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光的傳播教學教案
課題:《光的傳播》
第二課時
第三課時
第二課時
活動二:陽光是彩色的嗎?
裝滿清水的杯子放在陽光下,陽光透過杯子后,就可以看到透過杯子射出來
的光是彩色的,顏色排列的順序也跟彩虹一樣,也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組成,如果我們用東西擋住陽光,剛才有顏色的光就不見了。我們再看看陽光的顏色是白色的,水和杯子都是透明的。當陽光透過透明的清水后,
我們把白色的太陽光(科學上稱為復色光)通過透明的媒質以后變成有顏色的光(單色光)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現(xiàn)象。上面做的活動其實就是一個光的色散實驗,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要求杯子的杯口直徑要比杯底的直徑大。
1.引申的問題:白色的光能夠分散為七種顏色的光,那么七種顏色的光又能否合成。
2.導入:出示一杯水和一張白紙。
3.問題:陽光穿過這杯水會產生什么現(xiàn)象呢?
4.演示:按照課本圖提示進行。把裝滿水的杯子放在陽光照著的窗臺邊上,在杯子
下方的地面放一張白紙,讓陽光透過杯子照在白紙上,調整杯子的位置,讓學生看到彩虹現(xiàn)象。
5.出示:一盆水,一面鏡子,一張白紙。
6.演示:將室外射進的陽光反射到紙板上,光線通過水后在紙板上形成了彩虹。
7.問題:從這兩個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8.討論:這個實驗包括什么條件?實驗時要注意些什么?
9.活動: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10.匯報:學生匯報發(fā)現(xiàn):擋住陽光就沒有了彩虹,沒有水也沒有彩虹。
11.歸納: “白色”的太陽光是由彩色的光混合而成的。陽光穿過水或水霧時會被分解為各種單色光,這時我們就可以觀察到彩虹。
12.拓展:你還能通過哪些方法驗證你的結論。
13.媒體: 播放《彩虹》視頻 。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要求學生們通過觀看“彩虹”圖片,回顧日常生活照看到的彩虹,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生活中會出現(xiàn)彩虹呢?這是這么一回事?再通過和學生一起探討,找到辦法“再現(xiàn)生活中的彩虹”,再讓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彩虹的足跡”最后通過一個探究活動“陽光是彩色的嗎?”結束本課內容,讓學生在不斷地探索中感受科學的樂趣。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通過觀察關于彩虹的圖片,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生活中有這么漂亮的彩虹呢?它是怎樣形成的?你能再現(xiàn)”彩虹“嗎?通過小小的實驗讓學生們體驗到了重現(xiàn)生活中彩虹的樂趣。再讓同學們聯(lián)系實際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彩虹”的身影呢?學生們對此當然樂此不疲,那么在這一基礎上我將利用契機,讓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在家里做“陽光是彩色的嗎?”(課本中)的小小實驗,讓學生們把對科學的興趣帶回家,這樣對于調動他們繼續(xù)探究科學、探究大自然的求知欲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總體上本節(jié)課基本能達到教學效果,但可能由于有的同學未能很好地融入到集體中去,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會鼓勵這些個別同學加入到小組的實驗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光的傳播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光教學教案01-14
燈與光教學教案10-08
光的折射教學教案10-08
光的折射定律教學教案10-08
司馬光教學教案10-08
《司馬光》教學教案10-08
司馬光教學教案12-14
光教學教案15篇01-15
光教學教案(15篇)01-15
光教學教案通用15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