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昆蟲》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昆蟲》,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昆蟲》1
活動目標:
1.認識蟋蟀、螳螂,觀察比較它們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2.能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之間的關系,大膽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喜歡探究昆蟲的秘密,知道愛護益蟲。
活動重點:
了解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仔細觀察蟋蟀、螳螂間的異同,并能大膽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ń(jīng)驗準備):在生活中見過螳螂、蟋蟀;(物質準備):
1.畫有螳螂、蟋蟀的記錄板 6 塊、表征圓點若干;
2.課件、蟋蟀叫聲音頻、蟋蟀&;螳螂生活習性的音頻;
3.展示板(空間準備):幼兒圍半圓&;圍桌坐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的方式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ㄒ唬┎麦胩釂枺荷泶┚G衣裳,揮舞大刀忙,左一下右一下,消滅害蟲美名揚!這是誰呀?
。ǘ┎麦疤釂枺杭易“到锹(播放課件),身穿醬色袍,頭戴黑鐵帽,窸窸窣窣叫。(播放音頻)聽,它還會唱歌呢!
二、幼兒觀察、操作、比較、感知蟋蟀與螳螂外形特征的異同,并分組記錄表征螳螂和蟋蟀腿、翅膀的數(shù)量。
。ㄒ唬┯變河^察圖片,分享各自發(fā)現(xiàn),了解蟋蟀、螳螂的不同之處。提問 1:看一看蟋蟀、螳螂分別長得什么樣子?它們的頭上有什么?身體上有什么?
小結:原來螳螂和蟋蟀有這么多的不同之處:身體的顏色不一樣;螳螂前腿有大刀一樣的武器,頭呈三角形,這是蟋蟀沒有的;而蟋蟀能發(fā)出好聽的叫聲,螳螂?yún)s不能。
。ǘ┯變翰僮、記錄,并分享交流蟋蟀、螳螂的相同之處。過渡語: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它們身上有相同的地方——各自有翅膀和腿,到底有幾對翅膀和幾條腿呢?請大家一起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用貼圓點的方式記錄下來。(觀察要求:2 名幼兒為一組,觀察、表征蟋蟀與螳螂腿和翅膀的數(shù)量,請一名幼兒把大家的發(fā)現(xiàn)與表征進行分享)提問:誰來分享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它們的腿有幾條?翅膀有幾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結:剛才小朋友用了最短的時間把螳螂和蟋蟀翅膀、腿的數(shù)量觀察的又快又準確,發(fā)現(xiàn)原來蟋蟀、螳螂分別都有 6 條腿、2 對翅膀,都會飛,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三、引導幼兒討論、交流,進一步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播放視頻)
提問 1: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嗎?(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自由交流各自想法)
提問 2:蟋蟀和螳螂各自有什么本領呢?它是我們?nèi)祟惖?好朋友嗎?(播放視頻)
小結:螳螂生活在田地里、草叢里的植物上,有自身的保護色,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它是益蟲,也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叢里或者磚塊的下面,喜歡在夜里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fā)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農(nóng)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過渡語:通過觀看視頻,我們又了解了蟋蟀和螳螂更多的小秘密,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小昆蟲,春天到了,它們也開始出來活動了,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多去觀察、探索更多昆蟲的小秘密,有時間一起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
延伸活動:
鼓勵家長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在生活中認識、了解更多的昆蟲,探索、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2.在科學區(qū),投放其它相關昆蟲的標本,供幼兒觀察、學習。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昆蟲》2
【教材分析】
秋意漸濃,草從里呢喃的秋蟲常常會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戶外活動時也常常會看到幼兒三五成群地在草叢、墻角凝神觀察、討論;顒舆x取了蟋蜂、螳螂這些幼兒能接觸到的常見小昆蟲,通過觀察、討論,引導幼兒了解這些昆蟲的外形和習性,萌發(fā)對昆蟲的探究興趣。
【活動目標】
1.認識并觀察蟋蟀、螳螂,觀察、比較蟋蟀、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重點)
2.能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系,大膽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難點)
3.喜歡探究昆蟲的秘密,知道愛護益蟲。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于5-6個透明玻璃瓶內(nèi),用紗布封住瓶口。
2.畫有蟋蟀和螳螂的記錄紙、記錄筆7套。
3.幼兒學習材料《走進秋天》。有關螳螂和蟋蟀的視頻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迷語,激發(fā)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請幼兒猜有關蟋蟀和螳螂的謎語。
蟋蟀的謎語:頭長兩根毛,身穿咖啡袍,平生愛打架,贏了唧唧叫。螳螂的謎語:頭戴綠帽,身穿綠袍,腰細肚大,手拿雙刀。
2.出示昆蟲蟋蟀、螳螂,引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
二、幼兒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相同與不同。
1.幼兒分組觀察,記錄發(fā)現(xiàn)結果。幼兒自由分組觀察蟋蟀和螳螂。
組內(nèi)選一名幼兒把大家的發(fā)現(xiàn)蟋蟀和螳螂的外形特征的在記錄紙上表征出來。并將兩者的相同點用筆圈記出來。
2.幼兒展示觀察記錄,分享交流。
提問:蟋蟀和螳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蟋蟀和螳螂都屬于昆蟲。它們都有一對觸角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都有三對足,成蟲有翅膀。它們不同點是螳螂是蟋蟀的天敵,蟋蟀是害蟲,螳螂是益蟲。蟋蟀會鳴叫,螳螂則不會。
3.游戲:我學螳螂和蟋蟀。
播放音樂幼兒自由學習蟋蟀和螳螂的動作特點。重點引導幼兒模仿螳螂揮舞前肢捕捉獵物。
三、引導幼兒討論、交流,了解蟋蟀和螳螂的生活習性。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見過的'昆蟲。
提問: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嗎?它們有什么本領?它們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褑幔?/p>
2.觀看有關蟋蟀和螳螂的視頻,進一步了解螳螂和蟋蟀的生活習性。
2.小結: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叢里或磚塊下面,喜歡在夜里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fā)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是害蟲。螳螂生活在田地里、草叢里的植物上,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許多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延伸:
幼兒交流自己知道的昆蟲,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相關的繪本,進一步了解相關知識。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昆蟲》】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昆蟲10-07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昆蟲》10-07
有趣的規(guī)律科學活動教案10-07
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溶解10-07
大班有趣科學活動教案03-31
中班教案有趣的昆蟲02-04
有趣的科學課活動教案10-08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紙橋12-01
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管子》教案10-11
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蝌蚪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