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哪些耳機適合買
哪些耳機適合買呢?對于一些發(fā)燒友來說,耳機牌子多,怎么選擇?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適合買的耳機小合集,歡迎閱讀!
哪些耳機適合買【1】
第一,主觀因素很大。
這就如同一盤菜那樣,有人喜歡吃,有人不喜歡,比如鹵煮火燒,我覺得是美味加油,但也有朋友認為它十分惡心。
同理,一條耳機(拋開品牌、外觀與價格因素),它的聲音有人覺得好聽,有人卻覺得很難聽。
第二,玩的越高,會變得越來越挑剔。
比如小時候我家里很窮,那時候給個煎餅果子,給根火腿腸,會覺得好吃的幸福死了。
后來,祖國強大了,人們的日子普遍好過了,吃的東西越來越好,現(xiàn)在再給我煎餅果子、火腿腸,我已經(jīng)很難吃下去。
同理,以前我聽森海塞爾MX500,那音質(zhì)真的感動的我都流過淚,現(xiàn)在聽習慣了HD800,在讓我聽MX500,雖然不會覺得難聽,但至少聽起來完全無感。
第三,雖然主觀因素大,但也有比較統(tǒng)一普遍共識與評判標準。
比如,大龍蝦是比小河蝦高端的食材,這是普遍的共識,即便是認為小河蝦更好吃的朋友,大都也認同這一點。
同理,昂貴的耳機,即便它的聲音自己不喜歡,我們普遍也會認為它比便宜耳機檔次高,綜合音質(zhì)更好。
基于以上幾點,在耳機的選擇中,往往就會各種糾結與不確定。
即便自己知道某款耳機口碑很好,音質(zhì)好,但是自己沒親耳聽過之前,依然不能確定它適不適合自己。
這與購買其他電子產(chǎn)品都不一樣,一臺電腦,高端的性能速度就行比低端的快;一臺電視機,高端的畫面就是比低端的賞心悅目。
但是一條耳機,高端的音質(zhì)比低端些的好沒問題,但是真正聽上去,卻未必覺得比低端些的更好聽。
當然,上面我所說的這種糾結,主要是對發(fā)燒友而言的。
普通用戶這種糾結會小的多,正所謂木耳的幸福。
小白與發(fā)燒友的區(qū)別并不是真的聽力上的差別,只是小白聽的高端東西沒那么多,耳朵沒有變得那么挑剔罷了。
耳機選購心得
閑扯就到這里,開始步入正題,談談幾點我的耳機選購心得。
在我剛入門的時候,當時耳機界某大神對于如何選購耳機,提出了三個問題:需要、預算、喜歡的風格。
直到現(xiàn)在依然適用,買耳機就是要先弄清楚這三個問題,就選擇哪一款就差不多有了答案。
1、預算。
買什么東西都一樣,有多少錢直接決定了買到怎么樣的東西。
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很多,但前提是口袋里要有那么多錢。
所以最先的是確定自己能花多少錢,這樣可以篩掉絕大多數(shù)的干擾選項。
耳機嘛,一個價位是的選擇其實并不是那么多,比如1000元價格,我想出來的不算差的耳機,應該不超過10款。
2、需要。
耳機也是分不同類型的,有游戲耳機、藍牙耳機、運動耳機、HiFi耳機、監(jiān)聽耳機等等,從名字就大概可以看出來它們的用途,自己主要用耳機來做什么,就選擇怎么樣類型的耳機。
分類雖然可以有很多,但我認為一般就分兩種用途,一個是游戲耳機,一個是聽音樂的耳機。
游戲耳機是專門玩游戲的,不介紹了,因為我是個不玩游戲的人,但這類耳機的設計的確不同于音樂耳機。
其余的都可以說是音樂耳機,而音樂耳機可以很全能,不只是聽音樂,玩游戲、看視頻都可以用。
另外音樂耳機,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三種分類:有線、藍牙無線,運動專用耳機。
佩戴方式上,則大致有兩種分類:小耳塞與頭戴耳機。
3、喜歡的風格。
這一條是最讓人糾結的一條。
因為每個人對音樂的審美不一樣,有人喜歡聽流行歌曲,有人喜歡聽爵士樂,有人喜歡聽古典音樂。
不同的音樂對耳機聲音的要求不一樣,耳機在設計時也多有偏向。
比如創(chuàng)新IE3基本只適合聽流行歌曲,YAMAHA HPH-200頭戴耳機聽古典音樂大贊,鐵三角IM50適合聽搖滾音樂等等。
前兩點的選擇篩選,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唯獨這第三點聲音風格,是購買時最不好把握的。
耳機購買注意事項
在搞明白上面三點之后,挑選耳機應該就很有目標了。
然后,再來談談購買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首先,耳機這東西水比較深。
因為耳機的物料成本很低,價格卻可以極高,所以假冒的仿品很多。
一般知名品牌的熱門型號,都會有相當數(shù)量的仿制品。
不如森海塞爾IE80假貨就極多,而且進化到現(xiàn)在,有些假貨外觀上已經(jīng)可以以假亂真,聲音也能做的比較相近。
最有效的避免方法,就是去靠譜的渠道購買,比如京東自營、亞馬遜自營。
第三方、天貓據(jù)說都可能出現(xiàn)假貨,普通的淘寶,特別是那些水貨,遇到假貨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散裝、各種所謂的廠貨基本都是假的,都不用去辨別,直接別去碰就對了。
不過,假貨一般都出現(xiàn)在國外知名品牌的熱門型號身上。
國產(chǎn)耳機一般是沒有人去仿冒,可能是覺得國產(chǎn)品牌檔次不夠,造價沒什么錢途吧。
所以有時候支持一下國產(chǎn),更令人放心。
然后,一些DIY耳機產(chǎn)品,比如潛水專家等等,價格不貴的話可以嘗試。
一般來說會比同價格的品牌耳機音質(zhì)好一些。
但不足是品質(zhì)不太穩(wěn)定,同一個型號,隨便抓幾條出來,可能每一條的聲音都不太相同,所以即便別人說好,但是你買到手的卻不一定真的好。
畢竟DIY的是作坊式生產(chǎn),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測試與檢測,很難保證一致性。
所以在選購DIY耳機時要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最后,關于耳機的設計、參數(shù)、驅(qū)動型。
發(fā)燒友自然會去看。
但不是發(fā)燒友,完全可以不關心。
就說驅(qū)動問題,發(fā)燒友習慣去說某條耳機要用什么什么播放器、耳放來搭配才令人滿意,玩的深的確有這些講究。
但對于一般用戶,不管什么耳機(限3.5mm插頭)插手機上都照樣聽。
萬八千的耳機插在手機上,即便在發(fā)燒友眼里表現(xiàn)很不堪,但對于一般用戶來說,依然可以感受到其音質(zhì)的強大,依然可以感受到比千八百的耳機強很多,這不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再去花幾萬塊,把耳機驅(qū)動到所謂的合格狀態(tài)吧。
想說的選購經(jīng)驗就到這里,最后推薦十多款這些年我聽過的,并認為不錯的耳機。
其中不少耳機都比較冷門,這也是我推薦它們的一個理由,因為不想讓一些好的東西就此埋沒,冷門中也有性價比出色的東西。
哪些耳機適合買【2】
聽音樂,是幾乎所有年輕人的共有愛好。
不論公交車、地鐵,還是校園、辦公室、圖書館、公寓宿舍,到處都有帶著耳機享受美妙音樂的人,聽音樂儼然稱為現(xiàn)代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一個上班族,上班路上,午間休息,下班歸途,晚間上網(wǎng),都在用耳機聽音樂,具體算下,每天帶著耳機的時間真不少。
然而,同樣的音樂不同的耳機,聽音效果簡直天壤之別。
所以,一只好耳機真的很有必要。
當然,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就萌生了一個簡答而質(zhì)樸的想法——多花些錢,買一個好耳機安心聽音樂,以求達到更高的聽音享受,讓優(yōu)美的音樂代替討厭的公交噪音,讓無聊的等車變成富有樂趣的放松。
那么,如何判斷什么是“好”耳機?
“音質(zhì)好”的耳機就是“好”耳機,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會直接想到這點。
可是,什么又是是音質(zhì)呢?最簡單粗暴的理解——聲音的品質(zhì)。
對于音樂器材,播放器、耳機或者放大器,音質(zhì),就是其性能的最具概括性的表征。
的確,對于普通音樂愛好者,或者剛剛開始接觸發(fā)燒音樂耳機的玩家,常常會用到“音質(zhì)”二字來作為聲音品質(zhì)的描述,于是有了很常見的幾種說法:音質(zhì)好,音質(zhì)差,這個比那個音質(zhì)好,那個比這個音質(zhì)差。
事實上,想要在茫茫機海中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專業(yè)人員一定會問你如下五個問題:
1.需要耳塞還是耳機?
取決于個人喜好,使用習慣,選擇耳塞或者耳機。
2.耳塞需要入耳塞還是平頭塞?耳機需要封閉式、開放式還是半開放式?
入耳塞,隔音效果好,但每個人耳道都有差異,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入耳耳塞,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所有入耳耳塞,佩戴舒適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平頭塞就不會有佩戴不適的現(xiàn)象,但可惜的是這種耳塞幾乎不隔音,對于出街使用將不能提供很好的聽音體驗。
頭戴耳機,封閉式、開放式還是半開放式,最直接的效果也是隔音與不隔音,當然,還有很多差別,我在下文會具體談到。
3.聽哪種音樂類型居多?
世上沒有全能耳機,不同的音樂類型,對耳機各方面的表現(xiàn)力要求有所差異,根據(jù)聽者喜好的音樂類型來選擇耳機,這點非常重要。
對于高級燒友,還會有更多的細分,比如監(jiān)聽味,模擬味,老鐵味等。
4.用什么播放器驅(qū)動?
好馬配好鞍,很多優(yōu)質(zhì)耳機對播放器的要求也很高,而如若播放器驅(qū)動能力有限,驅(qū)動某些耳機將力不從心。
在驅(qū)動力不足的情況下,高端耳機有時甚至效果還不如相對低端的耳機的效果好。
5.預算多少?
價格因素,投入資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chǎn)品的級別,這點顯而易見。
如果你只是個音樂愛好者或者初級耳機發(fā)燒友,我相信,你已經(jīng)在心里開始犯嘀咕了:我就是想買個好耳機聽聽音樂嗎,要不要這么麻煩?
我要說的是:這個真的要!
原因為何?請往下看。
首先解釋上述五個問題中的前兩個問題。
對于耳塞,主要是攜帶方便,使用便捷。
主要分為入耳塞和平頭塞。
入耳塞由于其導管深入耳道內(nèi),能夠達到很好的密封,帶來良好的隔音效果,從而保證了優(yōu)異的聽音體驗,中高端的發(fā)燒耳塞幾乎全部都是入耳式設計。
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良好佩戴入耳耳塞的。
人耳耳道的皮下組織直接就是神經(jīng),而沒有脂肪(這正是掏耳朵疼痛感異常強烈的原因),就導致入耳耳塞套子和耳道壁摩擦,有些人的耳道壁會由于摩擦易引起充血,這些人將不適合入耳耳塞。
當然,一般來說,耳塞都會配有很多種套子,單節(jié)套、雙節(jié)套、三節(jié)套、海綿套等,而且可以另行購買hippo套或comply套,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佩戴舒適度。
平頭塞,由于其幾乎沒有隔絕外界噪音的能力,耳機發(fā)燒友也很少會選購該類耳塞。
導致在hifi音樂耳塞中優(yōu)秀平頭塞更是屈指可數(shù),如宇音PK1、PK2,森海塞爾MX980 MX985,耳掛式B&O A8、創(chuàng)新Air、森海塞爾OMX980。
平頭塞一般不會有佩戴不舒適的情況,但是戴著聽音樂時有可能容易掉下來。
這里需要把宇音PK1單獨拎出來說幾句,這款平頭塞算不上頂級,但在發(fā)燒友心中有有著獨特的地位,它的阻抗非常之大,因而對播放器的驅(qū)動力要求較高,但如果播放器有不錯水準的話,這款耳塞的效果相當驚人,聲場很大,聽感寬松舒適。
因而,很多發(fā)燒友會配有一款PK1。
對于耳機,佩戴也是個問題。
雖然都是頭戴耳機,也分為壓耳式和耳罩式。
壓耳式,很顯然,像是AKG K450、鐵三角ESW9這樣的,耳罩是壓在耳朵上的,如果耳墊太硬或者頭梁夾的太緊,戴久了會不舒服;耳罩式,就是耳罩較大,將整個耳朵包在里面,耳墊壓在耳朵外的皮膚上,如Sony 1R、拜亞動力 DT880。
對于耳罩式,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由于人耳朵向外張開,從前到后張開幅度逐漸增大,而出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設計,即耳罩內(nèi)前小后大,正好符合人耳,能夠做到接近零耳壓,將佩戴舒適度做到極致。
但可惜的是,這種高端舒適的耳罩設計幾乎只出現(xiàn)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耳機中,唯一的例外是處于1500價位的Sony 1R。
這里對小白重點解釋一下頭戴耳機封閉式、開放式以及半開放式的區(qū)別。
三種不同的耳機,最直觀的的理解就是是否隔音。
開放式,單元外殼和耳墊都開放,不隔音,外界噪音會進入耳罩內(nèi)影響聽音者,耳機的聲音也會向外傳播。
這種耳機僅僅適用于安靜的環(huán)境,如個人住所。
但是圖書館、辦公室內(nèi)使用會引起他人的不滿,因為旁邊的人能夠清晰地聽到耳機內(nèi)的聲音,而受影響。
這類耳機聲場相對較大。
封閉式,單元外殼和耳墊都封閉,能夠隔絕外界噪音,也能防止耳機向外漏音,旁邊的人不會聽到耳機內(nèi)的聲音。
該類耳機主要應用于需要隔音的環(huán)境,比如校園內(nèi),公交車、地鐵上,當然,也可以用在圖書館。
這類耳機聲場相對較小。
半開放式,單元外殼封閉,耳墊開放,不能隔音,外界噪音進入耳罩,耳機聲音傳播到外界。
但從隔音效果來說,半開放式和開放式?jīng)]有太大差別,所以不要寄希望于半開放的隔音效果趨于開放與封閉之間。
這類耳機聲場大小處于兩者之間。
有人會問,既然開放式與半開放式都不隔音,那兩者區(qū)別在于何處?
在這里我做以簡單解釋:耳機耳罩內(nèi)空間是否封閉,對聲音傳播的反射產(chǎn)生較大影響,導致聽者聽到的聲音有很大差別。
而半開放式耳機是部分封閉、部分開放,聲音的中高頻是封閉式耳機狀態(tài),低頻是按照開放式耳機狀態(tài),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效果最為接近人耳自然聽音的狀態(tài)。
需要注意的是,三種類型耳機的聲場大小只是一般規(guī)律,并不是說所有封閉耳機聲場都小,所有開放式耳機聲場都大,這個需要具體每個型號來具體看待。
三種類型的差別還有很多,在此不做深入解析。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更深入的信息,可以到乙迷論壇中翻閱帖子查看。
然后,為什么會被問及“聽哪種音樂類型居多”?
原因很簡單,沒有任何一款耳機可以勝任所有音樂類型,耳機至尊森海塞爾奧菲斯HE90也不例外。
對于不同類型的音樂,會有不同的音樂屬性,這會對耳機發(fā)聲特性的要求有一定的差異。
這就像跑車和SUV的差別,一個擅長于賽道競速,一個著眼于越野穩(wěn)定性。
所以,為了應對不同的音樂,耳機發(fā)聲走向會有所不同,就如我下面的示例:
例如,聽搖滾樂,中低頻段的要求就比較高,瞬態(tài)尤其重要。
中頻是很多樂器所在的頻段,當然人聲也在中頻范圍內(nèi)。
低頻,主要是應對搖滾樂中較多的Bass和電聲beats效果。
如果低頻量感小,會使得聲音聽起來不夠帶感,沒有舞臺跳動感,中頻質(zhì)感不足,則會導致歌手聲音表現(xiàn)力較差。
瞬態(tài),是耳機隨著音樂信息迅速變化的跟隨能力,這點對于搖滾樂非常重要。
如果瞬態(tài)表現(xiàn)差,將會明顯感覺到拖泥帶水,響應遲鈍,一首it’s my life快要睡著的感覺。
再例如,聽大編制交響樂,將對耳機的解析能力、層次感、空間感等方面要求較高。
因為大編制交響樂會有很多的樂器,按照一定的層次分布于整個發(fā)生空間內(nèi),如果上述三點不夠理想,器樂的聲音很有可能混雜在一起,甚至不能分辨器樂類型,就像整個交響樂團擠在KTV包廂里演奏一樣。
這將是非常糟糕的現(xiàn)象。
基于上述的解釋,說明了一個問題,對于耳機,有很多種聲音取向,也有很多聲音風格,僅僅通過“音質(zhì)”二字來描述,幾乎不能說明任何情況。
就像上述的兩個例子可能帶來的問題:A耳機適合聽搖滾樂樂,B耳機適合聽交響樂,一個人喜歡聽搖滾樂,他會說A的音質(zhì)好于B,而另一個喜歡聽交響的人說B好于A。
那這兩種說法都沒有意義,因為這兩個本身就不具有可比性。
A耳機是歌德的SR225I,B耳機是森海塞爾的HD600,兩個耳機雖然同為1500-2000價位,而且同為開放式,但是聲音取向完全不同。
如果在選擇的過程中沒有真正了解到聲音取向特點,那用HD600來聽搖滾這樣南轅北轍的事情很有可能發(fā)生。
該說說耳機對播放器的要求了。
前文有簡單的提到關于一個播放器的概念——驅(qū)動力。
舉個不太恰當?shù)睦,引擎好比播放器,輪胎好比耳機,好的輪胎需要很高的轉(zhuǎn)速來發(fā)揮作用,而如果引擎輸出很糟,即便再好的輪胎也難以發(fā)揮其效用。
播放器的驅(qū)動力就像引擎的輸出一樣,當然,并不是說能把耳機推出很大的聲音就是驅(qū)動力好,要看是否真正表達出該耳機的特色。
有些播放器即使能把耳機推得很響,但是聲音失真嚴重,這種現(xiàn)象也說明驅(qū)動力不足。
如果是用手機作為音樂播放器,那就要選擇易于驅(qū)動的耳機;如果是用Mini audio DX50或者艾利和AK100這種播放器,驅(qū)動力也不算大,但是要好于手機不少;如果是用到了Colorfly Pocket HiFi C4 PRO或者Mini audio DX100,這就可以直接驅(qū)動比較難驅(qū)動的大耳機了(并不是說耳機越大越難以驅(qū)動,但大多數(shù)大耳機是難以驅(qū)動的)。
具體到哪一款耳機是否容易驅(qū)動,還是要通過經(jīng)驗的積累,或者到專業(yè)的耳機發(fā)燒論壇或店鋪去了解。
還有一點,就是耳機放大器,簡稱耳放。
如果播放器有Line out輸出插口的話,可以外接獨立的耳放,一般而言獨立耳放的放大電路要優(yōu)于播放器原有的放大電路(就像喜歡電腦游戲的玩家,需要高規(guī)格獨立顯卡,而不是主板上原有的集成顯卡)。
通過獨立耳放,驅(qū)動力會有一定的改善,但具體能改善到什么程度,不同型號有所差異,不能一概而論。
當然,對于難以驅(qū)動的大耳機,一般需要臺式音樂系統(tǒng)來驅(qū)動,如臺式CD+解碼器+耳機放大器。
對于臺式系統(tǒng),這里不做展開說明。
耳機參數(shù),這一點真的不想談,但是又不得不說幾句。
對于hifi產(chǎn)品,技術參數(shù)的意義非常有限,這里只談兩個參數(shù)。
其一,阻抗,可以理解為阻隔電流通過的能力。
其二,靈敏度,可以理解為對微小電流變化的敏感性。
一般而言,高阻抗低靈敏度的耳機難以驅(qū)動,低阻抗高靈敏度易于驅(qū)動。
但是需要強調(diào)的是,這只是技術參數(shù),很多耳機的實際聽音感覺和技術參數(shù)沒有太大關系。
所以在耳機產(chǎn)品中,技術參數(shù)僅僅是參考,切勿將其作為聽音效果的判斷依據(jù),切勿,切勿。
(如果有人評書耳機總是以參數(shù)為依據(jù),基本可以斷定這個人并不了解耳機產(chǎn)品的特性)
最后一個點——價格。
很顯然,一切產(chǎn)品的自然規(guī)律都是如此,價格基礎決定產(chǎn)品等次。
這并不是說沒有低價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或者高價劣質(zhì)貨,但那畢竟是少數(shù),總體規(guī)律不變。
我不建議一開始就直接投入大量資金玩高端產(chǎn)品,而建議從中低端產(chǎn)品入手,之后如果有精力有資金再考慮逐漸升級。
有個現(xiàn)象必須說明:
文章開頭提出的五個問題,希望各位在選擇耳機的時候一個一個解決,如此一來才能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耳機產(chǎn)品。
我碰到過無數(shù)小白,簡單粗暴的發(fā)文:XX價位耳機求推薦。
有些不負責任的人就更加簡單粗暴的推薦出若干型號。
但是!
如果是需要出街用耳機,這邊推薦的是開放式,出街不隔音,怎么辦?
如果是需要用手機就能驅(qū)動的耳機,這邊推薦的是難以驅(qū)動的耳機,怎么辦?
如果是需要聽流行音樂的耳機,這邊推薦的是適合聽小提琴的耳機,怎么辦?
怎么辦?
涼拌!
說了這么多,為的就是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這些簡單粗暴的提問,以及不負責任的推薦。
如果你所在城市有專業(yè)耳機店鋪,而且有樣機試聽,那么恭喜你,用你的耳朵做出選擇;如果你所在城市沒有這樣的條件,那就按照我在文首提出的幾個問題,一個一個解決,然后在網(wǎng)上尋找相應的器材的評測。
【哪些耳機適合買】相關文章:
適合煲耳機的音樂11-16
買社保的好處有哪些08-12
唱歌的耳機隨筆散文10-11
如何煲耳機最好11-15
macbook怎么連接藍牙耳機10-26
藍牙耳機好評評語12-05
耳機品牌廣告語03-15
關于耳機的廣告語12-28
耳機產(chǎn)品促銷方案怎么寫10-09
藍牙耳機品牌宣傳語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