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講給孩子聽的故事
講給孩子聽的故事,一起看看,一起聽聽。
認 真【1】
明·陸灼《艾子后語》
艾子到郊外出游,兩個弟子跟著他,一個名字叫“通”,另一個名字叫“執(zhí)”。
艾子感到口渴,便派執(zhí)到村舍去要喝的。田舍中有個老者迎著門坐在那里看書,執(zhí)上前行過禮,說明來意。
老者指著書上一個 “真”字問道:“你若認識這個字,我就給你喝的。”執(zhí)說:“這是‘真’字。”
老者聽了很生氣,不給他喝的。執(zhí)只好回去告訴艾子。艾子說:“執(zhí)不懂變通,還是通去吧。”
通見了老者,老者又像問執(zhí)那樣問他。通說:“這是‘直’‘八’兩個字。” 老者很高興,把家里釀造的最好的酒拿出來給了他。
艾子喝了之后覺得很可口,說:“通真是聰明!如果像執(zhí)那樣‘認真’,一點喝的也沒有!”
點評:人活在世上,到底該不該認真,認真到什么程度,如何變通,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兄弟爭雁【2】
明·劉元卿《賢奕編》
有一個人看到大雁飛來,連忙拿弓箭去射,一邊拉弓,一邊自言自語道:“射下來就煮了吃。”
在他旁邊的弟弟聽了急忙說:“鵝是煮了好吃,大雁卻是烤了好吃!”這個人就放下弓箭,與弟弟爭論起來。
兄弟倆爭執(zhí)不休,就去請社伯評理。社伯告訴他們可以大雁平分成兩半,煮一半烤一半,他們都同意了。
等他們再回去找大雁時,大雁早就飛得不見蹤影了。
點評: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輕重緩急,未成功之前不要急著考慮享受成果。
按圖索驥【3】
明·楊慎《藝林伐山》
伯樂的《相馬經(jīng)》上有這樣描述千里馬的話:“額頭高高隆起,雙眼像銅錢一樣又大又圓,蹄子又大又端正。”
伯樂的兒子拿著《相馬經(jīng)》去找千里馬,看見一只很大的癩蛤蟆,帶回來對父親說:“我找到一匹好馬,樣子跟您書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還不夠端正。”
伯樂又好氣又好笑,說:“可惜你找的這匹馬只喜歡跳,不能駕車。”
點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fā)揮作用,只依賴書本知識會鬧出笑話的。
翠鳥移巢【4】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翠鳥為了避免災禍,開始時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小鳥孵化出來以后,翠鳥非常喜愛它們,生怕它們不小心掉下來摔壞,就把鳥巢移低一些。
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疼愛它們了,把鳥巢移得更低。這樣,人們輕而易舉地就把小翠鳥捉走了。
點評:父母過分地溺愛孩子,反倒會害了孩子。孩子終久要成長,要獨自面對危險和困難,所以孩子也要追求自我獨立。
【講給孩子聽的故事】相關文章:
講給女朋友聽的故事(通用90篇)06-16
大家講給大家聽的講壇活動策劃書10-08
講給女朋友睡前故事大全10-07
聽故事作文03-19
聽故事的人10-26
睡前故事給女朋友聽10-07
講個故事給女朋友聽10-07
聽媽媽講故事作文03-28
聽媽媽講故事_抒情隨筆02-15
聽《神秘的探險故事》有感范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