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育隨筆【共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松。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育隨筆1
小班孩子年齡小,依賴性比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長忽略;尤其是爺爺奶奶,他們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可是在幼兒園中,一個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爺爺奶奶那樣,怎能照顧得過來,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天,戶外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蹦蹦床上玩,鞋子在地上脫了一大堆,立刻意識到:可以“在玩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為何不來一次穿鞋比賽。于是,我忙招呼孩子們,跟孩子們講明了比賽規(guī)則。
比賽開始了,只見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興地跳起來,歡呼著,慶祝自己的勝利。最后只剩下侯智涵小朋友了,只見他哭腔著臉說:“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別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說:“老師,侯智涵不會穿鞋,他哭了”。我說:“沒事,智涵很棒,一定能穿上”。他聽到我的鼓勵后說:“我能穿上的”。我表揚了他,小朋友們也在喊:“侯智涵加油,侯智涵加油……”他在我的鼓勵下、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慢慢的學習穿鞋。就這樣,智涵在小朋友的加油聲中、在老師的鼓勵下,終于把鞋穿上了,并高興得跳了起來,大家為他歡呼、為他鼓掌,我沖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過多次這樣的活動,老師不吝嗇鼓勵、表揚和夸獎,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促進孩子的身心發(fā)展,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小班教育隨筆2
上午來園時,小朋友都知道問老師好,只有樂樂從我身邊走過去,頭也不抬。我很納悶,為什么會這樣?是我哪里做的不夠好嗎?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在玩玩具。我悄悄的來到樂樂身旁,他正在專心的玩,我看他玩的正起勁,不忍心打擾他,就在一旁看,看了一會兒,他好像覺得有些不對勁,一抬頭看見了我,他沖我嘿嘿一笑,我樂了,他笑了,笑的那樣真誠、無邪。我問:“樂樂,你為什么那么高興?”樂樂說:“因為老師在。 蔽毅铝,原來孩子的要求那么簡單。我又問:“樂樂,你為什么從不問老師好。俊睒窐分ㄖㄟ磉碚f:“因為老師說我了!蔽矣帚铝耍南耄耗鞘嵌嗑靡郧暗氖铝。剛開學,孩子們哭的哭,鬧的鬧,我無意間把樂樂說了一頓,他還記得。(孩子的記憶力真棒)我說:“樂樂,那次老師不是有意的,老師跟你道歉,好不好?”樂樂點點頭。我的心結解開了,心情真好!從那以后,樂樂只要見到我都會主動問“老師好”,好親切的一句“老師好”!
人是有感情的,純潔的孩子更有純潔的`感情。最近,因為感冒導致嗓子啞了,我在帶孩子活動時,不時地將含片放入口中,有時用些手勢代替語言,孩子真的很乖,他們居然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依然有效地進行著一切活動。更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紛紛帶來了各種治嗓子的含片和藥,我對他們說:“這些藥夠了,謝謝你們了!笨蛇^了幾天有兩個孩子又帶來了“金嗓子”。面對孩子的熱情,我只有感動的份了。我想,一個教師還有什么比擁有這樣的情感而更奢望什么呢?為了孩子們對我的這份愛,我將一往無前,把自己全身的熱情投入到孩子身上,不讓他們失望,更不會讓家長失望。
小班教育隨筆3
一不小心,我的左手大拇指處劃破了。一條口子雖長,但不深,星星點點地流著一點血。我毫不介意,拿紙巾擦了擦血,正打算繼續(xù)給孩子們講故事。
誰知道眼睛特別“亮”的楊楊竟然發(fā)現(xiàn)了:“姜老師,你的手流血啦!”聲音雖然輕,但關心之情洋溢其中。在他的呼喊聲中,孩子們都將目光轉向了我的手指,并且紛紛嘟囔著:“姜老師流血了”、“真的流血了”、“我也看到了”……看到孩子們關切的眼神,我笑著說沒事的,希望就此結束這件事。沒想到,孩子們可不想就此罷手。
細心的朱朱說:“老師,你怎么不用創(chuàng)口貼啊?”
王芷欣緊跟著說:“姜老師,用了創(chuàng)口貼就不疼了!
雯雯還指著自己手腕上的“傷疤”說:“我上次也弄開了,媽媽給我貼了創(chuàng)口貼!
……
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真不少,這時的我不得不佩服他們了:“老師沒有帶創(chuàng)可貼,就不貼了吧,沒有關系的!
“那我明天給你帶個創(chuàng)口貼吧!”小朱朱真的很有愛心哦。
“我也給你帶!”孩子們又七嘴八舌地搶著說了。
我感到心里一陣陣暖流涌起!安挥昧,姜老師家里也有的,明天我自己就貼好了哦!”于是我又開始和孩子分享故事了。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在活動室門口接待孩子們!敖蠋煟o你一個創(chuàng)可貼哦!”小朱朱遞給我一個創(chuàng)口貼。說實話,我被感動了,原來他昨天不是隨便說說的,原來小朱朱確實把這件如此小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姜老師,我也給你帶了創(chuàng)口貼!”調皮的小宇竟然也有這份細心,他爺爺還跟我說:“昨晚一回家就說要帶創(chuàng)口貼了!”原來小宇心里是有我的,可惜平時還因為他的調皮我老是生他的氣,我不禁臉紅了,有些后悔。
“姜老師,我?guī)湍阗N上吧!”天真可愛的杭杭拉著我的手,非要親手貼上她帶的創(chuàng)口貼。我蹲下來,頭一次像一個孩子一樣,享受著被人照顧的感覺,這是一種多么奇妙、甚至讓人迷戀的感覺啊,而給我這種感覺的竟然是一個不滿4歲的孩子!看著她認真的表情、細心卻顯笨拙的動作,我忍不住在她的頭上親了一下,多可愛的孩子。
……
一樣的早晨,一樣的孩子,不一樣的是,今天的我竟然收到了十幾張創(chuàng)口貼,十幾張來自于孩子手里的創(chuàng)口貼?粗@一張張小小的創(chuàng)口貼,我有種流淚的沖動。這豈止是一張張小小的創(chuàng)口貼,我看到的是在這小小創(chuàng)口貼背后的濃濃深情,是孩子們對我的一種關心、一份關懷、一片愛意!
我最親最愛的孩子們,衷心地祝愿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干凈的小手——小小的洗手環(huán)節(jié)
洗手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三五個孩子在玩水;忘記關水龍頭了等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反復提醒常規(guī)要求“要這樣,那樣的”,可效果總不佳。幼兒天性好玩,喜歡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齡特點的關系,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愛的游戲也會樂此不疲。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并深受幼兒喜愛的內容,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于是在之后的一次洗手時,我也加入進來,并有節(jié)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干。我動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兒紛紛跟著我學了起來!霸⒔逃谏、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有節(jié)奏快慢的變化中,通過動作表演兒歌內容,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感受,并能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huán)節(jié),只要我們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需要我們去動腦筋,我們應該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這點固然重要,但我們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這樣,幼兒才能體驗到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并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為。僅僅一個洗手的習慣,我們也要考慮很多。讓我們感到欣喜的是,我們在努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孩子們更多更強的獨立能力。
教師應做有心的人,從孩子長久發(fā)展的利益考慮,我們不可忽視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更要親自參與到幼兒的實踐活動,體驗孩子們的需要,制定的常規(guī)制度應隨時調整,并改變教育方式,形成真實的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小班教育隨筆4
人和人在一齊都講個“投緣”,若投緣,一切事情做起來都簡單,和幼兒園的孩子們在一齊亦如此。當孩子王十幾年來,一向自認為比較有孩子緣的我竟遇到了一件讓我尷尬無比的事。周二午時,我如往常一樣踏入了托班的教室上英語課。伴隨著孩子們“Lucy來了”的歡呼,進入我視線的還有一張陌生的新面孔!癏ello,告訴教師,你叫什么名字?”“哇——”回答我的是一陣嚎啕大哭。我很詫異,明明剛才還玩得好好的`,難道我長著一張兇神惡煞的臉?我試著調節(jié)一下頭部神經,微笑著想繼續(xù)和他交流,可換來的是更猛烈的哭聲。“你走!你走!”這是怎樣了?班上的教師怕影響上課,把他帶到一邊的玩具角去了。我認識了這個新來的小朋友,軒軒。課還得繼續(xù)上,在和孩子們互動的同時,我發(fā)現(xiàn)離我遠遠的軒軒正在建構區(qū)拼插他的積木,旁若無人。一切隨他吧!
記得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做麥田里的守望者,慢慢看著學生成長。”對!要學會守望。別著急,慢慢愛!
小班教育隨筆5
一天分組活動,我正輔導不會跳繩的幼兒學跳繩,瑜瑜小朋友跑過來叫我:“王教師,于思遠他們往‘滑梯’上吐唾沫,不讓我們滑!蔽姨ь^一看,果然見班上的幾個“淘氣包”正圍著‘滑梯’看著什么。我心想:這幾位“淘氣大將”每一天都要搞點惡作劇,今日我得好好地“處理”一下了。我三步并兩步走了過去,剛要大聲斥責,忽然聽到于思遠嚷道:“哎,快看!唾沫往下滑了!蔽壹泵Π岩f的咽了進去,站在他們的背后聽他們的對話。“真的,就是滑的.太慢了!眲P凱頭也不抬地說。這時迪迪小朋友說:“你明白唾沫為什么會滑下去嗎”“這個問題提到不錯,誰明白呀”聽見我在說話,這幾位“淘氣包”立刻轉過頭來,不知所措的看著我,眼光中似乎在說,我們只是想看看唾沫是否也能滑下來。我笑了笑說:“你們很聰明,想一想,再看一看,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了……”幼兒看我沒有批評他們,情緒立刻活躍起來。
迪迪說:“我明白,因為這個‘滑梯’面是斜的,并且很光滑,唾液像水一樣能夠流動,所以就滑下來了!蔽颐麄兊念^笑了笑說:“你們說的很對,但你往那里吐唾液對不對呢”“不對!”“隨地吐痰不對,往‘滑梯’上吐也不對!薄安恢v衛(wèi)生!毙∨笥褌兇舐暤負屩卮。我肯定了幼兒的看法!敖處,以后我們不隨便吐了!睅孜恍∨笥旬惪谕暤卣f道!霸蹅兘o擦干凈了吧。”凱凱邊提議邊從口袋里拿出紙將“滑梯”上的唾液擦干凈。此刻,“小滑梯”前又排起了隊。
望著孩子們純真而歡樂的面孔,我真為我差點的冒失感到慚愧?磥斫處熐f不能用自我的想法來斷定孩子的行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做什么;要善于從惡作劇中發(fā)現(xiàn)孩子淘氣中進取的一面,因勢利導,才能到達我們的教育目的。
小班教育隨筆6
我們乖乖虎三班有一群討人喜歡的小家伙,有時孩子們上午的語言活動,我都會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排成各種各樣的圖形來進行活動,而美工活動時往往是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搬到桌子邊上來。每當這時,教室里就會響起“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不但損壞了椅子,也使教室里顯得格外亂,甚至有調皮的孩子趁這個“機會”進行搗亂。每次氣得我都大聲吆喝:“慢點啊!輕點。 边@樣,也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這次語言活動后,和孩子們說:“孩子們,今天老師耳朵疼,小朋友搬小椅子時我不想聽見“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老師閉上眼睛,看誰搬椅子時,讓老師聽不見聲音!毙∨笥褌兒芎闷妫瑐個躍躍欲試。我喊“一二三四五!”小朋友們開始搬椅子。當我睜開眼睛時,全班小朋友都整齊地坐在桌子邊上了。我裝做不知道的樣子問孩子:“你們是怎樣搬的小椅子,我怎么一點聲音也沒聽到?”這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言,有的說:“我輕輕地搬,輕輕放!庇械恼f:“我走路跟小貓一樣沒聲音”……。面對孩子們正確的回答我又趁機問:“下次搬椅子的時候,誰還能讓我聽不見聲音?”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我”“我”“我”……。這樣連續(xù)幾天,教室里再也聽不見“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了。
小班教育隨筆7
一位美國教師在中國某醫(yī)學院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在暴風雨后的一個早晨,一位男士在海邊散步,注意到沙灘的淺水洼里,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被困的小魚盡管近在海邊,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然而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小魚就會干涸而死。這位男士突然發(fā)現(xiàn)海邊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從淺水洼里撿起小魚,扔回大海。
男士禁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洼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么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魚扔還大海。
其實,這個故事恰好對應了泰戈爾老人的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
因此,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讓學生擁有"這條魚在乎”的美麗心境。
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當上了美國一所中學的校長,每當一位新教師來到學校,他就會交給那位教師一封信,信中寫道:“親愛的老師,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y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吹竭@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長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為有人性的人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
很顯然,人類有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教育者的目的是使人的靈魂得到鍛煉,克服而轉化向天使的一面。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單純的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這是教育久遠而宏大的終極旨趣。否則,你擁有的知識愈多,對人類,對生命的危害愈大。
在這方面的教訓太沉痛了:李政道博士的一位高足盧剛,因論文獎落選,嫉恨、失望困繞著的他,竟然開槍打死了4位太空物理學家,繼而仇殺了自己的獲獎同學。河南宣化一位16歲少年劉某因與女友吵架,竟然喪心病狂地開著轎車朝行人一路碾軋,致使2死13傷。
時下,我們的學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養(yǎng)成,以致于有些學生對生命、對世事愈來愈冷淡、冷漠甚至冷酷。
所以,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這種情懷就是在乎沙灘上每一條小魚的生命的男孩兒所擁有的情懷。否則,視小魚如草芥,給鮮花以蹂躪,即使其道德評分或許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價值。對人的尊重,對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曉生命的不可重復性。 人不應無端地剝奪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級的生命。當一個人對低級的生物或動物毫無憐愛之情時,你能指望他尊重高級的生命嗎?反之,當一個人充滿了對小草、小魚生命的關懷時,對于高級的生命、對于人的生命,他能不尊重嗎?
古人說:“哀,莫大于心死。”一個對外部世界冷漠無情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一個由許多對生活、對生命無動于衷的人組成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小班教育隨筆8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
兩歲半的貝貝是新來園的孩子,她短發(fā),皮膚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來園,就伴隨著雷鳴般的哭聲。我們哄她,抱她,用小紅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里喊著“奶奶”。
我正給小朋友喂著早飯,在家吃過早飯的貝貝來到我身邊,又開始哭了:“啊啊…”我一邊給小朋友喂飯,一邊安慰道:“貝貝不哭,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早點來接你!必愗愡在哭,很著急的樣子:“啊…啊…”我問:“你要小便嗎?”貝貝更著急了,“啊啊”地哭喊著。我也著急了,貝貝到底是怎么了?難道是要小便嗎?于是,我放下飯碗,拉著貝貝的手,快速向廁所跑去,當我扶著她上了廁所,幫她脫下褲子,一看,她已經把大便拉褲子里了!柏愗悾舫魹槭裁床桓嬖V老師呢?”我一邊說,一邊和其他老師一起給她換洗、收拾。
第二天,貝貝一樣哭,一樣喊“奶奶”,一樣拉臟了褲子。
我找貝貝的奶奶交談,得知貝貝因為才兩歲半,說話不清楚,要拉大便時,“拉拉”說不清楚,會說“啊啊”。我恍然大悟。從和貝貝奶奶的'溝通中得知,貝貝其實是個很活潑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忙,她從小和奶奶在農村長大,所以特別依戀她的奶奶。家長特別希望貝貝早點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盡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huán)境。我請家長放心,我們會攜手攙扶寶寶,讓她感受到我們的愛,慢慢喜歡這里,家長表示愿意和幼兒園配合。
第三天早晨,貝貝來到我身邊,學著奶奶事先“表演”過的樣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貝貝眼睛看著我。“你要拉臭臭嗎?”貝貝點點頭,我說:“好,咱們走!眮淼綆,我為她脫下褲子,扶她蹲好,我溫柔地說:“拉吧,拉完了老師給你擦!闭f來真神奇,自從我?guī)炅舜蟊,貝貝就不再哭了?/p>
我?guī)Ш⒆舆M行簡單的表演故事《小鳥的家》,小朋友戴上頭飾,變成一只只小鳥,躲在“大樹”里,又飛出來。貝貝也想玩,我給她戴上小鳥頭飾,她高興地笑了。雖然貝貝還不能說出一句故事里的話,但對她來說,不哭,就是很大的進步,我們一起表揚她:“真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我感覺自己做了一次陽光!讓孩子在愛與鼓勵中成長,我們會看到最美的教育風景!
小班教育隨筆9
幼兒園的日;顒又谐霈F(xiàn)的一些偶發(fā)事例,往往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控制自我,處變不驚,用機動、靈活的方法,及時地引導幼兒聯(lián)想,巧妙地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如教師正在組織戶外體育活動“練習聽信號走”,天上南飛的大雁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幼兒興奮地議論著,對教師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教師可暫時中止活動,加入到幼兒行列中,同幼兒一齊觀察南飛的雁群,并引導幼兒說出雁群的隊形,同時告訴幼兒雁群為什么要排成隊飛,并告訴幼兒大雁紀律性很強。不能掉隊等,還能夠教給幼兒“候鳥啊、”南遷“等詞匯,讓幼兒了解大雁為什么要南遷等趣味的`現(xiàn)象。
待雁群飛過,再靈活地組織幼兒活動,如向大雁學習,遵守紀律,聽教師的信號走成雁群的隊形或其它隊形,這樣必須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活動效果。
小班教育隨筆10
今天上課時,XX的注意力一直不集中:一會兒玩指頭,一會兒完扣子,最后干脆把扣子全解開了。開始時,我也沒在意,可是解開又扣上,一連好幾次都這樣,我有點生氣了,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上課,下課再找他。
XX其實很聰明的,就是太調皮了,讓其他老師也很頭疼。等到下課了,他衣服上的扣子依然是開的。我讓他自己系上,他調皮的說:“我不會,老師你幫我系上吧!蔽艺f:“老師也不會,怎么辦?”他干脆就回答說:“要不就這樣吧”。看來不對他采取點策略是不行了。我對其他小朋友說:“你看,XX的衣服的紐扣不系上難看嗎?”其他小朋友都湊過來七嘴八舌的議論著:“不好看”,“出去游戲怕很危險!盭X最怕丟面子了,他以最快的`速度把扣子都扣上。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教育對象的年齡很小,對他們的教育方式要采取多種樣式。
小班教育隨筆11
記得剛開始使用區(qū)角活動時,在一天下午,給我們班的幼兒分配到區(qū)域活動區(qū)去玩,讓我們印象很深,當時給他們其中一組玩的是角色區(qū),他們在區(qū)角活動中扮演買燒烤的行人和賣燒烤的商人。并且分配很好,賣燒烤的分為,收錢的、點菜、烤燒烤的、還有最后一個收盤子的。
這時,我就在旁邊悄悄的看著,他們有模有樣的進行著角色活動,先是一個小男生來買燒烤,他首先去點菜那個幼兒面前點了幾串洋芋、韭菜,點菜的幼兒把錢算好說:“洋芋一塊錢一串,韭菜一塊錢一串總得兩塊錢”當時我還有點意外,這么清楚的算賬,接著買燒烤的幼兒開了錢,便把燒烤拿給負責烤燒烤的幼兒,負責烤燒烤的幼兒,麻利的`把燒烤放到燒烤箱(紙張)上來回翻著烤,也像大人烤燒烤一樣,在上面撒上鹽、辣椒,燒烤烤好了,買燒烤的幼兒開始吃了,嘴巴嗒嗒的模仿著吃的樣子,吃完以后便回座位上了,這時下一個買家又接著來買燒烤。
我連續(xù)的觀察了幾個幼兒,他們都是模仿大人吃燒烤的過程來進行,并且都是很有大人的范,看他們要的正開心,本來我也想去參與,感受一下兒時沒有玩過的活動,但是卻而止步,因為他們正玩的開心,不想去打斷他們,下次一定和他們一起玩,從這個活動讓我發(fā)現(xiàn)幼兒的模仿能力是我們無法想象到的。
也讓我知道了,在角色扮演區(qū)中,他們是主角,猶如站在舞臺上最閃亮的主角。
小班教育隨筆12
看著已經入園一個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見全神貫注的在聽明老師講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我想到習慣的重要性。
他們剛來那會兒,對一切都很陌生。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不熟悉,每一天嘴里念著要媽媽,眼淚在臉上掛著。我們班的君雅小朋友,剛來的前兩天只有她一個女孩子,她媽媽說女孩子是嬌氣一些,她每一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啞,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此刻從門口走再也聽不到前段時間的哭喊聲了,讓我感覺到突然他們都長大了,但是時間來過了一個月,一個月的適應期他們都習慣了。
他們習慣了每一天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早上一到九點多的時候尤仁航就會走過來問老師:“老師,喝牛奶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孩子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此刻不知不覺小朋友都能夠自己提褲子了,睡午覺的時候他們也會告訴我們我自己睡,我不自己拍。
如果孩子做事總是依靠大人,那么,他們會缺乏獨立性,進而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構成。所以我們就應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飯的問題上,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都紛紛告訴老師:“他不喜歡吃飯!”“他不吃飯吃零食,他要人喂!钡窃谟變簣@,我們讓幼兒自己吃,學會自己吃飯了,我們只在旁邊幫忙他們,我們班的“蹦蹦”到吃飯的時候喜歡下位亂蹦,之后一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老師陪著他吃,坐在他旁邊,他就習慣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教他們脫鞋子、等技能,暫時不會能夠慢慢練。
天天學,天天練,老師務必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小班教育隨筆13
別“抖落”了孩子的自尊心
一天上午,我在組織主題活動《愛媽媽》時,孩子們都在熱烈地討論著與媽媽相關的話題,一位坐在靠墻邊的小男孩卻心不在焉地用腳踢著墻壁,我暗示了他好幾次,他都無動于衷,我就點名批評了他,沒想到他不僅不聽反而弄出更大的聲音,居然用手指摳墻壁。這時所有的孩子都看看他然后叉看看我。我非常生氣,感覺到教師的尊嚴受到了輕視和挑戰(zhàn)。為了在孩子面前維護我的威信,我決定對他進行懲罰——在接下來的區(qū)域活動時,讓他坐著反省。他不敢表示什么,但是從他的眼神里,我感覺到他的'不滿和委屈,仿佛在問:老師我錯了嗎?
對于這件事情我當時沒有覺得怎樣,幾天過去后,偶然在網上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句話“讓孩子在大家面前接受批評是件很殘酷的事情”,我突然感到十分不安。幼兒園的孩子是感性的,他們的情緒往往在活動中直接表露,那個小男孩當時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錯誤的行為,影響了他人的活動。而我卻把他當成有意破壞的行為來對待,并當著全班孩子的面輕易對他采取懲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換成我被領導如此批評,嘴巴不說但心里也肯定不開心的。這種簡單不理性的教育方式,無形之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弱化了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感情,降低了孩子對老師的信賴。我想,當時我若能采取另一種方式,如將他抱在懷墾,淡化他與全班孩子對此事的反應,待活動結束之后再單獨指出他的錯誤行為,可能會更好。因為這樣不僅能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是什么,錯在哪兒,同時也維護了他的自尊心。
幼兒從兩三歲時就有了自尊心,只不過這個時期孩子自尊的表現(xiàn)形式不一樣。當孩子在眾人面前受訓斥與嘲諷時,不管成人的出發(fā)點多么善良,訓斥的理由多么充分,孩子稚嫩的心靈和脆弱的自尊都會受到很大的震動和最直接的傷害。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那樣,弄不好就要抖落,我們應“十分小心”。對待孩子,我們千萬不能居高臨下地一味呵斥,要學會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地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求,因為,教育本來就是一種平等的心靈交流。(周麗萍)
小班教育隨筆14
一天午餐時,我和保育員正在給孩子們盛飯菜。
今天,孩子們吃的是紅燒肉,咸蛋南瓜和菠菜平菇湯。吃飯開始了,孩子們都吃的可香了。這時,只聽見有個孩子大叫:“老師,你看呀,她把肉扔到我的盤里了!”我回頭一看,只見小琪把自己盤里的一些小肥肉都放在了他的盤里,見我來了,低下了頭對我說:“老師,我不要吃肥肉!蔽颐枺骸澳欠嗜饨o誰吃呢?”她不情愿的看了看我,沒做聲。放學后,我向她的家長了解到:原來,在家里小琪的奶奶特別疼她,好吃的東西,奶奶都是留給她吃的.。
反思:
有些孩子不愿意與他人分享,是因為孩子覺得分享就會使他失去他所得到的東西。作為家長應鼓勵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有愿意與他人分享的意識。在家里,家長還要教孩子給家人分東西。例如:當父母買回點心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讓孩子分點心,先分給老人,再分給父母,最后給自己。當孩子分東西給家長時,家長應高興的接受下來,并表揚孩子真懂事,讓孩子養(yǎng)成有好東西與大家分享的良好習慣。
現(xiàn)在的獨身子女多,生活上一般都由父母包辦,有些家長便把對孩子的愛狹義的理解為保證孩子的物質需求,家長為了來表示自己的愛,往往不惜自己節(jié)衣縮食,去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卻忽視了如何從情感上給孩子以愛撫、同情、體貼和鼓勵。家長只注重對孩子的“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這就會導致孩子情感體驗貧乏,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出現(xiàn)麻木、無知的狀況。所以,父母長輩應注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時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這樣孩子才會在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迷失方向,更健康的成長。
通過這一次與家長的談話,家長也認識到自己一教育上的不足,要從孩子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科學的教育孩子。更深刻的體會到教育。更深刻的體會到教育的深奧,也需要不斷地學習育兒知識,使孩子更健康的發(fā)展。
小班教育隨筆15
前天午餐前,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我講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時扭動身體,轉動著小椅子發(fā)出吱吱嘎嘎的聲音。于是我邊講故事,邊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無濟于事。我有點生氣了,便走過去輕聲但嚴肅地提醒他說:“坐好了,不然楊老師和小椅子都要生氣了!彪m然我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坐在肖宇左邊的袁司彥聽見了,只聽她小聲嘀咕著:“老師又生氣了!
袁司彥的話讓我的心弦猛然一顫。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時間,我的確把“老師要生氣了”當作了自己的口頭禪,時不時地就要說一次。袁司彥的話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在孩子犯錯時我不再耐心地和他們講道理,而是簡單地用“老師要生氣了”這句話來制作孩子的行為?也許是因為我表露出“生氣”這種不良情緒時,孩子總是會立刻安靜下來吧,我居然下意識地把“生氣”當成了維持教室次序的法寶!現(xiàn)在想來,這種方法雖然能立收實效,但是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與幼兒認知、社會性的發(fā)展都存在著不良的“后遺癥”。
孩子不是因為覺得我有道理,而是懾于我作為教師的威嚴與氣勢。且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認為我是一個“無能”的教師,因為我只會“生氣”。我為什么不能耐心一點觀察了解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為什么不能做好情緒的自我調控,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幼兒呢?我試想換一種方式,如對孩子說:“肖宇快坐好吧,藍貓不是說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變彎了么?”也許這樣一樣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昨天開始教育活動前,我拉過肖宇和袁司彥,誠懇地對他們說:“謝謝你們的提醒,老師下次再也不會‘生氣’了!”
【小班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小班教育隨筆06-12
教育小班隨筆05-17
小班教育隨筆05-15
小班的教育隨筆08-09
[精選]小班教育隨筆07-03
小班教育隨筆【精選】07-03
(精選)小班教育隨筆07-03
簡短的教育小班隨筆05-20
小班挑食教育隨筆09-23
小班教育隨筆感悟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