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11 11:17:42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大班科學教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大班科學教案6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征,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2、幼兒大膽選擇,使用材料裝扮蔬菜。

  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各種蔬菜。

  2、剪好的蔬菜寶寶及四肢(用即時帖)。

  活動過程:

  一、準備過生日。

  1、設(shè)置懸念,引起學習興趣《生日歌》中,教師帶領(lǐng)幼兒進入活動室。

  2、“今天是誰的生日?”

  二、誰來過生日。

  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別高興,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準備準備,等會兒我的孩子都要來為我慶祝生日。

  2、(出示辣椒爸爸)“我是胖胖、綠綠的燈籠辣椒”。(辣椒媽媽)“我是綠綠、長長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紅紅的、光光的小辣椒寶寶”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體健康,生日快樂”!青菜奶奶:“謝謝,請坐請坐”。

  3、請幼兒猜一猜還會有哪些蔬菜來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呢?(擴散幼兒思維)

  a、請幼兒說出畫面上的蔬菜名稱及外形特征。

  b、師小結(jié):黃瓜:細細長長的黃瓜,穿著綠衣服。

  c、西紅柿:穿著紅紅的衣服,像小燈籠。

  d、胡蘿卜:粗粗長長的'胡蘿卜,穿著橘黃色的衣服

  e、茄子:穿著紫衣服,像氣球。

  4、引導幼兒說說吃過的或見過的蔬菜。

  5、為什么要吃蔬菜?

  教師小結(jié):蔬菜里面含有很多營養(yǎng),能補充維生素,小朋友們吃了它身體才會長的壯,有力氣?茖W家叔叔為了更好的給人們補充營養(yǎng),又為我們研制出了五彩辣椒、紅色、紫色、藍色。引導幼兒觀察。

  三、客人變漂亮。

  1、打扮蔬菜:小朋友們,蔬菜奶奶的生日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把蔬菜寶寶打扮的漂亮一點好嗎?(幼兒為蔬菜寶寶畫上鼻子、嘴巴、四肢)教師巡回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說出自己打扮的是誰?

  2、教師:小朋友們,帶上蔬菜寶寶去給蔬菜過生日了。音樂起,幼兒手拿蔬菜寶寶一起去給蔬菜奶奶過生日,自由結(jié)束教學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設(shè)計】

  自然角是我們在幼兒園區(qū)角創(chuàng)設(shè)中的一個難題,怎樣讓孩子真正的走進自然角,承擔起自然角中的主體責任,讓自然角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植物的擺設(shè),讓自然角永遠的充滿生機是我們一直在探求和期望的,從今年上半年時我們幼兒園把自然角作為我們一個課題,將自然角和我們的課程能夠結(jié)合起來,這段期間不光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還有我們的孩子都越來越關(guān)注自然角,但是在照顧植物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要么就是長期的忘記澆水,要么就澆過多的水,因為他們不了解澆水的方式方法,因此,讓我們的孩子從本質(zhì)上了解植物“喝水”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讓他們感知之后才可以在自然角中真正了解為什么要澆水,該怎么樣澆水。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知道植物是靠根部吸水、莖部輸送水分的。

  2、萌發(fā)對植物喝水現(xiàn)象的探究熱情,初步學會照顧植物的簡單方法。

  【活動重點】

  通過實驗,了解植物喝水的秘密。

  【活動難點】

  能準確表達自己觀察到的科學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課前和幼兒一起將芹菜放入紅色墨水里。

  2、植物根吸水的視頻,植物莖吸水的ppt。

  3、兩位幼兒一組實驗材料:已經(jīng)吸水的芹菜,放大鏡一個。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了解萬物生長離不開水。

  ppt出示斑馬、大象、小朋友喝水的情景,(同一張)

  問:他們在干什么?(喝水),為什么要喝水?他們是靠什么喝水的?人和動物都需要喝水,那么植物需要喝水嗎?它沒有嘴巴怎么來喝水?為什么?

  老師帶來了一株芹菜,我們來猜一猜,它是靠身體的那一部分來喝水的?為什么?

  二、實驗驗證,引發(fā)孩子探究熱情。

  1、PPT呈現(xiàn)實驗結(jié)果,問:你看到了什么?植物是靠什么喝水的?

  小結(jié)過渡:原來植物是靠根來喝水的,那么水又是怎樣“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2、剛才我們一起將芹菜放在紅色的顏料里,現(xiàn)在大家一起再來看看,出示植物喝水前和喝水后的變化,(出示芹菜喝水現(xiàn)象對比圖)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小結(jié):原來植物是靠莖部來傳輸水分的,植物的莖到底長得什么樣呢?今天我們要來做小小植物學家,來解剖一下芹菜的莖。

  三、合作探究,了解植物莖的.運輸功能。

  1、用圖示的方法顯示莖的橫截面和縱截面。

  2、講解操作要求:兩人一組,先把把芹菜橫著剪,縱向剪,然后用放大鏡看看莖的樣子有什么不一樣,等一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的橫截面有紅色的點,縱切時看到紅色的線。

  4、集中交流、討論,請你用紅線上來畫一畫你看到的。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植物是怎樣“喝水”的?

  5、出示一捆的吸管。

  小結(jié):植物的莖縱向看像吸管,有長長的通道。橫向看有一個個小孔,植物就是靠根吸收水分,然后利用莖這根長長的細細的小圓管運輸水分的。

  四、遷移經(jīng)驗,進一步引發(fā)孩子關(guān)愛植物的美好情感。

  出示一盆腐爛的仙人掌,引導孩子觀察:仙人掌怎么了?為什么會爛呢?說明自己的理由,再請相同意見的幼兒舉手表決(由于小朋友給它澆了太多的水,讓它的根爛了)

  教師總結(jié):雖然植物需要喝水,但每一種植物要喝的水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的自然角有許多植物,該怎么照顧呢?聽聽科學小博士的建議PPT播放澆水要領(lǐng):第一、土壤干燥需要水,第二將水澆在根部,要澆透水;第三早上或傍晚是最好的澆水時間。

  反思:

  在活動中我出現(xiàn)了一個以前在試教的時候從沒有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由于早上的芹菜都是比較濕,芹菜不再吸水了,它吸水的速度很慢,所以導致活動中實驗的現(xiàn)象不是很明顯。還有就是我們孩子的回答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知道我們班的孩子其實對于根吸水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了感知,所以孩子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就很直接的將我的答案回答出來了,讓我有些局促,所以可能對于根吸水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忽略,其實科學活動中我覺得自己的語言還是不夠精煉,有些話說得有些啰嗦,孩子拋出的問題我并不能及時很好的給予回應。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線并能尋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2.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中各種線的特性,了解各種線的不同用途。

  3.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重點:

  認識線并能尋找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活動難點:

  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中各種線的特性,了解各種線的不同用途。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線:毛線、棉線、電線、電話線、風箏線、縫紉線、尼龍線、中國結(jié)線等。

  2.網(wǎng)上下載有關(guān)線的圖片:商店懸掛物的繩子、吊飾(風鈴、風箏),工地、菜圃、花園等的圍欄,曬衣繩、手提袋、背包、毛衣、手工藝品、漁網(wǎng)、魚竿上的繩子。

  活動過程:

  一、交流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線。

  1.每組放置一盆各種各樣的線,請幼兒挑選一種認識的線給同伴介紹并進行交流。

  師:小朋友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線,請你們每人挑選一根你認識的線,把它介紹給你的好朋友。ㄓ變鹤杂捎^察講述)

  2.每人挑選一種線進行集體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線?說說它的名字?有什么作用?(教師把幾種有代表性的線展示在黑板上。)

  師:除了這些線外,你還看到過哪些線呢?

  二、探索線的不同特征。

  1.師:現(xiàn)在請你們一組上的小朋友合作,根據(jù)線的長短來幫它們按順序排一排隊。ㄓ變翰僮鳎

  2.比一比,說一說:

  ——哪一種線最粗?

  ——哪一種線最細?

  ——哪一種線顏色最多?

  ——拉一拉,哪一種線最容易斷?哪一種線不容易斷?

  ——每一種線都有哪些作用?

  三、尋找圖片中的線并了解其作用。

  請幼兒觀察圖片中各種線的使用方式。

  師: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線,請你們從這些圖片里來找一找,說一說它們各有什么作用?(出示圖片)

  ——文具禮品店里的線:包裝禮物、搖動懸掛飾品。

  ——手工藝品店的線:編制毛衣。

  ——服裝店的線:縫衣服。

  ——運動用品店里的線:跳繩,可以用來運動。

  ——魚竿上的線:釣魚。

 。ǜ鶕(jù)圖片內(nèi)容師幼討論各種線的用途)

  四、分類整理材料,將各種各樣的線擺在展示區(qū)供大家欣賞

  活動延伸:

  美工區(qū)可以提供一些毛線制作毛線貼畫或者繞相框,暫短游戲繼續(xù)練習挑花線。

  家園共育:利用雙休日時間收集各種各樣的線,為開展活動做準備。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橡皮泥沉浮起來的奧秘。

  2、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3、培養(yǎng)多動腦,勤動手的探究。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水,幾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橡皮泥,引導幼兒探究橡皮泥沉下去也可以浮起來的奧秘。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出示橡皮泥和水),老師請小朋友把捏成各種形狀的橡皮泥放到水里,去看看橡皮泥是會浮起來還是沉下去。

  2、分享玩橡皮泥的經(jīng)驗。

  請幼兒個別講述并示范橡皮泥沉下去和浮起來的操作。

  教師:橡皮泥既能沉下去也能浮起來。

  3、幼兒自主探究橡皮泥浮起來的方法。

  師:橡皮泥改變形狀后能夠浮起來,F(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想想,橡皮泥變成什么形狀后可以浮起來呢?我們看看誰想到的辦法最多。

  教師觀察和指導,協(xié)助個別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分享幼兒成功的快樂。

  4、、分享經(jīng)驗。

  幼兒談談自己想到的辦法和操作的經(jīng)過,與自己的實驗過程。教師表揚幼兒肯動腦和大膽動手嘗試的好習慣,與幼兒一起分享他們努力嘗試后獲得的成功快樂。

  活動延伸:

  1、繼續(xù)讓幼兒探究讓橡皮泥浮起來的辦法,讓他們理解橡皮泥浮起來所要具備的條件,并初步學會歸納和記錄。

  2、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并動手嘗試橡皮泥更多的新玩法。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設(shè)計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好幾樣東西混在一起的現(xiàn)象。如果是一些常用的物品,如多種粒狀的農(nóng)作物、不同形狀的積木、不同色彩的蠟筆……混在一起,在要使用的情況下,必須提前把它們一樣一樣分出來。為培養(yǎng)小朋友分離常見混合物的興趣,激發(fā)他們探索合適分離工具的興趣,我設(shè)計了科學活動:分一份。

  活動目標:

  1.動手動腦,嘗試用小工具分離豆豆混合物。

  2.通過工具使用比較,找出最適合的分離工具,并能清楚表達分豆過程。

  3.初步了解生活中其它混合物的分離方式,激發(fā)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

  1.貼有花生、綠豆、小米標記的`整理箱各1只,裝有花生、綠豆、小米混合物的整理箱1只,花生、綠豆、小米混合物共計40小盒。

  2.8人操作臺3張。

  操作臺(一):托盤8只;花生、綠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大孔、小孔籮筐各8只,白色分類盒24只。

  操作臺(二):托盤8只;花生、綠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勺子8把;空碗24只。

  操作臺(三):托盤8只;花生、綠豆、小米混合物8小盒;夾子8把;空碗24只。

  3.靈動操作臺1張,放置3套不同工具的操作分離材料。

  4.幼兒選工具記錄單20張,五角星貼紙若干張。

  5.分離混合物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今天食堂的阿姨遇到了麻煩事,一不小心把花生、綠豆、小米三種混在一起了。要請小朋友們幫忙分一分。你們愿意幫忙嗎?

  二、出示小工具,猜想最適合的分豆工具。

  1.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勺子、夾子、籮筐3種分豆工具。

  2.請你們猜一猜,什么工具最適合分豆豆?

  3.請你在你認為適合分豆的小工具后面貼一個小星星。

  4.請認為勺子(籮筐、夾子)分豆最適合的小朋友舉手。

  三、根據(jù)猜想,使用工具分豆。

  1.你選的小工具真的是最適合的嗎?

  2.到底哪種小工具最適合分豆呢?讓我們一起來動手試一試。

 。1)分的時候,請你先看看、想想托盤里整齊的放著什么?分出來的豆豆可以放哪里?然后再動手分。

  <<<12>>>

 。2)混在一起的3種豆豆全都分好了,放哪里呢?

 。3)分好了還可以試試用其它小工具分豆。

  (4)送豆豆時要看清標記。

  (5)送完豆豆,請把桌上的工具一樣一樣放回托盤。

  四、集中幼兒交流小工具分豆,比較出最合適的分豆工具。

  1.你剛才用了什么工具分豆?(請你在小工具的大拇指下面貼上小星星)怎么分的?請你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3.用什么工具分豆的小朋友最先分完?他們?yōu)槭裁磿羁欤?/p>

  4.我們請3個小朋友選用不同的工具來比一比。

  5.請用籮筐分豆的小朋友介紹:你是先用小孔籮筐還是大孔籮筐分豆?我們看到了什么?

  6.教師小結(jié)籮筐有孔的特性,便于分離大小不一的物體,是3種工具中最適合分豆的工具。

  五、全體幼兒體驗用籮筐分離豆豆混合物。

  1.用大孔、小孔籮筐交替使用分豆真好,你們想不想都來試一試?

  2.3種混在一起的豆豆全分完了,請把最后一顆小星星送給小籮筐,貼在有兩個大拇指標記的最下面一格。

  六、看視頻,了解生活中其它混合物的分離方式。

  1.混在一起的豆豆需要分一分,那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需要分一分呢?

  2.幼兒觀看視頻,拓展生活經(jīng)驗。

  3.教師小結(jié):原來生活中有好多東西會一不小心混在一起,為了使用需要,必須想辦法把它們一樣一樣分離出來。小朋友還可以動手幫忙分些什么呢?回去和爸爸、媽媽、好朋友一起找一找,分一分。

  4.食堂送豆結(jié)束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能積極參與、大膽創(chuàng)新。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站得穩(wěn)的方法

  3、在討論交流中積累和提升經(jīng)驗,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每人三張紙,雙面膠若干,積木。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利用自身的經(jīng)驗,嘗試制作紙桌,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的原因。

  1、教師提問:“紙可以做什么?”引出制作紙桌的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紙桌的制作方法

  3、幼兒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制作。

  A、 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起來了嗎?”引導幼兒給站不起來的桌子尋找原因。

  B、 通過向紙桌吹氣的小實驗,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桌腿高矮、粗細對桌子站得牢的影響。

  二、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并吸取同伴的長處,探索制作一張站得穩(wěn)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師簡單小結(jié)桌子能站得穩(wěn)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啟發(fā)幼兒再做一張站得穩(wěn)的桌子。

  2、幼兒第二次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想辦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得穩(wěn)嗎?為什么?”讓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對桌子站得穩(wěn)的認識。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上能放東西嗎?”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

  三、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積木,體驗成功的快樂,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能力。

  1、教師提問:“你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讓幼兒在桌子上進行放積木的嘗試。

  2、教師以比賽的方式,引導幼兒盡量多地放積木。

  3、通過比賽,以“誰的積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等問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桌腿對桌子承重能力的影響。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大班實用02-28

大班科學教案11-15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7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25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7-20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16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04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17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