數字和自己的姓名。
3、理解兒歌內容,并有表情地朗誦。
活動準備:
1、幼兒參觀過小學,對小學有初步的感知。
2、將活動室的桌椅按小學的樣子擺放。
3、幼兒自備書包與學具。
4、準備小鬧鐘一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談話,幫助幼兒回已參觀小學的情景,激發(fā)幼兒學做小學生的興趣。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對小學的回憶。
。1)我們參觀了什么小學?
(2)小學生在什么時間做操?做操時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3)小學生怎知道上課的時間到了呢?
。4)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
(5)下課了小學生做些什么?
。6)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小學生?
3、模擬小學生上課。
。1)引導幼兒模擬小學生上課時擺放課本和文具的方式。
。2)教師先示范當小學老師組織幼兒上課,再讓幼兒輪流當小老師,其他人當小學生,模擬小學生上課鈴響進教室,坐好,起立,問老師好……
。3)啟發(fā)幼兒議一議,誰最像小學生。
。4)指導幼兒用小學練習本嘗試寫自己的姓名。
4、學習兒歌《上課鈴》。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握筆和書寫姿勢。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大班語言的教案03-11
大班語言家教案12-30
大班語言古詩教案01-17
大班語言水果教案03-18
大班語言領域教案03-20
大班語言秘密教案03-26
大班語言守株待兔教案03-24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03-26
大班語言兒歌教案04-01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