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進端午節(jié)教學隨筆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fā)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tài)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走進端午節(jié)教學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進端午節(jié)教學隨筆1
系五彩長命縷。這是宋代就有的古老習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長命縷、續(xù)命縷。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xù)”,指的就是這種習俗。
五彩線神秘地栓在胳膊上,大人說,是要栓來一年的吉祥,驅(qū)走災氣。五彩線常是由姑姑或是姐姐在頭一天準備好絲線,又擰成繩狀的
布別猴子(假想為孫悟空,能打走一切妖魔鬼怪),以驅(qū)除災魔和不祥
據(jù)神話傳說,八仙之中的呂洞賓化作賣油郎到一山村中賣油,油價標明后任人根據(jù)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錢則少付。有一少年也學著別人的樣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錢。這位少年歸家后將大家買油及自身買油情況向母親如實介紹,母親對兒子進行了嚴肅批評,并責令兒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對賣油郎賠禮。呂洞賓深感其誠實,于是告訴這位少年,五月初一將有大禍降到人間,在門口掛一個葫蘆則可太平無事,躲過災難。這位心地善良的母親急忙把這一消息轉告鄰友,凡是聽到消息的家家戶戶都紛紛在門眉處掛起了葫蘆。果然未過數(shù)日,一場特大山洪卷走了沒有掛葫蘆的人家,而掛葫蘆人家則是安然無恙。從此留下了端午節(jié)前幾天掛葫蘆的習俗。也有民間傳俗,說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藥王爺下凡,見到人間毒蟲橫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裝神藥的葫蘆掛在一家門口,滅蟲降瘟,普救眾生,留下了這一習俗。
身佩葫蘆!侗本┧浊啊返溃骸拔逶露岁栃簹g,艾葉靈符插在門前,人換衣裳,葫蘆釘在身邊!边@種葫蘆的做法是:將棉花團成筷子頭般大的細腰小葫蘆,再用五彩絲絨線纏上;然后用彩線將一個個小葫蘆串起來,釘在女孩兒的衣服上,據(jù)說可以驅(qū)瘟疫,避邪風。同樣功用的掛件還有小粽子、小香包等。
掃帚、梳子都有掃除晦氣,驅(qū)除災魔和不祥的意思
這和中國人希望過的平安幸福,趨吉避兇的的心理有關,美好祝福而已
走進端午節(jié)教學隨筆2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jié)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這一秘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jié),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jié)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這一秘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wèi)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jié),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走進端午節(jié)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隨筆:走進大自然05-14
走進孩子心靈的隨筆08-20
走進母親節(jié)隨筆10-22
隨筆:走進大自然8篇05-14
隨筆:走進大自然(8篇)05-14
隨筆:走進大自然精選8篇05-14
端午節(jié)隨筆10-23
端午節(jié)隨筆11-01
端午節(jié)的隨筆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