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身體健康教育隨筆
身體健康教育隨筆1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能使我們有著健康生活。小學階段是身心健康和各項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此時的身體健康水平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成長,而且關系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開展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教育部制定的《切實保證中小學每一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要將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和內容納入教學計劃之中。國家不僅高度重視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的校園體育活動,而且加強了要求落實到位的力度。
中小學每天的大課間是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大部分學校的大課間千篇一律,要么跑操,要么做廣播體操。同樣的音樂,同樣的動作,每天機械的重復著,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興趣,情緒厭倦,從主動到被動,不僅起不了鍛煉作用,反而養(yǎng)成了應付差事的不良作風。尤其是在做操方面,動作不到位,有的學生站著不動,有的學生邊說話邊做,從心里對這項活動就沒有真正的去重視,學生完全不理解做操的意義何在,只覺得是在完成每天常規(guī)任務。其中社會和家庭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這也是導致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無法得到貫徹落實的'一個重要原因。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做出改變。我校從做操,變?yōu)榛优懿,現在是根據學;顒蛹皶r調整,把時間交還給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自由組織學生打球,踢毽子,跳大繩等各項活動;顒幼杂闪,學生自主了,學生有了體育鍛煉的興趣,自然而然身體健康水平也會逐步的提升。
在落實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因素及問題,最終左右活動的效果。首先是學校領導方面,積極落實,把每天的活動逐漸形成制度化,應列入學校工作計劃當中,重視體育活動的意義。此外,學校領導和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積極加入活動當中,給學生做好榜樣,學生看見老師也參與其中,自然興趣高漲,與老師們一起游戲一起鍛煉,適當舉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游戲比賽,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活動興趣,長期培養(yǎng)學生對正確體育鍛煉的認知。學校辦公室也應積極宣傳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等精神。加強突出學生此項活動的重要性。其次,在活動的方式方法上,我們應采取多樣性、自主性。把時間交還給學生,提前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分類進行,學生既是參與者,也是組織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力,以興趣為驅動,堅持全體、全面和自主原則。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個體需要為出發(fā)點,使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既能滿足達到教育的目的,又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近幾年在課間操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學校體育組織形式。每天的大課間時間是在上午第二節(jié)下課之后進行的,每次三十分鐘。我校會根據季節(jié)的不同進行適時的調整。夏季,較熱的季節(jié)采用先集體做全國中小學生系列廣播體操,要求班級隊列整齊,學生的精神飽滿,動作規(guī)范、到位有力,并且也要求每位教師都會,跟著學生一起做。言傳身教,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此外,為了加強教師和學生的動作標準規(guī)范,我們每年會進行隊列隊形廣播體操比賽,來促使學生老師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廣播體操。冬天,溫度較低的季節(jié),跑步。班主任跟班和學生一起進行跑步,并進行指導。這需要十五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交給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自由活動。
每周我們都有固定的體育活動“鳳景大課堂”。其中體育鍛煉有輪滑、乒乓球、籃球和啦啦操等。此項活動是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選課,每個活動社團都有一到兩名教師指導進行。小學開展多樣化活動,促進學生多層次發(fā)展。課外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組織能力,通過相互合作,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體育大課堂活動,是對體育課學習的延伸、補充、發(fā)展,具有廣泛的、深刻的、生動的教育效能,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多種新鮮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興趣和愛好,發(fā)展學生的智能。學校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辟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旨在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優(yōu)化及提高。
總之,體育活動是學生在校學習與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每天固定的體育活動時間,是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途徑。發(fā)展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必須結合多方面的因素,學校需制定積極有效的活動方案,并且積極落實方案的實行。根據每天的大課間活動及學校的大課堂活動相互結合,多發(fā)現問題,才能多解決問題。從興趣出發(fā),提高學生對活動的積極性,從而確保學生得到有效的體育鍛煉。
身體健康教育隨筆2
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飲食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咽,少吃零食,飯前、飯后不做劇烈活動,不吃湯泡飯,進餐時保持安靜及其它飲食衛(wèi)生習慣。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數孩子偏愛吃零食,其實孩子喜愛的零食所含營養(yǎng)成分均衡性較差。再加上幼兒零食不斷,終日似飽非飽,待吃飯時已無食欲,從而影響了其它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造成體內營養(yǎng)的缺乏。所以,幼兒平時應少吃零食,飯前半小時不吃零食。
偏食
比如家長偏食;飲食過于單調;或家長常常問孩子喜歡吃什么,從而為孩子的偏食創(chuàng)造了條件。
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則體內易缺乏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還有的孩子不愛吃肉、蛋,長此以往則體內易缺乏蛋白質、礦物質等,勢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那么如何糾正偏食呢?
、倏梢园严矚g吃的食物與不喜歡吃的食物結合在一起;
、诳梢栽诤⒆羽囸I且心情愉快給其不喜歡吃的食物;
③給孩子講解一些營養(yǎng)知識或孩子同大人一起做飯等。
飲食定時定量
因為人的消化器官受植物神經的調節(jié),吃飯定時人體則會形成時間條件反射,在食物未進入身體之前,消化器官的`功能就開始逐漸增強胃腸蠕動加快、消化腺產生更多的消化液等,從而可以對攝取的食物充分的消化、吸收。其實,飲食的定量不僅可以保證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同時也可防止營養(yǎng)過剩。須知供給幼兒的營養(yǎng)食品并非越多越好,如食之過量,對幼兒的健康也是有害的。
有一大城市曾做過一次調查,發(fā)現大多數家長均認為自己的孩子吃飯?zhí),發(fā)育水平較低。所以,吃飯時總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多吃,其結果導致一些孩子過胖。另外,家長常希望孩子多吃一些肉等高營養(yǎng)食品,殊不知,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攝入過多,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泄出去(因幼兒腎發(fā)育不完善)會引起慢性中毒;由于幼兒的消化器官發(fā)育不完善,消化功能較弱,過多的攝取營養(yǎng)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所以說幼兒飲食決非多多益善。
進餐前后不宜做劇烈活動
因為這樣會使消化器官的功能減弱,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尤其是飯后劇烈活動容易使孩子胃下垂。
應教育孩子吃飯時細嚼慢咽
有些孩子進餐速度較快,從而影響牙齒、唾液腺的消化功能,長此以往不僅會損傷食道,還會加重胃的負擔,影響胃的功能。細嚼慢咽還能減少飯量,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肥胖癥的作用,同時能消除緊張情緒,改善頭部血液循環(huán)。
合理的飲食環(huán)境
為了促進幼兒的食欲及營養(yǎng)成分的消化與吸收,還應創(chuàng)造條件使幼兒心情愉快、安靜進餐。
比如,我們在進餐場所墻面貼一些水果、蔬菜的圖畫,進餐時播放一些輕音樂等,努力創(chuàng)設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使孩子心情愉快,增強胃腸的蠕動及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如果一個人進餐時經常心情壓抑,就會引起消化系統的疾病。因此教師在孩子進餐前后及過程中不訓斥、責罵或懲罰孩子,以保證孩子愉快地進餐。
此外,日本“國民營養(yǎng)調查”結果表明:和父母一起進餐者食欲好的占1⒎7%,獨自進餐則為1⒊4%,且獨自進餐的孩子大多只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會造成體內營養(yǎng)缺乏的比例增高。
可見與父母一同愉快地進餐,好處多多,孩子會吃得格外香甜,我們要建議家長營造溫馨的用餐氛圍,和孩子一起進餐。
總之,提供幼兒合理營養(yǎng),是使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而提倡均衡膳食、建立合理的飲食制度、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的飲食環(huán)境又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我們每位教育者都該懂得,幼兒營養(yǎng),貴在合理。
幼兒營養(yǎng)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經
第一,對幼兒進行營養(yǎng)健康教育首先是健康知識的傳授,要讓幼兒知道什么是健康,如何才會健康,才懂得為什么要這么做,該怎么做;
第二,對幼兒進行健康態(tài)度與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讓幼兒有健康意識才知道要這么做,使行為產生動力,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
第三,最終進行健康行為和健康習慣的培養(yǎng),幫助幼兒逐漸從學習到學會以健康的方式來生活。
第四、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體能訓練,引導幼兒通過系統的訓練促進其跳躍能力、奔跑能力、協調能力、投擲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身體健康教育隨筆3
做好小學生的健康教育教學工作,可以使他們從小接受系統的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預防各種常疾病,可以為他們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半學期來的健康教育教學的過程,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提高認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關系到人一生的發(fā)展。我首先要提高認識,堅決糾正教育健康可有可無的思想,本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思想,來開展健康教育教學,在師生腦海里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健康的新觀念出發(fā),通過規(guī)范的健康教育,向學生傳授系統的衛(wèi)生知識;指導學生了解自己的身心發(fā)展的過程和變化,認識和理解影響自己身心發(fā)展的要素,學習一些調控自己身心健康的必要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身心健康意識、行為習慣、衛(wèi)生習慣,幫助學生逐步建立科學進步、文明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和救助他人,以及與自然、社會環(huán)境相適應的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的目的。
二、鉆研教材,做好課前準備
其實,健康教育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它既有教育的一般性質和特點,又具有醫(yī)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教材篇幅短,文字敘述少,課時量也不多,但涉及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醫(yī)學、生物學、美學諸多學科方面的內容,這些教材內容有較嚴密的科學性、先進性、可讀性、實用性和趣味性。老師上好這門課,就必須先鉆研教材,查找資料,研究教法,做好充分的準備。
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既保證了知識的系統性和層次性,又力求用簡明的文字,生動形象的畫面,突出了安全、救護、心理、營養(yǎng)、、常見病防治以及消費衛(wèi)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教學時,我應嚴格按教材的知識程度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實適當內容。我覺得還應該根據本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以及季節(jié)性差異靈活處理教材內容,特別是流行性疾病高發(fā)季節(jié),不要完全拘泥于教材的安排,要適時給學生傳授這方面的預防知識。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營養(yǎng)狀況和健康方面的情況,對學生在生理上的個體差異做到心中有數。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注意因材施教
現身說法聯系實際在小學健康教育中有很多內容可以采取聯系實際現身說法的方法進行教學。如我在三年級講授《保護視力》時,讓患有近視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患上近視的和近視給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使學生認識到保護視力的重要性。
當講授到近視的形成原因、預防措施和用眼衛(wèi)生學生的興趣更濃,印象更深。通過這種方法的教學,學生對眼睛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大大超過以前,自覺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衛(wèi)生。我還要用現代電教直觀教學,將圖畫、文字、色彩、動畫、音響及各種特技有機地結合,發(fā)揮整體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習活動高潮迭起,興趣盎然,為學生生動活潑參加學習全過程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身體健康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教育的隨筆09-27
教育的隨筆【經典】08-05
教育的隨筆(經典)08-04
【經典】教育的隨筆08-03
教育隨筆08-04
教育隨筆10-08
教育的隨筆11-08
幼師教育隨筆09-29
中班教育隨筆09-22
成長的教育隨筆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