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中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目標:
1.嘗試通過繪畫形式大膽地表現“六一”活動中的愉快氣氛。
2.學習根據自己的想法作畫,并能合理選色和布局。
準備:
有參與六一活動的經驗,畫紙、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過程:
1.經驗喚醒。
提問:六月一日到了,你想怎么過這個節(jié)日?你最喜歡的是什么活動?為什么?
請幼兒思考回答,教師可給予一些提示。
教師:我們今天就把快樂的六一畫下來吧。
2.交流畫法。
。1)討論:怎樣把“六一”活動中,最高興的事畫下來?并要讓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最喜歡的是什么活動。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事要畫大,并畫在紙的中間;選用亮點的色彩、艷麗的色彩來裝飾畫面。
。2)個別嘗試: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老師在邊上指導。
。3)其他幼兒評價,并暢談如果我來畫我會這樣畫。
3.幼兒創(chuàng)作。
重點指導先想好畫什么高興的事情,再畫出高興的氣氛。難點指導通過構圖布局和色彩來表現獲得的快樂氣氛。老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構圖。
4.作品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相互介紹、欣賞他人的作品。自由結伴欣賞、交流。
。2)幼兒評價。介紹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講講理由,多給幼兒交流評價的機會。
。3)幼兒參與將自己的作品布置于環(huán)境中。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
2.了解聲音傳播的媒介。
活動準備
1.傳聲筒成品一個。
2.圖片、紙杯兩個、毛線、牙簽。
3.幼兒用書。
幼兒園環(huán)境布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發(fā)幼兒對傳聲筒的興趣。
1.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相應的頁面
提問:小朋友們看看圖中的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說話)
提問:他們是在說話嗎?用紙杯說話能聽見嗎?
3.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提問: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請兩名幼兒先體驗一下玩?zhèn)髀曂驳臉啡ぁ?/p>
二、制作傳聲筒。
1.請幼兒仔細觀察傳聲筒的成品由哪些材料構成
2.再請幼兒根據幼兒用書上的`步驟,兩名幼兒一組進行制作,教師指導。
3.請幼兒兩人一組嘗試用傳聲筒進行對話。
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教師小結:這個紙杯,通過小繩一連,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對著紙杯說話,振動被毛線傳送到另一個紙杯,于是另一邊的小朋友就聽到聲音了。
三、鼓勵幼兒隨意玩?zhèn)髀曂病?/strong>
1.嘗試:往紙杯里放東西。
引導幼兒發(fā)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楚了:傳聲筒里塞的東西,堵住了傳過來的聲音,就聽不清楚了。
2.教師小結:傳聲筒里的東西越滿聲音越不清晰。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景中,試著聽辯音樂的一些簡單變化,學習有節(jié)奏地做猴子爬樹的動作。
2、嘗試創(chuàng)編各種猴子玩耍的動作。
3、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音樂、教具
活動過程:
一、歌曲:老母雞
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猴子爬樹
1、看一看,這是誰?(老師操作教具)
2、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 (幼兒講講)
3、聽音樂后說一說你覺得猴子在干什么?看一看
4、看一看猴子是怎么爬樹的?(老師操作教具)一起來學學看.
5、猴子還會在樹上干什么?(聽音樂做做動作)
6、大家一起學做小猴子
三、音樂游戲:誰餓了
愉快地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音樂游戲
活動反思:
進行了學習活動“猴子爬樹”,感覺班級里的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他們能愉快的和老師一起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的有趣;他們能仔細地觀看木偶的表演,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他們能積極地參與動作表演和創(chuàng)編活動,體驗表現的'樂趣;顒又泻⒆觽兎e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他們會使用一些好聽的詞句,如:可愛、活潑等來形容小猴子,而老師也積極回應,用“小猴子聽到他們的話愉快地跳起舞來”的話語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意愿。老師用集體練習與個別演示的方法,讓幼兒理解聽音樂做動作。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班級里的幼兒每一個都參與到活動中,學地很開心。
在最后的樂句中老師利用猴子從樹上滑下來,來引導幼兒聽音階?墒怯變簠s不愿意讓小猴子從樹上滑下來,堅持要抓住樹枝。老師也就不強求幼兒,滿足了孩子的愿望。
小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為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給氣球充氣,知道氣球充了氣就會鼓起來,觀察說出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2、喜歡玩氣球,了解并說出氣球的用途。
3、裝飾氣球,提高幼兒的動手審美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氣球、繩子、水彩筆、橡皮泥、彩紙、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導入
師:圓圓的身體皮兒薄,有紅有綠顏色多,拴在線上輕輕舞,手兒一撒飛上天。這是什么呀?
。ǘ┯變鹤杂商剿鹘o氣球充氣(實物)
1、幼兒自由操作,觀察氣球的變化。
師:你們用什么辦法讓氣球鼓起來的?(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出示兩個色彩、形狀相同的氣球,但一個有氣一個沒氣,引發(fā)對氣球的興趣。
問:兩個氣球一樣嗎?你們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3、探索充氣的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提醒幼兒吹氣球時,嘴巴不能撒氣,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要捏緊,不能讓氣漏出來,這樣才能鼓起來,最后把氣球用繩子系起來。
小結:吹的氣多氣球就大,吹的氣少氣球就小。
。ㄈ┝私鈿馇虻挠猛
1、引導幼兒說出在哪兒見過氣球,氣球用來干什么?你都見過什么樣子的氣球?引導幼兒說出各種各樣的氣球,你見過的氣球是什么顏色的?
2、引導幼兒說出氣球的用途,如:裝飾作用、烘托氣氛、探險旅行、科學研究等。
3、小結: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氣球,氣球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自由添畫
1、讓幼兒探索不同的`方法,運用上面提供的材料裝飾氣球,看誰裝飾得最漂亮。
2、展示作品,講解作品。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將美化好的氣球裝飾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吹好氣球后幼兒無法一個人綁氣球口,這時就需要同伴的幫助,采用什么方法系氣球口是我們關注的,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只有與同伴合作才能完成任務,也給了幼兒學習如何與同伴接觸交往的機會。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意,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角感覺。
2、了解猴子愛模仿的特點。
3、能對猴子、老公公的動作各表情進行故事表演,激發(fā)表演興趣,提高表演能力。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掛圖四幅。
故事表演用的道具:草帽若干、扁擔一根、樹、猴子的面具。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出示猴子),它是誰?有一群猴子在樹上玩,它們發(fā)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們來看一下。
2.出示圖一
你看到什么?
老公公挑了一擔帽子到城里去賣,走累了,坐在大樹底下睡覺,發(fā)生了什么事?
3.出示圖二
猴子在樹上又叫又跳,老公公怎么了?
急得怎么樣?
猴子在干什么?
老公公怎么說?
猴子有沒有把帽子還給老公公?
4.出示圖三
老公公急得怎么樣?猴子看見了怎么做?
猴子為什么看見老公公這樣做它也這樣做?
老公公開始想辦法,結果拿到了帽子,老公公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5.出示圖四
老公公想出什么辦法?
6.教師完整講述圖意一
7.這個故事還沒題目,請幼兒取個題目
8.表演故事二遍
。1)現在你們來扮猴子,老公公來扮演這個故事。
。2)這個故事小朋友都很喜歡,下課后,還要表演的繼續(xù)表演。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冬季服裝和夏季服裝的不同特征,對服裝有探索的興趣。
2.知道冬天的服飾能抵御寒冷。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包、幼兒收集的衣服
活動過程
1.貼一貼
。1)請幼兒說一說冬天的衣服是怎么樣的。
。2)介紹操作材料。
師:冬天到了,請你為小女孩穿上合適的衣服吧!
。3)幼兒操作。
。4)提問:小女孩為什么穿這樣的衣服呢?
。5)小結: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小女孩就不會冷了。
2.比一比
(1)師:我們小朋友也帶來了許多衣服,看看哪些是冬天穿的,哪些是夏天穿的?
根據不同季節(jié)區(qū)分冬裝和夏裝,并送到相應的服裝柜。
。2)引導幼兒觀察并比較夏裝和冬裝在材料、款式和厚薄上的不同。
提問:冬裝和夏裝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3)小結:原來冬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在材料、款式、厚薄上都是不一樣的。
3.秀一秀
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冬季服飾穿戴并表演。
活動生成及建議
1.此活動可以整合語言“不怕冷的大衣”,在聽賞故事的.過程中感知冬季的氣候特征,體驗長輩的關愛。冬季要穿戴的東西很多,如手套、帽子、圍巾、口罩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活動的主題。
2.此活動之前利用家長資源收集各種衣服,讓家長和和幼兒一起了解一些關于衣服材質方面的信息。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運用"摘、爬、馱"等動詞大膽講述小動物們摘蘋果的過程。
2.運用多種方法創(chuàng)造地解決問題,并大膽清楚地表述。
3.感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課件,背景圖及操作卡片。
2.積累一定的講述經驗。
活動過程:
。ㄒ唬┱n件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果園里,果園里有什么?誰會用好聽的詞語來說?
。ǘ┳屑氂^察畫面,運用一些基本詞匯大膽講述小動物摘蘋果的過程。
1.播放(畫面一)。
教師:小烏龜是怎么過來的?(運用詞匯"爬")教師:小烏龜能摘到蘋果嗎?為什么?
2.播放(畫面二)。
教師:小兔子是怎么過來的?(運用詞匯"跳"。)小兔子怎樣幫助小烏龜呢?
3。播放(畫面三)教師:小豬來了,它們會想什么辦法呢?(運用詞匯"馱"。)它們摘到蘋果了嗎?為什么?小朋友幫它們想想該怎么辦?
4。播放(畫面四)教師:小熊來了,它們又會想什么辦法?
5。討論: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樣幫助小動物摘到蘋果。
。ㄈ┡c同伴合作,擺擺講講摘蘋果的多種方法。
1.幼兒與同伴合作擺擺講講。
2.幼兒講述摘蘋果的辦法。
3.播放(畫面五)(四)完整欣賞故事。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把摘蘋果的辦法編到故事里去。
小朋友幫它們想想該怎么辦?
4,播放(畫面四)教師:小熊來了,它們又會想什么辦法?
5,討論: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樣幫助小動物摘到蘋果。
教師小結:你們的辦法真不錯,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這樣會有更多的好辦法摘到蘋果。請你們去擺一擺,講一講。
。ㄈ┡c同伴合作,擺擺講講摘蘋果的多種方法。
1.幼兒與同伴合作擺擺講講。
2.幼兒講述摘蘋果的辦法。
3.播放(畫面五)(四)完整欣賞故事。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把摘蘋果的'辦法編到故事里去。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題材選擇恰當。該樂曲旋律歡快活潑,節(jié)奏鮮明,動作感較強,符合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顒拥恼w感覺是自然流暢、輕松活潑的。整個活動我營造了一個有情、有趣的音樂“情境”,讓孩子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在感受音樂快樂的同時還發(fā)展了音樂的智慧和素養(yǎng)。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總體來說目標清晰,層次分明,孩子們能在游戲中感受歌曲輕松、活潑的情緒,并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在活動中,我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情景游戲中進行活動,活動開展的較順利,大部分幼兒還是能跟著老師的思路來走的。
不足之處:
音樂游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如何讓音樂游戲開展的更加有效呢?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吸取先進的教學理念,盡可能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出屬于自己特色的教學之路。一個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樂素材可以成為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的“催化劑”,提升一個教學活動對幼兒發(fā)展的價值。
中班教案 篇8
一、律動《小老鼠上燈臺》
二、出示圖片(兩只老鼠),引起觀察的興趣:剛才我們唱的《小》膽子很小,聽見貓叫得聲音就嚇得嘰里咕嚕滾下來,老師這里也來了兩只老鼠,我們來看看他們長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三、揭題師:這兩只小老鼠,個兒一樣大,一個叫圓耳朵,一個叫尖嘴巴,有一天,他們在一起聊天,都夸自己的膽子最最大(出示標題:兩只老鼠膽子大)。還把自己的膽子怎么大用圖畫畫了出來,圓耳朵在這邊畫,尖嘴巴在那邊畫,我們一看它們是怎樣用圖畫來告訴別人他們的膽子大的?
四、觀察圖片,理解作品內容與主題圖一:
1、圖上畫的.是誰?圓耳朵在干什么?圓耳朵咬狐貍的腳丫它害怕嗎?從哪里看出來?從圖上看圓耳朵和尖嘴巴誰厲害?想想他會怎么對尖嘴巴說自己膽子大呢?
2、學學圓耳朵怎樣說的圖
二、
1、尖嘴巴聽了圓耳朵的話他怎么做了?它是怎么打的,打得重嗎,從哪看出來?尖嘴巴是怎樣說自己膽子大的?
2、學學尖嘴巴是怎樣來夸自己的。
圖三、1圓耳朵和尖嘴巴誰也說服不了誰,他們又各自畫了一幅畫,看看圖上的圓耳朵在干什么?他有沒有松手?用力拉住了不放,可以用一個好聽的字來說"揪"幼兒學說學做。學一學圓耳朵十怎樣說自己膽子大的。
圖四:尖嘴巴一聽不服氣,畫了一只更兇的老虎,它是怎么說的?
五、分組對話練習六、設疑討論,理解主題師:尖嘴巴和圓耳朵都說自己的膽子大,他們真的敢咬狐貍的腳丫、打熊的巴掌、揪老虎的尾巴、拔獅子的大牙嗎?既然不敢為什么要這樣說呢?如果真的這樣做了,會怎樣?
七、想象結果圓耳朵和尖嘴巴正在朔大話時,忽然發(fā)生了什么事?
出示圖5,兩只老鼠以為真的貓來了,他們會怎么做呢?(幼兒講述)你認為這是兩只怎樣的老鼠?為什么說它們的膽子很小?你喜歡這兩只老鼠嗎,為什么?
八、編講故事師:我們一起把剛才又趣的是編成一個小故事,把兩只老鼠怎樣碰到、怎樣吹牛、最后發(fā)生什么事都編進故事里。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能夠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面對困難。
。、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 愿意用積極肯定的語言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理解故事內容,理解積極肯定與消極否定這兩種語言表達所反映的不同心態(tài)。
活動準備:
故事背景圖、人物圖片、幼兒照片等
活動過程:
1、出示人物圖片,引出活動內容。
。病⒖磮D講故事,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理解積極肯定與消極否定這兩種語言表達所反映的不同心態(tài)。
。、出示幼兒遇到困難時的照片,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遇到的不開心的事,調動其他幼兒的積極性,去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學會用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础嫳砬,結束活動。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中班教案07-30
(精選)中班教案08-08
[經典]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精選)08-25
(經典)中班教案09-03
【經典】中班教案10-09
中班教案【經典】09-25
(經典)中班教案11-02
中班教案[經典]11-04
中班教案(經典)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