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的文章1000字
下面,為各位準備了1000字的人生感悟的文章,歡迎各位閱讀!
人生感悟的文章1000字【1】
艱難的抉擇
南非東倫敦一個偏遠小鎮(zhèn)上,有一對黑人夫婦。
男人叫喬治,女人叫海倫。
喬治在小鎮(zhèn)北部的農場干活,每天早出晚歸。
海倫因為懷了孩子,便待在家里安胎。
這天,喬治像往常一樣開著吉普車出了門。
農場離家有50多公里,中途要經過一段長長的山道。
這段山道崎嶇難行,并且周圍也沒有村莊,荒無人煙。
喬治開著車在山道上慢慢行駛著,突然兜里的手機響了。
“喬治,快回家……我,我肚子疼得要命,我們的孩子可能要早產了……”
聽妻子的話,喬治立刻慌了神。
他們的家地處偏僻,連個鄰居都沒有,離鎮(zhèn)醫(yī)院又遠,這可怎么辦?
上次海倫到醫(yī)院做過檢查,醫(yī)生推測說海倫有可能早產或難產,沒想到離預產期還有一個多月,醫(yī)生的推測就應驗了。
喬治知道,如果不能及時去醫(yī)院,恐怕母子不保。
“親愛的,別擔心,我馬上就趕回去!”時間就是生命,喬治扔下手機,立刻掉轉吉普車往回趕。
這時,有人突然從后邊大喊著追了上來,并繞到前面,撲到了車頭上。
攔車的是個中年黑人,他哭喪著臉哀求道:“先生,求求你,救救我兒子吧!”
原來,他叫安東尼,今天天氣晴朗,他帶妻子和兒子出來郊游。
沒想到,不幸從天而降——安東尼的越野車由于剎車失靈,竟從山道上滾下了谷底!安東尼9歲的兒子因為頑皮,沒有系安全帶,此刻生死不明,安東尼夫婦則只是一點點擦傷。
喬治知道,從這里去鎮(zhèn)上只有20多公里,可是如果先回家接上妻子再到鎮(zhèn)醫(yī)院的話,路程就長了!喬治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境地——倘若他幫助安東尼,那妻子海倫就有生命危險,可要是先折回去接海倫,安東尼的兒子就可能因為時間耽擱太長失血而亡。
就在喬治猶豫不決時,安東尼竟然雙膝一軟,跪在了車前。
喬治真想告訴安東尼,自己的妻子也正處在危險中,但他還是從車上走下來,一把將安東尼拉起來:“你兒子在哪兒?”
安東尼立刻帶喬治來到前邊不遠處,從山道邊往下看,果然有一輛越野車翻倒在山谷下面,一個男孩兒正躺在地上。
兩人走下去,喬治俯身看了看,小男孩兒渾身是血,臉色蒼白,顯然是失血過多,而身上和腿上多處重創(chuàng)還在不斷地流血,喬治只看了一眼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安東尼帶著哭腔告訴他:“雖然已經打了急救電話,但是救護車來回一趟會多花一半的時間,到那時只怕孩子就沒救了!”車禍發(fā)生后,他和妻子分頭行動,他守在山道上等車,而他的妻子則抄山道小路趕去了最近的村莊。
喬治一聽,暗叫不妙,他知道從這兒橫穿一座山嶺,最近的就是他的家,附近除了他們根本就沒有鄰居,只有他有一輛吉普車。
“快把孩子弄上車!”喬治高聲喊道。
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他終于做出了這個艱難的選擇——救安東尼的孩子!安東尼連忙把孩子抱起來,喬治啟動吉普車,飛快地向鎮(zhèn)醫(yī)院方向趕去。
他一邊開車,一邊抓起手機,不斷撥打家里的電話,希望能通過電波鼓勵海倫堅持住。
第一次,電話通了,海倫痛苦的呻吟聲像針一樣扎在喬治的心里:“你在哪兒?”
喬治強忍著眼淚說:“親愛的,對不起,你再堅持一會兒。”
隔了十幾分鐘,喬治第二次撥打家里的電話,海倫的聲音已經十分微弱。
喬治強忍著眼淚,不斷地對著聽筒呢喃:“親愛的,原諒我,我不能見死不救,愿上帝保佑……”
因為爭取了足夠的時間,安東尼的兒子很快脫離了生命危險。
而此時的喬治,雖有一絲寬慰,但更多的是對妻子的擔心。
他第三次撥打了家里的電話,但這一次沒有人接聽!淚水瞬間從他的眼睛里滾落下來,他知道,沒人接電話,很可能是海倫已經出了意外!
喬治發(fā)瘋一樣地往家里趕,安東尼也執(zhí)意跟著上了車。
喬治一路上風馳電掣。
快到家門口時,他們突然聽到哇哇的嬰兒啼哭聲。
喬治第一個沖了進去,看到的是這樣一幅畫面——他的妻子海倫平安無恙地睡在床上,身上蓋著被子,床頭的襁褓里躺著剛生下不久的可愛嬰孩兒,而床邊守著的是個一臉疲憊的婦女,她正輕聲哄著孩子。
喬治又驚又喜。
這時,跟進來的安東尼走過去,一把抱住那位婦女,激動地告訴她:“親愛的,我們要感謝喬治的幫助,我們的兒子沒事了!”安東尼一五一十將兒子獲救的經過講了一遍。
原來她就是安東尼的妻子瑪麗。
瑪麗是個婦產科醫(yī)生,出車禍后,她抄山道近路,原本是想到這里找車的。
在經過喬治家門前時,聽到了海倫痛苦的呻吟,進去一看,發(fā)現(xiàn)海倫胎位不正,又是早產,如果不進行專業(yè)的接產,必定會有生命危險。
“對不起,喬治。”瑪麗有些歉疚地說,“當時我很難選擇,不知道是先救海倫還是先為兒子繼續(xù)找車,好在最后一刻我沒有選錯。”
喬治淚花閃動,卻是臉上一紅:“說對不起的應該是我,當時安東尼向我求助時,我也猶豫不決。”
“可我們最后都沒有違背良心。”安東尼總結說。
喬治俯身看看已經熟睡的海倫,又看看襁褓中可愛的嬰孩兒,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人生感悟的文章1000字【2】
兒子回農村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點半就要走,臨走的前一天晚上,兒子跟母親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臨睡前,兒子有些遺憾地說:“媽,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幾天陪陪您,還要吃小時候您親手包的韭菜餃子,那個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著呢。”
之后,兒子便到里屋睡覺了,可母親卻沒了睡意,她走到另一間屋,叫醒已經睡下的父親,說:“老頭子,你趕緊起來,去問問誰家菜園里有韭菜,跟他打個招呼,割點兒回來,娃想吃韭菜餃子了,我得給他做。”
躺在床上的父親一聽,立即明白,連說:“好,好。”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
母親又說:“老頭子,你動靜小些,別吵醒了娃,他明早還要走呢。”
此時,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父親開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戶敲門,借割他們菜園里的韭菜,冬日,菜園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數(shù)十家門后終于找到了。
村里各家各戶的菜園都離村子很遠,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親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點多了。
接下來,兩位老人開始摘韭菜,把兩斤多韭菜摘完、洗凈后,差不多已經是凌晨了。
接下來是搟餃子皮,然后包餡。
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燈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長時間,但事實上他們都是在手電筒的光亮下完成的——兩位老人怕開燈驚擾了兒子的好夢。
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點多,兩位老人想了想,還有一會兒得煮餃子了,干脆別睡了,給兒子燒點兒熱乎的水,這樣,他一起來就有熱水洗臉。
5點30分,兒子的手機鬧鈴準時響了,兒子從睡夢中醒來,一睜開眼睛,便隱約聞到一股似曾相識的香味,這香味越來越濃,最后在廚房里達到了鼎盛,一大鍋韭菜餃子在翻滾呢。
看到兒子,母親連連說:“娃快趁熱吃了吧,你最喜歡的韭菜餃子,吃過再刷牙。”“吃呀,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親幫母親的腔,并立即將餃子盛進碗里,雙手遞到兒子的面前。
兒子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隨口說出的一句話,父親和母親就當真了,兩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竟然為了餃子一夜未眠。
那是一碗滾燙的韭菜餡餃子,很香,很香,吃得兒子想哭。
看到這里,您想到了什么呢?
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永遠是最愛我們、最關心我們的人。
無論我們現(xiàn)在過的怎么樣,父母永遠都不會拋棄我們,無條件的為我們付出,別人能行嗎?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對得起他們嗎?希望您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好好想一想家里的父母,他們現(xiàn)在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我們有什么資格去給自己那么多借口不成功!難道我們真的要等到他們離開了,才去努力嗎......
人生感悟的文章1000字【3】
父親去世10年后,在我的“軟硬兼施”下,母親終于同意來鄭州跟著我——她最小的女兒一起生活。
這一年,母親70歲,我40歲。
70歲的母親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歲月又縮減了幾厘米,看起來更加瘦小,面容卻仍然光潔,不見太多滄桑的痕跡,頭發(fā)亦未全白,些許黑發(fā)倔強地生長著。
我們借了一輛車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幾十年的老屋收拾妥當,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
那些行李中有兩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麥子專門為我們磨的,這種面有麥香。
但那天,那兩袋面我決定不帶了,因為車的后備箱太小,我們要帶的東西太多。
母親卻堅持把面帶著,一定要帶,她說。
她這樣說的時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著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試探著去摸。
果然,在底部,軟軟的面里有一小團硬硬的東西。
如果我沒猜錯,里面是母親要給我們的錢。
把錢放在糧食里,是母親很多年的秘密。
十幾年前,我剛剛結婚,在鄭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據的時候。
那時,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個像樣的衣柜。
就是那年冬天,母親托人捎來半袋小米。
后來先生將小米倒入米桶時,發(fā)現(xiàn)里面藏著500塊錢,還有一張小字條,是父親的筆跡:給梅買個衣柜。
出嫁時,母親給我的嫁妝中已有買衣柜的錢。
后來她知道我將這筆錢挪做他用,便又補了過來。
那天晚上,我拿著10元一張厚厚的一沓錢,哭了。
那些年,母親就是一次次把她節(jié)省下來的錢放在糧食里,讓人帶給我,帶給大姐二姐,在我們都出嫁多年后,仍貼補著我們的生活。
但那些錢,她是如何從那幾畝田里攢出來的,我們都不得而知。
這一次,即使她隨我們同行,也還是將錢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來,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帶回來后,我把錢取出來交還母親,母親說,這是我給童童買車用的。
童童是她的外孫,這段時間他一直想要輛賽車,因為貴,我沒有給他買,上次回老家,他許是說給母親聽了,母親便記下這件事。
2000塊,是她幾畝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們都不舍得,但她舍得。
記憶中,母親一直是個舍得的人,對我們,對親戚,對左鄰右舍,愛舍得付出, 東西舍得給,錢舍得借,力氣也舍得花。
有時不知道她一個瘦小的農村婦人,為什么會這樣舍得。
母親住下來,每天清晨,她早早起來做飯,小米粥、小包子、雞蛋餅……變著花樣兒。
中午下班我們再也不用急趕著去買菜,所有家務母親全部包攬。
陽臺上還新添了兩盆綠瑩瑩的蒜苗,有了母親的家,多了種說不出的安逸。
母親帶來的兩袋面,一袋倒入桶里,另外一袋被先生放到了陽臺上。
過了幾天,我卻發(fā)現(xiàn)陽臺地板上的那袋面被移到了高處的平臺上晾曬。
先生是個粗心的人,應該不會是他放的,我疑惑地問母親,她說,啊,我放上去的,曬曬,別壞了。
我一聽就跟她急了,那平臺, 一米多高 ,那袋面,六七十斤,身高不足 一米五,體重不足90斤的母親,竟然自己把它搬了上去。
我沖她大喊,你怎么弄上去的?那么沉,閃著腰怎么辦?砸著你怎么辦?出點兒什么事怎么辦……一連串地兇她。
她卻只是笑,圍著圍裙站在那里,等我發(fā)完脾氣,小聲說,這不沒事嗎?有事就晚了!我還是后怕,但更多的是心疼。
直到母親向我保證,以后不再干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氣。
母親來后不久,有天對先生說,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學回家來吃飯吧,我都來了大半個月了,沒見他們來過呢。
先生是在鄭州讀的大學,本市同學的確很多,關系也都不錯,起初還會在各家之間串門,但現(xiàn)在,大家都已習慣了在飯店里聚會。
城市生活就是這樣繁華而淡漠,不是非常親近的,一般不會在家里待客了。
我便替先生解釋,媽,他們經常在外面聚呢。
母親搖頭,外面哪兒有家里好,外面飯菜貴不說,也不衛(wèi)生。
再說了,哪兒能不來家呢?來家才顯得親。
然后,母親態(tài)度堅決地讓先生在周末把同學們帶回家來聚一聚。
我們拗不過她,答應了。
先生分別給同學中幾個關系最親近的老鄉(xiāng)打了電話,邀請他們周末來我們家。
周末一整天,母親都在廚房忙碌。
下午,先生的同學陸續(xù)過來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禮品。
我將母親做好的飯菜一一端出,那幾個事業(yè)有成、幾乎天天在飯店應酬的男人,立刻被幾盤小菜和幾樣面食小點吸引過去。
其中一個忍不住伸手捏起一個菜餃,喃喃說,小時候最愛吃母親做的菜餃,很多年沒吃過了。
母親便把整盤菜餃端到他面前,說,喜歡就多吃,以后常來家里吃,我給你們做。
那個男人點著頭,眼圈忽然就紅了,他的母親已經去世多年,他也已經很久沒回過家鄉(xiāng)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飯卻吃得足,話也說得多。
那話的內容,也不是平日在飯店里說的生意場或單位里、社會上的事。
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來,說到家鄉(xiāng),說到父母……竟是久違的親近。
那以后,家里空前熱鬧起來。
母親說,這樣才好,人活在世上,總要相互親近的。
母親來后的第三個月,一個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門,是住在對面的女人,端著一盆洗干凈的大櫻桃。
女人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送給大娘嘗嘗。
我詫異不已,當初搬過來時,因為裝修走線的問題,我們和她家鬧了點兒矛盾。
原本就不熟絡,這樣一來,關系更冷了下來,住了3年多,沒有任何往來。
連門前的樓道,都是各掃各的那一小塊兒地方。
她冷不丁送來剛剛上市的新鮮櫻桃,我因摸不著頭腦,一時竟不知該說什么好。
她的臉就那樣紅著,有點兒語無倫次,大娘做的點心,孩子可愛吃呢……我才恍然明白過來,是母親。
母親并不知道我們有點兒過節(jié)兒,其實即使知道了,她還是會那么做,在母親看來,"遠親不如近鄰"是句最有道理的話。
所以她先敲了人家的門,給人家送小點心,送自己包的粽子,還送自己種的新鮮小蒜苗……誠懇地幫我們打開了鄰居家的門。
后來,我和那女人成了朋友,她的孩子也經常來我們家,奶奶長奶奶短地跟在母親身后,親好得猶如一家人。
鄰居們,不僅僅是對門,前后左右,同一個社區(qū)住著的許多人,母親都照應著。
她常在社區(qū)的花園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幫他們照顧孫子。
不僅如此,還有物質上的往來,母親常常會自制一些風味小點,熱情地送給街坊四鄰,這也是母親在農村生活時養(yǎng)成的習慣。
小點心雖然并不貴重,卻因有著外面買不到的醇香味道,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個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親要我們送些錢過去。
因為是來往并不親密的同事,我們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親卻堅決不答應,說,人這輩子,誰都可能會碰到難事,你舍得幫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會舍得幫你。
孩子生病對人家是天大的難事,咱們碰上了,能幫的就得幫。
我們聽了母親的。
在母親過來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職,在單位的推薦選舉上,他的票數(shù)明顯占了優(yōu)勢。
先生回來笑著說,這次是媽的功勞呢,我這票是媽給拉來的。
我們才發(fā)現(xiàn),最近我們的人際關系竟然空前好起來,那種好,明顯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誠。
一個字都不識的母親,只是因為舍得,竟不動聲色地為我們贏得了那么多,是我們曾經一直想要贏來卻一直得不到的。
再想她說過的話,你舍得對人家好,人家才會舍得對你好。
于她,這是一個農村婦人最樸實本真的話;于我們,無疑是一個太過深刻的道理。
溫煦的日子里,我很想帶母親到處走走。
可母親因為天生暈車,坐次車如生場大病,于是常拒絕出門。
那個周末,我決定帶她去動物園。
母親說,沒有見過大象呢。
動物園離家不遠,幾站路的樣子。
母親說,走著去吧。
我不同意,幾站路,對一個70歲的老人,還是太遠了。
可她又堅決不坐車,我靈機一動,媽,我騎車帶你去。
母親笑著同意了。
我推出車子,小心地將她抱到前面的橫梁上,一只胳膊剛好攬住她。
抱的時候,心里一疼,她竟然那么輕,蜷在我身前,像個孩子。
途中要經過兩個路口,其中一個正好在鬧市區(qū)。
小心地騎到路口,是紅燈,我輕輕下車,還未站穩(wěn),卻有警察從人流中穿過來,走到我面前說,不許帶人你不知道嗎?還在前面帶。
說完,低頭便開罰單。
母親愣了一下,攥著我的胳膊要下來,我趕忙扶穩(wěn)她,跟那個年輕的警察說了聲對不起,解釋說,我母親暈車,年紀大了,不能坐車,我想帶她去動物園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這才看清我?guī)У氖且晃焕先,還不等他說什么,母親責備我,你怎么不告訴我城里騎車不讓帶人呢?然后堅持要下來。
我正不知所措,那個警察伸手一把攙住了母親,大娘,對不起,是我沒有看清楚, 城里只是不讓騎車帶孩子,您坐好。
然后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認認真真地敬了個禮。
接著,他轉身讓前面的人給我騰出一個空間,打著手勢,阻止了四面車輛的前行,招手示意我通過。
我?guī)е赣H,緩緩地穿過那個寬闊的路口,四面的車輛靜止行人停步,只有我?guī)е赣H在眾人的目光里驕傲前行。
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禮遇。
因為母親,因為舍得給予她一次小小的愛,一個萍水相逢的年輕警察,便舍得為我破例,舍得給我這樣高的尊敬。
這禮遇,是母親送給我的。
母親是在跟著我第三年時查出肺癌的。
結果出來以后,有個做醫(yī)生的朋友誠懇地對我說,如果為老太太好,不要做手術了,聽天命盡人事吧。
這是一個醫(yī)生不該對患者家屬說的話,卻是真心話。
和先生商議過后,決定聽從醫(yī)生的安排,把母親帶回了家。
又決定不向母親隱瞞,于是對她講了實情。
母親很平靜地聽我們說完,點頭,說,這就對了。
然后,母親提出要回老家。
母親在世的最后一段時間,我陪在她身邊。
藥物只是用來止疼,抵擋不了癌癥的肆虐。
她的身體飛快地憔悴下去,已經不能站立,天好的時候,我會抱她出來,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著她曬曬太陽。
她漸漸吃不下飯去,喝口水都會吐出來,卻從來沒有流露過任何痛苦的神情,那些許黑發(fā)依舊倔強地蓬勃著,面容消瘦卻光潔,只要醒著,臉上便漾著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親對我說,你爸他想我了。
媽,可是我舍不得。
我握著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輕輕地。
梅,這次,你得舍得。
她笑起來,輕輕將手抽回,拍著我的手。
但是這一次,母親,我舍不得。
我說不出來,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
母親走的那天,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從村頭排到村尾,除了親戚,還有我和先生的同學、朋友、同事,我們社區(qū)前后左右的鄰居們……很多很多人,里面不僅有大人,還有孩子,是農村罕見的大場面。
隊伍緩緩穿行,出了村,依稀聽見圍觀的路人中有人議論,是個當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當大官的……母親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
母親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見過大的世面,亦沒有讀過書,沒有受過任何正規(guī)教育,她只是有一顆舍得愛人的心。
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場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無意間為自己贏得的。
【人生感悟的文章】相關文章:
關于人生感悟文章03-31
我的人生感悟文章04-01
唯美文章關于人生感悟04-01
聽人生心態(tài)課,感悟經歷文章02-01
人生感悟文章200字(通用15篇)03-06
很精辟的人生感悟文章(通用38篇)05-27
工作感悟的文章11-24
感悟生活的文章04-01
生活感悟的文章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