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改革后考試科目分為必考和選考,選考科目采用“7選3”模式,英語和選考科目具有2次考試機會,擇優(yōu)登記成績。同時,本次改革也引發(fā)了眾多討論,其中最大的爭議在于改革后“一考定終身”向“一選定終生”的轉變。
一、考試
詳情見圖
![](https://pic.ruiwen.com/allimg/160412/152352K52-0.jpg)
二、錄取
1.志愿填報
考生志愿由“專業(yè)+學校”組成,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yè)平行投檔。填報志愿與投檔按考生成績分段進行。
2.招生
高校根據(jù)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分專業(yè)類或專業(yè)確定選考科目范圍,但至多不超過3門,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會公布;考生選考科目只需1門在高校選考科目范圍之內,就能報考該專業(yè)(類)。高校沒有確定選考科目范圍的,考生在報考時無科目限制。
高校可對考生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提出要求,作為錄取參考。
三、“一考定終身”變?yōu)?ldquo;一選定終身”
新高考浙江方案最大的亮點就是把選擇權還給了學生。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文東茅說,取消文理分科以后,浙江“7選3”科目有35種選擇組合。
35種選擇意味著有35種成長方向,這對于年僅16、17歲的高一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個輕易可以做出的選擇。孩子的迷茫從家長的猶豫中也能看出來,在高二年級選課時,很多家長和孩子都犯了難。
相比起選擇的困難性,大家更擔心的是一旦做出選擇將很難更改,即使將來可能允許個別學生修改,也將極大浪費高二年級的時間成本,改過來以后的學生也很可能失去了高考的競爭力。
有關人士向中國青年報記者介紹說,過去社會批判高考最多的是“一考定終身”。但是,現(xiàn)在新高考方案下,浙江高一學生在16歲至17歲的年齡段就要選擇喜歡的專業(yè),并與兩年后高考報考的“專業(yè)+大學”密切相關。這不是變成了“一選定終身”嗎?
盡管新高考方案引起了眾多討論,但鎮(zhèn)海中學校長吳國平認為,當務之急是對新高考下一些已經發(fā)現(xiàn)的苗頭與問題迅速作出反應,而不是等、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