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社會領域雪的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領域雪的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社會領域雪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問答式歌曲《雪花和雨滴》,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2、嘗試用替換歌詞的方法仿編歌曲,體驗歌曲創(chuàng)作的樂趣。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鬧的心情。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編力量與合作力量。
活動預備
1、《春夏秋冬》教學掛圖。
2、《雪花和雨滴》音樂盒帶,小雨滴、大雷雨、秋葉、小雪花頭飾若干。
3、幼兒學習資源。
4、四季變化圖卡一套。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歌詞內容。
。1)呈現(xiàn)情境,“雪花敲窗戶”“雨滴敲窗戶”,引出歌詞內容,教師一問一答朗讀兒歌。
(2)協(xié)作掛圖請幼兒說說冬天和春天的主要特征。
2、完整觀賞歌曲《雪花和雨滴》,熟識歌詞內容。
(1)教師利用小雪花、小雨滴頭飾和幼兒一起熟識歌詞內容。
。2)請幼兒依據(jù)歌曲的音樂節(jié)奏學說歌詞。
3、學唱歌曲《雪花和雨滴》。
(1)幼兒完整的跟唱歌曲。提示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用分組演唱、問答式演唱、輪唱等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4、幼兒仿編歌詞并演唱。
(1)利用掛圖引導幼兒說出夏天、秋天兩個季節(jié)的特征。
。2)教師提問:夏天、秋天會有誰來敲打我們的窗戶呢?引導幼兒選擇季節(jié)中有代表性的詞語。;
如:雷雨——嘩嘩嘩嘩、秋葉——刷刷刷刷)等替換歌詞進展歌曲仿編。如“是誰敲著窗戶嘩嘩嘩嘩嘩,是我是我,我是大雷雨,我從天空中飄下來,告知你,告知他,夏天來到了”。
。3)幼兒練習用自己仿編的的歌詞演唱。
5、分角色表演唱。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頭飾分別扮演小雨滴、大雷雨、秋葉、雪花,分成四組,教師唱第一句,與歌詞相對應的一組就邊唱歌邊用自己喜愛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
教學反思:
在雪花和雨滴音樂活動中,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我以帶來驚喜的方式拋灑雪花引起幼兒的興趣,重點是為了讓幼兒能夠學會第一段的歌曲,難點是引導幼兒能夠把握第一段的歌曲后,創(chuàng)編出其次段的'歌詞。學第一段的歌曲時,我通過清唱讓幼兒逐步聽清,但是由于我的緊急,遺忘教幼兒,然后幼兒復述并學習歌詞,在引導幼兒串連起來朗讀、演唱,并通過不同的方式演唱。第一段把握好后。通過聽磁帶,其次段歌詞的變化進展創(chuàng)編內容,引導幼兒講出“雨滴”出示圖畫讓幼兒,按著“雪花”的那一段進展編唱。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通過教師提問,雨滴的聲音,教師利用清唱的方式,讓幼兒清晰的理解、把握“雨滴”的歌詞。結尾局部,幼兒扮演雪花和雨滴,邊唱歌,邊跳舞,很歡樂…在課開頭時幼兒通過撒雪花這邊帶有肯定的樂趣性,把握第一段歌詞比擬順當,到了其次局部時,幼兒通過的我出示的雨的圖標能夠很好的進展聯(lián)想創(chuàng)編,還會跟教師做動作,跟著我的提示去表演創(chuàng)編,但是在幼兒學唱會歌曲后,設計了一個嬉戲對唱環(huán)節(jié),卻由于我的緊急而遺忘了,是本次課我最大的圓滿,最終幼兒還是根本把握了這首歌曲,也能根據(jù)歌曲的節(jié)奏邊唱邊做,根本完成教學任務。
中班社會領域雪的教案2
【設計思路】
下雪天雖然很少,但對于孩子們來說是特別感興趣,有些孩子沒有親眼觀察過雪,只在電視上見過。局部幼兒對雪還是有肯定了解的,他們說下雪天會看到房頂上、地上等積成了白白的一層雪,雪花會飄,太陽一曬會雪溶化的,乘著這個興趣點就此開展“堆雪娃娃”這一活動。
活動中采納猜謎語的形式進展,在猜謎過程中感受到了雪花的特征;又運用幼兒喜愛的貼紙形式進展操作,在粘貼的過程中也可以培育幼兒細致的觀看力。用情境嬉戲貫穿于活動中,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對滲透五官粘貼位置的適宜性能很好地進展探討。假如要到達預期目的,是需要幼兒有肯定的空間位置的推斷力量。
【活動目標】
1、連續(xù)穩(wěn)固辨別大小圓形,并能將雪娃娃的五官粘貼在適宜的位置。
2、了解下雪是冬天特有的季節(jié)特征。
3、培育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育幼兒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及快速應答力量。
【活動預備】
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了解雪花的季節(jié)特征
1、“說糖不是糖,說鹽不是鹽,天上飄下來,孩子最喜愛!闭堄變翰乱徊隆
2、什么季節(jié)才會下雪?我們可以在雪地里玩什么呢?(冬天,堆雪人)
二、示范講解——知道粘貼雪娃娃五官的適宜位置
1、出示大小兩個圓形,比一比、放一放,大圓堆成雪娃娃的身體,小圓堆成雪娃娃的頭。
2、出示粘紙,說一說胡蘿卜可以變成雪娃娃的什么?兩顆小櫻桃呢?(鼻子)
3、雪人堆好了,我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吧。(添畫人物)
三、幼兒操作——粘貼雪娃娃
1、提示幼兒雪娃娃的頭和身體要緊緊的連接起來。
2、五官要粘貼在適宜的位置。
四、共享溝通——介紹自己堆的雪娃娃
說說你是怎么堆雪娃娃的?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屬于學前藝術領域,《幼兒園教育新綱要》指出:“(幼兒教育)要盡量制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操作活動,使他們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覺的樂趣。”因此,作為教師的我要成為引發(fā)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使幼兒獲得樂學、會學。整個活動以嬉戲化、情節(jié)化的形式綻開。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嬉戲情節(jié),供應了豐富的、開放性的教、學具,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始終在積極的狀態(tài)中自主地學習;顒愚D變了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注意對幼兒力量、習慣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對比《綱要》精神,反思我的教學,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1、在活動中要表達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教師要真正做到以參加者、支持者的角色消失在整個活動中,如:讓孩子看,讓孩子說,讓孩子學,讓孩子做,讓孩子評,在各種嬉戲活動中把握點子與食物的配對。
2、教學內容:源于生活,緣于興趣。
新《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有肯定的.挑戰(zhàn)性;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進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閱歷和視野!锻婢唑唑选愤@一課的教學內容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緣于幼兒的興趣。因此,選擇這個來源于幼兒生活,又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內容,既是幼兒熟識的,又基于幼兒的生活閱歷,只要動手操作,就會有體驗,有收獲。同時又有挑戰(zhàn)性,而幼兒這種積極參加活動的態(tài)度、情感,是幼兒終身進展所要具有的。因此,我認為教學內容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價值的。
中班社會領域雪的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觀看感知物體的特征,嘗試按自己的標準給物體分類。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分類方法。
二、活動預備:
大小、外形、顏色不同的雪花插片(兩種外形、兩個大小、兩種顏色差異),每人一份
三、活動過程:
1、感知雪花片的特征,嘗試將雪花片分成兩份。
教師:看看小朋友的面前有什么?有哪些雪花片?它們有什么不同?
鼓舞幼兒先和同伴講講自己的發(fā)覺,再請局部幼兒說出雪花片外形、大小、顏色不同。
教師:雪花片要回家了,一樣的雪花片要住在一起。想一想,哪些雪花片可以住在一起呢?請你試著分一分。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嘗試按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吧雪花片分成兩份。
2、溝通不同的分類方法。
教師:有哪位小朋友情愿把自己分好的雪花片拿上來給大家看,說一說你是怎么分類的.?
引導其他幼兒觀看分來后的兩份雪花片,有錯誤時爭論
并進展調整。
鼓舞使用不同分類方法的幼兒大膽的在集體中敘述自己的分類方法和結果。
師生共同總結分雪花片的不同方法,感受多角度分類。
3、嘗試用各種方法再次將雪花片分成兩份。
鼓舞全體幼兒窮盡所以方法,講雪花片分成兩份。分好后請同伴之間講一講自己按什么標準分類的,每種雪花片各幾片。
中班社會領域雪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觀賞故事,根本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小動物們滾雪球做房子的樂趣。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語言,感受同伴間相互關愛的情感。
3、培育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育孩子認真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教學預備】
物質預備:《幼兒畫冊》掛圖;動物圖片;錄音。
學問預備:下雪天觀看過雪景,玩過滾雪球的嬉戲。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同伴之間相互關愛的情感,喜愛冬天。
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對話,能完整的表達。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看看教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房子嗎?是用什么造的?
師:你們說得真好,那這個雪房子你們知道是誰造的嗎?誰來猜猜看?
二、分段敘述,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師:今日教師就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關于“雪房子”的故事,想不想知道在雪房子身上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師:小松鼠鉆進了雪房子說了什么?誰來說說看?我們一起來說說。
師:(播放敲門聲)聽到敲門聲,小松鼠會說什么?翻開門看看是誰吧。聽聽小兔子會說什么?誰來說說看小兔子說了什么?我們一起來說說看。學學怎么把雪球變大。
師:又有敲門聲,小松鼠會說什么呀?小熊會說什么?學一學。
三、完整觀賞,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們聽得真認真,那么在這三個小動物是怎么住進雪房子的呢?我們再來跟著圖片來聽聽看這個故事。小朋友們要聽認真咯。播放錄音,觀賞故事。
師:故事聽完了。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講到了哪幾個小動物?(貼出相應的圖片)房子是誰造的?雪房子是怎么變大的呢?
師:為什么這么多的小動物想進雪房子?你們喜愛嗎?
四、完畢活動。
師:小朋友們我們今日學了一個什么故事?這里的圖片我放在保利電影院小朋友們可以連續(xù)表演哦。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抓住孩子們已有的'生活閱歷,讓他們去形容他們眼中的雪景,簡短的敘述中會讓孩子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在講故事過程中,我進展了奇妙的處理,創(chuàng)設情景:“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小松鼠,告知它用雪球還可以做什么呢?”孩子們特別的踴躍,都情愿出謀劃策,將他們對已有生活的閱歷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中班社會領域雪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2、能運用肢體動作表演雪花飄落的情景。
活動預備:
白紙撕成細小的紙片仿照雪花、白色顏料、藍色紙板、記號筆、舊報紙活動過程:
一、小雪花飄來了
1、冬天來了,北風呼呼的吹,吹來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誰?
2、教師手捧“雪花“,吹起來,仿照雪花在風中飄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從哪里飄下來?它是怎么從天空中飄下來的?你能用動作表演嗎?(請個別幼兒表演)4、雪花飄到樹枝上、飄到房頂上、飄到草地上、飄到窗戶上。它敲著窗戶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呢?(沙沙沙沙沙)
二、1、小雪花從哪里飄下來?
2、小雪花來做客是要告知我們什么事呢?
3、教師邊有節(jié)奏的讀歌詞,一遍即興以簡筆畫的方式表達歌詞內容。到“我是小雪花“、“冬天來到了“處,用舊報紙粘上白色顏料粘在藍色紙板表示雪花。
4、幫忙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三、好聽的'歌曲《小雪花》
1、小雪花為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小雪花》,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邊指圖譜邊逐句范唱,幫忙幼兒理解歌詞,進一步熟識旋律。
3、教師范唱歌曲第一句提問,幼兒看圖譜唱答復局部。兩至三遍以后互換,由幼兒先唱提問局部,教師唱答復局部,或者男孩女孩互為互答。
4、幼兒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若干遍。
四、北風和小雪花
1、幼兒扮演小雪花,邊唱邊表演歌曲。唱完歌曲,若教師彈奏舒緩美麗的旋律,就表示北風微微吹,“小雪花“做自由飄散的動作;若彈奏急促熱鬧的旋律,則表示北風猛烈地吹,“小雪花“必需找到好朋友抱在一起,不然就會被北風吹跑。
2、嬉戲2—3遍。
【中班社會領域雪的教案】相關文章:
《想讓你開心》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2-17
中班社會領域鬧元宵教案(精選9篇)01-14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教案01-19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03-10
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08-02
中班社會領域教案《開心枕和生氣包》12-02
中班健康領域教案02-19
中班語言領域教案01-26
中班藝術領域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