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5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什么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1
孩子進入大班了,家長們越來越關心孩子學到什么知識,很少有人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其實,后者比單純的知識不知重要多少倍。在我們平時帶班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區(qū)域活動后,玩具、圖書灑了一地,撕的破的圖書紙屑到處都是,收拾玩具與她無關。幼兒玩積木時,只要他想要的,不管在誰的手中,馬上就去拿,若不給,就打人。
由上可見,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人的一生影響是多么巨大和深遠。要使幼兒產生正確的行為,首先要幫助幼兒明辨是非,鞏固良好行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開始萌芽,最容易被不良傾向影響,教師要隨時注意孩子的言行,對其進行教育。要求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積極主動幫助別人;區(qū)域活動后及時整理圖書和玩具;幫助老師整理衛(wèi)生等。每天教師都要對幼兒的行為及時給予表揚、肯定,使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正確的理解。
另外,注重平時的隨機教育。教育幼兒不要隨地吐痰、亂涂亂畫,在動物園觀看小動物時,可教育幼兒愛護小動物,給它們喂飯、倒水。這樣通過教育,可培養(yǎng)一種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積極、熱情向上的健康心理。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2
記錄:圣誕節(jié)到了,孩子們?yōu)榱藨c祝節(jié)日帶來了很多好吃的和大家分享。分享活動結束后,發(fā)現地上有很多糖紙、果凍殼、桔子皮等等,按平時我又會大聲嚷嚷:“這又是誰扔的,說過多少次了,垃圾扔應該放哪里?趕緊自己來撿掉!苯裉煳蚁肓讼,每次碰到這樣的事我好像都是這樣說的,但好像每次的效果都不理想,我的反復的'強調和提醒對大多數孩子是有效果的,但對個別幾個孩子還是不行,哪該怎么辦呢?于是,我假裝驚訝地說:“呀,這地上的都是什么呀?它怎么會在地上呢?”孩子們瞬間都被我吸引,紛紛過來看,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老師,不是我扔的!薄袄蠋,我沒有扔地上!薄袄蠋煟铱吹绞钦l誰誰扔的?”順勢,我又問道:“那我們現在應該要做什么呢?”我一邊說一邊開始撿,孩子看到我在撿,也紛紛撿了起來,甚至把一些掉在地上的小餅干都撿起來了。
反思:孩子喜歡表揚,鼓勵,如果總是批評、指責,雖然有效果但做起來就很費力氣,我們應該注意方式方法,用言傳身教的方法調動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不要怕煩,要有耐心,多與孩子交流。正如有句話說的: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我們幼兒老師要重視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這將影響幼兒一生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3
我班幼兒獨立性較差,依賴性強,多數幼兒在家是家里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著喂,哄著吃。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后,由于生活衛(wèi)生習慣的變化,口味的變化,環(huán)境的變化,由在家的幾個大人圍著轉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進餐問題。我發(fā)現有些幼兒偏食、挑食的現象較嚴重。但幼兒飲食習慣的可塑性較強,就有意識地進行了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及時地糾正他們的不良飲食習慣,使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自覺、良好的進餐習慣。不少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存在著重智力開發(fā)、吃得“好”,卻輕行習慣培養(yǎng)的現象,有些幼兒養(yǎng)成吃飯?zhí)籼、挑食、偏食、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體營養(yǎng)比例失調,引起各種營養(yǎng)不良癥狀,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利用家長會、平時的家長園地欄和平時短暫的聊天,鼓勵家長配合幼兒園平衡膳食,向家長做好宣傳教育,只有合理的營養(yǎng)才能確保幼兒的健康成長。通過游戲兒歌等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洗手習慣。
我通過兒歌如“小手洗得真干凈”、“小手洗一洗”讓幼兒了解小手的作用,學會洗手的方法。手接觸外界物體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別是孩子,由于好動更易將不潔東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飯前不洗手,就會將手上的細菌吃進體內而生病。因此,洗手對保持皮膚清潔,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十分重要。通過小競賽,讓幼兒掌握洗手的順序(挽袖、打濕、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凈,甩手上的水),剛開始學時,一不注意,孩子們的袖子就弄濕了,借此機會,我就給孩子們做示范——挽袖,并一邊洗手一邊教幼兒說:“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頭洗仔細,小手腕別忘記。”這樣,孩子們把洗手當作游戲,使幼兒養(yǎng)成食前洗手的好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糾正幼兒的偏食、剩飯情況。
1、及時調查、了解幼兒的偏食情況。在了解中,我發(fā)現幼兒的`偏食習慣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從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種食物;身體因素,如生活習慣;情緒不穩(wěn)定等。
2、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樣示范法。根據小班幼兒“喜模仿”“愛表揚”的特點,我就利用集體氛圍的渲染,用情緒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告訴他們老師最愛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師一樣愛吃,并及時表楊,為他們樹立榜樣,幼兒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爭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來。
。2)逐漸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兒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實的。對這類幼兒我采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綠色蔬菜,開始她一看到綠色的蔬菜就搖頭,現在能稍微吃點了。
(4)物質鼓勵法。對偏食、剩飯的幼兒我那怕是一點點進步,我都給予鼓勵,發(fā)給孩子一朵小紅花,小貼畫、小卡片等,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得到了有效改善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4
我班孩子升上大班了,在開學一個月的日子看來,孩子們很快適應了大班的學習生活。然而在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上,也讓我們看到了缺口。孩子盡管適應大班的學習生活很快,但在個人行為習慣上卻有很大的疏忽,如:吃完飯不會漱口,忘記掛毛巾,午餐后不是立即換干凈的衣服,玩到老師催促準備午睡了,才倉促地換衣服,、小便。入園不會主動的跟老師打招呼,離園也不和老師說再見┈┈針對我班孩子生活中出現的.這些缺點。我決定在國慶回來后實施以下計劃:
1:加強常規(guī)訓練,主要以提醒、跟蹤、重復練習的方法讓孩子記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持之以恒,逐漸養(yǎng)成一種不用他人提醒個人習慣。孩子們經常會忘記漱口,掛毛巾、搬椅子等,老師經常地提醒,讓做的不對的孩子重新做正確的做法,鞏固強化好的行為做法,依此養(yǎng)成習慣。另外,還請了值日生當班,監(jiān)督我們班孩子的行為,培養(yǎng)了孩子有主人翁責任感的同時也分散了老師一只眼睛掌管全班孩子的責任。
2:加強禮貌教育,讓孩子學會進園主動地和園內老師們打招呼。在班里,我班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得比較好,我們將會采取說理教育,讓絕大部分孩子都認同并信服地遵守。同時,也將會設置一些活動:故事,情景表演、討論、角色表演等等,讓孩子深刻體會有禮貌的重要性,并學會有禮貌地對師長、同伴等等。對一些平時害羞、寡言、倔強的孩子,我們將會教給他一些表達禮貌的技巧:善意的眼神望住對方,微笑!或者揚手示好等。讓孩子避免了出口打招呼的不好意思,并體驗禮貌對人的友好。
3:培養(yǎng)孩子互相謙讓、友好相處的品德。我班孩子在課外活動的自由玩耍的時候,較常出現孩子在互相玩的過程中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孩子之間喜歡玩,但玩的過程中卻因為某點小問題而不能忍讓而引起沖突:或者是因為無意中的一個過錯行為讓對方孩子受到了委屈而互相攻擊對方。對于這種行為我們要馬上制止,同時進行說理教育,讓孩子明白“打架是不對的,并且要改過。要對同伴友好、謙讓、關心,要以寬容的心對待同伴的過錯行為,學會寬容、寬恕。
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項持之以恒的艱巨任務,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將會根據孩子的能力,性格特點等因素因材施教,盡力地培養(yǎng)好孩子的行為習慣。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5
英國大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習慣!
可見,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而且,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項循序漸進的“工程”不僅體現在教育活動中,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兒園教師的身體力行有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教師的榜樣作用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如:幼兒禮貌用語的使用,在幼兒入園時,如果教師主動與幼兒及家長打招呼,并恰當的使用禮貌用語,幼兒在回答教師的同時,學會了用禮貌用語與教師交流。再如,要求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教師給幼兒分餐前,用正確的方法主動洗手,同時提醒幼兒洗手,都會給幼兒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比教師的言語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習慣的養(yǎng)成也離不開家園的密切配合,幼兒生活的環(huán)境除了幼兒園以外,家庭對幼兒的`影響也非常重要,要想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單靠幼兒園一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如衛(wèi)生習慣中的“勤洗澡”“勤理發(fā)”“每天早晚要刷牙”等。需要家長在家中配合,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總之,要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必須從大處著眼,細微處入手,必須多渠道,全方位的開展一系列活動,必須家園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05-20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05-15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精華5篇]09-15
教育隨筆: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優(yōu)秀5篇】09-15
教育隨筆: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07-14
教育隨筆: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05-14
教育隨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