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班教案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八仙過!肥侵袊纳裨捁适。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理解“各顯神通”的含義。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知道八個神仙的名字及各神仙所擁有的寶物;會念兒歌《八仙及寶物》。
2、磁性圖片:八個寶物;一張大圖片:八仙圖。故事錄音帶。
活動過程:
1、認識八仙及寶物。
、、師:小朋友,我們是凡人,那么能在天上騰云駕霧飛來飛去的人就是——神仙。每個神仙都有各自的寶物。這兒有些寶物,你認識嗎?你知道是哪個神仙的寶物嗎?(教師出示八個寶物,幼兒分別講述)
師小結:這些是八個神仙的寶物,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暗八仙。
、、師:說到神仙,神仙就來了,看看有誰呀?誰會將寶物送到各個神仙的手中?(幼兒將各寶物與八個神仙匹配)
、、師:有首兒歌說的就是八個神仙及他們的寶物,誰會念?我們一起邊做動作邊念。
2、欣賞故事《八仙過!。
、拧煟合肼牥讼傻墓适聠?仔細聽!(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聽完提問:你們猜猜八仙會怎么過海?
呂洞賓是怎么提議的?(呂洞賓對眾神仙說:“今天飛過東海,便顯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讓寶物帶著我們漂洋過海吧!保
那么八仙會如何利用寶物過海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幼兒討論后,請他們講述自己的想法)
、瓢讼删烤故窃鯓舆^海的呢?我們接下去聽故事。(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
聽完提問:八仙是怎么利用各自的寶物過海的?
、峭暾芈犚槐楣适隆#ń處煼殴适落浺魩В
聽完提問:誰來給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八仙過!罚
這個故事中還藏了個成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們知道各顯神通是什么意思嗎?
4、師小結:《八仙過!肥侵袊囊粋神話故事。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聞名全世界。
附:故事《八仙過!
今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天宮里來了好多的神仙為她祝壽。
有八個神仙駕著白云也來到了天宮,他們是:漢鐘離、鐵拐李、張果老、呂洞賓、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
祝完壽,八個神仙結伴回家。他們飄飄蕩蕩降在東海邊上。
呂洞賓對眾神仙說:“今天飛過東海,便顯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讓寶物帶著我們漂洋過海吧!北娚裣升R聲說:“好!”
大胡子鐵拐李取下藥葫蘆,往海中一拋,葫蘆馬上變成了一艘大船。鐵拐李跳上葫蘆,“撲通撲通” 過了海。
大肚皮漢鐘離把手中的芭蕉扇往海中一丟,一張大如席子的扇子鋪在了海上。漢鐘離躺在扇子上,“嗚啦嗚啦”過了海。
“駕”,白胡子張果老倒坐在毛驢上,“得兒得兒” 過了海。
輕飄飄的呂洞賓把寶劍拋入海中,騎上寶劍。劍劃開水面,“嘩啦嘩啦” 過了海。
何仙姑把荷花輕輕放入水中,荷花一下子鋪開了好大一片。何仙姑站在荷花上,猶如出水芙蓉,“呼啦呼啦” 過了海。
韓湘子的玉笛到了水中,不僅可以當船,水擊笛孔時還有音樂響起。“嗵”,活潑的韓湘子蹦到了玉笛上,“哧溜哧溜” 過了海。
藍采和的大花籃入水后滴水不漏。愛穿一只鞋的藍采和一邊散花,一邊“撲哧撲哧” 過了海。
曹國舅見眾仙已過海,不慌不忙地將自己的玉板排開放在水上,象一只竹筏,“卟”,笑瞇瞇的曹國舅踏到玉板上,“啪嗒啪嗒” 過了海。
“快來看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蝦兵蟹將都忍不住叫了起來。
兒歌:八仙及寶物
鐘離寶扇自搖搖,拐李葫蘆萬里燒,果老魚鼓星相卦。
洞賓擲起手中劍,采和一手把籃挑,湘子橫吹一品笛。
國舅曹公雙玉板,仙姑如意立浮橋。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會堅持夢想總會實現的美好,萌發(fā)做自己喜歡事情的情感。
2.解讀圖像并樂意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表現。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故事PPT、音樂、錄像
活動過程:
知道芭蕾舞1、(出示芭蕾舞照片)這是誰?你知道的'芭蕾舞是怎樣的?
。ǘ╅喿x故事1、介紹小雅。這是小雅,和我們一樣大。
2、看圖聽賞。
1)跟著小雅學舞蹈2)看著圖示學舞蹈3)看圖講述:小蘋果。
4)看圖講述動作比賽。
5)幼兒說老師做。
3、回歸故事就這樣,有一天,他們家要發(fā)生一件大好事,你看出來了嗎?
看圖聽賞。
4、解讀封面。
這就是小雅的故事。為這本書去個名字吧(出示書名)為書取個名字吧。為什么是這個名字呢?因為我想對愛跳舞的小雅說"跳舞吧,小雅"。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苔蘚”這一名稱和主要外形特征,了解苔蘚的生長環(huán)境。
2、樂意主動采摘苔蘚,感受樂趣。
3、豐富相應詞語,如葫蘆蘚、地錢、墻蘚等。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找好有苔蘚的花圃、田間路邊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苔蘚實物樣品、引出課題。提問:
——誰見過這些綠綠的小東西?它們會長在哪里呢?
——今天我們要去找找苔蘚,可以采摘。
二、幼兒尋找采摘苔蘚,過程中和幼兒一起觀察其生長環(huán)境的'特點,誘發(fā)幼兒(幼兒食品)有意記憶。
三、交流經驗
——你找到了苔蘚了嗎?它長在哪兒?什么樣子的?象什么?(讓幼兒邊觀察邊討論。)
——請你找一找苔蘚的根、莖、葉。誰也有根、莖、葉?
四、幼兒再次尋找采摘,并讓幼兒摘點野花、野草,為回教室讓幼兒用它與苔蘚合作學習插花。
五、梳理經驗:
1、苔蘚它多生長在潮濕、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園和路旁容易找到。因為是潮濕環(huán)境,因此人們走路要小心。
2、苔蘚雖小也有根、莖、葉,是植物一種。(讓幼兒討論苔蘚與水和陽光的關系。)
【活動建議】
可結合相應的季節(jié)和天氣組織幼兒采摘苔蘚(地錢),并烹飪、品嘗苔蘚植物(地錢),讓幼兒了解其特殊的用處。
【活動延伸】
1、科學區(qū)中設置“下水石”、“上水石”、“沒水石”,觀察哪塊石頭能長出苔蘚。(“上水石”總保持著潮濕的狀態(tài),所以適合苔蘚植物生長。)
2、在自然角種植苔蘚。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所學的有關知識和大熊貓圖片,簡單的畫出大熊貓的體態(tài)。
2、增強幼兒愛護大熊貓的情感
3、鼓勵兒童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大熊貓、大熊貓圖片、錄音機、磁帶、彩筆、油畫棒、繪畫紙,小椅子、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隨著音樂全體小朋友學著大熊貓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大熊貓吃竹子的畫面、玩耍的畫面),讓幼兒觀察并講述大熊貓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圖上是誰?(大熊貓)大熊貓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貓長什么樣子?(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條腿,有一條尾巴,有兩只半圓形的.耳朵,身體胖胖的……)教師總結:剛才小朋友們看的真仔細,說的太好了,大熊貓身體肥胖,四肢粗壯,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圍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為白毛。而且大熊貓生活在山林中,喜歡吃竹葉和竹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朋友們看磁性黑板,出示熊貓圖片,請幼兒觀察靜止的熊貓的樣子。
3、老師在卡紙上示范并講解大熊貓的畫法。
1)大熊貓圓圓的大腦袋。
2)出大熊貓橢圓形的白色身體。
3)畫出大熊貓又粗又短的四條黑腿。
4)給大熊貓?zhí)懋嬌涎劬、鼻子、耳朵?/p>
5)給大熊貓進行著色。
4、幼兒在繪畫紙進行繪畫。
1)自己畫,老師巡回指導,必要時給予幫助。
2)畫簡單的大熊貓的基礎上,大膽想象,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大熊貓。
3)為大熊貓?zhí)懋嬛窆S、竹葉等。
4)給大熊貓進行著色。注意畫面的整潔,涂色要均勻。
7、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評價,組織孩子們選出不同姿態(tài)的大熊貓,組成熊貓的一家,進行組合活動,并進行講述活動,發(fā)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們把大熊貓的一家打扮的這么漂亮,它們可高興活動延伸隨著音樂,老師組織孩子們學著大熊貓的樣子,出去尋找東西吃。教育孩子們要愛護大熊貓,發(fā)動家人和朋友一起愛護國家一級動物--大熊貓。
【活動反思】
第一個部分:通過猜謎語的方式,激發(fā)幼兒對這節(jié)活動課的喜愛
第二各部分: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小朋友們了解大熊貓,初步知道大熊貓長什么樣子,喜愛什么?這節(jié)最大的難點是,幼兒對畫橢圓與圓形掌握不好。所以在幼兒實際操作中,老師要給予幼兒幫助。多鼓勵幼兒。
第三部分:通過貼畫,來鼓勵幼兒。
最后,我認為通過這節(jié)美術課,能讓幼兒簡單了解熊貓,讓幼兒知道什么是圓與橢圓,讓幼兒知道大熊貓喜歡吃竹葉,是我們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
小百科: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屬于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雄性個體稍大于雌性。
大班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養(yǎng)成教育要遵循學生的認知和成長規(guī)律,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核心內容,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目標,以養(yǎng)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為目的,全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從更深的層面上認識到學校這個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對培養(yǎng)全面合格的人才的核心作用。學校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直接制約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為了逐步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提高其自理能力,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方案:
二、實施階段:
第一階段: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師范附小養(yǎng)成教育活動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布置養(yǎng)成教育專題班會,做好養(yǎng)成教育基礎工作布置。
第二階段:結合《師范附小養(yǎng)成教育活動方案》開展養(yǎng)成教育系列活動,從小事做起、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培養(yǎng)學生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樂于探究的優(yōu)良品質。
第三階段:在全面實施養(yǎng)成教育基礎上,深入班級檢查養(yǎng)成教育落實情況,并找出典型,總結經驗,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經驗交流。
第四階段:結合教師的經驗總結、學校養(yǎng)成教育的開展情況做好科研成果經驗材料,切實形成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長效機制,使我校實施素質教育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三、實施辦法:
(一)學生禮儀常規(guī):
開學初,做好學生禮儀規(guī)范通知:
1、上學穿戴要整潔;穿好校服、佩戴整齊的紅領巾、校牌;
2、上、下課鈴聲響,要自覺有序進、出教室,走廊內行走不得大聲喧嘩,右行、有序;
3、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問好。站立正直、聲音自然響亮、整齊。
4、課前做好下節(jié)課的書本文具準備。
5、上學遲到,在教室門口先向老師報告,經老師同()意后才可進入,進教室時,腳步要輕捷,入座時不要發(fā)生較大響聲,并立即集中精神聽課。
6、在學校或校外見到老師、客人要主動、熱情地敬禮問好,聲音要適度自然;樓內見到老師、客人要敬禮以示問好。
7、課間如有緊急情況需要離開課堂,須經向老師請假,經老師同意后才可出去。
。ǘ⿲W生學習常規(guī):
1、班主任要結合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我愛國旗”的教育,讓學生懂得國旗是祖國的象征,國旗的各部分都具有哪些特殊的含義;升旗時態(tài)度要認真嚴肅、列隊要整齊、少先隊員行隊禮,姿勢要正確、唱國歌時聲音要響亮、整齊;上學時,學生要佩戴好紅領巾,保持紅領巾的整潔、干凈,了解紅領巾的象征意義。
2、老師上課時應向學生強調讀書寫字的基本要求:讀書時姿勢要端正,手持課本,眼睛和課本距離一尺。寫字時要做到頭正身直、腳平、握筆正確,胸口離課桌一拳,眼睛離本子一尺,每節(jié)課握筆寫字前要求學生背一背讀寫姿勢口訣(尤其是一年新生要加強學習的初期訓練)。
3、要求學生上課認真聽課,及時、獨立認真完成作業(yè),準時上交作業(yè),作業(yè)有錯誤的要及時改正,每天堅持預習、復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ㄈ┘o律常規(guī)
班主任要結合學校日常行為管理制度及新頒布的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進行校紀、校規(guī)教育。
1、每天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師請假。
2、集隊做到快、靜、齊,行進中不打鬧。
3、上下樓梯時做到右行、輕聲、不撘肩搭背。
4、課間活動不追趕打鬧,不大聲喧嘩,不做危險、劇烈的活動。
5、愛護公物,不破壞花草樹木。
。1)各班設立學生輪流值日制度。學生值日時不許家長()代勞,班主任要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給予鼓勵。
(2)監(jiān)督學生做好眼保健操,不亂涂墻壁,不亂丟亂吐,保持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愛護公共設施。
。3)注意個人衛(wèi)生,做到勤洗澡,早晚刷牙,常剪指甲。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愛惜課本、文具。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隊活動時間舉行如“我能行”、“小鬼當家”之類有益動。有針對性地開展“比學習、比紀律、比能力”的活動。同時要善于發(fā)現優(yōu)點,及時表揚,以點帶面。
。ㄋ模┛偨Y
以班級為單位做好班級養(yǎng)成教育活動方案、活動過程、活動總結,及時上交,由學校領導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面向全校公開,展示!
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復習歌曲《聽》,知道是三拍子的歌曲,會用自己的方式拍出三拍子的節(jié)奏。
2、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用延長符和其他小音符改編歌曲的節(jié)拍。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興趣。
準備:
1、事先幼兒學會唱歌曲《聽》。
2、每張桌上四小節(jié)曲子、玩具琴一架、小音符卡片。
3、老師黑板上寫出歌曲《聽》,延長符號若干。
4、錄音機、音樂磁帶。
過程:
1、小朋友,上次我們學唱了一首歌《聽》,我們一起表演給客人老師看。
過渡:風兒的歌唱得真好聽。歌里的小音符也坐著音樂小火車來聽風兒唱歌了。
2、復習認識小音符,能唱出來。
A、你認識他們嗎?一起來唱一唱。老師指音符,幼兒唱。然后將小音符連起來唱一遍。
B、小朋友真能干,你知道每一節(jié)車廂里有什么樣的小音符?它們合起來是幾拍呢?每一節(jié)車廂都是幾拍呢?我們把這樣的音樂小火車叫做三四拍的音樂火車。(老師寫在曲譜上)
C、三拍子的節(jié)拍有什么特點呢?你想怎樣拍出三拍子呢?(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拍出節(jié)拍)
D、我們一起邊唱邊打三拍子的節(jié)奏。
過渡:老師指譜子上的延長符號問:它是誰?老師這兒還有很多延長符號,(老師出示延長符號)它們也想坐上音樂小火車?墒且魳沸』疖嚩甲鴿M了,怎么辦呢?我們一起把音樂小火車變成四四拍的火車,就可以讓延長符號坐進去了。
3、引導幼兒改編節(jié)拍。
A、延長符號有一個習慣,它喜歡跟在小音符的后面呢。這樣你想讓延長符號坐在哪里?請個別幼兒上來擺一擺。
B、它們都坐上了四四拍的音樂火車,我們一起把新的音樂火車來唱一唱。
C、現在字寶寶也坐上了新的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應該怎么唱呢?
過渡:延長符號坐上了小火車,還有很多小音符也想坐上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
4、幼兒分組活動。(出示一條譜子:現在是3/4拍的小火車,要變成4/4拍的小火車應該怎樣送小音符呢?)
A、老師介紹每組準備的材料。(一組都是延長符號;一組有小音符;一組有小音符、延長符號;一組有休止符、小音符。)
B、每組5名幼兒,大家討論后,將小音符貼在譜子上。每小節(jié)四拍,并用琴演奏一下,唱一唱。
C、老師巡回指導。
D、現在我們又造了一列新的'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我們來唱一唱,好聽嗎?
5、結束。
小朋友真能干,會改變歌曲的節(jié)拍了,你們都是了不起的小音樂家。以后我們還要編很多好聽的歌,唱給客人老師聽,現在,我們也乘著我們自己編的4/4拍的音樂小火車到外面聽風唱歌吧!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一片樹林的特征。
2、嘗試用流暢的線條表現樹林,并且喜歡用寫生畫的形式去表現。
活動準備:幼兒觀察樹林,寫生畫的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引題
請幼兒看一看樹林的`構造。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二、幼兒觀察樹林的特征。
1.第二次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你們瞧。這是樹林。請小朋友們先來仔細觀察這片樹林。
幼兒觀察樹林,并且描述樹林的特征。
師:請小朋友們都來說一說,你看見的這片樹林是什么樣子的?和你的同伴一起去看一看。樹林里面的樹是怎樣的生長?看一看,樹林里面大樹長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樹干有什么特點?樹枝有什么特點?樹葉又有什么樣的特點?我們用什么樣的線條和圖形可以去裝飾呢?
三、幼兒作畫
請幼兒分組進行寫生作畫。
師:請小朋友來當一個寫生畫的小畫家,畫出你眼中看見的樹林。小畫家們,可以開始作畫了。
四、展示幼兒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展出
師:你們喜歡自己畫的作品嗎?來說一說你畫的樹林是怎樣的?你喜歡誰畫的樹林,為什么?
一片樹林的簡單畫法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感受民間游戲的豐富性與娛樂性,體驗游戲中規(guī)則的重要意義。
2、 在錄像再現,同伴討論和玩游戲中,交流和分享民間游戲的特點與玩法。
3、 會和新朋友玩民間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4、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前期調查“我喜歡的民間游戲”,民間游戲視頻。班級玩過一些民間游戲。
活動過程:
一、玩民間游戲,體驗民間游戲帶來的快樂。
1、玩民間游戲《石頭剪刀布》,兩人一組用手玩,用腳玩。
師:這個游戲還有個名字叫《包剪錘》它是一個民間游戲。什么叫民間游戲呢?
2、小結:民間游戲是老百姓自己創(chuàng)編,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
二、通過看視頻和交流自己喜歡的民間游戲,感知民間游戲的玩法與特點。
1、欣賞老吳韶韶視頻片段,了解幾個游戲的玩法。
2、幼兒談談自己知道的民間游戲。
3、展示“民間游戲寶典”,激發(fā)幼兒嘗試玩更多民間游戲的愿望。
小結:民間游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種類很多,很豐富,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可以一人玩,也可以多人玩,玩具簡單,便于收集,有的配有瑯瑯上口的兒歌,簡單易學。是不論小朋友、大人,老人都喜歡玩的娛樂活動。
三、學玩民間游戲,感知游戲規(guī)則的重要性,知道玩民間游戲時應該注意安全。
1、看視頻欣賞民間游戲《狡猾的狐貍你在哪里》 討論: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
教師和幼兒一邊回憶游戲的玩法一邊進行游戲
小結:要玩得開心,游戲的規(guī)則很重要。
2、明確規(guī)則,再次進行游戲(1~2次)
四、探討和實踐,如何與新伙伴一起玩民間游戲。
1、交流討論和新伙伴玩時應注意的問題。
指導語:我們很快就要上小學了,在小學里,我們會認識新伙伴,這些民間游戲還可以和新伙伴玩,我們可以怎樣玩?
規(guī)則:游戲前統(tǒng)一規(guī)則;游戲時遵守規(guī)則;
安全:在合適的時間,場地,選擇合適的游戲玩,注意安全;
小結:民間游戲只有大家遵守游戲規(guī)則,和伙伴合作玩,注意安全,才能玩的`開心。
2、實踐:教新朋友玩民間游戲
師:今天來了許多的客人老師,他們也是我們的新朋友,我們請他們一起來玩民間游戲,好嗎?教會他們玩法,規(guī)則,然后一起合作玩。
師幼共同玩游戲“炒蠶豆”。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同時,游戲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我設計的這節(jié)社會活動,采用了幾個比較典型的、幼兒感興趣的游戲,讓幼兒親自體驗合作、感受合作的樂趣。幼兒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平時比較膽小、靦腆的幼兒也能主動參加。另外,孩子進入大班以后,已經有明顯的合作意識,但是他們缺乏科學的合作方法,因此,我根據這一情況,設計了本活動,但對于幼兒來說,單靠這一節(jié)活動不可能完全掌握,需要在不斷的、反復的練習中才能真正體悟合作的要領,因此,在平時的生活活動、體育活動中也應該貫穿這方面的練習,讓幼兒在輕松、自主的環(huán)境中充分嘗試,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合作的樂趣。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風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害處。
2.知道什么是“心愿”,學會表達自己的心愿。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故事內容;故事內容圖片;關于風的利用的一些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T :你們知道什么是心愿嗎?
你有什么心愿?
T:風娃娃也有個心愿,你們想知道嗎?請你仔細的聽一聽這個故事。(傾聽故事至“大家都不喜歡你了)
二、根據故事情節(jié)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
T:風娃娃的心愿是什么?(幫助朋友做好事)
T: 風娃娃幫助了誰?它做了些什么好事?
T:小朋友對風娃娃說了些什么?
T:大家為什么都感謝它?
2.欣賞故事第二段
T:現在小朋友為什么都不喜歡風娃娃了?
T:它闖了什么禍?
T:誰愿意幫風娃娃出出點子的,讓大家喜歡風娃娃?
3.欣賞故事最后一段
T:小朋友為什么喜歡風娃娃了?
T:那么你喜歡風娃娃嗎?
三、引導幼兒討論:
T:你喜歡風娃娃幫你做什么事?(帆船靠風力航行、電風扇的風使人涼快、電吹風吹出的風使頭發(fā)很快變干等)
T:你不喜歡風娃娃做什么事?
四、找別人的優(yōu)點
T:風娃娃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有優(yōu)點有缺點,我們找到了風娃娃的許多的優(yōu)點,希望大家以后多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
T:請你說一說小朋友的優(yōu)點
整個活動分為四個部分:談話“心愿”導入;欣賞故事;利用生活經驗講述風和人類的關系;尋找別人的優(yōu)點。
活動反思:
談話“心愿”做為導入部分,而我確花了一些時間讓幼兒講述自己的.心愿,浪費了時間,沒有抓住時機直接引出故事;語言活動中,應該讓幼兒充分感受故事,完整的欣賞故事是最起碼的要求。但我忽視了這一點,直接就看圖片分段欣賞,并且按照故事內容來提問,對幼兒的要求過高了,導致很多幼兒都失去了積極性。并且在第一遍就出示圖片,讓他們一會兒關注圖片,一會兒又傾聽老師的故事,干擾了幼兒的注意力。在理解故事這一部分,孩子們并沒有完整的感受到故事;利用生活經驗講述風和人類的關系,因為缺少前期經驗的準備,幼兒有點茫然,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說出一些常見的現象;最后延伸部分讓孩子們找找別人的優(yōu)點,原先是想來個情感上的教育:讓孩子們要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在相互說說優(yōu)點中樹立自信心。但從實際效果上看,放在這一節(jié)課上并不合適,既占時間,又脫離主題。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大班的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精選)大班教案07-21
(經典)大班教案08-04
大班教案【經典】07-26
大班教案[經典]08-01
[精選]大班教案07-31
(精選)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經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