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跡》的教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月跡》教案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中秋節(jié)即將來臨,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收集有關中秋節(jié)的習俗,關于月亮的民間傳說、月球的知識等。今天我們一起談談對月亮產生過的奇妙想法,發(fā)生過的和月亮有關的故事好不好?
2、我們來學習當代作家賈平凹的文章《月跡》
[板書課題]
課件:月亮
二 整體入手 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全文。說一說月亮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讀全文,
思考:孩子們在那里尋到了月亮?
教師組織學生匯報。
板書:
中堂 竹窗簾兒里 穿衣鏡上
院子里 沙灘上 上灣 下灣
3、小組交流。對照課文,看看自己說的是否合理,并且能概括說出來。
4、全班匯報。
三 抓住特點 感受美麗。
理清了順序,引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月亮的特點,從而感受月亮的美麗。
1、默讀全文,想一想:作為一名講解員,你將怎樣把月亮介紹給大家?你喜歡月亮,為什么?你會向講解員提出什么問題?請標記在書上。
2、放聲自由朗讀全文,特別要多讀讀自己喜歡的句段,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月亮的美麗。
3、討論課后“思考練習”
看圖,讀課文,孩子們在那里尋到了月亮?月亮屬于我們每個人嗎?
4、全班匯報。
四、回到整體,擴展延伸。
老師小結:
本次講解我們就進行到這兒,請各位講解員回去后,查找一下有關月亮的相關資料,明天我們接著講解。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讓學生在讀中進一步了解月亮的特點。
二、分組研討總結觀察方法。
按照空間位置變化的順序
[板書]
中秋之夜“我們”在院子里聽奶奶講故事,盼望月亮出來。
“我們”盼望已久的月亮進了中堂,然后又匆匆走了。
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兒地溜了進來”先后出現在
全班匯報。
這些變化其實是月亮的什么的結果?
三、 口頭、習作練習。
1、把你知道的有關月亮的資料介紹給同學們。
2、選擇自己喜歡的按一定的順序和觀察方法說一說,再寫下來。
3、各組選派代表,和全班同學交流。
檢查字詞。
利用詞語卡片認讀,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說清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識記生字。
把你喜歡的描寫月亮的詞句摘抄下來。
老師小結,布置作業(yè):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1、2自然段,F在,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進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二、指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怎樣寫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三、學習第3段。(3-23)
這一段篇幅較長,我們把它分為
[板書]
望月、議月、尋月
月亮沒了蹤跡,激起了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在奶奶的提示下,追出了屋子,追進了院子。看到了另一番情景:
奶奶的講述勾起了孩子們對月亮上事務的無盡聯想。
思考:孩子們在哪里尋找月亮?
葡萄葉 瓷花盆 爺爺鍬刃
月亮屬于我們每個人的嗎?
四、再讀課文,讀中體會;每個人心里的月亮其實就是每個人心里對月亮充滿的喜愛之情。
五、布置作業(yè):
讀課文,預習課文后半部
教學后記:
第四課時
一、復習學法,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前半部,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討論、交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24-29)
1、請一個學生讀一讀課文。
思考;月亮屬于我們每個人嗎?
[板書]
大家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了
月亮是每個人的,它并沒走,你們在去找吧
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月亮是我們要的
月亮是個好
月亮屬于我們的,每個人的
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
那月亮不是我們印在天上的印章嗎?
三、小結談話:
孩子們在院子外的小河邊,看到了映照在沙灘上、下灣里的月光。當孩子從彼此的眼睛里看到小小月亮時,他們突然明白了: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四、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只要有一顆追求美好的心,不但能擁有美麗的月亮,而且能擁有美好的整個世界。
聯系課文內容,談談各自的體會。
五、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后記:
【《月跡》教案】相關文章:
《月跡》的教學教案10-08
《月跡》教學方案10-07
《月跡》教學方案設計10-07
月跡教學方案設計10-08
跡部景吾的語錄10-09
《月是故鄉(xiāng)明》教案09-22
巴金《短文日,月》教案03-24
七月的天山教案10-07
《七月的天山》教案09-05
《三月桃花水》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