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活動教案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操作材料“針筒”,對針筒的探索活動感興趣。
2、通過自己的實驗活動,初步掌握針筒搬水的正確方法,養(yǎng)成初步的探索精神。
3、在活動中能有堅持到底的狀態(tài),并能保持桌面的干凈。
4、嘗試與同伴進行比賽活動,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準備幾只大小不同的針筒,并嚴格清洗干凈、暴曬。
2、兩只透明塑料杯子(橡皮泥盒子),在杯口的三分之一處貼上水平線。(告訴幼兒杯子裝水的多少)
3、一塊抹布。
玩法提示:
1、先用一只杯子進行裝水活動。(以水平線為主)
2、引導幼兒采用針筒把杯子里的水小心的搬到另一只杯子里。
3、比賽活動:小針筒搬水快?還是大針筒搬水快?
指導要點:
1、教師可以通過形象的語言教會幼兒正確使用針筒的方法,初步了解針筒可以裝水的簡單道理。
2、在搬水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要把針筒裝滿。
3、進行大小針筒比賽時,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并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如果水不小心掉在地上、桌子上,要提醒幼兒及時用抹布擦干凈。
活動反思:
由于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fā)現(xiàn)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借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xiàn)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⒈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尋找、發(fā)現(xiàn)各種小草,并能說出幾種常見小草的名字。
⒉了解小草的作用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請家長抽時間帶幼兒到草地上觀察小草,獲得一些草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闭勗
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大樹和花兒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小草也從泥土里鉆出來了。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一盆小草。
、步涣鲙淼男〔
誰來介紹一下你帶來的小草,他是什么樣子?叫什么名字?盡量多交流不一樣的小草,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重點引導幼兒從小草的根、莖、葉、介紹自己的小草)
二、交流校園里找到的小草
、眲偛盼覀冋J識了這么多的小草,那等會我們草地上尋找小草?纯从袥]有我們剛才認識的好嗎?
⒉帶幼兒到草地上尋找小草。
、尺厡ふ、邊說一說自己的小草是什么樣子的?它叫什么名字?挖出來看一看它的根、莖、葉、花的顏色、形狀等特點。(如有不清楚的,老師可以介紹一下),對于幼兒找到的小草,
三、了解小草的作用與人類的關系。
、绷私庑〔莸墓δ。剛剛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的小草,那你知道這些小草有什么用呢?
。1)飼料:剛剛小朋友說了這些小草可以喂小雞、喂豬等。小草可以當飼料,喂動物吃,
。2)食用:有的'草不光動物能吃,我們人類也可以食用。如:草頭、薺菜、馬蘭草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有的草能染顏色,像麥草就能染青色(我們吃的青團就是用麥草的汁染出來的。)
。3)凈化空氣:(可啟發(fā)幼兒草坪有什么的作用)(美化環(huán)境、使空氣清新),綠油油的小草不光能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還能保護土壤不流失,使泥土保持濕潤。
。4)藥用:有的小草還可以做藥,如蒲公英、馬蘭草,魚腥草就能做藥。
、擦私庑〔莸暮μ。
師:小草既然這么有用,為什么人們還要鋤草呢?(小草和莊稼長在一起,營養(yǎng)都被小草吸收了,莊稼就長不好。)(花園里長了雜草,花園就不美觀了。)
小結:草的生長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分和養(yǎng)料,所以,莊稼地或花園里的草多了,就會影響莊稼和花的生長,就要把草鋤掉。
四、品嘗小草
有些小草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可以補充身體里的各種需要,但不是所有的小草都能吃的,所以我們小朋友是不能隨便的吃小草,我們找到的這些小草中馬蘭草是可以吃的,等下請廚房的師傅幫我們做成美味的佳肴,我們一起品嘗一下。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6個物品,并說出總數(shù)。
2.感知數(shù)字6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會認讀數(shù)字6。
活動重點: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6個物體,會認讀數(shù)字6。
活動難點:
掌握6的形成,知道5添1是6、6比5多1、5比6少1。3.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對數(shù)字有好奇心。
活動準備:
數(shù)字卡片、6這張?zhí)O果卡、6張?zhí)易涌、哨子一個、課件、格子紙、彩筆小印章。
活動過程:
1認讀數(shù)字6. 教師用猜謎的形式引出數(shù)字6,“有一位數(shù)字寶寶他的樣子像老師用的.哨子,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數(shù)字6”
2.學習6的形成 “數(shù)字6給老師帶來好吃的水果,我們看看有什么!薄5個蘋果,6個梨。”讓幼兒點數(shù)回答,提問:蘋果,梨哪個多?多幾個?如何讓蘋果與梨變成一樣多?引導幼兒理解6的形成知道5添1是6、6比5多1、5比6少1.
3.利用Flash課件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6個物體,鞏固6的形成。
設情景:數(shù)字6邀請小動物們到他的城堡做客,但城堡的大門很奇怪只為數(shù)量是6的動物們開門這就急壞了數(shù)字6請小朋友們幫忙讓動物們都進入城堡.例:五只猴子能進入城堡嗎?為什么?應該怎樣做?鞏固5添上1是6,6比5多1,5比6少1。
4.玩【看數(shù)字蓋印章】的游戲讓幼兒根據(jù)出現(xiàn)數(shù)字是幾就蓋幾個小印章,認讀數(shù)字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觀察到,孩子對水有一種特殊的興趣,我們要抓住時機,引導幼兒去探究水的一些科學現(xiàn)象!罢l是水的好朋友”這一活動,正是引導幼兒正確運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溶解”現(xiàn)象,并嘗試分類,使幼兒在玩水過程中對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幼兒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薄⒂變和ㄟ^操作,發(fā)現(xiàn)某物品(糖、鹽等)溶于水,某些物品(沙、泥等)不溶于水的現(xiàn)象。
2、了解科學技術將水溶解現(xiàn)象運用到生活中的情況。
。、培養(yǎng)幼兒對水的興趣,激發(fā)幼兒參與科技活動的積極性。
。、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怠⒃诨顒又,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薄⑻、鹽、油、泥沙、味精等物品若干,分別放入透明量杯內,外貼形象生動的標簽,并引導幼兒認識這些標簽。
2、透明量杯若干,攪拌棒、小勺子、純凈水、飲料等。
。场⑻峁┘t、藍桌各一張。
。础嬃、涼開水、純凈水、草莓晶若干;
。、錄像“純凈水制作過程”。
活動過程:
。ㄒ唬┏鍪狙b著清水的杯子:這個水娃娃好孤單,誰愿做它的好朋友。
復習認識糖、鹽、油。水娃娃請我們幫忙找一找,誰到水里不見了,誰就是它的`好朋友。
。ǘ┮龑в變河^察這三種物品放入水中后的變化。
。、交代操作注意點,不要同時放二種物品,如果水渾濁了,就換水再進行試驗,記住誰是水的好朋友。
。、提問:你找到了誰是水的好朋友?
。场⒂懻摚哼有誰可以做水的好朋友?
。ㄈ⿺U大嘗試范圍,并進行分類。
。薄⒔榻B能溶入物品的名稱。
剛才,我們已幫水找到了兩個好朋友:鹽和糖,現(xiàn)在有更多的娃娃想做水的好朋友,它們是誰?(分別介紹物品的名稱,幫助幼兒復習認識物品標簽。)
。、幼兒再次操作嘗試分類。
將水的好朋友放到紅色桌子上,不是水的好朋友放到藍色桌子上。
。ㄋ模┝私馑芙猬F(xiàn)象及利用科學技術制造而成的飲料。
│純│ │涼│ │飲│
出示│凈│ │開│ │ │
│水│ │水│ │料│
└─┘ └─┘ └─┘
請幼兒觀察兩杯水有什么不同。介紹純凈水的由來。
。、請幼兒品嘗、比較。
。、討論:這三種物品有什么異同點?
。场⒖翠浵瘛凹儍羲谱鬟^程”
。、討論:飲料是怎么來的?
小結:這些都是根據(jù)水溶解的現(xiàn)象,工人叔叔運用科學技術而制作的。
。ㄎ澹┳灾骑嬃希ú葺
活動延伸:
1、把泥沙、油這兩樣物品單獨嘗試,看看有什么變化。
2、與父母一起自制飲料。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一、研討思路:
該活動內容是幼兒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現(xiàn)象,然而其中卻蘊涵著許多科學的奧秘以及教育和研究的價值。我們選擇這一內容,在幼兒園大、中、小三個年齡班開展教學研討,旨在探討大、中、小三個年齡班幼兒科學探究和表達的特點與水平,增進教師對幼兒發(fā)展特點和水平的認識與把握,提高師幼互動的適宜性與有效性。根據(jù)三個年齡班幼兒認知的不同特點,以及各班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各班教師做了充分的預備性實驗,在親歷體驗活動中分析把握活動的重難點、關鍵點,并研究如何將難度較大的內容分解為難度適宜的幾個步驟,使實驗探究的每一步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戰(zhàn)性,既能引發(fā)思考,又有成功的感受。小班活動的重點在于感受物體是否會下落,物體是怎樣落下來的,在此基礎上嘗試做簡單的記錄,體驗觀察與表達的樂趣;中班幼兒探索比較兩種不同材料制作的降落傘下降的速度有何不同并記錄;大班的切入點放在猜測并探索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及其影響因素,并能按下落速度的順序作記錄和分析。以此探討同一內容在各年齡班開展活動時,所應把握的層次性。
二、活動計劃與反思
活動一:落下來啦活動要求:
1、對物體落下來的現(xiàn)象感興趣,有初步的探索欲望。
2、學習運用語言、體態(tài)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初步嘗試記錄。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過程:
1、小故事引發(fā)幼兒猜測:物體是否會落下來?以激發(fā)興趣。
2、觀察材料,擺弄物體進行感性探索體驗:它們是不是都落下來了?
3、第二次探索,比較落體的不同方式。幼兒邊玩邊交流自己所玩的物體,觀察落下來的樣子,引導幼兒運用語言、體態(tài)動作等表現(xiàn)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學習記錄:觀察記錄表上貼的物體,引導幼兒選擇相應物體嘗試后把該物體下落的樣子畫下來。
5、延伸活動:玩落體游戲,如“托氣球、吹羽毛”等,啟發(fā)幼兒觀察更多落體現(xiàn)象,并想辦法使其落不下來。
本園教師觀察反思:
適宜性行為
1、本活動目標定位較好,能根據(jù)本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重在培養(yǎng)幼兒對常見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教師能夠較好地把握活動的重難點、關鍵點,充分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引導幼兒運用語言、體態(tài)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符合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需要。
3、教師在活動中能注重讓孩子在玩中探究,豐富體驗,特別是能大膽地嘗試讓幼兒將自己的感受與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給幼兒較充分的發(fā)展機會。
4、努力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探究氛圍,促使幼兒能自主地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
不適宜性行為:
1、問題:在師生互動中,教師的觀察不夠細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結果的傾向。原因:教師在活動過程中,仍然受傳統(tǒng)的目標意識影響。對策: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觀察水平,對幼兒臨時出現(xiàn)的.一些狀況作出及時和適宜的回應,要更加尊重過程,從幼兒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實。
2、問題:幼兒積累的體驗還不夠多、不夠深入。原因:小班幼兒還不善于主動與同伴交換、合作地玩,因此表現(xiàn)出部分幼兒接觸的材料不夠多。
3、對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換材料、合作探索。
三、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內容
科學活動:認識5以內的序數(shù)
活動目標
1。理解序數(shù)的含義,學會用序數(shù)詞表示數(shù)量為5以內的物體的排列次序。
2。學會從一個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位置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5數(shù)字卡片、火車圖、動物圖卡、《送動物回家》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森里中的小動物搬新家了,它們要坐火車去新家。
二、學習判斷5以內的序數(shù)。
1。引導幼兒選擇隊伍的起始方向,確定各動物的'位置。
引導語:動物們沒有排好隊伍,我們來幫助它們吧。
提問:誰排在第x?你是怎么數(shù)的?
師:哦,他是按從左往右的方向數(shù),x動物站在在第x個,從左往右的方向,我們可以用這個箭頭符號表示。那按從左往右的箭頭方向數(shù),熊貓站在在第幾個?
小結:像我們剛才那樣用來說順序的第一、第二…這個第幾就是序數(shù),你們會說嗎?
師引導幼兒選擇一個方向為隊伍起始的方向,然后依次說出每只動物排在第幾位。
2。改變動物的排隊順序,引導幼兒重新確定各動物的位置。
師以其中一只動物的口吻說:“我個子小,讓我站第一。”依上述方法改變動物的排
隊順序,引導幼兒重新練習和鞏固。
3。引導幼兒從反方向重新確定動物的位置。
。1)將隊伍的起始方向反過來,引導幼兒重新確定各動物的位置。
。2)討論:誰排在第x?同一只動物從不同的方向數(shù)為什么所處的位置不同?
師小結:我們要想知道動物排在第幾,要看看是從哪邊開始數(shù),從不同的方向開始數(shù),動物的排列位置也會不同。
三、游戲鞏固。
1。誰不見了?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拿走一只或兩只動物,請幼兒找找看排在第幾的動物不見了。
2。送動物上火車。
從正反兩個方向,根據(jù)動物身上的數(shù)字,為它們找到相應的車廂。
師:請第一組從前向后數(shù)的第5個小朋友將小雞送上火車,如此依次送完小動物。
評價幼兒操作情況,請幼兒講講:你是從哪個方向將動物送上哪節(jié)車廂的?
四、幼兒操作材料:送小動物回家。
根據(jù)上下左右四個方向標記和數(shù)字提示,把動物送回家(取出黏黏紙,將小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感受管子的多樣性,了解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樂意大膽探索實驗,并根據(jù)結果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管子。
2、實驗材料:黃豆、紙條、手電筒、紐扣、冒險、沙子等。
3、每人一張記錄表、筆。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教師: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認識一樣東西,看看是什么?
(幼兒回答)
教師:是的,這些管子呢,我們要來探索探索,看看這些有趣的管子它們有什么作用?
二、基本部分。
1、觀察各種各樣的管子,了解它們的多樣性。
(1)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管子,說說它的外形特點。
教師:你們看到有哪些管子?(幼兒回答)
請你們每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管子看一看。
(2)集體交流各種管子的.外形特點。
教師:你觀察的管子是什么樣的?
(幼兒回答)
2、介紹實驗材料,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并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1)教師出示一根管子,引導幼兒進行集體猜測。
教師:桌上的東西能不能通過這些管子呢?
(2)幼兒親自實驗得出結論并做記錄。
教師:請小朋友們試一試,并做好記錄。
3、集體交流實驗結果,并遷移原有經(jīng)驗。
(1)請幼兒邊展示自己的記錄表,邊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2)通過交流、比較,產(chǎn)生疑問。
教師:為什么有的物品能穿過管子,而有的不能呢?
。喝绻茏涌诒任锲反,物品就能通過管子;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小,物品就無法通過。
(3)幫助幼兒遷移已有經(jīng)驗,說說還有那些物體可以穿過管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平時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可以穿過管子呢?
(4)管子的共同特性。
教師:為什么許多東西都可以通過管子呢?管子哪里是一樣的?
(幼兒,教師幫助語句)
4、幫助幼兒聯(lián)系實際,知道管子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你們還在哪里見過管子?它們都有什么用處?
(幼兒回答)
三、活動結束。
教師:好的,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些有趣的管子,知道他們的外形特點,特知道什么東西能進到管子里,哪些東西不可以,小朋友們在家的時候也要多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并學會記錄下來。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7-26
【通用】科學活動教案07-22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7-27
(合集)科學活動教案07-28
[熱]科學活動教案07-29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7-22
科學活動教案(集合)07-23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07-25
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3-14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