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常識大全

進寺廟的禁忌

時間:2024-01-25 12:01:02 志華 常識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進寺廟的禁忌

  進寺廟有哪些禁忌?來看看小編與你分享的進寺廟的常識吧。

  —般大殿三個門,從左邊的門進,右邊的門出,不要走中門,進殿男左腳女右腳進,腳不要碰到門坎,更不能踩到上面,在殿里要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拜佛,切記!!!如果只開一個門則單說,但門坎是不能踩的。

  讀一遍,等于修行,轉(zhuǎn)一次, 也是修行,佛無處不在,阿彌陀佛!

  為什么拜佛?

  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為導(dǎo)師,學(xué)佛的為人處世,積德修 福,做一個慈悲與智慧的人,一個身心清凈、健康的人,一個快樂無憂的人,一個有益于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一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

  因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

  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那么該怎樣拜佛呢?關(guān)鍵是至誠恭敬。

  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yè),增一分;;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yè),增十分;。"

  為什么拜菩薩?

  一、彌勒菩薩:包容、歡喜

  我們一進天王殿,第一個見到的, 就是正當(dāng)中供奉的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么意思 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滿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什么資格才可以入佛門: 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 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

  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一生平等心,呈喜悅相。

  我們以清凈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以滿面笑容接待一切大眾,這才是入佛門必備的條件。

  所以他是教學(xué),而不可以把他當(dāng)作神明來祭祀,那就錯誤了, 你一定要懂得其真正的含意。

  你明了之后,才會對于佛家教育佩服到五體投地,不能不稱贊,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圓滿的設(shè)施。

  明了他對我們的教育意義,這就是拜菩薩了。

  二、地藏菩薩:孝順、恭敬

  1、地藏菩薩所表示的是孝親尊師,所以一部《地藏經(jīng)》就是佛門的《孝經(jīng)》,我們從這個地方學(xué)起。

  2、無論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都是從孝親尊師做起。

  3、然后把孝親尊師擴大,能夠孝順、恭敬一切眾生,這就是拜菩薩了。

  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

  1、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樂,悲是幫助他人解脫煩惱和痛苦。

  2、慈悲一切、憐憫一切、救護 一切眾生,就是大慈大悲。

  3、拜菩薩,就是 以菩薩為榜樣,長養(yǎng)自己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會。

  4、因為,害人就是害己,助人就是助己,利人自然有益自己,愛護他人,才是真愛自己。

  四、普賢菩薩:應(yīng)用、實踐

  1、普賢菩薩代表實踐,把孝敬、慈 悲、智慧,應(yīng)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

  2、我們穿衣吃飯、學(xué)習(xí)工作、待人接物,能夠把孝敬、慈悲、智慧,應(yīng)用、落實在其中,這叫做普賢菩薩。

  3、拜菩薩,就是學(xué)習(xí) 知行合一、解行相應(yīng)。

  進寺廟的禁忌

  1.我們在參觀寺廟的時候,不要踩踏在廟宇的門檻上,那個好比是佛祖和菩薩的肩膀,如果踩在上面是對佛祖和菩薩的大不敬。

  2.忌稱呼不當(dāng)。對寺廟的僧人應(yīng)尊稱為“大師”、“法師”、“師父”,對住持僧應(yīng)尊稱為“長老”、“方丈”、“禪師”。對喇嘛廟中的僧人應(yīng)尊稱“喇嘛”,即“上師”之意。

  3.忌禮節(jié)失當(dāng)。與僧人見面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于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dāng)之禮節(jié)。

  4.忌談吐不當(dāng)。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yīng)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5.忌行為舉止失當(dāng)。游覽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不可亂動寺廟之物,尤忌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yīng)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失禮的事。

  6.在寺廟里忌諱走回頭路,比如在萬年寺里放養(yǎng)烏龜?shù)某刈又虚g有座長壽橋,走過此橋后就不要原路返回了。

  7.不能用右手摸寺廟里面的東西,只能用左手。比如在萬年寺里面的六牙大白象,摸它的象腿祈福的時候是男的摸左腿女的摸右腿,而且都用自己的左手,順時針轉(zhuǎn)三圈才能達(dá)到祈福的效果。

  8.我們在寺廟拍照的時候不能把自己和佛與菩薩放在一起拍,那樣是對佛和菩薩的不尊敬。

  9.拜佛的時候要五體投地(地藏菩薩不能拜)。

  10.拜佛之前,應(yīng)潔凈身體。我們在拜佛之前,應(yīng)當(dāng)先洗凈身體及雙手,最好不吃蒜、蔥、魚、肉、酒,及嚼檳榔、吸煙草,口污臭,對佛菩薩禱告是相當(dāng)不敬的,縱使與人說話,滿嘴臭腥味亦是不禮貌的。更何況是拜佛呢!

  11.入寺廟,服裝要整潔樸素。女人到寺廟拜佛,千萬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禮儀,勿讓小孩到佛堂內(nèi)奔跑嘻戲。

  12.進佛寺,不得由中門入,當(dāng)從旁門入,依左臂而行。入寺內(nèi)不踏門檻(門底下隔板),進入佛堂內(nèi),不得高視佛面,當(dāng)即低頭即作禮拜,更不得溜達(dá)作觀賞,東張西望,若要觀佛面,應(yīng)站立于堂外丈遠(yuǎn)而觀之,方合乎禮制。于佛堂內(nèi)不得大聲談話、喊叫、跑跳,勿隨地吐痰或隨地擤鼻涕。

  13.勿將寺廟當(dāng)觀光地區(qū)。踏進佛寺內(nèi)為禮拜佛菩薩,消除業(yè)障,需心存恭敬虔誠,方得感應(yīng),萬不可在佛寺內(nèi)隨便大笑或嘻皮笑臉,非但不能消業(yè)障,反犯了不敬三寶之罪矣!應(yīng)保持威儀莊嚴(yán)之相,以示對諸佛菩薩之恭敬,方得感應(yīng),若欲笑之,應(yīng)保持小聲,并以袖口掩之。切勿將清凈莊嚴(yán)之佛門圣地,當(dāng)作觀光圣地,其因果可大矣!

  14.入佛堂拜佛之前,應(yīng)將隨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頂禮拜佛,千萬不可將皮包、衣、帽、手飾隨便放置于桌上。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禮拜,佛堂中央位置,是住持禮拜位置,一般人請勿站立或禮拜。

  15.有人禮佛,勿從前面過。合掌空心,十指并攏,朝天,不可傾斜指。

  16.于佛殿內(nèi)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zhuǎn)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17.于殿內(nèi)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jīng)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于殿內(nèi),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18.于佛殿內(nèi),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yīng)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19.在大殿內(nèi)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yīng)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yīng)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wèi)生紙包好放于口袋內(nèi),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20.三門又稱山門,中間叫空門;東側(cè)叫無相門(從門外看就是右邊的);西側(cè)叫無作門(從門外看是左邊的)。走哪個門對游客來說沒有什么大講究,而且有的寺院為了管理方便只開中間的門。(也有說法:普通游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進門時,女客先邁右腳,男客先邁左腳,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門檻上,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

【進寺廟的禁忌】相關(guān)文章:

進寺廟要注意什么10-05

明代寺廟壁畫10-05

寺廟工作總結(jié)11-20

去寺廟燒香作文05-26

中國寺廟里的對聯(lián)10-06

散文隨筆去寺廟10-07

佛寺廟對聯(lián)大全10-05

道教寺廟對聯(lián)大全01-20

佛教寺廟對聯(lián)大全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