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才露尖尖角,這是多么讓人心動的預(yù)兆!
小荷才露尖尖角【1】
谷雨已過,料想包河已是蔥茂一片。
那緊偎河畔的麗人秀發(fā)一般的柳絲,定然會撩撥得河水笑意不止;那挺立在其外圍的水杉,偉岸的身軀上,也一定會披滿了針一般的葉子,還原為昨天的自己,青春洋溢。
此刻,不知為什么我突然想起那曾經(jīng)連天碧的蓮葉、別樣紅的荷花來。
小別了起碼也有兩個季度的光景,我真該再去看看。
果然不出所料,包河著實為綠色所擁抱。
包河水也改變了自己的本色——綠綠的,而且是深綠色那種。
我知道,這都是因為綠樹的濡染,只有垂柳、水杉之身影莫及處,才波浪著一弧弧粉白色的水紋。
就在我悵悵然若有所失的時候,眼睛突然一亮,分明看見了波浪間露出了尖尖角的小荷。
大約是因為太小,且又在波浪之中,很容易被人忽視。
可能是因為我的重視,這才發(fā)現(xiàn),露出頭來的尖尖角確實不少,只是比較零散。
斜斜地、尖尖地戳出水面,像鶴之喙,又像是箭之鏃,給人一種凌厲的,勢不可擋的氣勢。
稍高一點的,已經(jīng)高出了水面,一個個像是卷起的紙,是從兩頭同時卷起似的那種。
“荷葉初開如半卷”,這卷,實則是打開之前的準(zhǔn)備;這卷,卷出了一種神秘——這里面藏著什么錦繡文章?或是裹著什么絕妙畫圖?越發(fā)地讓人期盼著它早點展開,此時的心緒,全然沒有詩人趙善括的感嘆:“看新荷,泛水學(xué)人愁,心常卷”。
何愁之有?
確實有應(yīng)景的蜻蜓飛來,紅色的。
先是在水面上低飛,一圈、兩圈,是觀望,也是打探,然后小心地落在尖尖角上。
就這么一落,落出詩情,落出了畫面——“泉水無聲惜細(xì)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代詩人楊萬里,莫非就是為包河之荷寫的詩?一個“早”字,道出了多少人的心愿。
這只紅色的蜻蜓穩(wěn)穩(wěn)地立在尖尖角上,還時不時地晃著閃光的腦袋,愜意極了。
“風(fēng)蒲獵獵弄輕柔,欲立蜻蜓不自由”,輕柔的蒲草,怕是不能與挺挺的小荷之角相比。
蜻蜓,確是選對了立足的地方。
看出了興趣,也就放開了眼量,環(huán)顧四周,近在身邊就有小荷的身影。
有的,已經(jīng)展開了葉面。
不大,也不過碗口那般;很圓,沒有殘破,亦沒有凹凸,這又應(yīng)了晉人張華之詩意:“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guī)”,何等的玲瓏,但卻不失規(guī)矩。
田田的荷葉,平平地鋪在水面之上,不知何時落下的雨點或是露,在微波的蠕動中,晃呀晃,很惹眼,很靈動,讓人很容易想到明亮的眸子。
比起偌大包河的水面,這些“才露尖尖角”“田田八九葉”的小荷,確是微不足道。
好在,現(xiàn)在只是開始。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可以充滿信心地展望,一旦到了夏日,整個包河的水面,一定是蓮葉、荷花的世界。
滿眼蓮葉,萬朵荷花,清風(fēng)八面,清香四溢,那是何等地令人神清氣爽的風(fēng)景!只是,這還要時間、氣候等因素的相助,急不得。
冬日尋筍香【2】
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中寫道:“冬筍最美。
過年的時候,若是以一蒲包的冬筍一蒲包的黃瓜送人,這份禮不輕,而且也投老饕之所好。
我從小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冬筍炒肉絲,加一點韭黃木耳,臨起鍋澆一勺紹興酒,認(rèn)為那是無上妙品——但是一定要我母親親自掌勺。”在他看來,冬筍是食用竹筍中的最美。
經(jīng)過冬筍略帶羞澀的調(diào)味,肉的香,筍的鮮,酒的醇,全部詩意呈現(xiàn),熱氣騰騰中,活色生香,讓人妙不可言。
尤以母親炒的最好吃,出味的香,是每年冬季舌尖上的美味享受。
冬筍是時令山珍,冬至過后最好,以肉質(zhì)細(xì)嫩,味清鮮香,歷來被視為“金衣白玉,蔬中一絕”。
杜甫有詩贊曰:“遠(yuǎn)傳冬筍味,更覺彩衣濃。”只是,冬筍不生地面,是楠竹竹根鞭上長成的筍芽,深埋地下,待冬天長大后方可挖取食用。
因其深藏不露,所以更為珍貴難得,與春筍相比,質(zhì)地更為清香純正,營養(yǎng)更全面豐富,味道更甜美可口。
詩人李商隱曾寫道“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來形容它出土上市的金貴。
江南多竹。
我的家鄉(xiāng)竹子也特別多,這里四季分明,陽光明媚,雨水充沛,很適合竹筍的生長,幾乎家家屋前屋后都有個竹園,栽種的大多是楠竹和水竹,鄉(xiāng)下人則稱作竹林海。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有竹就有筍。
家鄉(xiāng)本地出土的冬筍鮮脆甘甜,柔嫩可口,有鮮美芳香的風(fēng)味,是一道鄉(xiāng)親們十分喜歡吃的菜肴。
每到農(nóng)閑的寒冬臘月,毛竹林里總是一片熱鬧歡騰,大家都在挖冬筍。
冬筍常長在土層較深的地方,一般人在地面是看不出來的,這就需要經(jīng)驗豐富的挖筍行家來指導(dǎo),按照他們的指點,找出大竹根在土層中行鞭的走向,就可判斷筍的位置。
一鋤下去,十拿九穩(wěn)能挖出一個完整漂亮的冬筍來。
而且也不損傷竹根,有利于竹子來年的生長,可謂手法高妙。
現(xiàn)挖出來的冬筍剝開筍衣,筍肉潔白光潤,清新肥壯,宛如出水芙蓉,鮮艷欲滴,是冬日餐桌上的珍品,更是春節(jié)期間深受人們青睞的上佳綠蔬。
關(guān)于筍之美味古二十四孝里有個美談:孟子母親冬月病重時想吃冬筍,孟子年幼,無計可施,就跑到竹林里號啕大哭,卻不想因此感動上蒼,頃刻之間筍尖直冒,便歡天喜地拿去烹煮給老母解饞。
從此,孟子“哭竹生筍”,讓他成了天下第一孝子。
家鄉(xiāng)人頗有口福,以臘肉炒冬筍,兩相和美,風(fēng)味饒人,芳香撲鼻,有香入骨髓的滋味。
這是我們湖南的家常名菜,也是過年時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臘肉洗凈切成薄片;冬筍切去老根,剝?nèi)ネ鈿,洗凈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焯燙兩分鐘后撈出瀝干備用;大蒜洗凈切段,姜,干辣椒切成絲待用。
油鍋置于火上,放姜蒜和辣椒爆香,下入臘肉炒至片刻,隨即下冬筍一起煸炒,加豆鼓、料酒和適量清水,燜片刻,至湯快收干時即可。
裝盤,上桌,冬筍的馨香、臘肉的醇香、豆豉的醬香、大蒜的辛香、辣椒的辣香,無不是芳香彌漫,讓人垂涎欲滴。
急急地吃上一口,頓覺齒頰留香,韻味悠悠,回味無窮。
吃了三十幾年母親做的這道菜,我從沒吃厭過。
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開胃下飯,那種香,那種鮮,沁人心脾,至今難忘。
用冬筍配以排骨燉湯,清潤可口,滋補養(yǎng)顏,亦是一絕。
母親先把冬筍、排骨洗凈斬塊,放入砂鍋,加入蔥姜、料酒和清水,大火煮沸后文火慢慢煨燉。
做這道菜,制作簡單,并無太多的技巧。
冬筍為排骨增添鮮香,解除油膩,變得湯鮮潤體,純樸自然,于嚴(yán)冬時節(jié)熱騰騰的吃上一碗,頓感寒氣全無,暖心又暖胃,就這樣,一頓尋常的家常菜為我?guī)硪环坏南硎,讓人大快朵頤,生出無盡的懷念來。
和春天約會【3】
美麗的春天,猶如一個誠摯守信的朋友,總是如約而來。
春雨,是春天來臨的標(biāo)志,是春姑娘派來的天使。
淅淅瀝瀝的春雨,飄落在都市,飄落在鄉(xiāng)野,浸染著我的心田。
我不想表達(dá)"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的驚喜,也不想說"春雨貴如油"的感激。
我只想說,春雨帶著她那無限的柔情和嫵媚,裊裊飄向寂寞了一個冬的干涸的土地,讓那些落滿煙塵的畫軸終于開始一頁頁翻卷。
用她甘甜的乳汁,喚醒了沉睡的禾苗和昆蟲,使它們破土而出。
春隨風(fēng)舞,徐徐而行,徐徐而來。
春風(fēng),有什么力量能夠阻擋她的到來呢?沒有。
春風(fēng)是她強勁的腳步,翻山涉水,把祈望的春雨降臨人間。
在這溫柔的季節(jié)里,她淺斟低唱著,讓那春天的意氣四處飛揚,在拂面的微風(fēng)里一身誘人的詩意。
風(fēng)總是季節(jié)的羽,最先把換季的消息,告訴川行的人們。
古韻酒旗招搖,綠樹含情花好。
春的聲音總那么意味深長,使得本已在冬季里干涸的唇色,霎那間柳綠桃紅,吹出優(yōu)美弧線。
在無限的春風(fēng)中,輕奏著那曲《春江花月夜》,讓生命富有色彩。
一曲天籟,可感可觸、可聽可聞。
春天的太陽顯得特有人情味兒,暖而不灼。
金黃的陽光普照大地時,它如同線譜一樣,彩色的音符,譜寫出一曲春天的激情樂章。
春天的美景可以陶冶人的心性情。
瑟縮了一個冬的人們,迫不及待地褪去臃腫的衣服,遠(yuǎn)離塵世間的煩擾喧囂。
在大自然的千姿百態(tài)中,去盡情地沐浴著溫煦的陽光,靜靜與大自然親近交融,盡情地享受在這大自然的原生態(tài)里。
這種歡愉的情緒,會激發(fā)起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感慨。
春風(fēng)是醉人的,她帶著雨水的潤澤,和著山間的花香、溪畔的草香,絲絲縷縷纏著樓閣、菜園和莊稼。
像壺酒似的把蝴蝶、蜜蜂和人兒給灌醉了。
浪漫的故事,在春天暖洋洋的心窩里破殼。
站在春天的布簾上,閱讀桃花抒寫的詩行,觀賞翠竹描繪的圖景,以致走進(jìn)少女的夢境都不曾察覺。
一切就這么靜美著,每一刻春光,每一朵春色,都鐫刻在人們的心坎上。
讓人的心兒因此有了一片靜土,被光陰打磨的心緒,結(jié)成詩意的小調(diào),在生命里百般傳唱。
而那南歸的燕子,沉睡了許久的杜鵑,也把天空攪得沸沸揚揚。
一只小鳥歡快地從校園上空飛過,聽到孩子們清脆的歌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也忍不住飛到校外的一棵長滿嫩綠的新葉的樹上,“咕咕!布谷”的唱起來,它想跟孩子們賽賽歌喉。
農(nóng)人那顆沉寂了一冬的心,也像那儲藏了一冬的種子,開始跳動起來,那沉默了一個冬天的表情,又像山花盛開時露出了甜甜的笑臉。
是啊!春天,正以老農(nóng)一樣勤勞的方式,以犁鏵一樣開墾的方式,以種子一樣期待的方式……訴說著蓬勃生長的希望,也孕育著秋色遍野的輝煌。
于是,在農(nóng)人心靈的原野上,就有了成片的風(fēng)景,就有了小鳥飛過、棲落,就有了含苞的麥穗、搖曳或成熟。
在農(nóng)人的臉上,就有了燦爛的笑容,就有了沉甸甸的希望和夢想。
春天來了,萬物復(fù)蘇了,枝頭的新綠,遍野的花開,點綴原野一派姹紫嫣紅,感染了人們?nèi)绠嫷男那椤?/p>
最耀眼的要數(shù)迎春花了,長在干枯枝條上的它們爭先恐后地開著,嬌嫩的淡黃色小花瓣,迫不及待地怒放著,仿佛要把春的消息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山野間,沉寂了一個冬季的山林,曾經(jīng)禿枝枯椏的枝梢,毫不掩飾地沐浴在浩蕩的春風(fēng)里。
脈脈暖流催開了枝頭的點點嫩葉,青翠柔和的新綠,映襯在人的眼里,感覺清新怡人。
山崗上,氤氳著一片片粉紅色的祥云,色澤鮮明光亮,是桃花盛開了。
桃樹下,優(yōu)雅的樹體,婀娜多姿的樹態(tài),舒展的枝椏和蓬勃的樹冠,在綠葉的襯托下,點點桃花如約開放。
依山勢而建造的層層梯田,像一塊綠地毯鋪滿原野,一畦畦的麥苗兒上掛滿了水珠,綠得逼你眼,油油的閃著光,任人的思緒在希望的田野上馳騁。
而那燦黃燦黃的油菜花,則用笑臉迎接著甘霖,舒展著身姿,以一種完全釋放的姿態(tài),在百花爭艷的春季里,贏得屬于自己的芬芳和色彩。
泉水叮咚,流淌在林澗、田野;和風(fēng)輕拂,吟唱于山谷、河邊。
一枚枚綠芽吐蕊時,便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春天和一種全新的心情。
遠(yuǎn)眺,陡峭的山崖上,斧劈般的峭壁間,厚重的巖石里,折射出歷經(jīng)歲月流逝的滄桑。
小河在群山疊嶂間奔流跌宕,九曲回旋過漫過曠野,在平坦的河床上放緩節(jié)奏,舒緩的流淌著。
流水中折射出太陽的光芒,閃爍在河面上片片鱗光。
河水清冽,可以見到河底疊加的亂石,在水的流動中,鵝卵石也像是在來回晃動,增加了一種動感的美。
岸邊長著的垂柳,絲絲縷縷的柳葉垂擺下來,像一處處綠色的瀑布,傾瀉在河面上。
柳葉追逐著流水,流水托扶著柳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掬一汪清水浸濕臉龐,柔滑的撫慰肌膚,水自指尖滑落,融入到水流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相關(guān)文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愛上小荷作文素材10-08
感謝小荷作文10-04
侃侃小荷隨筆10-07
小露西Little Lucy02-27
小荷,感謝你作文03-25
小荷的感覺作文素材10-08
作文素材:小荷故事10-06
作文素材守望小荷10-07
小荷作文培訓(xùn)教材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