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常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了解水墨畫的特性,掌握水墨畫的基本表現(xiàn)方法。
2、運用水墨畫的方法,嘗試進行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3、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教師檢查學生所帶材料、工具并進行調配。
二、新課新授
1、出示一幅中國畫,并結合課本插圖《村舍》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出示課件)。
2、讓學生直觀認識什么是中國畫并出示課題——“水墨家園”。
教師邊實踐邊介紹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3、示范畫樹的的傳統(tǒng)技法:
先觀察樹的結構特征:上細下粗、干生枝、枝生梢、梢長葉。學生觀察總結。教師示范:
第一、畫樹干:中鋒用筆畫樹干,注意確定樹的姿態(tài),側鋒用筆皴擦樹干,注意水分的多少,表現(xiàn)明暗關系。
第二、畫樹枝:樹分四枝,注意樹的前后左右出枝。
第三、畫樹葉:
點葉法:是用粗線、細線和干濕濃淡的筆點畫成。
夾葉:是用勾勒線法表現(xiàn)樹葉。中鋒用筆勾不同葉形,注意聚散疏密關系和遠近關系。運用“勾、皴、染、點”,掌握山水畫的步驟方法。
三、主動參與,嘗試作畫:
1、展示選好的幾幅漂亮的畫樹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并思考如何表現(xiàn)近樹、遠樹。
2、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自然風光,嘗試臨摹。教師則巡回指導,協(xié)助解決創(chuàng)作中遇到的問題。體會中國畫用筆用墨的妙趣。
3、請學生與教師一起練習,探索、體驗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四、學生
1、布置作業(yè),用墨彩結合的方法,表現(xiàn)家鄉(xiāng)的美景。
2、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做畫,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筆。
五、交流經(jīng)驗
征集作業(yè),組織學生談談體會,講教訓、經(jīng)驗。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點:從感受色彩對比以及產(chǎn)生美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難點: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練習中。
教學準備:教師:計算機教學設備、紙、色筆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紙等。
教學意圖: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舊知冷暖色擺色環(huán)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從視覺感知到理性感悟對比的表現(xiàn)力過程,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對比色的表現(xiàn)力,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談話導入
。1) 我們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生存環(huán)境又是怎樣的呢?
請同學們用形容詞還形容一下。
(學生: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等)
這說明了我們的世界充滿了色彩,色彩無處不在,色彩是我們的生活更有生機,活力。
。2)但如果世界上沒有了色彩又會怎樣?(學生:暗淡無光,沒有生機,死氣沉沉)
。3)著名的色彩大師——伊頓:色彩就是生命,因為沒有色彩的世界在我們看來象死的
一般!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為補色
的顏色為對比色。
3、學習新課
(1)師出示課件
“色相環(huán)、對比色、補色”。
仔細觀察色環(huán)表并思考:你知道如果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進行對比,會產(chǎn)生哪種視覺效果呢?選兩種顏色進行對比,根據(jù)它們在色相環(huán)上的位置,看看其中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
a:同類色對比:同一色相的顏色對比
如:大紅、深紅、朱紅、粉紅等
特點:色相相同,個性差異小,對比效果極弱。畫面比較柔和,不刺眼。
b:鄰近色對比:在色環(huán)0---40度的顏色 如:紅---橙
橙---黃
黃---綠
綠---藍
藍---紫
紫---紅
特點:統(tǒng)一,色彩富于變化、柔和、過渡自然
c:對比色對比:在色環(huán)上0---180
度的顏色對比。
如:黃--紫
紅--綠
藍--橙
特點:對比效果極為強烈,給人強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d:總結歸納:在色相環(huán)中,距離較遠的兩種顏色,相互對比產(chǎn)生的'視覺效果更強烈。距離較近的兩種顏色對比起來,產(chǎn)生的視覺效果更柔和一些。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課件。學生了解色彩知識,感受。
(3)欣賞和分析
A、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說一說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繪畫中色彩的運用(進入繪畫色彩的運用版塊)。
C、談校園的色彩,師引導,并對學生進行珍惜校園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為小女孩配褲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運用對比色配色,說說為什么不喜歡?為什么要選擇強烈的色彩?
本節(jié)課是為學生學習色彩基礎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xiàn)力,并有目的地加以運用而設置的。在學習色彩畫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認識色彩的對比,用強烈的對比色來表現(xiàn)生活,是小
學生學習色彩畫需要解決的問題,兒童喜愛用對比強烈的顏色來畫畫,有時畫的好,有時畫
的不好。通過了解色彩的對比——欣賞和分析對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效
果,有利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認知色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色彩對比中的美感,從而培
養(yǎng)學生對色彩熱愛的情感,提高繪畫興趣。
(5)師生總結梳理
4、動手練習:
運用色彩的對比為一幅年畫配色。
5、學生作品展評
優(yōu)秀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談對它的感受。
6、收拾與整理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美術《手形畫》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大膽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造,體驗畫手形畫的樂趣。 2.能根據(jù)自己變換的手形大膽進行添畫和用色,學習手型畫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有過玩手影的經(jīng)歷。 2.物質準備:紙、彩筆、手形畫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玩猜拳游戲:石頭、剪子、布。 2.我們的手不僅能變出石頭、剪子、布,它還能變換出很多的手型來。
提問:誰來說一說你還能變出哪些手形?你是怎么變得? 重點:激發(fā)幼兒變換出更多的手形。 二、認識手形畫。
1.觀看PPT,認識更多的變換手形。 2.提問:小朋友,你能把你變換出的手型畫出來嗎?
誰愿意上來畫一畫,仔細看他是怎樣把變出的手
形畫出來的? 3.如果我在上面添上幾筆,小朋友們看看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重點:知道在變換出來的手形的基礎上再進行添畫,變成其他的圖形,這就是手形畫。 三.PPT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手形畫:
1.展示手形一。 (1)想一想,這個手形會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這個手形是怎樣變成孔雀的?孔雀的身體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體,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頭和頸就變成了美麗的孔雀。)
(2)這個手形能不能再變成其它的呢?(展示樹) 提示:這個手形是怎樣變成樹的?手掌是樹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樹的什么呢?(手掌是樹的'樹干,胖胖的,手指是它的樹杈,我們再添上樹枝和樹葉就變成了一個大樹了)。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這個手形添上幾筆會變成什么?(展示雞)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雞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腳) 3.展示手形畫作品,激發(fā)幼兒對手形畫的興趣。 重點:更好的理解手形畫并學習手型畫的方法。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在紙上擺好要畫的手形,然后不要動,用筆從最外面的手指開始,仔細地沿著手的形狀走,一直畫到最后一個手指,啟發(fā)幼兒添畫并進行裝飾。
2.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自己變化手形,大膽嘗試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圖案。還要不斷變化手形,大膽表現(xiàn)自己所要表現(xiàn)的畫面。
重點:能夠根據(jù)自己變換的手形大膽進行添畫和用色,體驗畫手形畫的樂趣。
五.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相互欣賞交流自己的手形畫。
美術教案 篇4
第一課形的魅力課時
課時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xiàn) 設計
應用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并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 運用構成原理創(chuàng)造各種畫面。并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
2、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教具學具:彩紙、掛歷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各種平面形狀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它們歸類嗎?為什么?
2、導入課題:《形的魅力》
二、發(fā)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guī)律)展示各種形狀。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討論)師小結:形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點、線、形狀、色彩等)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nèi)容)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和骨式的變化):有規(guī)則:幾何形、幾何直線形、幾何曲線形、無規(guī)則:不規(guī)則形、自由直線形、自由曲線形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形狀組成畫面(小組討論)。
2、制作步驟(教師示范)
四、學生作業(yè):設計、制作一幅畫。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學延伸與拓展:用各種形狀還可以創(chuàng)造什么作品或運用裝飾像框等方面。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 通過觀察不同形狀的樓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圓等不同的形狀。
。病 讓孩子學習如何觀察事物順序的方法。
。场 激發(fā)幼兒對拼貼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觀察不同形狀的樓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圓等不同的形狀。學習如何觀察事物順序。
三、教學準備:
不同形狀、大小和顏色的各種圖形的蠟光紙若干。膠水、白紙人手一份。各種不同樓房的課件。
四、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熊:今天森林里的小熊來到我們的城市,它沒有家不知道位在哪?王老師幫它找到了幾幢房子,你們幫它一起來選擇,好嗎?讓幼兒觀察樓房,并告訴小熊房子是怎樣的`?
※ 教師出示圖一: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覺得它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幼兒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觀察樓房的形狀。最后小結:這些房子是一排排的;矮矮的;房頂都是三角形的等特征。
※ 教師出示圖二: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覺得它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幼兒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觀察樓房的形狀。最后小結:這些房子前后、左右的高矮不同,房頂?shù)男螤钜膊灰粯印_@是高樓大廈。
※ 教師出示圖三: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覺得它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幼兒由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去觀察樓房的形狀。最后小結:這是獨立的
※ 教師出示圖四: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覺得
它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它的房頂與第一層與其它的房子有何不同。
※ 教師出示圖五:你們看,這是什么?你覺得它是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觀察特別的建筑與房子的區(qū)別,說出自己心中認為最漂亮的房子是怎樣的?
2、教師出示不同大小、形狀、顏色的圖形提問:誰能用這些圖形拼出你認為最漂亮的房子。鼓勵幼兒大膽開展想象。
※ 教師請幼兒上來拼貼,并說說自己拼了一間什么房子。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 教師巡視時及時表揚有進步和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并激發(fā)其他幼兒的積極性。
4、展示幼兒作品,教師進行綜合評價。
※ 讓幼兒把作品貼在后面的墻上,展示幼兒的作品并邀請家長一起來欣賞,相互交流。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美術教案【精選】11-2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19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美術教案10-06
美術教案[精選]08-0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11-05
[精選]美術教案10-2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