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16 10:54:37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常用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常用6篇】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學習本文語言的質樸美。

  【學習重點】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結構。

  【學習難點】

  通過分析重點語句,品味語言的質樸美。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居里夫人畫像及簡介(或播放介紹居里夫人生平事跡的錄相片)。

  居里夫人曾經(jīng)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對金錢卻看得很平淡,一直過著寧靜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擾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誘惑的品格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構成了她的人格美。愛因斯坦曾在《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說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今天我們學習居里夫人晚年寫的《我的信念》,從中可以體會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明確學習目標

  三、整體感知

  1、課文朗讀(全班齊讀、個人朗讀、教師范讀相結合)

  2、檢查預習:

  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問心無愧( ) 渲染( ) 閑暇( ) 奢望( ) 呵責( ) 蹂躪( ) 猝然( ) 眺望( )

  3、解釋下列詞語:

  問心無愧:

  致力:

  專心致志:

  盛名:

  蹂躪:

  呵責:

  逆來順受:

  迷醉:

  沉醉:

  四、品味思考

  1、默讀,搜集、篩選信息:

  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試著用四字短語歸納居里夫人的行為特點。

  討論歸納:

  堅韌不拔 樹立信心 執(zhí)著勤奮 集中目標 獻身科學

  探討真理 生活儉樸 重大發(fā)現(xiàn) 保持安靜 不圖財富

  珍惜時間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熱愛生活 沉醉科學

  2、概括綱要,歸納整理:

  全班討論,將有關信息分門別類,從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思想理念(探討真理、不圖財富、沉醉科學)

  環(huán)境需求(保持安靜、追求自由、珍惜時間)

  工作態(tài)度(集中目標、樹立信心、堅韌不拔、執(zhí)著勤奮)

  五、探究研讀

  1.學生閱讀課文,完成下列思考題。(體會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 作者認為,做事情需要有怎樣的精神?

  明確:堅忍不拔,有信心。

 、 本來是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作者卻把它當成是美好快樂的記憶,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因為求學時雖然很孤獨,她和她的丈夫卻能有時間、有精力在一起從事科學研究,并最終發(fā)現(xiàn)了鐳。這說明了她對科學的渴求,對科學研究的熱忱。

  ⑶ 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

  明確:寧靜的工作環(huán)境,簡單的家庭生活。

 、 怎樣理解:我們唯一的希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

  明確:因為她曾經(jīng)生活在被占領的波蘭,缺少自由,缺少寧靜的科研環(huán)境的氛圍;而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研究需要和平的環(huán)境,自由的精神。

 、 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就常人看來,科學研究應該是艱深的、枯燥的,作者卻不這樣看。想想這是為什么。

  明確:因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才能沉醉于當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產(chǎn)生新的科研成果。

 、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她的性格特點有哪些聯(lián)系?

  明確:她那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堅強的信心,她那頑強的意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寧靜和簡單,不為世俗所誘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學者的身份在自由國家進行自由學術研究的渴望,她對科學研究的極度興趣和極大熱情,構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矚目的巨大成就的關鍵之所在。

  2、學生自由朗讀,品味本文語言的質樸、真誠。

  3、學生自由談談對文章語言的看法。

  (開放性題目,學生自由發(fā)揮。)

  教師點撥:文章語言的質樸、真誠,表現(xiàn)了居里夫人作為一位科學家的性格特點和人格力量,能夠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和思考。反復誦讀,在誦讀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六、拓展延伸

  在緬懷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偉大一生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jīng)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仆,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總是抑郁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fā)生誤解──這是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曉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意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xié)地并且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對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光明的未來。

  ──愛因斯坦《悼念瑪麗·居里》

  七、教師總結

  讀了這篇文章,就如同與偉人對話一樣。我們已經(jīng)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了。讓我們在居里夫人的光輝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獻給人類的進步事業(yè)。

  八、鞏固訓練

  1、完成思考練習二。

  2、課后練習二。

  【課后記】

  本文內容比較散,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對于思想理念和工作態(tài)度的外延理解有一定困難,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變,盡快幫助學生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的思維方式。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評價人物。

  2.錘煉語言,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涵義和表達作用,并發(fā)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

  3.對比不同譯者筆下的文學名著語言,學會琢磨語言,體會各自語言的巧妙之處,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積累古人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

  教學重點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

  2.品味語言的夸張性,理解重要詞語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并發(fā)揮想象,學會仿寫夸張性句子。

  教學難點: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人物。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本單元學的幾篇文章嗎?

  1.展示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說一說對文中人物的評價,并說一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2.出示文中重點的語句。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討論人物性格特點。

  3.探討評價人物的角度。《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的尼爾斯是個怎樣的男孩?除了頑皮、淘氣,你覺得他還是個怎樣的孩子?(從他擔心父母發(fā)現(xiàn)雄鵝不見后會傷心可以看出他其實也是個好孩子。)

  4.教師總結閱讀名著的方法。

  (1)我們要結合事件,對人物作出評價。例如,湯姆8226;索亞是一個熱愛自由、喜歡冒險的人,這是從他五次歷險的經(jīng)歷中分析出來的。從他敘述歷險經(jīng)過時,添加了許多動人的情節(jié),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點兒虛榮心的特點。評價人物要立體、全面。例如,《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的尼爾斯有淘氣、頑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經(jīng)歷了騎鵝旅行之后,他更是變成了一個具有正義感、真誠、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評價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文化背景和時代特點!遏敒I遜漂流記》(節(jié)選)中的魯濱遜,正是由于受當時英國的航海和冒險熱潮的鼓動,而參加的冒險活動。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方法,通過這些描寫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這樣就能更好地評價人物。例如,《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如果這只大雄鵝飛走,可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想,‘父母從教堂回來時,發(fā)現(xiàn)雄鵝不見了,他們會傷心的!斔@樣想的時候,他又忘記了他是多么弱小無力。他一下子從墻上跳下來,跑進鵝群里,用雙臂抱住了雄鵝的脖子。”這些心理、動作描寫細致地刻畫了尼爾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點。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讀下面的例句,說說加點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學生自由讀后交流:加點部分的共同特點是都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第一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人們的喜悅和激動。第二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春節(jié)到來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八兒的高興程度。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更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從“盼望、餓、安靜、喜歡、厚”中選擇一兩個,發(fā)揮想象,仿寫句子。

  示例:(1)盼望:漂泊異鄉(xiāng)的兒子要回來了,母親覺得一天的等待仿佛過了一年。

  (2)餓:已經(jīng)一天沒有吃東西了,他覺得自己的前胸已經(jīng)貼在了后背上。

  (3)安靜:校園里安靜極了,連樹葉落到地面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4)喜歡:蒙蒙非常喜歡那本書,恨不能把那本書都裝進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東北邊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腳下去直接沒過了腰。

  (二)第二題。

  課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湯姆8226;索亞歷險記》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這天晚上的偉大場面是這個小鎮(zhèn)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寫出了場面的偉大,同時給人無盡的遐想,可以是輝煌的,也可以是激動人心的……

  “想說話又說不出來——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處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滿地的眼淚”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物激動的心情。

  三、學習“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的內容,并讀一讀。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理解。(題目中涉及的詞語都是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特定稱謂。)

  3.全班交流每句話的意思。

  (1)13歲:豆蔻年華。釋義:出自唐代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焙髞矸Q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2)15歲:及笄之年。釋義:笄: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年滿十五歲把頭發(fā)綰起來,戴上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滿十五歲。

  (3)20歲:弱冠之年。釋義: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經(jīng)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為體猶未壯,所以叫作弱冠。

  (4)30歲:而立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三十而立!敝改曛寥涂勺粤⒂谑馈:髞砭陀谩岸ⅰ敝溉巳畾q。

  (5)40歲:不惑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四十而不惑!敝改曛了氖,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來用“不惑”指人四十歲。

  (6)50歲:知天命之年。釋義:出自《論語8226;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指年至五十,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運。后來就用“知天命”指人五十歲。

  (7)60歲:花甲之年。釋義:舊時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故稱六十歲為“花甲之年”;,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復雜。

  (8)70歲:古稀之年。釋義:出自唐代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來就用“古稀”指人七十歲。

  (9)80~90歲:耄耋之年。釋義:耄耋:指老年,高齡。出自漢曹操《對酒》:“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德廣及草木昆蟲。”后多用“耄耋”指人八九十歲。

  (10)100歲:期頤之年。釋義:出自《禮記8226;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指百歲高齡的人需要頤養(yǎng)。后來用“期頤”指人一百歲。

  4.嘗試背誦。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習得閱讀名著的方法。

  2.通過詞語比較,了解通過夸張和形象的比喻表達人物心情的方法,并嘗試運用。

  3.了解我國古代對不同年齡的不同稱謂,并積累背誦。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tài)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yǎng)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chǎn)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積累: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重點)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方法】

  串講、討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解題,講讀第一段。

  【教學步驟】

  復習舊課:齊背《滕王閣序》

  講讀新課

 。薄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漢賦、散文──魏晉駢文──唐宋古文運動(代表作)

  〖板書課題 師說 (談談從師的道理。說,一種文體。)

  2、關于作者(見注及提示)

  古文運動的主張:

 、傥恼乱裣惹貎蓾h那樣憙言之有物憘,要闡發(fā)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麗文章;

 、谡Z言要新穎!把再F創(chuàng)新,詞必己出。”“憙唯陳言之務去!睉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經(jīng)過韓、柳等人的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

  3、講讀課文

  ①譯 ②分層 ③概括層意

  〖板書 ┌傳道受業(yè)解惑┐

  ┌必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因果論證)│

  一、闡述從師的道理│ (為什么) └否則惑之不解┘

 。ㄖ行恼擖c) └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ㄔ趺礃樱ㄒ允裁慈藶閹煟

 。础⒈痴b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第二段。

  【教學步驟】

 。、齊背第一段,點名解詞。

 。病⒅v讀第二段

 、偕x ②生譯 ③分層 ④說層意

  〖板書 結果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多音字和輕聲詞,理解“能手、七嘴八舌、呆呆地”等詞語的意思;

  2、 能正確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懂得益鳥能保護莊稼,要自覺愛護益鳥。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鷹的書寫。

  三、教學過程

  1、 對子歌游戲,導入新課

 。1)師生進行對子歌游戲

  如:晴對雨,暖對涼,熱鬧對冷清;哭對笑,苦對甜,光明對黑暗;美對丑,賣對買(板書:買)

 。2)買,可以買什么呢?(引出課題,板書課題并讀準“鷹”)

  教學“鷹”(放大出示,分析識記字形,并書空)

  (3)根據(jù)課題質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如:誰買貓頭鷹?在哪里買貓頭鷹?為什么買貓頭鷹?怎樣買貓頭鷹?)

  2、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用自己的方法讀課文

  出示要求:A、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覺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B、試著解決提出的問題。

  (2)指名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注意傾聽,及時正音;出示:商量、便宜、莊稼、好玩哪;找特點,把輕聲詞讀準確。

 。3)再讀課文,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得更好。

  3、緊抓問題,理解課文

  通過讀課文,你能解決哪個問題呢?(根據(jù)學生回答,分析講解)

  (1)誰買貓頭鷹?在什么地方買?

  句式練習:誰在什么地方買貓頭鷹?

 。2)他們?yōu)槭裁匆I貓頭鷹?

  A、 品詞:能手。

  拓展課外資料:貓頭鷹是捕鼠能手的.介紹。(課件出示)

  貓頭鷹捉鼠的水平真高啊,所以稱它為能手,誰用“能手”說一句話。

  B、 品詞:七嘴八舌。

  貓頭鷹能保護貓頭鷹,是益鳥,當看到有人賣貓頭鷹,你會怎么說呢?

  適時理解七嘴八舌。(像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就是七嘴八舌地議論。)

  指導朗讀他們議論的話。

  C、 指導朗讀。

  語氣分析,自由讀,分角色朗讀。

  (3)怎樣買貓頭鷹?

  A、 為了買貓頭鷹,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找出來讀一讀。

  B、 最令你佩服的什么?

  從“零用錢、小人書”及一些動詞中體會小朋友們愛貓頭鷹的精神。

  C、還從哪里看出小朋友愛貓頭鷹?體會“小心地解開”。

 。4)放了貓頭鷹后……(學習第5段)

  A、看著貓頭鷹自由自在地飛翔,他們都在想些什么呢?

  B、叔叔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五段)

  C、指導朗讀,抓住動詞教學。

  4、小結

  A、愛護鳥類,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去保護小動物們!

  B、如果你想更多更好地了解貓頭鷹,建議看看《靜悄悄的獵人》。

 。ɑ脽羝鍪窘ㄗh)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拼讀“漂、禁”兩個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讀、誦、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展開想象,激發(fā)學生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媒體

  學生準備: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春的氣息。

  教師準備:多媒體、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先板書“消息”,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消息”的理解。

  師:春姑娘就要來了,她想給小朋友們發(fā)一個春天到來的好消息,你幫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呢?”(學生暢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們的好主意讓一位詩人寫成了一首詩來傳達“春的消息”。我們來讀一讀,看看誰能收到這些消息。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學習新知。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指明讀,注意“漂”是個多音字,漂白、漂亮

  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漂白”、“牽引”、“愛憐”、“雀躍”、“搔癢”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生活經(jīng)驗和具體的動作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相機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jié)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認讀、理解文中的.詞語,既形象生動,教給了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詩歌,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出來。

  第一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風、春水、樹枝、水鴨;抓住“盼望”“整整”體會孩子們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換上春裝;“飛過”“飛上”表達了孩子們尋找春天的歡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飛舞;抓住“愛憐”體會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愛。

  第四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雛菊開放;抓住“雀躍”體會孩子長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綠苞、溪水唱歌;

  第六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陽照耀、被嫩草搔癢的面頰;

  4.配樂朗誦詩歌,美讀中品位所蘊涵的情感。贊美春天!

  設計意圖:通過抓住重點的詞句,來幫助孩子們去領會詩歌中對春天的盼望、欣賞和感受,進而通過感情朗讀來贊美春天。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關于春的消息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細心觀察的孩子,你一定能發(fā)現(xiàn)的更多!去找一找相關描寫春天的兒歌、古詩、歌曲讀一讀、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美麗的春天。

  2.積累詩歌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2、借助注釋了解古詩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渴望平息戰(zhàn)事的感情。

  4、以朗讀、背誦的方式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古典樂曲《十面埋伏》,引導學生想象古戰(zhàn)場的`悲壯場面。

  2、背誦王之渙的《出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場面。

  3、學生介紹搜集到的有關詩人的資料。教師補充。

  “出塞”是樂府的一種曲調,此外還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題。

  4、請學生完整地表達詩歌題目的意思。板書課題:出塞 王昌齡

  二、初知詩意,質疑解疑

  1、自由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小組之間互相讀,相互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法了解詩歌的大意,鼓勵學生質疑。

  4、指名讀詩歌,討論交流。小組之間討論詩意,提出疑問,師生交流,確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三、精讀全詩,入境悟情

  1、教師講述古詩的歷史背景,引入境界。

  2、賞析“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1)朗讀古詩,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板書:秦漢

  (2)再讀“萬里長征人未還”,師生共議“人未還”的內涵,學生想象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悲劇。板書:人未還

  (3)課件展示,師生共同在音樂、景物中想象古時征戰(zhàn)的悲壯景象。聯(lián)想戰(zhàn)爭的殘酷。

 。4)拓展理解“人未還”所表現(xiàn)的戰(zhàn)爭激烈。

 。5)朗讀前兩句

 、賹W生自由讀。

 、谥缸x,品味詩歌所描寫的場景。

 、弁瑢W間互相評讀。

 、芟胂螽嬅胬首x。

  ⑤在音樂的烘托下朗讀。

  3、賞析“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學生自由讀后兩句。

  (2)自由談談對“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詞,體會飛將軍李廣的威武、英雄氣概。板書:但使

 。4)小組討論后,說說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5)指名朗讀,教師平讀。

  (6)學生帶著對飛將軍的崇拜之情讀文。

 。7)教師激情引讀。

 。8)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讀體會作者贊頌漢將李廣,渴望平息戰(zhàn)事的理想和慨嘆邊將無能,朝廷無能的悲痛。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學生自由組合朗讀全詩。

  2、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個性,配樂朗讀全詩。

  3、在教師的引導下試背全詩。

  4、觀看課件背誦全詩。

  五、展開想象,入情練筆

  師:人間最難過的是離別親人,遠征戰(zhàn)場。作者面對荒涼的關山,舉頭望月,思念親人,此時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動,用你的筆描繪出當時的悲壯景象好嗎?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邊塞的詩歌,比較、賞讀、摘抄下來。

  板書設計:

  出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樹教案12-05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15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1-16

(精選)語文教案11-25

語文教案(精選)11-20

語文古詩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