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范文
傳統(tǒng)的小學作文教學,一般是給出作文題目并給出固定的寫作模式,有的老師先是口頭說出一篇作文,讓學生仿寫,還有的老師干脆讓小學生背誦一些優(yōu)秀作文,致使小學生的作文華而不實,沒有亮點,不能寫出自己的個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為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法,抓住基礎訓練和習作練習,從課堂教學和生活拓展中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1 結合課外閱讀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占據(jù)了絕對的主導地位,總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和寫作手法,致使學生寫作時不能盡情發(fā)揮,寫作積極性受到打擊,把寫作當成一種沉重的負擔,作文寫作很不理想。為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找到適合學生作文寫作的教學策略,多角度、多層面地優(yōu)化作文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寫作《我最愛的一本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講一講”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講一下自己喜歡的圖書,然后向學生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作者、寫作背景和書中哪個人物是你所喜歡的?你喜歡她的哪一點?這時,學生會積極參加到寫作前的討論活動,給出不同的答案,學生為了讓同學認可自己的觀點,會仔細介紹自己的喜歡的書,并說出這本書值得閱讀的地方等。有的說喜歡《西游記》中的豬八戒、《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水滸傳》里的武松,并且都能說出喜歡他們的關鍵詞。最后,在學生表達欲達到最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用筆寫下來,用作文的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你所喜歡的那本書。通過這種方法,能有效激發(fā)學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M收集整理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寫出自己的見聞感受和真切情感,逐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2 指導學生著眼生活、選取素材
批改學生的作文發(fā)現(xiàn)不少小學生的作文像擠牙膏一樣的語句表達,作文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想打哪寫到哪,語句表意散亂,沒有層次性。咬著筆頭在那里發(fā)呆,“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是作文教學面臨的最大難題。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也是文章素材的重要來源,教師應引導學生走近生活、觀察生活,堅持寫好日記和周記、記錄好生活中的見聞感受和自己的學校生活,還要鼓勵學生參與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記錄好身邊的奇聞趣事,寫出自己的內心所想。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擇素材,力求寫出真實、生動的作文。例如:在習作《秋》的寫作指導時,為了避免學生“為賦新詞強說愁”,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和周末留意人們在秋天來臨后的一些變化、比較秋天和夏天兩個季節(jié),人們在飲食、出行等日;顒又械牟煌,以此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獲取文章的素材。例如一次的作文中,一個小學生就寫到“入秋以后,農村結婚的多了,經常可以看到張燈結彩、聽到鑼鼓喧天”。還有的學生會仔細觀察秋天時周圍的景色,寫到了人們在穿衣打扮和生活狀態(tài)等與春夏冬的不同之處,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幾種不同的寫作思路。
3 教會學生作文設計,寫好提綱
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是簡單地關注引導學生寫作時如何立意,如何選材等,忽視對學生的寫作指導,致使有些學生有了很好的立意,能夠明確整理作文的中心,也知道選取作文素材,仍不能寫出精彩的文章。原因是他們不會組織材料,不能圍繞擬定的中心,有層次、有詳略地整合材料。因此,教師應做好作文的指導工作,指導學生學會構建材料,寫出中心明確、主次分明、情感真實的作文。例如,在習作《發(fā)生在運動會上的故事》時,筆者發(fā)現(xiàn)本來運動會上有很多值得寫出來的故事,或是比賽過程中的驚喜和遺憾、或是比賽場邊的花絮和拉拉隊員的喝彩,這些精彩的事情在學生的描述中卻平淡無奇,毫無新意。因此,在引導學生確定寫作中心和明確了寫作素材后,筆者不急著讓學生動筆寫作。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列出寫作提綱,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舉手發(fā)言的方式向同學講出自己的寫作計劃,并讓全班同學共同探討這種寫法設計的優(yōu)劣,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優(yōu)化自己的寫作提綱。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解一些常見的敘事手法,如:按事件發(fā)生的事件先后進行描寫的順敘法、先突出事件的重要片段,再從頭開始敘述的倒敘法以及在敘述中插入與事件密切相關的插敘法等,鼓勵學生多樣化的寫作手法和表達角度。特別是要交給小學生一些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寫人物的時能寫出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并能體現(xiàn)人物的內心,寫事情時候,能交待清楚六要素并能注意詳略得當。通過耐心細致的指導,可以引導學生克服寫作困難,幫助學生整理寫作思路、豐富學生的寫作手法,提高作文寫作能力。
4 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作文、創(chuàng)意表達
新課改理念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中,鼓勵學生發(fā)表的不同見解、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表達應該馬上給予支持和表揚。在作文教學中多設置一些發(fā)散型作文題目,讓學生自主思考、設計出自己的寫作方案,然后在課堂上發(fā)言交流,用思維碰撞激起“頭腦風暴”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一下《農夫和蛇》的寓言故事,引導學生說一下自己聽到寓言后所受的啟發(fā)等。接著筆者給出了一個作文題目《農夫該不該救蛇?》。這時,學生馬上就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他們能夠會積極發(fā)言,有著不同的見解并能給出理由。如:有的同學認為農夫應該救蛇,原因是人應該懷有一顆善良和憐憫之心、有學生認為不該救蛇這樣的沒有良心的東西,恩將仇報,提出人不應該去憐憫本來就惡毒的東西。還有的同學提出了,農夫救蛇是對的,但是,也不要忘了提放蛇。經過這樣的激烈討論,同學們心里都好像有很多話要說,這時候,筆者讓學生把自己心中的所想寫出來,寫一篇創(chuàng)意的小作文。經常設置這樣的具有開放性的作文題目,既可以調動學生作文寫作的積極性,也能有效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表達,不符合新課改理念的要求。為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結合課外閱讀訓練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從生活中選材、力求言之有物、寫出真情;做好寫作指導,教會學生寫作前的作文設計,能夠寫出提綱;還要鼓勵學生作文時的創(chuàng)意表達等方面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論文寫作指導
論文格式沒有一個固定或都官方的樣式,但是約定俗成,多看看不同的期刊的要求,結合自己的的需要再進行修改創(chuàng)作吧!
【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相關文章:
怎樣提高寫作能力11-15
可以提高寫作能力的書10-26
如何提高寫作能力技巧11-13
如何提高作文寫作能力2篇07-20
提高寫作能力有哪些方法02-17
小學高年級學生評語06-23
自我介紹小學生高年級通用05-23
小學高年級期末評語10-02
小學高年級學生新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的論文10-11
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