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華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幘恼淼拇蟀嘟贪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要求:
1、能將6的物品用不同的方法分成兩個部分,并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shù)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
2、樂于參與游戲活動,感受到數(shù)+-學游戲的快樂;顒訙蕚洌 山羊伯伯、白兔、灰兔圖片各一;各種果實卡片若干;設置水果店;幼兒每人一張6元的人民幣;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碰球游戲。復習5以內(nèi)各數(shù)的組成。
二、山羊伯伯請客,學習6的組成。 秋天到了,山羊伯伯的果園、菜園都大豐收啦。今天他請來了白兔、灰兔來家里作客,還準備了美味可口的'蔬菜、水果,請他們品嘗。
1、分別端出裝盤的青菜、蘿卜、蘋果、香蕉、梨各6個,請小朋友把它們用不同的方法依次分給白兔和灰兔,練習6的組成。教師提示分成的兩個部分數(shù)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shù)不變。
2、領讀一遍,加深6的分合式的認識。 三、買水果,鞏固6的組成。山羊伯伯的水果太多了,他準備開個水果店,請老師來當售貨員賣水果,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講解要求。
、儆^察水果。水果上有數(shù)字幾,就表示這個水果是幾元。
、谔崾就娣。每人分到一張6元的人民幣,只能買兩個水果,這兩個水果合起來必須是6元。
2、游戲開始。 教師吆喝:賣水果啦,又香又甜的水果,誰來買。 幼兒買時說:我有6元錢,買1元的蘋果和5元的香蕉。說對了就賣給他,說錯了就不能買水果。
四、幫山羊伯伯統(tǒng)計果實,幼兒操作練習。山羊伯伯家里還堆放著許多蔬菜、水果,一個人數(shù)不過來,請小朋友幫忙去統(tǒng)計一下。
1、教師講解要求。
2、幼兒操作。
3、講評。我們一起來看看統(tǒng)計結果。
五、結束。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國慶期間,臺風“龍王”侵襲了我們福州,經(jīng)過長時間的暴雨侵襲,福州經(jīng)歷了多年未見的澇害,許多街道被大水淹沒。這是一個發(fā)生在幼兒身邊的重大新聞,如何讓孩子從發(fā)生在身邊的新聞中了解事件的原因、發(fā)展情況,并運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關心周圍發(fā)生的事情以及從事件中學習安全知識,懂得保護自己,這是設計此活動的出發(fā)點。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聽新聞和編播新聞的活動,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2、學會關心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懂得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3、學習較完整地敘述或描述一件事。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自制的電視機;演示用的新聞圖片;幼兒創(chuàng)編新聞用的大張紙和畫筆。
活動過程:
1、新聞播報時間:組織幼兒一起收看電視里小記者的“新聞報道”――福州發(fā)大水了。
2、講講議議“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電視新聞里告訴了我們什么事?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
3、小組討論:臺風來了,怎樣做人們才不會受到傷害,東西不會損失?(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傾聽,幫助梳理)
4、分享結果:每組派代表介紹討論內(nèi)容。
5、小組活動:制作“追蹤報道”。將事件的發(fā)展情況以圖畫形式表現(xiàn)。教師指導幼兒分組,并給予支持、指導。
6、教師幫助幼兒梳理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成員用繪畫的形式將事件的'發(fā)展情況表現(xiàn)出來;
。2)每一小組共同合作畫一幅畫;
。3)將自己知道的和猜想的畫出來。
7、新聞“追蹤報道”時間:教師以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的身份引導幼兒扮小記者,分組在“電視機”里播報“追蹤報道”的內(nèi)容。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一部分幼兒在描述中語言組織能力較差,不能主動講述內(nèi)容回答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培養(yǎng)幼兒大膽講述能力,多跟他們交談、交流,多給幼兒一些肯定和鼓勵。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1、讓孩子觀察小魚
2、畫小魚
3、用三角紙組合小魚
活動目標
1、讓小孩了解小魚的基本畫法
2、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觀察小魚,讓小孩提升想象能力,和交流能力
活動準備
三角紙、筆、小魚
活動過程
1能用三角形組合的方法畫出小魚的基本形狀,并用線條和簡單圖形裝飾。
2能用鮮艷的色彩裝飾小魚,并注意色彩的搭配。
活動準備:
三角形紙大小各一張,小魚圖片
活動過程:
1.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將兩張三角形紙擺成,添畫上眼睛、條紋、變成一條小魚。
2.出示圖片,分析小魚的特點。
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和討論:
小魚是由大小兩個三角形組成的,身上有美麗的條紋,有的是直線,有的是曲線。小魚身上有漂亮的顏色,有的是間隔色,像彩虹;有的'像裝飾畫,有圓圈、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
3.教師示范畫小魚。
4.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對速度快的幼兒可鼓勵他們添畫小魚吐的泡泡,海底的水草,或畫小魚的一家,等等。
5.互相欣賞,簡單評價。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時我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老師所要開展的活動中,在組織幼兒欣賞范畫時,我鼓勵幼兒自由討論。孩子們也很喜歡小魚,在欣賞范畫時,幼兒開始注意小魚身上的花紋,他們還時不時地贊美幾句,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小魚的基本畫法,他們差不多都能異口同聲地回答是三角形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及審美能力與同伴交流,他們能夠注意到小魚身上不同顏色、不同花紋。而且大小還可以不一樣,雖然教師并沒有做比較多的觀察指導,在和同伴的討論中幼兒能夠自己獲得這方面的信息。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經(jīng)常自言自語,他們喜歡“有聲繪畫”。教師給予他們輕松的氣氛,也許在這樣的氣氛中作畫,孩子的想象力更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設計思路與原則
。ㄒ唬┗顒釉O計著眼于幼兒發(fā)展水平、經(jīng)驗與需要
我班幼兒正處于大班下學期,他們善于探索,喜歡研究新鮮事物,樂于合作,表達能力強,無論在科學活動中還是區(qū)域活動中,總是能看到他們鉆研、探索的身影,班級里的潛水艇、漏斗、飲水機、水壺等便是他們的得意之作。
。ǘ┗顒觾(nèi)容源于幼兒生活
本次活動是從幼兒生活經(jīng)歷中引發(fā)出來的。教師在幼兒戶外活動時,在小山坡的沖上沖下的嬉戲玩耍中觸發(fā)靈感,形成了一個在不同坡度上開汽車的實驗設想,并利用簡單的生活用品,如:搭建斜坡用的木板和磚塊,幼兒愛不釋手的小汽車和彩條紙等,這些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的東西,會使幼兒更多體會到科學的真實,為他們剝?nèi)タ茖W的神秘外衣。
幼兒生活中的隨機經(jīng)驗是最自然、最能使幼兒對科學產(chǎn)生一種切身的體會與認識,有益于萌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ㄈ┮蕴剿鞣绞竭M行科學實驗
本次實踐活動會有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過程,實際上是幼兒一次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過程,《綱要》中提到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在實踐中,
幼兒將根據(jù)材料的`提供,多次變化坡面高度、反復實驗比較不同坡度對汽車滑行距離的影響程度;顒又惺欠纸M獨立進行的,教師是以引導方式,啟發(fā)幼兒解決問題,從而給幼兒自主探索實踐留了足夠的時間與空間。
科學活動中,幼兒以探索性方法開展實踐學習,可使幼兒在一種最樸素、原始的實驗過程中,體驗實驗的內(nèi)涵,真正引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
由于探索活動中幼兒所反映出的問題,有很小的預見性,這對教師的教育敏感度與是否了解幼兒需要有著很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是教師的一個探索過程。
二.活動方案
預設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小組探索、討論,以愉快的情緒與他人合作。
2、嘗試記錄法,敢于發(fā)表不同意見,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探究坡度的大小、坡面的光滑程度與汽車滑行距離間的關系,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磚20塊木板5塊汽車5輛不同材料布若干記錄表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剿髌露却笮∨c汽車滑行距離的關系。
1、游戲:猜猜看。
教師搭建斜坡。重點演示:斜坡末端與起始線對齊。
請小朋友猜猜汽車能開到哪條線,教師記錄實驗結果。
2、小組探索
。1)幼兒自由分組并取名字,分工取材料。
重點:鼓勵幼兒以積極愉快的情緒與他人合作。
。2)幼兒自由探索并記錄,
教師隨時指導或抽離觀察。
3、分享、交流游戲經(jīng)驗: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二)探索坡面光滑程度與汽車滑行距離的關系。
1、游戲:誰滑行的遠。
2、幼兒自由探索不同路面的斜坡、汽車滑行距離是否有變化。
3、分享游戲經(jīng)驗:你們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三)以賽車總決賽游戲結束活動。
三.活動預測
由于本次活動內(nèi)容源于幼兒生活,而且游戲材料是他們愛不釋手的小汽車,孩子們將會以積極、好奇的心態(tài)參與到小組探索中去。我班幼兒語言發(fā)展較好,在游戲交流的過程中也會大膽的各抒己見。在本次探索活動中幼兒所反映出問題有很小的預見性這對老師的教育敏感度及是否了解幼兒的需要有著很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是教師的一個探索過程。
四.活動反思
1、活動是否達到預設目標。
2、在活動中孩子們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及個性化表現(xiàn),教師是否敏感地察覺孩子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shù)姆绞綉稹?/p>
3、采取的策略、投放的材料是否適宜幼兒,為什么適宜、為什么不適宜。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簡單的折紙方法,并且能夠根據(jù)學習到的知識看簡單的折紙設意圖,完成作品。
2、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幼兒自己看示意圖完成作品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折好的折紙作品,最好人手可以一份。
2、手工紙人手2份,要留有備用。
3、《帆船》制作步驟示意圖。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折紙作品,引起幼兒折紙的興趣。
孩子們,老師知道你們都喜歡折紙,老師也是很喜歡,看,老師折了這么多作品,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2、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老師折紙的方法。
(1)老師折了這么多,其實也是請了一個好幫手,要不,老師也記不住這么多方法。
(2)你們把手里的折紙作品打開,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交給幼兒基本的折紙方法。
教師在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教幼兒認識折線(﹍﹍),箭頭(↑),教給幼兒基本的折紙方法。
4、教師出示《帆船》的.折紙示意圖,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完成作品。
(1)教師按順序出示示意圖,并用簡單的語言給與提示。
(2)難點:第4步,向后折為這次活動的難點,老師可以通過簡單的示范來輔助幼兒理解。
(3)第一遍作品完成之后,老師給與幼兒肯定和表揚,并讓幼兒看著圖示再次完成作品。
5、活動延伸
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折紙的示意圖,我們用我們剛才學到的知識自己來進行折紙創(chuàng)作,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6
主題導引:
升入大班后的幼兒成為幼兒園里最大的哥哥姐姐,這一角色轉(zhuǎn)變使幼兒體驗到了長大的自豪感。開展此次活動,旨在讓幼兒與自己小時侯進行對比、布置新教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體驗成長的自豪感,建立初步的責任感。
次主題一:我的新班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在主題墻上布置“歡迎大班小朋友”墻飾,有張開手臂、滿臉笑容的小朋友,有和藹可親的老師,讓孩子在環(huán)境中體驗到溫馨的快樂。
2.創(chuàng)設“我的新朋友”墻飾,引導幼兒采用名片的方式,互相介紹自己,幫助小朋友盡快適應大班的生活。
生活活動:
引導幼兒熟悉新班活動室、寢室、盥洗室等,設計、認識新標志,討論、制定新的常規(guī)。
家園共育:
請家長利用接送幼兒的時間參觀幼兒園的環(huán)境布置,鼓勵幼兒將幼兒園環(huán)境的變化講給家長聽。
教學活動:
我的班級我做主、愛發(fā)脾氣的菲菲、拉拉勾、自然測量、安全小衛(wèi)士。
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大家一起畫、做名片、布置新教室。
建構區(qū):我的幼兒園。
益智區(qū):量一量。
閱讀區(qū):一寸蟲、一天天長大的小樹。
戶外活動:機器人導盲、我是小兵、桌子游戲。
次主題二:我的老師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創(chuàng)設墻飾“我和我的老師”,展現(xiàn)老師和小朋友平時一起活動時的照片或繪畫展。
生活活動:
關心班級中的事情,主動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
家園共育:
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搜集關于教師節(jié)的來歷、社會上尊師重教的新聞資料等,增強家長與幼兒對教師的尊敬與熱愛之情。
教學活動:
我和我的老師、訪問老師、我的老師、10以內(nèi)數(shù)的比較、我愛你。
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我的同伴、送給老師的花。
閱讀區(qū):我和我的老師、寫給老師的書信。
角色區(qū):我做小記者、我當小老師。
戶外活動:穿地道、小蝸牛旅行記。
次主題三:我長大了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設置“我長大了”主題墻,內(nèi)容包括:我的成長照片、我當哥哥姐姐了、我真能干。
2.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準備相應的空間和材料,供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
生活活動:
引導幼兒爭當值日生,使他們愿意參加公益勞動,如給院子里的小樹澆水、擦拭活動室里的玩具柜等。
家園共育:
引導家長在家里盡可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活動:
我從哪里來、我是哥哥姐姐、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清潔好幫手、快樂椅子舞。
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超級變變變。
科學區(qū):長高了,長胖了。
生活操作區(qū):開鎖、小工具用處大、夾豆子。
閱讀區(qū):小熊不刷牙、鱷魚伯伯怕牙醫(yī)伯伯、牙醫(yī)學校。
戶外活動:運小豬、拖地板、追追樂。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知道年歷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年歷、臺歷和掛歷各一份
2、20xx年年歷人手一張;鉛筆若干支
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看課件說一說,這個朋友的'家特別在哪里?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課件:“數(shù)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lián)系,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看課件:“數(shù)學卡:12、28、30、31、365”,并認讀。
2、師問幼兒數(shù)字與房子有什么關系?(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演示課件并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利用課件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數(shù)量的差異和聯(lián)系。
2、幼兒看課件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
最小的月是幾月?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認識日歷、臺歷和掛歷。
2、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星期。
3、幼兒嘗試在年歷上找到自己喜歡過的節(jié)日和自己的生日。
本次活動,目標的設置具體、有效,可行性強。在環(huán)節(jié)設計方面,教師將看似難理解的年月日,用課件以及故事的形式巧妙地化解了,使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教師的語言生動、簡練,普通話水平較高,聲音也十分好聽,給在場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民間工藝“刺繡”,感受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和節(jié)奏。
2、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模仿并創(chuàng)編繡花的動作,能隨音樂較合拍地做動作。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民間藝術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茉莉花》。
2、繡花針、彩線、布、圓竹繃,刺繡作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欣賞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聽一下。ㄍ暾麅A聽音樂)
師:這段音樂好聽嗎?你以前聽過沒有?
師: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聽一遍,聽完告訴我這段音樂的名字。(再次傾聽音樂)
師:誰知道這段音樂的名字?
這段音樂是我們家鄉(xiāng)江蘇很有名的一首民歌,名字叫《茉莉花》。江蘇人不僅喜歡唱茉莉花的歌,還很喜歡繡花,把美麗的花繡在衣服上、褲子上、鞋子上。
二、欣賞刺繡作品,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很多繡花的圖案,放在桌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聽著音樂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圖案,音樂停了就坐回來。
師:這些刺繡作品漂亮嗎?你知道這些花是怎樣繡出來的嗎?(幼兒討論)
師:繡花的時候要用什么工具呢?
教師出示:繡花針、彩線、布、圓竹繃。
師: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它是怎樣用的'?
三、聽音樂創(chuàng)編繡花動作。
師:你見過別人繡花嗎?你能來學一學嗎?
教師表演刺繡,幼兒觀察。
師:剛才老師是怎樣繡的?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學一學。ㄓ變郝犚魳纷杂勺鰟幼鳎
師:向上刺,拉拉線,向下刺,拉拉線,跟我一起來試試。ń處熌顑焊瑁變壕毩暎
師:繡了一朵大紅花,讓我來看一看美不美?真不錯,我們來表揚表揚自己。
可以怎樣表揚呢?
師:拍拍手,點點頭。還可以怎樣表揚?(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
四、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師:我們一起在衣服上繡一朵花吧!一只手拉衣服,一只手來繡花(教師語言提示幼兒做動作)
師: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有節(jié)奏的來繡。(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師:還可以在哪里繡?有的小朋友的動作很美,請他們來表演一下。ㄓ變罕硌荩
五、教師,結束活動。
師:繡花也叫刺繡,我國的刺繡非常有名,特別是我們江蘇蘇州的刺繡最有名,今天我們也學會了刺繡的本領,小朋友們真能干!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名稱:數(shù)蛤。ù蟀嘁魳坊顒樱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稱做"蛤蟆",使幼兒通過數(shù)蛤蟆的嘴、眼、腿,對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認識.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兒演唱技能,訓練幼兒用各種感官(耳聽旋律、眼看畫面、嘴說歌詞、身體動作)來感受歌曲的內(nèi)容,增強幼兒的感受力和節(jié)奏感
3.教育小朋友要從小愛護小動物.
活動重點: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夠會表演.
活動難點:讓幼兒掌握歌曲的內(nèi)容及其旋律.
活動準備:環(huán)境布置(池塘),青蛙頭飾,錄音機,磁帶,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謎語引出-主題"青蛙"。
2聽音樂做模仿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問話方式.
2欣賞、示范、表演、比賽.
3欣賞青蛙的演變過程.
4觀看青蛙怎樣捉蟲從而進行品德教育.
結束部分:幼兒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盡情的玩耍、捉蟲等,自然結束本節(jié)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選材成功:沒有歌詞卻很有特色音響效果的律動!稊(shù)青蛙》配上一首幼兒較熟悉,且有瑯瑯上口有節(jié)奏的兒歌《數(shù)青蛙》,使音樂、語言與動作的結合得到最充分的表達,形成一幅青蛙邊歌邊舞的熱鬧完美圖景。
2、程序設計:采用聲勢活動練習→嗓音造型練習→動作造型練習→圖譜識記練習→游戲練習的方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diào)動原有的經(jīng)驗來學習新知識,使幼兒腦中的舊知識得到激活,進行重新組合與匹配形成新知識。
3、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始終遵循幼兒音樂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即幼兒是音樂活動的主體,活動設計就須從幼兒的興趣和音樂作品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體現(xiàn)活動設計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大班教案 篇10
一、主題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認識自己的成長,體驗上小學的自豪感。
2、分享幼兒園生活的點點滴滴,重溫與老師、同伴在園生活的快樂,感謝老師和幫助自己的人。
3、嘗試用語言、繪畫、表演等多種形式給朋友送祝福,制作畢業(yè)紀念冊。
4、通過參觀小學,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喜歡小學。
5、通過搜集與小學相關的各種物品,如:書籍、文具、游戲材料等,體驗小學生的生活,積極為上小學做準備。
6、與老師共同策劃、準備、舉辦畢業(yè)慶祝會,邀請爸爸媽媽參與,體驗畢業(yè)快樂和憂傷的情緒。
二、主要活動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1、我在幼兒園三年了(社會)1、我和小學生在一起(社會)1、有趣的圖書(美術)1、畢業(yè)紀念冊(綜合)
2、甜蜜回憶盒(語言)2、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語言)2、悄悄話(語言)2、我的理想(社會)
3、為全園做好事(綜合)3、小書簽(美術)3、我的進步周記(綜合)3、老師,再見了(音樂)
4、參觀小學(社會)4、畢業(yè)歌(音樂)4、打電話多聯(lián)絡(社會)4、禮物(語言)
5、比較輕重(數(shù)學)5、認識鐘(數(shù)學)5、記錄時間(數(shù)學)5、一星期有七天(數(shù)學)
三、主題環(huán)境: 1、收集和小學有關的各種物品,如:課本、作業(yè)本、文具和小學生的各種游戲材料等。
2、在語言角增添文字圖片、田字格本、鉛筆、橡皮等。
3、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能反映三年幼兒園生活的圖片、影像資料。
四、指導要點: 1、平時能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學習、生活向小學生看齊,照顧身邊的弟弟妹妹。
2、更主動、積極的與同伴交往,珍惜同學間的友情。
3、有一定的時間概念,會辨別時鐘,嘗試自我調(diào)控時間。
4、主動去閱讀更多的圖書。
五、區(qū)域活動: 名稱指導要點
美工區(qū)*幼兒相互畫像,我畫你,你畫我。
*制作連環(huán)畫:我的成長故事。
*提供多種美工材料,制作離園紀念冊、小禮物等。
*提供多種形狀的卡紙、廢舊圖書等,制作并送給朋友的名片。
角色區(qū)*提供《畢業(yè)歌》、《老師,再見了》的歌曲,讓幼兒繼續(xù)學習歌曲,并能根據(jù)歌詞合作創(chuàng)編動作,經(jīng)行歌表演。
*舉辦小小音樂會。
益智區(qū)*提供各種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以及豆子、沙子、米、水等,玩數(shù)量守恒的游戲。
*提供操作練習單,讓幼兒進一步學習整點、半點的計時方法。
語言區(qū)*將反映幼兒在園各個時期生活的圖像、物品及不同表情的臉譜放在語言區(qū),讓幼兒回憶自己的童年往事,并大膽向同伴講述。
*排練畢業(yè)獻詞。
科學區(qū)*提供水槽、水盆、瓶瓶罐罐、記錄紙等,引導幼兒探索水的流動。
生活區(qū)*提供訂書機、膠水、雙面膠等,讓幼兒為班級修補圖書。
建構區(qū)*提供各種建筑材料,讓幼兒拼拼搭椅頤塹撓錐園。
關于主題活動“我上小學了”的思考:(斜體的為調(diào)整部分)
一、主題目標的調(diào)整:
1、知道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珍惜幼兒園三年的時光。
2、喜歡幼兒園,分享幼兒園生活的點點滴滴,重溫與老師、同伴在園生活的快樂,感謝老師和幫助自己的人。
3、知道自己就要畢業(yè)了,能用恰當?shù)姆绞脚c老師、同伴、弟弟妹妹告別。嘗試用語言、繪畫、表演等多種形式給朋友送祝福,制作畢業(yè)紀念冊。
4、向往小學生活,初步了解小學的環(huán)境設施、作息時間、活動內(nèi)容等與幼兒園的不同,并逐步樹立任務意識和責任感。
5、知道常見學習用品的名稱及用途,了解正確使用和愛護學習用品的方法,能有條理的整理自己的小書包。
6、和同伴、家長共同體驗即將從幼兒園畢業(yè)這美好又難忘的時刻,與老師共同策劃、準備、舉辦畢業(yè)慶祝會,邀請爸爸媽媽參與,體驗畢業(yè)快樂和憂傷的情緒。
二、主要活動安排:
第一周:活動安排主要圍繞感受在園的成長過程,回憶在園三年的美好生活。
我在幼兒園三年了(社會)甜蜜回憶盒(語言)我的進步周記(綜合)
參觀小學(社會)比較輕重(數(shù)學)
第二周:以和書交朋友為主線,激發(fā)孩子喜歡書,和書交朋友,并感受從書中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
哥哥姐姐回來了(社會)書是我們的好朋友(語言)小書簽(美術)
小貓釣魚(綜合)認識鐘(數(shù)學)
第三周:圍繞感受別人對自己的關懷和愛,體驗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
為全園做好事(綜合)悄悄話(語言)送給弟弟妹妹的禮物(美術)
打電話多聯(lián)絡(社會)時間小主人(數(shù)學)
第四周:以通過各種形式的畢業(yè)活動體驗成長的快樂。
畢業(yè)紀念冊(綜合)我設計的名片(美術)老師,再見了(音樂)
告別冷餐會(社會)一星期有七天(數(shù)學)
三、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1、將幼兒繪制的連環(huán)畫《小貓釣魚》布置在主題墻上。
2、“我的進步周記”,持續(xù)觀察記錄。
3、將幼兒小班時的集體照和畢業(yè)照貼主題墻上,供幼兒對比回憶。
4、將幼兒尋找的“安全使用學習用品”的調(diào)查記錄展覽在延伸墻上。
5、將幼兒繪制的“我們的一日安排”時間表貼在墻上。
四、家長工作:
1、請家長為幼兒準備一個書包,介紹每一種學習用品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
2、與幼兒共同回憶從小班到大班三年幼兒園生活中點點滴滴有趣的、感人的、快樂的、印象深刻的事。
3、指導孩子在家中制定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學習按時進行各項活動,知道珍惜時間。
4、在家中督促孩子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并且有意識地布置一些任務,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任務意識。
5、請家長對幼兒園開展的各種形式的畢業(yè)活動予以配合,如:拍畢業(yè)照、畢業(yè)典禮、告別冷餐會等。
6、注意幼兒夏季飲食衛(wèi)生,勤洗澡洗發(fā),保持皮膚清潔。
活動名稱:《書是我們的好朋友》(綜合)
活動目標:
1、知道書的作用很大,愿意在圖書中學本領。
2、學習看圖示剪紙,加深對書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功能的書若干本:立體書、能拉動的書、會發(fā)出聲音的書、圖畫書等。
2、剪紙書,手工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書展,感知書是各種各樣的。
1、將幼兒帶來的各種各樣的書布置展示出來,共同欣賞。
2、提問:這些書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二、了解書的作用。
1、出示圖畫書,提問: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處?
三、簡單介紹書的來歷。
作者編寫——出版社編輯出版——印刷廠印刷——從書店買回來。
四、學習看書剪紙。
1、出示一本剪紙書,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一本什么書?我們可以向這本書學習什么?
2、幼兒自選書中的某一種剪紙圖案,學習看圖示剪紙。
3、討論:你剪成功了嗎?出現(xiàn)了什么困難?(引導幼兒就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集體討論,明確基本線條、箭頭的含義)
4、相互欣賞作品,共享剪紙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在美工區(qū)提供彩色蠟光紙和剪紙書,幼兒可以繼續(xù)看圖書剪紙。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大班的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精選]12-21
大班教案(精選)11-29
(精選)大班教案07-21
(精選)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8
【精選】大班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