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小學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低年級小學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低年級小學作文 篇1
一、故事仿寫法:順從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選擇短孝通俗、有意義的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復述,再練習寫出來,只要能寫出大致內(nèi)容就是成績了。學過的故事性課文,像《司馬光砸缸》、《烏鴉喝水》等,也可以讓學生仿寫。
二、實事記敘法:寫學生親耳聽的,親眼見的,親身經(jīng)歷的事。當然,最初要選擇最簡單的練習,以后根據(jù)年級不同逐步加深。如:課堂上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方格本不夠用了!绷韨學生說:“老師,我借他一本!痹偃缫粋學生拾到一角錢交給了老師……這些零瑣小事兒,多數(shù)學生不但能說明白而且能寫清楚。教者也可提供材料,鄰居家的豬到你家偷吃豬食,被你家小花狗給咬跑了,突出小狗的可愛特點;天突然來雨,你或別人把李奶奶曬的被子收回去了,突出人物的品質(zhì)特點,等等。
三、縮寫課文法:小學課文,一般都淺顯易記,具有較強的故事性、趣味性。讓學生在復述的基礎上,練習縮寫,不算高不可攀。如《小猴子下山》,寫出小猴子下山后幾次做什么,怎樣做的,心情怎樣,就算可以了。
四、創(chuàng)設意境法:按教者事先考慮、準備的,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一件簡單明了的小事兒,接著讓學生復述或?qū)懗觥H纾阂淮谓處熃o學生發(fā)課外書,發(fā)完少了兩本,就讓學習委員到備課室找,結果,她在半路上拾到了。于是,馬上讓學生動筆。這樣做學生感到有興趣,有話寫。
五、字詞擴寫法:低年級字詞任務較重,可隨時結合字詞教學,進行擴寫詞語,擴寫句子,擴寫一段話,乃至一段短文的訓練。盡量做到:聯(lián)想豐富,有進步意義,內(nèi)容完整、語句通順。如:教“嚇”字,組詞(嚇一跳)擴句(他把小力嚇一跳),擴寫一段話(小力走到教室門口,剛一推門,小軍躲在門里,故意“嗷”地一聲,把小力嚇一跳,倒退幾步摔個筋斗。上課時,小力告訴了老師。老師把小軍批評了。小軍紅著臉說:“我再也不這樣做了!)
六、觀察實物法:寫靜物,要從“摹形”和“傳神”兩個方面著筆,怎樣寫好作文《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澳⌒巍本褪敲鑼懳矬w的大孝形狀、顏色、質(zhì)地。“傳神”就是描寫物體內(nèi)在的神態(tài),可以說明物體本身的意義或者抒發(fā)作者對物體的感情,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或聯(lián)想。
七、看圖聯(lián)想法:在“看圖說話、寫話”的基礎上展開聯(lián)想,使圖前、圖中、圖后的情節(jié)融為一體。要注意以下四點:⑴看懂圖意;⑵弄清題目規(guī)定的寫作要求;⑶依據(jù)要求,結合看圖,確定寫作重點;⑷在寫實的基礎上展開聯(lián)想。如教第四冊語文《杭州西湖》這幅圖時,可啟發(fā)學生說:“假設你此時在西湖岸上,能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再把這些問題連在一起回答。教者可口述范文片段,最后學生復述、仿寫。
八、講說結合法:把講讀課文和說話練習結合起來。通過講讀促進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練習口頭復述能力,這是把理性知識(或課文知識)轉(zhuǎn)入實踐運用的范例,是語文課與作文課緊密結合的嘗試。如:講《小蝌蚪找媽媽》、《松鼠》之類的課文,可用十分之六的時間講讀,十分之三的時間練習說話,十分之一的時間機動使用。敘述小蝌蚪的外形特點,游水嬉戲的情形;青蛙的外貌,生活習性;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變化情況。仿照《松鼠》的寫法,敘述公雞、大鵝、小狗等動物的外形,生活特性,用途或作用。
九、古詩改文法:在學好古詩字、詞、義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試探改寫成文,是訓練學生作文能力的'好機會。因為古詩中有人有事、有景有物,把這些現(xiàn)成的材料組織成文,能培養(yǎng)學生的豐富想象力,能訓練學生布局謀篇的作文技巧。
十、仿寫作文法:現(xiàn)成的作文資料很多,教師可把適應學生仿寫的作文讀一篇。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頭腦中的記憶仿寫?煞謨煞N,作文能力差的仿寫范文中的原有事物,作文能力強的可聯(lián)想其它類似的事物。如:一次作文課,讀一篇篇幅短小的作文《奶奶笑了》,寫的是孫女小英,在天突然來雨的時候,主動給到市場買菜的奶奶送傘的事。少數(shù)學生可照原事寫,多數(shù)學生可寫自己為親人做的實事。這就素材多了,可寫冷天,給爸爸送帽子;可寫媽媽在地里扒玉米,自己在家做飯;可寫幫爺爺澆小樹……
要想寫好作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造句要有新穎
小學作文就應從一年級抓起,老師在教學生字時,還要求孩子們用詞語造句,養(yǎng)成“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識字習慣,為說一句完整的話和句子打下了基礎。開始時,孩子們說的句子都很普通,針對這種情況,我鼓勵他們說別人沒有說過的,這樣既活躍了孩子們的思維,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說話能力。
二、摘抄好詞好句
摘抄好詞好句,也是為了寫好作文打下基礎。如老師讓孩子們用一個詞語形容“這里的空氣很好”,如果孩子們平時沒有積累好詞好句,他們肯定不知道。如果孩子們把課文中學過的“新鮮的空氣”摘抄下來,記一記,孩子們會很快回答:“這里有新鮮的空氣!彼,平時一定要養(yǎng)成孩子們積累好詞好句的好習慣。
三、平時要豐富孩子們的生活
現(xiàn)在,老師們都把成績看得很重要,都拼命地找其他學科來上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孩子們的成績雖然得到了提高,一學期下來,孩子們卻不會唱幾首歌,不會畫幾幅漂亮的畫。每天只看見孩子們在教室里拼命地寫啊、讀啊!但只要孩子們知道有一節(jié)課不是上語文、數(shù)學或英語,你一定能聽到孩子們異口同聲地歡呼聲:“好啊,好!”出現(xiàn)這些畫面,老師們不應該反思一下嗎?雖然孩子們的成績得到了提升,但孩子們的童年生活變得枯燥無味。上作文課時,老師們只知道安排孩子們寫這樣、寫那樣,如寫“有趣的事”,他們該寫什么呢?每天都做同樣的事,有什么新鮮的、有趣的事可寫呢?現(xiàn)在,我國提倡的是素質(zhì)教育,老師們不應該占用孩子們其他學科的時間,要讓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fā)展。平時,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如畫畫比賽、講故事比賽等。這些都可以豐富孩子們的生活,讓孩子們的童年過得多姿多彩。
四、多讀多說
從低年級起,就要培養(yǎng)孩子們愛看書的好習慣。針對低年級可以借助拼音來讀,也可以讓大人讀給孩子們聽,這樣可以豐富他們的知識。孩子們不光要多看,還要讓他們多說。如學了《烏鴉和狐貍》這篇文章后,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每一位學生說的都不一樣。為了讓學生的作文百花齊放,我們就要像這樣培養(yǎng)孩子們獨特的看法。一開始會說狐貍是個壞家伙,烏鴉是個笨家伙。隨后,我盡量啟發(fā)他們往多角度想,想到什么說什么。一個孩子說:“如果我是烏鴉,我一定不會相信狐貍的話!绷硪粋孩子說:“如果我是烏鴉,我一定會分一半跟狐貍吃,因為狐貍有困難我就應該幫助它!边@些想法很有獨特性,和生活也緊密聯(lián)系著。大人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這樣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為作文在題材上具有兒童的情趣打下基礎。
五、創(chuàng)設情境
一般孩子們寫作文都是老師先講,再叫孩子們寫,有的孩子不知道寫什么內(nèi)容;有的會寫,寫的內(nèi)容卻不真實。我們?yōu)榱俗尯⒆觽兡茌p松寫作文,我們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根據(jù)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少,也不會寫很多字這個特點,我們可以采取“看圖說話”來訓練,也可以采取“填空式的作文”。填空式的作文是:學生先觀察圖,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先創(chuàng)設情境,再動筆寫。要寫出真實的作文,老師一定要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情境。
低年級小學作文 篇2
夏天開始了,小動物又開始了炎熱的生活。
天空上,幾只小鳥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它們一會兒排成一個“小橫”,一會兒排成一個“小豎”,像一個個小仙女在跳舞。
茂密的森林里傳出一陣陣“嗡嗡”的.叫聲,哈!那就是知了,一個出色的音樂家。
草地上,一群群牛羊在悠閑自得地吃草,其中,有兩只小羊在角斗,時不時發(fā)出“咩咩”的叫聲,像在說“服不服”!
小河里,一只小蝦領著一群小魚和小龜像是要領兵打仗。
在動物王國中,還有很多種動物,它們天天都發(fā)生著有趣的事,我喜歡大自然,我喜歡憨厚可愛的小動物們。
低年級小學作文 篇3
今天8月23日,媽媽買了一束很特別的花,還有一些水果,我好奇地問媽媽干什么用的?媽媽說:“今天是農(nóng)歷七月初七,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的日子。媽媽買的`這些花和水果是用來拜七夕的。”我似懂非懂的點頭。我心想七夕究竟是怎樣的,真想看看,于是我就向媽媽撒嬌讓媽媽帶我去看,剛好這時彭叔叔打電話來約我媽媽去看七夕,我就搶著電話說,媽媽沒辦法,也答應帶我去了。媽媽帶我去一個叫文邊的村里看。哇!到處擠滿車與人,媽媽說七夕這天這條村各家各戶像過年一樣熱鬧,都把親戚朋友請來邊看七夕表演邊聚在一起吃飯聊天,媽媽帶我到一些廟宇里看各種有趣的七夕工藝品。我看到目瞪口呆,那些工藝品繪聲繪色,特別好看。我今天真是開了眼界了,我國的民間傳統(tǒng)工藝真好看!
低年級小學作文 篇4
學生常喊作文難,語文老師常喊作文教學難。小學低年級學生更喊作文難,小學低年級語文老師更喊低年級作文教學難。
一、難在哪里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小,知識量少、詞匯量少、閱讀量少,再加上閱歷少,從未用文字書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當然會不知從何寫起,或沒什么可寫的,因而大喊其難了。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要從零開始,使其攀上會寫作文的臺階,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從語言表達起步
上語文課時,教師應隨課程的進行,多提出問題,除讓舉手發(fā)言和不舉手發(fā)言的學生都回答問題之外,還應有意識地多以看圖說話、講故事的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順利地口述清楚某件事情,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們:把你們講的這件事、這個故事用文字寫出來,就是作文。
三、從閱讀中積累
隨著識字的增多,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除熟悉課本上的文章外,還要多讀他們喜愛的讀物。當學生們都能自覺閱讀了,便要求他們把自己認為好的詞匯、句子記下來,有的老師稱此為“快樂閱讀”,要求每個學生每天都有這方面的記錄,一周交給老師檢查一次,以此督促、指導學生們積累讀物中敘說事情或故事的方法,記住美妙的詞匯和句子及段落,為之后要求學生寫日記或周記做好準備。
四、以寫日記或周記練筆
一年級下學期開始,不少語文老師要求學生寫日記或周記,這是作文教學的一個好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好方法。《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日記”是這樣釋義的:“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有的兼記對這些事情的感受!痹谙?qū)W生提出寫日記的要求時,一定要用比詞典中更淺顯,能讓學生理解接受的“兒童語言”講出具體的要求。學生們的日記中往往會出現(xiàn)從起床、刷牙、洗臉,一直到晚上洗腳、睡覺的.記錄,而且第二天、第三天也照樣是上述老話。這是普遍的現(xiàn)象,先允許有一個這樣的過程,但這過程不能太長,要及時提示學生們盡快跳出這一過程。可以這么辦:一是向?qū)W生們提出要記錄有趣的、有意義的、每天看到的、聽到的、遇到的不同的事情,要每個學生處處留心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二是請家長也配合孩子,為孩子提示孩子身邊的事。有位孩子的阿公接孩子回家的路上,見到路邊鋁合金門窗店切割機切鋁管時冒出的火星,就問孩子怎么形容這些火星,孩子一時講不準確,在這位阿公的提示下,孩子掌握了“火星四濺”這一美麗的詞句,并把這一經(jīng)過及“火星四濺”寫到了當天的日記中。
五、以講評促提高
講評作文是建立在認真閱讀批改學生作文這個基礎上的,是作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與學生作文興趣的提高、作文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作文講評的形式很多,我們許多老教師、專家們都總結了諸如老師講評、學生互評互改等。我認為講評要多鼓勵。學生作文中的諸多不足之處,當然要在老師講評、學生互評互改中得以重視,并得到改正,與此同時,老師要多鼓勵眼下作文水平還不錯的學生,更要多鼓勵作文水平一時還不理想的學生。仍以前面講到的那個寫“火星四濺”的孩子為例:這孩子日記、作文中就曾多次記述過早晨六點多起床,吃早飯,坐上車去學校,放學回家坐了十多分鐘公交車,回家寫了作業(yè),洗完澡睡覺了,媽媽還在看手機……一次講評課時,老師贊揚了他的那篇記述放學路上觀看切割機切鋁管的日記有進步,寫了自己看到的事,而且用了生動形象的詞匯。這孩子很受鼓舞,在之后的一篇寫《我可愛的小動物》作文中把他家一只叫“小寶”的小狗,從一個小絨球樣的“小寶”,到逐漸長大在家隨處大小便的情況;從把“小寶”關進阿公家樓頂?shù)呐镒永铮健靶殹背冒⑵挪蛔⒁馀芟聵、跑出院子的故事,都講述了一遍,最后以“我可愛的小寶再也沒有回來了”結束了這篇四百余字的作文。升三年級時的第一篇作文,這孩子寫的《北京閱兵》中,還把電視解說詞中“氣勢如虹,排山倒!毙稳荼本╅啽脑捰蒙先チ。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會寫作文的孩子是夸出來的。
低年級小學作文 篇5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讓學生輕松進行大量的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關注的熱點。讀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這本書后,對于如何開展低年級識字教學有一些體會:
1.以問題激發(fā)興趣,開展識字教學
興趣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大門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如:請看黃老師教學的公開課,師:我們一起來識字,這是什么?(出示“一束鮮花”圖片),生:一束鮮花。師:對,這就是詞語“一束鮮花”。把這個詞語讀兩遍。生:一束鮮花、一束鮮花。師:翹舌音“束”再讀準確些。生:一束鮮花。師又出示圖片,認讀“一頂帽子、一面鏡子、一杯牛奶、一串珍珠”等詞,特別強調(diào)讀準后鼻音的“頂、鏡”這兩個字。師:中國的漢字多有特點呀!“鮮花”為什么用“一束”而不用“一條”?帽子為什么說“一頂”而不說“一個”?你看,我們中國漢語表達的方式真是豐富多樣!師再出示若干寫著數(shù)量詞的卡片讓生生認讀:一只雞、一張紙、一頭牛、一匹馬、一粒米……邊讀邊提示這些動物或物品所使用的不同量詞。點評:他在帶領學生讀了一組組使用不同量詞的詞語后,通過一個個“為什么”,在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的求知心理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把學生引入漢字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興趣。
2.用直觀聯(lián)想法,開展識字教學
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一些獨體象形字,如:日、月、子、井、網(wǎng)等都是人們生活中所見到的物體,在進行教學時,對這些描繪事物形狀的字,要盡最大限度應用這些獨體字組合進行聯(lián)想記憶,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帶有這些字組合的漢字,學生學會的就不只是這一個字了。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中的“巴”字時,讓學生聯(lián)想之前學過的“爸、把、爬”字,學生溫習了前面學過的,還能拓展到文中常見的“吧、疤、笆”字上,這樣學生自然對識字產(chǎn)生了興趣,并能更高效地完成識字過程。利用聯(lián)系形聲字進行教學,能更有效地擴大識字量。漢字形聲字構成有六種:外形內(nèi)聲,如“園”字;內(nèi)形外聲,如“聞”字;上形下聲,如“草”字;下形上聲,如“剪”字;左形右聲,如“爬”字;右形左聲,如“戰(zhàn)”字。學生在識記時,通過形或聲,讀出、寫出所用的漢字,比死記硬背更有效。
3.識字、說話結合起來,巧妙運用漢字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寫話中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人們都知道學以致用的道理,“學”是為生活、學習、工作更好地服務的。在教、學、生字中,注重學生將學到的新字組成詞語進行說話訓練。①課堂中將與學生生活實際、體驗較近的生字,由學生自由地選擇與生字有關的事物進行組詞說話。如:用“教室、學!钡扔H眼目睹的事物、日常生活用品,及自己能感受體驗的“溫暖的、高興地”等詞語來激發(fā)學生說話的沖動和欲望,有機地將識字與說話融為一體。②每當學生學完一課生字后,布置去發(fā)現(xiàn),找一找。如: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這個字,要求學生用“我在什么地方看到這個字”,把人物、什么地方看到的說清楚,還能用它組個詞結合生活說一句話。③學生運用學過的字和想象中的事物來說話。如:把自己小時候的事及不開心的、快樂的、高興的事、看到聽到的新鮮事和看到的兒童影視等都真心地告訴學生,為學生提供悄悄話范圍,從而達到運用所學漢字目的。
4.在“玩”中識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根據(jù)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nèi)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識字7”時,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含義時讓孩子們“搭一搭、演一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學中,要經(jīng)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復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游戲。如:“斗”字的筆順,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寫?“斗”字這樣寫:點點橫豎。這就是“對口令”。復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游戲。
5.引導朗讀促進識字,從而進行美感教育
朗讀是創(chuàng)設美好意境的很好形式。根據(jù)課文的特點,運用范讀、引讀、齊讀、體會讀、自讀等多種形式來引導感悟文中意境美。 如:教學《觀潮》時,重點“潮來之時”,①讓學生體會讀,根據(jù)理解有感情地讀喜歡的句子,給學生自悟機會和空間。接著指名讀、評議、復讀,讓讀得不好的`學生再讀。 ②師范讀,讓學生注意師讀時的眼神、體態(tài)、手勢變化等。③模仿觀潮沸騰人群,跳著、叫著、揮舞著手進行朗讀。引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潮來之時“浩浩蕩蕩、人群鼎沸、山崩地裂”的壯觀場面。又如:教學《桂林山水》中描寫桂林的山:A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巨象、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B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影水中;C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會栽倒下來。點評:作者運用排比句式,語句對稱工整,通過引讀、齊讀、議讀、分小組讀等朗讀方式教學,促進了學生識字,從而進行美感教育。
6.用寫作擴大識字范圍,鞏固識字效果
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讓學生練習寫一兩句話,或者兩三句話,學生能夠做,而且愿意做。因此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不同,我增加了寫話方面的要求。如:在低年級課文中有很多圖畫,讓學生看圖說出一些詞語,再說一句話,然后再寫一句話。從說詞開始到寫句,從寫一句話到寫兩句、三句,從寫幾句到寫一段。逐步加大難度,以他們原有識字量為基礎,逐步擴大識字范圍,鞏固識字效果。在教會學生會查字典后,自己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自己想認識哪些字也可以查字典。有時家庭作業(yè)就是寫一寫自己的家是什么樣?自己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你喜歡什么?
7.開展實踐活動,把學生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
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開展實踐活動。采取模擬、創(chuàng)設情境的辦法讓學生識字。如;教學《做什么事最快樂》時,配合課文內(nèi)容,制作生動的課件,在課件中,一只可愛的蜻蛙,正要過河!河中間有一片片碧綠的荷葉,荷葉上是這一課正要認識的生字。在學生被吸引時,師:這只小蜻蛙想過河,遇到了困難,同學們愿意幫幫它嗎?生生:愿意!師:好,大家一起行動吧!用最好方法記住荷葉上的字,蜻蛙就能跳過河。生生積極性很高,識記方法很多,看著自己幫助蜻蛙一步一步跳過河,臉上喜悅不喻言表,當代替蜻蛙感謝幫忙時,全班沸騰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整個識字的過程,學生的情緒始終很高,同時把學生引向廣闊生活空間去識字。點評: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學生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huán)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
總之,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同時結合學生思維特點,調(diào)動多種感官,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參與識字教學,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讓識字學習由枯燥變?yōu)橛腥ず酮毩⑻剿鳌⒋竽懴胂,從而達到“我要學、我愛學”的境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這樣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會變的很容易,師也樂得輕松、自在。
【低年級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低年級小學作文3篇02-22
精選低年級小學作文10篇02-23
精選低年級小學作文四篇02-23
【精選】低年級小學作文四篇02-25
精選低年級小學作文8篇03-26
低年級小學作文三篇03-20
【精選】低年級小學作文4篇02-27
精選低年級小學作文六篇03-01
精選低年級小學作文三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