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中班教案集錦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門是各種各樣的,了解一些特殊的門。
2.體驗多種多樣的門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門的愿望。
活動準備:
課件《有趣的門》。
活動過程:
一、游戲激趣,引出話題。
玩"開門"游戲,教師和幼兒相互熟悉,并引出活動內容。
二、看看說說,了解常見的門。
1.幼兒說說自己家的門你們家什么地方有門?
2. 觀看去老師家開門的錄像,比較各種門的不同你剛才看到了幾扇門?都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原來門是各種各樣的,它可以給我們帶來安全、干凈、方便、溫暖。
三、觀看課件,了解一些特殊的門
1. 感應門。
。1)(出示一扇感應門)看看是哪里的門?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整個畫面:好德超市)你們走過這種門嗎?門是怎么打開的?
。3)同樣是玻璃移門,這扇門和老師家廚房的門有什么不同?
(4)介紹感應門(感應器和門鈴聲)。
小結:感應門真神奇,走到門前自動開。
2. 旋轉門(播放旋轉門的錄像)
。1)這是什么門?你在哪里走過旋轉門?
。2)它和家里的門有什么不一樣?
。3)裝了旋轉門有什么好處?
小結:旋轉門真有趣,排隊進出不碰撞。
3.伸縮門。
(1)(出示伸縮門的局部)猜猜這是什么?(出示一個伸縮門)這是什么門?你在哪里看見過?
。2)這扇門是怎么開的?(出示伸縮門的錄像)。
小結:伸縮門本領大,車子進出真方便。
四、"串門"游戲 ,體驗門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1.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來"造門",自由合作造出各種喜歡的門。
2."串門"游戲,體驗各種門的開啟方式以及門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反思:
簡短的游戲運用馬上激起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介紹自己家門時,幼兒的家中房間的描述非常正確,如廁所、廚房、臥室,那時有了主題中經驗的積累。
觀察比較老師家的門,小朋友說出有顏色、式樣、、材料、開門方式等的不同。
部分幼兒對感應門的經驗教豐富,那時因為大多數(shù)孩子家的`小區(qū)附近都有好的超市,因此對門就不陌生。
看到旋轉門,孩子們覺得很有趣好玩,在生活中經驗也比較豐富,試教時,有孩子還生成了進出旋轉門要注意的事項,這樣的內容更體現(xiàn)我們生態(tài)的教育理念,對孩子教育的內容來源于幼兒生活,又回歸生活,為幼兒的生活服務。
"公司、少年宮、小區(qū)門口、、",幼兒說出了教多的經驗,說明中班的孩子已經很會對周圍環(huán)境引起關注了。老師還和幾個孩子合作造門,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了鋪墊。
幼兒在造門時非常的專注,有獨立的也有合作的,所造的門也不局限,對每種門的特點都能用肢體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
教師思與得:
1、本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清晰、層次遞進;顒又兴械拈T是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因此幼兒對門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有了經驗的鋪墊,孩子在活動中也就有了自信,活動中師幼互動也就能很好地表現(xiàn)。
2、活動中對不同的門導入方法雖然都是利用了視頻圖像的手段,但是如何針對各種門的不同特點,教師設計適宜的提問讓幼兒的思維更加活躍。這是我們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互動追問時、語言回應時都要注意的。
小百科:門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門是分割有限空間的一種實體,它的作用是可以連接和關閉兩個或多個空間的出入口。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能正確地認識圓形、叁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征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設計了《有趣的圖形》的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叁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qū)分叁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運用多種感觀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4、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5、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難點:圓形和方形的認識和區(qū)分。
活動準備
1、叁種幾何圖形若干。
2、魔法衣、魔法棒。
3、課件《圖形變變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開火車》舞蹈進場。
(孩子入座)師:“小朋友們,魔術王國到了,前幾天魔術王國的國王給了我一個寶貝,看我身上穿的這件就是魔法衣。魔法衣有個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神奇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1)、教師念兒歌:“魔法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么?”摸出正方形,問:“這是什么?(正方形的卡片)小朋友們真棒!“正方形有四條邊它們一樣長”問:"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見過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fā)幼兒說出)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羅老師找出的圖片。
(2)、再念魔法:“羅老師要變魔法啦!來看看羅老師變出了什么,魔法變變變,變出了長方形”(正方形對折)長方形的兩條邊都是一樣長(摸一摸)一邊長,一邊“短”,那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見過什么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fā)幼兒說出)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羅老師找出的圖片。
(3)再念魔法:“羅老師又要變魔法啦!來看看羅老師這次又變出了什么,魔法變變變,變出了叁角形”(正方形對折)叁條邊,叁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見過什么東西是叁角形的?(啟發(fā)幼兒說出)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羅老師找出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真棒,認識了這么多圖形寶寶,魔術王國里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我們來看看它變出什么了?魔法變變變(邊說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機器人”。現(xiàn)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個機器人它由哪些圖形寶寶組成的?(表揚)。
“魔法魔法變變變,哇,魔法棒真厲害一下子變出叁幅圖,”教師用魔法棒“變”出另外的.幾幅圖畫,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來找一找。
二、游戲:小動物找家?guī)煟骸澳Хò舻谋绢I可真大,它還會邊出小動物呢!小朋友們,你們看都是誰啊?”魔法變!變!變!(“變”出叁種小動物)師:“咦!這叁個小動物好像不高興,我們來問問他們怎么了。”
“小狗、小豬、小兔子,你們怎么啦?”
(小動物說話:)“我們找不到家了!”
“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小動物找家吧!你們愿不愿意啊?”
幼:愿意。
師:“你們看,這些都是小動物的房子,現(xiàn)在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找家!(把叁種幾何圖形的卡片發(fā)給幼兒)師:“小動物說它們的房子都是有形狀的,我們來聽一聽,小豬說:我們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們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正方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做得真好,都幫小豬找到家了。小狗說:它們的房子是叁角形的,小朋友們看到叁角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叁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狗也找到家了,小兔子說:它們的房子是圓形的,小朋友們看看圓形的‘房子’在哪里?”讓幼兒把圓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也幫小兔子找到家了”。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幫小動物們找到家了,小狗、小兔子、小豬可高興了!(把叁種小動物分別“送到”相應的“房子”里)(叁)、結束部分:讓幼兒鞏固對叁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魔術王國認識了好多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說說它們是誰啊?”(依次出示叁種幾何圖形的卡片,讓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
師:“魔術王國里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東西,下次老師再帶你們去,好不好?我們也唱著歌回家吧!”開著火車回家去
教學反思:
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shù)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以“郊游”的游戲情節(jié)為主,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這樣效果會更好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后再加以室內教學,使幼兒的認識從實物——圖形過度,符合認知規(guī)律。結束延伸環(huán)節(jié)比較匆忙。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在主題活動《有用的植物》開展的過程中,我?guī)ьI幼兒去我園的綠色田園教育種植基地“親青樂園”參觀。“親青樂園”里有青菜、紅薯、大蒜等各種蔬菜,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們議論開了:“這種蘿卜最難吃了,我可不愛吃!”“大蒜臭臭的,我不喜歡吃……”對于幼兒普遍不喜歡吃蔬菜的現(xiàn)象,我認為組織一次“喜歡吃蔬菜”的集體活動比較有說服力。同時,課程《指南》中也指出:教師應善于將幼兒一日活動中自發(fā)生成的,具有發(fā)展價值和共同興趣的熱點問題與預設活動的內容有機結合。于是我讓幼兒回去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了解有關蔬菜的各種知識,在幼兒取得一定經驗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什么部位可以吃”,目的是將幼兒的經驗整合提升,進一步激發(fā)幼探索的興趣。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樂意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嘗試按吃的不同部位對蔬菜進行分類。
2、自己設計蔬菜湯配料表,感受做小廚師的快樂。
本次活動首先我讓幼兒交流介紹自己愛吃的蔬菜,了解蔬菜的不同種類和豐富的營養(yǎng),從而喜歡吃蔬菜,樂意吃蔬菜;并知道不同蔬菜什么部位可以吃;其次我讓幼兒合作制作蔬菜湯配料表,并介紹推銷自己的蔬菜湯,讓幼兒在挑選、思考、記錄、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什么部位可以吃”的生活經驗,體驗做小廚師的快樂,同時,也充分感受到學習探索以及同伴間合作交流的樂趣。
最后,希望這次活動的前期引導和活動的開展能受到大多數(shù)小朋友的喜愛,也懇請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正。
活動目標:
1、樂意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嘗試按吃的不同部位對蔬菜進行分類。
2、自己設計蔬菜湯配料表,感受做小廚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參觀過菜場、幼兒已經收集了有關蔬菜的各種知識
2、蔬菜若干(幼兒自備、教師準備)、分類筐、蔬菜自選車、菜籃、記錄(筆、表格)。
活動過程:
一、交流已有經驗——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蔬菜。
1. 老師: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喜歡吃的蔬菜,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介紹。
提問:你最喜歡吃什么蔬菜,為什么?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帶來的蔬菜。
3、請個別交流,鼓勵幼兒用說說蔬菜的樣子,猜謎等多種形式,介紹蔬菜。
4、教師幼兒的交流情況。(對幼兒內容的概括、可以是顏色的歸類、樣子等等)。
二、幼兒按照吃的不同部位進行分類。
1、 教師設疑,引出活動內容。
1)、老師:你們愛吃的蔬菜品種真多,看看老師喜歡吃什么?(出示蘿卜)2)、引導幼兒討論蘿卜吃它的什么部位?結合“親親樂園”活動,幼兒回憶 哪些長在地上,哪些長在地下,在討論“根、莖…
2. 幼兒相互討論自己帶來的蔬菜,初步了解蔬菜吃的不同部位。
3. 幼兒動手實踐,把自己帶來的蔬菜進行歸類。
1)、|教師出示標有(根、莖/葉、花、果、種子)標志的籃筐。
2)、幼兒把自己帶來的蔬菜進行歸類。
3)、糾錯、,看看有沒有找錯家的蔬菜寶寶?為什么?
三、幼兒設計蔬菜湯配料表。
1、 教師出示各種蔬菜,提議制定一份蔬菜湯配料表,激發(fā)幼兒制作蔬菜湯的興趣。
老師:我們喝到的蔬菜湯都是大人為我們制定的,今天我們自己來做小廚師,做一份自己喜歡的蔬菜湯,怎么樣?
2、引導幼兒理解并確定蔬菜湯配料表的設計要求。
根(圖形)
莖/葉
花
果
種子
材料
加工
后形狀
a:幼兒兩兩結伴,選擇蔬菜。
b:商量討論菜名,邊在自選車上選擇蔬菜。
c:把選擇的蔬菜對應畫在表格中,可以根據(jù)需要,一格多選或不選。
3、、幼兒結伴組合,制作蔬菜湯。
四、介紹推銷蔬菜湯
教師提示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制作的蔬菜湯的所選原料、菜名、味道、及營養(yǎng)價值來進行推銷。
五、結束語:今天回去,建議你的爸爸媽媽聽聽你的設計做一碗美味的蔬菜湯,老師相信它的味道一定好極了!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我是根據(jù)消防安全為指導思想,而設計了這一活動,避免有火災的事故發(fā)生,對幼兒展開了安全教育,而在這活動中,是通過玩游戲,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跳、爬、鉆的能力。提高幼兒的協(xié)調性和合作性以及應變能力。在具體設計上,是以游戲形式安排活動,使幼兒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對安全知識的`認識。
[活動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游戲(走輪胎、跨跳、鉆圈、匍匐前進)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跳、爬、鉆的能力。
2、增強防火意識,提高對安全知識的認識。
3、培養(yǎng)孩子們學會遵守游戲規(guī)則,聽從指揮,鍛煉孩子們的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輪胎、30厘米寬的障礙、拱形門、墊子、數(shù)個娃娃玩具
[活動過程]
1、第一課時可以設為常識課,讓幼兒初步了解一些引起火災的原因和預防火災的知識,增強幼兒的安全保護意識。也可以讓幼兒觀看一些這方面的宣傳影片,讓孩子們更直觀的了解火災的危害有多大。
2、在游戲前,要先講清游戲規(guī)則。
。1)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游戲,現(xiàn)在小朋友們都是消防員,前面的有一個地方失火,里面有被困的小孩,你們要通過火災現(xiàn)場去救那些孩子。
。2)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條路線,可以很快的到達火災現(xiàn)場,但你們要把平時訓練的本領使出來。
(3)將幼兒分成兩組,游戲以接力賽的形式展開。第一組小朋友們當老師發(fā)出口令后,就開始往前跑。通過一系列的走平衡、障礙跨跳、鉆拱形門、匍匐前進,到達火災現(xiàn)場救起“娃娃”,放到老師指定地方。然后迅速反回,以拍對方手的形式,第二組開始進行以上的游戲。依次類推看到最后哪組先贏。
3、對游戲進行講評。
在游戲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比如有的幼兒不拍下組小朋友的手;有的沒有把“娃娃”放到指定地點,這都屬于沒有遵守游戲規(guī)則。還有就是,在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動作不規(guī)范,動作要領不清楚。針對個別現(xiàn)象要及時給幼兒糾正,并進行實際指導。
對于獲勝的那一組,我們可以給他們頒發(fā)救火“小勇士”獎,活動結束。
中班教案 篇5
材料準備:
卡紙2張;膠棒一支;剪刀一把;尺子一把;彩筆一支;膠條一卷;塑料飲料瓶1個。
制作過程:
1、將長方形卡紙卷成一個略大于瓶口的圓筒、將邊粘好。
2、在卡紙上畫一個圓、并畫一條半徑。
3、用剪刀將圓剪下。
4、沿半徑的直線剪開。
5、用膠棒將圓錐的邊粘好。
6、用膠條將圓錐與圓筒粘在一起、“火箭”就做好了。
7、將做好的'火箭套在瓶口上。
8、雙手用力擠壓瓶子。
9、“火箭”立刻飛上天空后又落到了地上。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xié)調發(fā)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彎和直的區(qū)別,能找出生活中各種彎彎的、直直的物品,知道直直的東西可以形變成彎彎的。
2、通過看看、找找,培養(yǎng)幼兒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生活中各種彎彎的、直直的物品的興趣。
3、通過剝剝、繞繞活動發(fā)展幼兒小肌肉的動作。
重點:培養(yǎng)幼兒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生活中各種彎和直的物品的興趣。發(fā)展幼兒小肌肉的動作。
難點:了解彎和直的區(qū)別,關注各種直的和彎的物品,知道直直的東西可以形變成彎彎的。
準備:數(shù)碼照片、相機(連接線)、牛皮筋兩根(放在色紙上)、一次性筷子、不干膠
過程:
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彎和直的區(qū)別。
1、(出示一根直的繩子)這是一根怎么樣的繩子?像什么?還想什么?
2、(出示一根彎的繩子)這根繩子和剛才的一根有什么不一樣?彎彎的像什么? 還像什么?
小結:這是一根直直的繩子,是直線形的,不轉彎的。這是一根彎彎的繩子,是弧線形的,彎過來的。
二、出示數(shù)碼照片,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各種彎彎的、直直的物品。
1、生活中也有很多彎彎的、直直的東西,一起來看看有哪些?
(拱橋)它是怎么樣的? (護欄)它是怎么樣的?哪里是直直的、彎彎的? (路燈)它是怎么樣? (公交車牌)它是怎么樣的?
2、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哪些東西是直直的?
3、請幼兒找找活動室里還有哪些彎彎的、直直的東西。
三、通過人體變形,知道直直的東西可以形變成彎彎的。
1、我站在這里身體是怎么樣的?
2、誰能把直直的身體變成彎彎的呢?(幼兒自由嘗試)
四、操作活動:剝一剝,繞一繞。
1、(出示筷子和條狀不干膠)它們是怎么樣的?
2、今天我要給筷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把不干膠彎彎的繞到筷子上(教師示范剝一剝,繞一繞)。
3、幼兒操作。
中班教案 篇7
目標:
1、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辨別標記圖
2、嘗試不同的方式搬運蛋、懂得保護好蛋、體驗探索的快樂
準備:
1、各種各樣的蛋若干個
2、動物圖片(雞、鴨、鵝、鳥)
3、小標記圖(人手一個)大方位圖一張(幼兒園操場)
4、塑料袋等運蛋的材料若干
過程
一、 導入
1、出示幾張動物圖片,師:來我們和媽媽們問好,幼:雞媽媽好,鴨媽媽好、鵝媽媽好、鳥媽媽好。
2、師:今天,這些媽媽們的寶寶們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蛋寶寶們都藏在我們的大操場上,想知道 它們藏在大操場的什么地方嗎?這些卡片能告訴我們,卡片上有數(shù)字、有蛋寶寶躲的地方,還有蛋寶寶,你們能看懂嗎?
二、尋找蛋寶寶
1、師:現(xiàn)在每人來拿一張卡片,按照上面的位置,把蛋寶寶全部安全地帶回來,放在自己座位的前面,我們出發(fā)吧!
2、幼兒到操場上去尋找
三、討論
1、出示大方位圖
請幼兒分別舉起自己的`卡片告訴大家,我在哪里找到了幾個蛋寶寶。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說的位置在方位圖上作上標記。
2、提問:我是怎樣把蛋寶寶運回家的?(用手或者用其他東西幫忙)
四、運蛋
1、討論
現(xiàn)在要把我們的蛋寶寶們送到樓上的媽媽那里去,想一想怎么運才能又方便有省力,還能安全地運到蛋寶寶的家中,不壞掉。
幼兒討論
2、教師提供一些方便運蛋的材料(如:塑料袋,碗,報紙、筐子等)
3、幼兒運蛋
教師在過程中提醒幼兒要保護好蛋寶寶
五、觀察
1、數(shù)數(shù)我們的蛋寶寶有沒有都回家
2、每人領一個蛋寶寶,做蛋寶寶的媽媽,保護好它,比比誰把寶寶帶得最好。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精選)09-04
【經典】中班教案10-09
中班教案(精選)10-19
中班教案【經典】09-25
[精選]中班教案07-30
(經典)中班教案09-03
[經典]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經典]11-04
(經典)中班教案11-02
中班教案(經典)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