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隨筆

教師筆記隨筆

時間:2024-05-29 11:51:07 隨筆 我要投稿

教師筆記隨筆集合(15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么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筆記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筆記隨筆集合(15篇)

教師筆記隨筆1

  在這萬物復蘇、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guī)е變航處熖赜械募で楹腿崆橐约皩⒆拥南肽,走進了童話的樂園,回到了孩子們的中間。

  迎來了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和歌聲,隨著各項準備工作的就緒,一切都要進入正常工作。我班今年又新來了幾個孩子,他們對幼兒園都不熟悉,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進入一個適應(yīng)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領(lǐng)著孩子們多活動、多游戲、多讓他們做交流,以便他們能盡快的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

  讓他們以為上幼兒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對幼兒園產(chǎn)生一種厭煩情緒,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活潑、舒適、溫暖的“家”,讓他們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快樂、健康的成長。

教師筆記隨筆2

  每次吃飯,總有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對他們,我是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只是耳邊風,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怎么辦呢?后來,我靈機一動,為什么不換一種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從阿姨手里接過飯菜時就故意大聲的說:“今天的飯菜好香哦!你們聞到了嗎?”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都翹起小鼻子夸張得聞著。一邊聞一邊說:“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聞起來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闭f著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我又說“那誰來猜猜我們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處呢?”我剛說完,好多小朋友都爭著要回答,飛飛說:“老師,我媽媽說多吃蔬菜就會不生病,還會更聰明。”小茹說:“吃蔬菜會變得更漂亮!薄芭叮菃?那還有誰也喜歡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動下,大家的熱情高漲,就連幾個不愛吃蔬菜的小家伙也樂在其中。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應(yīng)求,而且小朋友吃飯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飯也多吃了。

  從此,在每次吃飯前,我總是用生動的`形式介紹菜名或討論有關(guān)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簡單得吃飯禮儀,用自己的熱情來帶動幼兒吃飯的興趣,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也在無形中逐漸養(yǎng)成了,這就是吃飯中的樂趣吧!

教師筆記隨筆3

  幼兒園科學教育在豐富幼兒科學知識和經(jīng)驗的同時,也豐富著幼兒的情感體驗。科學教育活動向幼兒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物質(zhì)世界。聲音、色彩以及事物相互關(guān)系的變化等,都能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了保護孩子的這種好奇心,激發(fā)他們探索問題的興趣,在活動中讓幼兒通過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練一練、等多種方式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學到初潛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一、創(chuàng)設(shè)嘗試氛圍,激激發(fā)嘗試愿望。

  豐富的材料是幼兒嘗試的物質(zhì)基礎(chǔ),在每次活動前,教師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如“玩水”活動,首先選擇好玩水的'場地,準備各種玩水容器和玩具、大塑料盆、積木、玻璃球、小鐵塊等,然后讓幼兒觀察這些物品,自由操作。由于材料充足,孩子們玩起來隨心所欲,有利于幼兒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答案,拓寬思路。愿望是一切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chǔ),當幼兒愿意嘗試時,就會產(chǎn)生愉快情緒,爭著去“試一試”。

  二、豐富嘗試內(nèi)容,把握嘗試時機。

  科學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多,面很廣,但都是周圍生活中粗淺的知識和自然規(guī)律。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嘗試活動時,要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shè)計嘗試問題,把我嘗試時機,使內(nèi)容緊緊圍繞教學目標。

  1.注意觀察,適時引導。觀察的著眼點應(yīng)該放在幼兒是否大膽嘗試、樂于嘗試,對不愿意嘗試的幼兒,教師要用嘗試的語言來激發(fā)他們“你來試一試”“你一定能成功”“你再想想”“你再來試一試”!等親切自然的話語,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喜歡嘗試活動。

  2.組織幼兒討論,深化嘗試力度。每次嘗試后,要讓幼兒充分討論,讓他們各自說出在嘗試中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先試后講”,教師的講解是幫助幼兒解決難點,幫助幼兒歸納整理。

  三、強化嘗試意識,培養(yǎng)嘗試精神。

  在活動中,設(shè)疑嘗試困難,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做中學”讓幼兒有機會親歷探究全過程,使他們在觀察、提問、設(shè)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gòu)基礎(chǔ)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

教師筆記隨筆4

  俗語說:"千人千脾氣,萬人萬模樣。"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張不同面孔的幼兒,同時也是穿梭在幾十種不同的性格中。

  楊碩小朋友是班內(nèi)一個比較靦腆內(nèi)向的孩子,一看這個孩子,你會認為他是個安靜乖巧的孩子,但接觸長了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不然,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孤僻,所以總會出現(xiàn)過激行為。孩子集中如廁時,他會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頭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這時就會有小朋友告他的狀:"老師,柴一圣打我。"追究原因,楊碩會很無辜地說:"老師,我沒有打人。"其實,老師明白,這也許是楊碩對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只是有些粗魯罷了,但這樣的行為畢竟是不對的,老師必須對其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學會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體驗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說到游戲,又出現(xiàn)了楊碩的有一大危險之處,當一起玩玩具時,他會因為爭搶某一玩具而張口咬人,作為老師,必須保證孩子的在園安全,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這一行為,我們必須及時教育。而面對老師的`質(zhì)問,楊碩沒有感到害怕,他會和老師表白,慢悠悠的對老師說:"老師,他搶我的玩具了。"其實,老師明白,在的楊碩心里,他并沒有覺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對,他喜歡這個小朋友所以他會拍他一下,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他搶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來維護我的利益。

  在孩子與孩子的交集里,其實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與非,面對各種性格的幼兒,老師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每名幼兒的心都不受到傷害,妥善解決孩子存在的偏激行為,保護他那幼小的心靈。

教師筆記隨筆5

  小紅花是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的寶貝。它代表著光榮、自信、成功,得到老師獎勵的小紅花,每一個孩子的臉都會比紅花更燦爛。

  可是,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評價不同的`孩子,總會有孩子得不到渴望已久的小紅花。小紅花在給了一部分孩子成就和自信的同時,也深深地傷害了另一些孩子幼小的心靈。

  我不想見到孩子們失落的神情,也不想放棄小紅花在孩子們成長中的作用,因此,我嘗試著請孩子自評、互評、結(jié)合老師的引導、幫助,來獎勵小紅花。

  “今天,要請你們自己來評價自己,請你講講這星期里你那些方面表現(xiàn)得最棒,那些方面有進步,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只要你說得有道理,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誰愿意來試試?”每一個周五的下午,我們班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拔页燥埑缘煤,桌子上干凈了。”——“很好,這是你這個星期最大的進步!薄拔宜X不用老師幫忙脫衣服了。”——“是吧?真棒!”“我會上課舉手發(fā)言了!”“我做操很認真。”“我會幫忙上椅子!薄

  孩子們不斷地回憶著自己的進步之處,也慢慢地學習如何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在評價和傾聽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很多東西,更增強了成功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每個孩子都得到了象征著榮譽的小紅花,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無比的幸福和自豪。

教師筆記隨筆6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睂τ谖覀兘處煻,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yīng)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與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wù)摗拔颐,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經(jīng)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yè)、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jīng)是有點應(yīng)接不暇,更何況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

  對!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yīng)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yīng)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chǔ)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chǔ)知識,應(yīng)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與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yīng)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教師筆記隨筆7

  對于兒童來說,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反思自己的不當行為,可以幫助兒童學會理解、合作、 關(guān)心等成熟的社會行為 以便更好地與人相處!反思自己的想法和思維歷程"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反思性思維能力"從而進行更有效地學習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成果對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 兒童是會思考的有各種心理狀態(tài)的人

  心理理論研究告訴我們,“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豐富的認識,他們發(fā)現(xiàn)了心智,能夠把人看成是擁有各種心理狀態(tài)的個體”。 而且這些認識不是一堆零散的堆積物“而是相互聯(lián)系著的逐漸形成了能自圓其說的”理論。教育者應(yīng)該重視這些發(fā)現(xiàn)“把兒童看成是會思考的、有意圖、有愿望、有信念、有著各種心理狀態(tài)的個體” 在教育過程中把兒童看成是積極構(gòu)建知識的主體。

  二 幫助兒童學會反思

  教育者不僅要把兒童看成是會思考的,有各種心理狀態(tài)的人“還要幫助兒童把自己看成是有各種心理狀態(tài)的,會思考的人”。

  幫助兒童學會認識自己的心靈世界擁有心理理論是兒童學會思考和反思的前提,也為兒童元認知技能的獲得提供了概念性的基礎(chǔ)。如果兒童要引導或控制自己的思維過程就必須首先對自己的思維有所認識。正如維果茨基所言“控制功能的實現(xiàn)有賴人對此有所意識”。我們用意識這個詞來表示我們了解自己的心智活動。研究表明“那些談?wù)撟约汉退巳绾嗡伎嫉膬和瘯蔀閷W習的佼佼者”。教育者要鼓勵兒童經(jīng)常談?wù)撟约汉退说腵想法,談?wù)撟约核伎紗栴}的過程,幫助兒童學會認識自己的心靈世界。 教育者可以經(jīng)常使用一些反問、設(shè)問句提問兒童如“你是怎么想出來的”,“你是真的知道還是猜的”,“你是剛好想到的呢還是的確回憶起來了”。以此引導兒童認識自己的心靈世界,學會反思。

  使用有關(guān)心理狀態(tài)的語言跟兒童談話,促進兒童反思能力和元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研究證明:如果在孩子兩歲時媽媽經(jīng)常使用“知道”“認為”這樣的詞語和孩子講話,孩子4歲時就會比別的孩子更好地區(qū)分什么是“知道”和什么是“認為”。教師在師幼交流中有意識地引導兒童談?wù)摗跋敕ā保@有助于培養(yǎng)兒童的思維能力,提高兒童表達想法的技能。教師可以經(jīng)常在教學中使用元認知語言有意識地談?wù)撔睦頎顟B(tài),可以經(jīng)常在兒童面前談?wù)撟约旱乃季S過程,也可以鼓勵兒童將其理解的東西講得清楚、明白,促使兒童進行思考,這是促進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教師還可以利用兒童次級維度的理解水平幫助兒童準確表達自己對心智的理解。當然,這不是說要教給兒童那些表達想法的術(shù)語,而是要教會兒童正確地運用這些術(shù)語來談話和思考,對自己和他人的想法進行反思。唯有如此,兒童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才能理解人類社會中的許多復雜思想,才能更好地適應(yīng)社會生活。

教師筆記隨筆8

  你們喜歡老師嗎?

  在一次群眾活動后,我就開始了與孩子們閑聊。

  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老師嗎”

  孩子們說:“喜歡。”

  就連平時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都隨聲附和著,我聽了心里很高興,也很激動。

  我之后問;“那你們?yōu)槭裁聪矚g老師呢”

  各種各樣的回答開始了,有的說:“因為老師很好。”有的說:“因為老師很漂亮,所以我就喜歡你!币驗槔蠋煹男暮芎,所以我就喜歡老師!薄耙驗槔蠋熃o我們分點心、分飯,就像媽媽一樣,老師真好......”

  在聽了孩子們的話以后,我的心里好欣慰、好感動。真正的真心付出換來孩子們的真心回報,只有坐在最前邊的柄諺不說話,我就明白柄諺有話要說,因為每一次他都能語出驚人,每次提出問題時,他的回答都和別人都不一樣,我也明白他在想著什么。

  我一聽哈哈大笑,孩子們也因為他的回答與眾不同和我一塊哈哈大笑。

  在晚上睡覺前我陷入沉思,我在想,孩子們多么天真、可愛,從來沒有一點虛情假意,老師在他們的心中多么完美,多么神圣。只要你真心對待這些孩子們,他們就回真心的愛你,真心付出的愛換回孩子們無私的愛,我覺的這種愛太偉大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在孩子的眼中,老師的.愛比爸爸媽媽的愛還要深,有的時候看著這些無知孩子的孩子,經(jīng)常感到自己對他們的“嚴厲”而感到后悔,經(jīng)過這次談話,我相信我對孩子們的態(tài)度會改變的,老師在他們的心中地位太高尚了,我會收起以前的“嚴厲”,投入更多的愛來對待這些無知的孩子,別無原因,因為孩子愛老師勝過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這種愛只有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才能體會得到,我就應(yīng)好好珍惜和享受這種純潔的愛,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將投入更多的愛來對待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讓孩子在充滿愛的陽光里健康成長。

教師筆記隨筆9

  自開學以來,陸續(xù)從各處轉(zhuǎn)來了一些幼兒,這一天早晨,我從園長那里領(lǐng)來一個小女孩,長得很干凈,扎著兩個小辮,大大的眼睛很可愛。聽孩子的媽媽說他很喜歡跳舞。我剛把他領(lǐng)進教室,孩子們都等著眼睛看著他。他竟然沒害羞。而是先進行了自我介紹,然后又在小朋友的鼓勵下給大家跳了一個舞。班里的'孩子們都高興地手舞足蹈,下了課就圍著她問長問短,大家可熱情了。

  在我們班里,到處洋溢著團結(jié)互助的良好氣氛,讓每一個新加入的小伙伴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并很快融入進去。

教師筆記隨筆10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 如何使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如何在游戲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玩什么,怎樣玩,玩多久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放開手,給予他們自由發(fā)揮潛能的機會。

  游戲都有規(guī)則,有的是明顯的規(guī)則,有的是隱藏的規(guī)則。游戲的規(guī)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可以在孩子選擇了“今天玩什么”后,再來問問:“你們想怎樣來玩這個游戲呢?”此時,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當一個游戲提出多種玩法時,我們可以讓他們?nèi)ピ囈辉嚕谠囘^之后他們就會自己得出一個結(jié)論——“這樣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總動員”時,幼兒提出了很多種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個一個套在一起,幼兒可以把它們一個搭起來等不同玩法!蓖ㄟ^實踐,孩子們提出的規(guī)則要求沒辦法完成或是很難完成時,我們也要讓他們?nèi)ピ囈辉,在試過之后他們自然而然又會得出另一個結(jié)論——“這樣玩是不行的!”。實例證明游戲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選擇了行為方式,才能真實的表現(xiàn)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反映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毫無拘束的表露他們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他們頭腦中所想到的一切。

  總之,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的去選擇游戲的方式方法、規(guī)則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jié)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從而也會體現(xiàn)出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nèi)向的琪琪小朋友臉上也樂開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飛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從外地轉(zhuǎn)過來的,性格內(nèi)向,很少與同伴接觸,一日活動中,總覺的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憂郁,在集體中顯得郁郁寡歡,因此戶外活動時,她總是自己躲在一個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塊做游戲,一塊活動,很多的活動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愛的眼光去看他,用溫暖的手去牽她的小手,摸摸她的頭,用寬闊的雙臂去擁抱她,并且讓班里的孩子們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戲,教她跳繩、玩球等。一天,孩子們告訴我:“老師,琪琪會跳繩了!”真讓人驚嘆啊!于是我高興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繼續(xù)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時不多見的興奮之光,笑臉也生動起來。我又不失時機的在全班孩子們面前表揚了她,還讓她跳繩給大家看,從此以后,琪琪時不時不地展示跳繩的本領(lǐng),很多花樣技巧讓她跳的很輕松自如,別的活動也隨之增進,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愛說愛笑,活潑自信。

  這件事,讓我看到表揚在幼兒教育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與自我欣賞的良好心態(tài)。同時,讓我意識到不管哪一個孩子,都需要愛,需要溫暖,尤其是來到我們集體中,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真誠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會變得那么美好!

  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她學習知識都很好,上課也很認真的聽,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錯,但是文瑩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挑食,平時里,她不喜歡吃肉,把肉挑到一邊,過幾天看見不喜歡吃的菜又挑到一邊,一口也不動。不論老師怎么勸,就是不吃。在與家長多方交流中也發(fā)現(xiàn),她在家里也是這樣的,挑食很厲害,家里也沒有辦法,家里人都很寵著她,就特別喜歡吃零食,整天大把大把的零食。爸爸媽媽還好一些,就是爺爺奶奶特別慣著她,她要什么爺爺奶奶就給她買,養(yǎng)成了挑食的壞習慣。所以文瑩看起來特別瘦弱,弱不禁風的樣子。

  一次中飯,吃的蘿卜菜,我看見她把蘿卜挑到一邊,我走了過去,我問她:“文瑩,你為什么不吃這個呀?”“它長的太難看了,一點也不好吃!薄澳銢]吃就說難吃呀!”“肯定不好吃,我才不要吃呢?”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今天講的小白兔的故事,然后對她說:“文瑩,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小白兔最喜歡吃蘿卜了,你看小白兔多漂亮呀,它就是因為吃了蘿卜才變漂亮的!”文瑩看了看我,眼睛眨了眨說“是真的嗎?”我點點頭。她夾了一塊放到嘴巴里,然后又吐了出來,“不好吃!”我忙說,你剛放到嘴巴里可能是有點怪,可是小白兔在嘴里嚼嚼就可香了。然后她又夾了一塊放到嘴巴里,咽了下去,后來看見她把所有的蘿卜都吃光了。

  從這以后,我每一種菜都編一個故事,后來每天吃飯的時候,她還會和別的小朋友說“這個吃了會長高,會漂亮的!”然后大口的吃了起來。

教師筆記隨筆11

  倘若對這一系統(tǒng)中的其他問題視而不見,只抓反思筆記,最終必然只能是“走形式”,而難以取得實效。

  在反思性教學思潮的影響下,許多幼兒園開始強調(diào)對日常工作進行全面反思。不少幼兒園要求教師撰寫反思筆記,每周上交兩三篇,有的幼兒園則規(guī)定一天一篇,由此產(chǎn)生了一股撰寫反思筆記的熱潮。

  追蹤反思筆記的緣起和最終去向,普遍的路徑是:園長布置任務(wù)→教師按時上交→園長部分或全部批閱→向個別教師反饋批閱意見。據(jù)調(diào)查,能夠及時得到反饋意見的個別教師常常屬于園長欲進一步培養(yǎng)的業(yè)務(wù)尖子,大部分反思筆記則作為資料被保存起來,以備今后檢查。結(jié)果,一些教師只是將撰寫反思筆記作為一項外在的強加的任務(wù)來完成,對筆記的數(shù)量關(guān)注較多,對筆記的質(zhì)量關(guān)注不夠,敷衍了事,最終走進了日日談反思、天天寫反思,能力卻沒有得到相應(yīng)增強的怪圈。

  “反思筆記熱”折射出一種自上而下的過于簡單的管理思維方式,只看可見的且便于檢查的結(jié)果——反思筆記,而將撰寫反思筆記從增強反思能力、提高保教質(zhì)量的系統(tǒng)中剝離出來,這是一種典型的簡單化的做法。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供大家思考。

  1、明確反思目的。反思的目的絕不在于寫反思筆記,反思筆記只是對反思過程和結(jié)果的一種記錄,寫反思筆記也只是一種手段,反思的目的在于自主監(jiān)控自身的教育行為,從而逐漸確立科學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實踐能力,實現(xiàn)與幼兒共同成長。

  2、細化反思內(nèi)容。反思什么是許多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我們不妨引導教師反思經(jīng)多次討論后確定下來的內(nèi)容,先由幼兒教育的基本要素入手,包括一日生活、師幼互動、個別差異等,然后逐漸加以細化,使教師逐步明確反思內(nèi)容,選擇反思的問題和方法。

  3、掌握反思方法,鼓勵多元化反思。反思應(yīng)當是一種個性化的反思,不同教師的反思活動應(yīng)當具有不同的特色。教師根據(jù)個人的喜好和能力,可以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可以分析錄像,可以發(fā)電子郵件與同行切磋,可以制作反思

  課件等。

  4、分享反思筆記。反思筆記可以記錄教師的心路歷程,記錄教師的成長故事。然而個人的反思不免會存在“盲點”,可能經(jīng)過多次反思,自己總也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因此,在個人反思的同時,我們還需要進行集體反思,通過看別人的反思筆記、請別人看自己的反思筆記等方法來反思自己,彼此“照照鏡子”。

  5、正確認識反思的質(zhì)與量。反思要講求質(zhì)量,我們要進行“精反思”“深反思”,多篇簡單重復、東拼西湊的反思筆記不如一篇實實在在、觸動心靈的反思筆記。

  在“反思筆記熱”中,我們看到部分幼兒園領(lǐng)導僅僅將目光盯在反思筆記的.數(shù)量上,很少考慮與之相關(guān)的其他問題,這不由得讓人想起關(guān)于葫蘆的經(jīng)典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古代有個人種了葫蘆,別人看見葫蘆的葉子上生了蟲子,就熱心地告訴他,但他卻置之不理,說:“我要的是葫蘆,不是葫蘆葉子!碑斎唬詈笏膊豢赡艿玫剿暮J。這個故事生動地告訴我們要用生態(tài)的、聯(lián)系的眼光看待問題。就反思而言,上述五個方面涉及“為什么反思”“反思什么”“怎樣反思”“如何利用反思筆記”的問題,這構(gòu)成了一個培養(yǎng)反思能力的系統(tǒng),而撰寫反思筆記只是該系統(tǒng)中的一環(huán)。倘若對這一系統(tǒng)中的其他問題視而不見,只抓反思筆記,最終必然只能是“走形式”,而難以取得實效。

教師筆記隨筆12

  小伙伴們都不在,一連幾天找不到玩伴的兒子坐立不安,我提議他去樓下玩沙,兒子卻覺得一個人玩很無聊,甚至為我的提議感到委屈:“就我一個人玩,有什么意思?我才不去玩呢!”得,這孩子平時總是和一群孩子瘋玩,如今沒了玩伴,顯然無法適應(yīng)這孤獨,得想辦法讓兒子走出家門才好。

  我說:“沒有小朋友陪你玩,爸爸陪你玩。如何?”

  兒子有些勉強:“玩什么?”

  “我們?nèi)ネ嫔,堆沙堡,或者玩陷阱?zhàn)。你挖沙坑,然后再在上面蓋上東西偽裝成陷阱,最后看你的陷阱能不能把我陷進去!

  兒子來了興趣:“行,不過我挖陷阱的時候你不能看,你走開!惫@不正是我想要的'結(jié)果?要讓兒子學會獨自玩,才能適應(yīng)沒有玩伴的孤獨。

  我同意了兒子的要求:“你在這沙堆上好好挖陷阱,我回家,等你挖完了,在樓下喊一聲,我們的陷阱戰(zhàn)就開始,好不好?”

  “好!這樣你就不能偷看我的秘密了!”兒子開始一個人在沙堆邊忙活,我有些擔心:他能堅持獨自玩多久?他會布置陷阱嗎?會不會一個人在那里哭?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悄悄下樓,兒子已挖出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沙坑,正在用路邊的細枝條架在沙坑上……好小子,挺會動腦筋的嘛!我回家繼續(xù)等。

  又過了半個小時,兒子大喊:“爸爸,快下來!”

  眼前的沙堆就如迷魂陣一般,我一不小心就踏進了陷阱,兒子在一邊樂得前仰后合:“好玩,真好玩!爸爸,你快回家,我還要繼續(xù)挖陷阱!”

  我欣喜。兒子會獨自玩沙了!這難得的沒有玩伴的孤獨,終于讓兒子學會了一個人的游戲。在成長的路上,兒子還需要獨自面對很多困難,學會享受孤獨,才能學會獨立。兒子,我會為你創(chuàng)造更多的一個人玩兒的機會!

教師筆記隨筆13

  孩子是鏡子

  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時,大家都擠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兒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著幫一些動作慢的小朋友,就從小朋友的身邊跨了過去。沒想到,身體沒把握好平衡,打了個趔趄。就聽寧寧說了一句:“沈老師,你要留意呀,走路的時候要看好,別摔跤!”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貌,不禁心頭一動。這些幼兒在班級雖然才一個學期,有時還會不肯來上學,有時還會哭哭鬧鬧,但他們已經(jīng)與我們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guān)心我們,就像我們關(guān)愛他們一樣。孩子說的這句話,不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嗎?

  模仿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愿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于我們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diào),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們對我們的關(guān)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有時還會很天真地請父母都來學學。學學我們的發(fā)型、衣服,甚至舉止言行等。這些可愛的小家伙眼里,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成為模仿的`對象,并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我們對孩子的關(guān)心,孩子們就會關(guān)心我們,我們對孩子粗暴,孩子也會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里怎樣表現(xiàn),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我們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在孩子面前我們要學習三思而行!

教師筆記隨筆14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制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yīng)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wǎng)上與雜志上搜索著相關(guān)的圖片與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yīng)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與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yīng)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yīng)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蔽以俜词∽约海何矣挚戳硕嗌贂?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jīng)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與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師筆記隨筆15

  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與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guān)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yè)要求我們應(yīng)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游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皭邸笔抢铈(zhèn)西老師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與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與地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yīng)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yīng)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yīng)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與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筆記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教師筆記隨筆05-29

(經(jīng)典)教師筆記隨筆05-29

教師讀書隨筆筆記07-10

教師筆記隨筆(精品)05-29

教師日常隨筆記錄11-05

幼兒小班教師隨筆筆記06-09

幼兒小班教師隨筆筆記范文11-28

教師教學隨筆記錄表11-12

幼兒教師教學隨筆記10-07

小班幼兒教師筆記隨筆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