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錦集【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圖片、與老師的交流中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征。
2、用紅色來涂七星瓢蟲的的身體,用樹葉添加背景,初步讓感受畫面的完整性。
活動準備:
黑色蠟筆,紅色、綠色蠟筆用黑色蠟筆畫七星瓢蟲的外形與黑點,用紅色蠟筆色涂瓢蟲。
活動過程:
1、 欣賞與討論。
。1)這是什么蟲?(七星瓢蟲)數(shù)一數(shù)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圓點?幾個大?幾個。块L在哪里?(有七個圓點,左右翅膀上各有三個圓點,中間一個大圓點,左右翅膀個一半。)身上除了有點還有什么?(有腳),有幾條呢?讓孩子來數(shù),并說說是怎么長的?
。2)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紅色?(頭部、觸角、圓點和六條腿是黑色,翅膀是紅色。)
2、 教師介紹瓢蟲一家。
有許多的種類,要從那些圓點上去分辨,有一個圓點的是一星瓢蟲,有七個圓點的.是七星瓢蟲,沒有圓點的是大紅瓢蟲,他們都是益蟲,今天,我們來畫益蟲,不要畫害蟲,要把圓點畫準確。
3、表現(xiàn)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征。
我們把七星瓢蟲變到紙上來吧,看。老師是怎么變出來的?畫圓形問幼兒這是七星瓢蟲的什么部位?(身體)對了,在圓形外面畫上半圓形問畫了什么?(頭部)……一只七星瓢蟲媽媽變出來了,你們會變嗎?快來變一變
4、創(chuàng)作要求。
七星瓢蟲的媽媽說,我還有很多寶寶的,我想友來一起變出來吧,有的從這邊爬過來,有的從上邊爬下來,你們會變出來嗎?
5、 幼兒作畫。
(1) 注意瓢蟲造型,認真判別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否則腿就斷了),身體兩邊各三條腿,頭部和尾部沒有腿,
(2) 引導幼兒能畫出向不同方向爬的瓢蟲,同時注意到大小的來排列在畫面上。
。3) 用黑色蠟筆畫好輪廓、涂好黑色后再去用紅色或橘紅色涂在瓢蟲身上。
(4) 最后樹葉作為背景。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在看、摸、玩小腳的過程中,激發(fā)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重點:了解腳指的名稱及作用
活動難點:能探索身體的奧秘
活動準備:海綿軟墊、各種豆類、木板、各種各樣的顏料、大白紙一張、繩子等。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請幼兒感受體驗:
“請小朋友脫下鞋在不同的路上走走、跑跑、跳跳!
“走在不同的小路上,感覺怎么樣?”
2、探索實踐,請幼兒比較不同:
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的小腳:
“我們的腳上有什么?”(摸一摸、看一看知道腳有腳趾、腳甲、腳跟、腳心、腳背、骨頭等組成。)
師生互相比較:
“我們的腳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3、組織幼兒,提升幼兒經(jīng)驗:
教師提問:
“人的腳有什么用呢?”
“ 怎么保護自己的'小腳呢?”
教師小結:腳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愛護自己的腳,要做到勤洗腳,勤儉腳趾甲,勤換襪子,不穿太大或太小的鞋等。
引導幼兒印腳印,體驗快樂:
“讓我們的腳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白紙上印下腳印!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睂W習手口一致地從左到右點數(shù)3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⒉掌握按數(shù)量匹配相應實物,感知3以內數(shù)量的排列順序。
活動準備:
、蓖米涌ㄆ3張,分別為1只、2只、3只。
、卜謩e有1、2、3個點的'房子卡片。
、沉鶄蘿卜卡片。
活動過程:
、睂W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兔寶寶。
師:小朋友們數(shù)一數(shù)有幾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誰?卡片上的兔寶寶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哪張卡片上的兔寶寶最少?是幾只?(1只)這張呢?(2只)(帶幼兒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這張呢?(3只)請幼兒點數(shù)驗證。
、菜屯脤殞毣氐脚c之點數(shù)相應的房子里。
師:“這里有什么?”(出示點數(shù)房子)數(shù)一數(shù)有幾間房子?每間房頂上都有什么?有幾個點?這些黑點告訴我們哪只兔寶寶應該進哪間房子?
請個別幼兒操作,指一只兔子的卡片“你怎么知道要送這只兔寶寶進這件房間呢?”(一只兔寶寶住一個點子的家)“這兩只兔寶寶呢?三只兔寶寶呢?”(兩只兔寶寶住兩個點子的家……)引導幼兒一邊操作一邊說:一只兔寶寶,我送你回一個點子的家。
師:小朋友看一看,幾只兔寶寶住在最前面?幾只兔寶寶住在他的后面?幾只兔寶寶住在最后面?
、澄雇脤殞毘蕴}卜。
師:兔寶寶很餓了,請小朋友每只兔寶寶喂一個蘿卜。一邊喂也一邊說:一只兔寶寶請你吃一個蘿卜,一邊送一邊說:“一只兔寶寶請你吃一個蘿卜”,蘿卜送完了,再說說,幾只兔子我送了幾個蘿卜。
教師重點聽幼兒操作時的語言表達,看他們對操作材料的理解情況。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兒歌"誰會飛"
活動目標:
1、理解和學習兒歌,豐富關于問答式兒歌的經(jīng)驗。
2、在感受、理解兒歌句式特點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兒歌。
3、通過學習兒歌了解一些動物的活動方式。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5、了解兒歌的含義。
重點與難點:
在感受、理解兒歌句式特點的基礎上學習朗誦、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準備:
1、畫有鳥飛、魚游、馬跑、蟲爬的圖片各一張。兒歌課件。
2、會飛、游、爬、跑的動物頭飾,大字卡:飛、游、爬、跑3、律動音樂,《健康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題幼兒隨律動音樂模仿鳥飛、魚游、馬跑、蟲爬的動作找自己的座位坐好。
師:剛才,小朋友們模仿了哪些小動物呀?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小動物,它們會飛、會跑、會游、會爬、會跳。那么,到底誰會飛?誰會游呢?今天,這些動物朋友來和我們班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兒歌《誰會飛》,大家愿意嗎?
二、學習兒歌
1、初步學習兒歌的前兩段。
(1)師邊說邊出示小鳥圖片提問:小鳥有什么本領?(會飛)(出示字卡)認識動詞"飛"小鳥是用什么飛的呀?(翅膀)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鳥飛。師邊學邊說,小鳥怎樣飛?撲撲翅膀去又回。
師:請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動物會飛,是怎么飛的?
引導幼兒完整朗誦兒歌第一段。
(2)看,誰來了?師出示圖小魚圖片。提問:小魚有什么本領?(出識字卡)認識動詞"游"。我們來學學小魚游吧。邊學師邊引導幼兒學說:魚兒怎樣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師:請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動物會游,是怎么游的?
引導幼兒完整朗誦兒歌第二段。
(3)引導幼兒朗誦前兩段2、學習兒歌后兩段。
(1)接著誰會來呢?小朋友猜猜看。(師做馬跑的動作給幼兒提示)師出示小馬的圖片提問:馬有什么本領呀?(會跑)(出識字卡)認識動詞"跑"。馬兒怎樣跑?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說:馬兒怎樣跑?四腳離地身不搖。
師:請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動物會跑,是怎么跑的?
(4)最后,誰還會來呢?師出示小蟲圖片說,蟲兒會……(引導幼兒說出會爬)(出識字卡)認識動詞"爬"。追問:蟲兒怎樣爬?引導幼兒邊做邊說:蟲兒怎樣爬?許多腳兒慢慢爬。
師:請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東西會飛,是怎么飛的?
3、播放課件幼兒完整欣賞兒歌。
4、根據(jù)對圖片的理解,學念兒歌師:現(xiàn)在,我們看著圖一起來念一遍(引導幼兒完整地念兒歌一遍)
5、以問答方式朗誦,提高幼兒念兒歌的興趣。
師:剛才小朋友念得真好聽,這首兒歌很特別,是一個問一個回答的,這樣的兒歌就是問答歌。那么我們就用問答的方式一起來朗誦這首兒歌吧!以師問,幼兒答的方式朗誦。
6、教師與幼兒邊做模仿動作邊念兒歌。
三、延伸活動:游戲"找家"。
請幼兒找自己喜歡的頭飾戴上,學學它們的動作,在音樂聲中看字卡分別找到相應的家。
四、小結
1、教育幼兒愛護動物。
2、隨音樂做律動到室外活動。(播放音樂《健康歌》)附兒歌誰會飛誰會飛?鳥會飛。
鳥兒怎樣飛?
撲撲翅膀去又回。
誰會游?魚會游。
魚兒怎樣游?
搖搖尾巴擺擺頭。
誰會跑?馬會跑。
馬兒怎樣跑?
四腳離地身不搖。
誰會爬?蟲會爬。
蟲兒怎樣爬?
許多腳兒慢慢爬。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03
(經(jīng)典)中班教案11-02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04
(精選)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1-0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4
[精選]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25
中班教案(精選)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