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jīng)的閱讀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1
周代,禮教初設(shè),古風猶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尚少禁忌,所謂:“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周禮。媒氏》)在《詩經(jīng)》中有許多男女戀情詩,而戀人之歌,多集于《國風》。國是地區(qū)、方城之意,風即指音樂曲調(diào),“國風”即各地區(qū)的樂調(diào)!秶L》取材于各地的民間歌曲,反映了當時各地的民俗風情。而男女戀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國風》中也頗多涉及。
《詩經(jīng)》第一首便是以愛情為題材的詩歌《關(guān)雎》,“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jīng)》以《關(guān)雎》為始篇,列來眾多注家的評價多為淑女以配君子,說明在我國古代愛情便成為了詩歌的重要主題之一。
《毛詩。大序》中說“詩者,志之所至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痹姼栌蓛(nèi)心的感發(fā)所產(chǎn)生,而愛情是人類最純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詩歌來歌頌的!对娊(jīng)》中的愛情詩類型多種多樣,涉及到愛情的酸酸甜甜:有寫幽會親昵的《邶風。靜女》,有寫情侶春游的歡快的《鄭風。溱洧》,有寫兩情野合歡娛的《召南。野有死》,有寫飽含思念的《王風。采葛》,有寫情女想情郎的《鄭風。子衿》,有寫情侶鬧別扭的《鄭風。狡童》,有寫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漢廣》,有寫表現(xiàn)意中人難以親近的《秦風。蒹葭》,有寫失戀苦澀的《召南。江有汜》,有寫遭到家長干涉的《鄭風。將仲子》,還有反抗家長干涉的《王風。大車》。從以上的'這些列舉中我們可以看出,《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廣泛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男女愛情生活的幸?鞓放c挫折痛哭,在閱讀中我們能夠體會出詩歌中充滿坦誠、真摯的感情。
在愛情詩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來寫的,她們對于愛情的追求是大膽的而且熱烈的,這也許是因為那時古樸的民風使然吧。如《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讀后給人一種民生純樸的感覺,《詩經(jīng)》里這一篇僅用短短幾句對話,便把情人相戲的情景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來寫的以外,以男性口吻來寫的詩也很能體現(xiàn)女性在戀愛中開愛的情趣。如《邶風。靜女》這首詩便以男子的口吻寫幽期密約的樂趣: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躑躅。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美之為美,美人之貽。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2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
在詩經(jīng)的藝術(shù)世界中,我們看到的有腳踏大地深耕易耨的辛勤;有“如金如玉”“如切如磋”的高雅;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的明德;有人間苦難離別相思的同情;有純真浪漫樂而不淫的愛情!对娊(jīng)》將詩歌文學的觸角伸向那些胼手胝足的百姓,唱出古代中國人民各種風俗情態(tài),生活際遇,而不是補天浴日的怪力亂神,也不是戰(zhàn)場上的嗜血好殺。
古人相信以“詩”可以觀“民風”,他們遣送王官,在如此遼闊的地域空間內(nèi)采集,加工,傳唱各種土風,民謠,以為“風”。《詩經(jīng)》中描寫戀愛與婚姻的篇章尤為動人,總量占到約《詩經(jīng)》的三分之一,體現(xiàn)了先人的浪漫和對愛情、婚姻、幸福與美的理解與想象。讀《詩經(jīng)》,我們先走進其中如癡如醉令人神往的愛情。
開篇第一首《周南·關(guān)雎》可能是流傳最廣的一首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為了多少青年表露款款深情的佳句。心愛的姑娘啊,你怎忍心,讓我無時無刻不思念你,讓我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眠。《陳風·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深情表白你聽到了嗎?我愛慕的你如月光美好,心中牽掛讓我坐立難安!墩倌稀坑忻贰肥桥釉阪告竷A訴“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花枝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梅子熟了初春,我的愛情啊從青澀變成了苦澀,你什么時候來娶我呢?《鄭風·女曰雞鳴》那句“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是多少人心中期盼的婚姻模樣,佳肴做成共飲酒,白頭偕老永相愛,女彈琴來男鼓瑟,和諧美滿在一塊。
《詩經(jīng)》中大量婚戀詩篇的存在,是因為婚姻關(guān)系的締結(jié)以及婚姻關(guān)系的穩(wěn)定關(guān)乎王朝政治。從“生死契闊,與子同說”“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大致可以看出封建禮教下婚姻觀念的`從自由到保守的改變。從自由浪漫的愛情,和諧美滿的婚姻,到禮制滲透的婚姻,相思悲歌的苦戀,以及傷感的離別。這是周代初期禮教初設(shè)古風猶存,是西周后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孔子提倡的禮教,是對愛情的無情打壓。但是人們對真愛的理解和追求沒有改變,使中國人民即使跨過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后,還是回到《詩經(jīng)》中描寫的那些最高尚最純樸的愛情中去。
《詩經(jīng)》婚戀篇唱出了人人之和,群族之和;宴飲篇唱出了上下之和;勞役篇唱出了家國之和;而農(nóng)作篇唱出的是人與自然之和。如此說,《詩經(jīng)》如何算不上一首和諧之歌。美哉,詩經(jīng)!壯哉,詩經(jīng)!(蘭華)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3
每個人都有詩性,都沉睡在慢慢的閱讀路上,等待被喚醒。而《詩經(jīng)》就叩響了我通往詩意世界的大門。
《詩經(jīng)》猶如中國的《圣經(jīng)》,雖一篇短短數(shù)十字卻承載了深厚的文學底蘊,經(jīng)得起時間的推敲。王小波說過:“人光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yīng)該有一個詩意的世界!
初識《詩經(jīng)》,緣于一部電視劇,劇名已忘,但那主角,他所吟的《關(guān)雎》卻深印腦海。
翩翩一公子,踱步橋上,手持折扇,抹額垂下,眼含笑意,一邊搖頭一邊吟誦著:“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毙β暢磷,仿佛在撫摸著沉醉在春風里的柳枝。那一景,朦朦朧朧,卻讓我的筆端開始有了一絲畫意。
再見《詩經(jīng)》,是在一堂語文課上,老師講解“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僅一句,十六字,誓言,依稀看見了兩鬢霜華,相互依偎,那么美好,那么讓人神往。那一刻,清清晰晰地,給我的文字添上了一分詩情。
而今,深交《詩經(jīng)》,是在背誦“我愛記詩詞”時,邂逅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簡短的詩詞,飽含的深切祝愿,讓我動容,古人真情流露那么樸實,又那么雅致。
于是,我便買了一本《詩經(jīng)》,閑時讀讀品品。讀來,發(fā)現(xiàn)《詩經(jīng)》的作者大多都是佚名的,為什么呢?疑惑在我腦海中盤旋,促使我順著詩句,浮想聯(lián)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好像聽見了來自一位久經(jīng)沙場,身體千瘡百孔的戰(zhàn)士,豪飲一壇濁酒后略帶醉意的`嘶吼!扒嗲嘧玉,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讓我仿佛看見了一個站在城墻上,穿一身素衣,青絲舞動,望穿秋水,卻不見意中人的女子,低低吟著“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使我領(lǐng)略了一幅人民繁重勞作的風俗畫,她們勞累的神態(tài)好像在哭吟著一段沉重的歷史……
這么看來,當時不論身份地位,誰都可以借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感受。而現(xiàn)今,我們的詩意,哪里去了?
這一角,大多拿著手機,那一角,大多敲擊著鍵盤,都沉醉在忙碌中,忙著追求金迷紙醉的生活,忙著捕捉燈紅酒綠的喧囂,獨獨拋棄了那份本應(yīng)在骨子里的詩意,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迷失了自我。
我想,可否靜下心來,慢慢翻閱一本《詩經(jīng)》,傾聽來自古代民間那些樸實無華的勞動者的故事,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等方方面面……都在《詩經(jīng)》中淺淺吟唱。
愿《詩經(jīng)》的墨香能浸透每位讀者的靈魂,永遠憧憬著“詩和遠方”,尋找生活中的詩意。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4
當一陣風有著跨越千年維度的力量,吹拂到我身邊,當有一句話無比的質(zhì)樸,卻有是在歌頌愛情的偉大,當有一部書帶給我感動,哲思和感慨,那么這部書一定是《詩經(jīng)》無疑了。
詩經(jīng)作為第一部詩歌總集,其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多少專家學者苦讀詩經(jīng),將其中的每字每句都恨不得掰開了揉碎了碾爛了的去細細品味,字斟句酌之下流露出的是他們對于先秦文學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于當時百姓生活的不懈研究,而僅作為一個普通的文科學生,我醉心于詩經(jīng)的原因很簡單又很純粹,那就是因為美。
沒有人可以否認詩經(jīng)很美,可如果說將詩經(jīng)必須成一位描眉畫眼的大家閨秀反倒是不合適了,詩經(jīng)的美并非是精雕細琢刻意設(shè)計而成的美,它是一種粗糙的不羈和熾熱的真摯相互交織融合,字句的排列組合與重復好似是不經(jīng)意,可是就是這樣的字句卻美的讓人心馳神往,就好像一位眉眼極其耐看的姑娘,說對詩經(jīng)百讀不厭真的也不過分了。
以前雖然十分傾心于詩經(jīng),可是閱讀卻是寥寥草草的閱讀,更多的是不知從哪里看到一兩句說到心坎兒里的詩句,便去找了原詩來讀,咂咂嘴品味來品味去就是覺得自己最初看到的兩句最有味道,別的.詩句只是普通敘事,于是就這樣雖然不解其意,但是在作文中時常拿出那兩句炫耀,實在是牛嚼牡丹,失了原本該有的味道了。
比如說邶風中擊鼓一篇,我只是被那一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所驚艷,只以為這是天底下最真實,最鄭重的承諾,只羨慕詩句當中的男子與女子可以‘死生契闊’,甚至還膚淺的認為,如果有人對我說死生契闊,與子成說這必然會成為他的加分項。可是我忽略了整個背景下男子對戰(zhàn)爭痛苦的責任,女子對愛人熱切的思念,忽略了兩人被迫生離,一個不慎就會死別的無奈與絕望。再往深了一琢磨,那與之死生契闊的何止一個姑娘,分明是一個國一個家,亂世紛飛戰(zhàn)火,我心中一腔孤勇,卻沒有向前沖的方向,我心中一腔想要護家國于懷中的柔情,卻生生被戰(zhàn)火燒的焚身碎骨,既然我今生不能與家國同相守,那么我便與你立下誓言,我必與你相守,若你有十年的時間,我便與你相守十年,若你只剩下最后一天,一天過后我也絕不茍活。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5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集,在初二我學習了關(guān)雎與蒹葭。準確的來說只是自己粗略的了解了一番,卻也有一番有趣的滋味。
關(guān)睢寫的是男子追求女子。屬于民歌,重章疊唱是典型的《詩經(jīng)》藝術(shù)特點。它同樣具備,它們朗讀起來朗朗上口,是民謠又是古詩?鬃诱f:“關(guān)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只因它其中內(nèi)容的品質(zhì)。男子追求女子,喜悅而不低俗。求之不得,輾轉(zhuǎn)反側(cè)卻又想象得之的美好情景。這便是孔子所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算的真正含義。其次,因為孔子的一句評價,我偶然發(fā)現(xiàn)孔子總結(jié)十分到位,簡短但又十分精辟,讓我對孔子又多了幾分想深入了解的興趣。
如果說關(guān)雎是一首優(yōu)美的戀歌,那蒹葭就略顯文雅。蒹葭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副蕭瑟凄涼的晚秋畫面,同時他還展現(xiàn)了對愛人的追求,向往與相思之苦。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三章。但從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具有強烈的渲染力,主人公的感情也隨之逐層加深,一直渲染和烘托著氣氛。全詩的.旋律優(yōu)美,強大的感染力,讓每個人都足以感受到主人公所思慕的人的情感,已對一人求之不得的焦慮惆悵。讓人深陷其中。兩首詩歌同樣運用了重章疊唱,使文章節(jié)奏感變強,形成了一種圓環(huán)的美,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赡芤驗檫@兩首詩歌勾起了我對《詩經(jīng)》濃厚的興趣。于是我發(fā)現(xiàn)……《詩經(jīng)》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風,雅,頌,詩經(jīng)還是國風,它表達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時代的社會生活,開創(chuàng)了古代詩歌的光輝傳統(tǒng),是民族文學萬中的幽蘭,香溢后世。它不僅豐富了中國的文化語言。影響中國的文學,還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成為了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詩經(jīng)》中還有許多名人名言,比如毛澤東引用過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逼湟馑际恰皼]有人不肯善始,但是很少人可以做到善始善終!被蛟S只有做到每件事都善始善終,這樣才是最好的結(jié)果。當然我們現(xiàn)在用的成語也還有許多來源于《詩經(jīng)》。比如:孔武有力(威武有力量),投桃報李(別人給我送來桃子,我給別人李子做回禮)投桃報李更是告訴我們應(yīng)該友好相處,禮尚往來。后來,《詩經(jīng)》甚至用于人名來寄予美好的希望,比如孔明就選于《詩經(jīng).小雅.楚茨》中的“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边有拿過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呦呦兩字出自于《詩經(jīng).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鳴,食野之高!奔耐辛烁改笇ξ磥砻篮闷谕,似乎也注定的她的一生與一株小草連在一起。曾經(jīng),她用一根草改變了世界,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是中國至今獲得過最高的獎項。她的一生難道不夠輝煌?
其實人本無能,只因知識豐富人生。哪怕是勞動人民口頭的創(chuàng)作,也最具價值的,它們同樣開創(chuàng)古代詩歌光輝傳統(tǒng),對后世產(chǎn)生長久的影響。而這就是《詩經(jīng)》。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6
這是《詩經(jīng)·衛(wèi)風·竹竿》里的一句:“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在《詩經(jīng)》中有很多我喜歡的篇章,如《子衿》、《雞鳴》、《葛生》、《蒹葭》、《采薇》……《竹竿》比起前者并不是更負盛名,恰恰相反,它可以說并不是很有名聲,廣為人知的篇章。它的詞句也不算最優(yōu)美的,事實上在《詩經(jīng)》內(nèi)的大部分詩句也都偏向質(zhì)樸清雅?晌乙廊贿x擇《竹竿》里的一個短句“淇水在右”來作為新摘錄本的'題目。
《竹竿》大致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名衛(wèi)國女子出嫁遠離故鄉(xiāng),她回憶起家鄉(xiāng)的河流,少女時出游的情景,但現(xiàn)在已遠離了這些回憶,只能駕車出游,以解思鄉(xiāng)之愁了。因而我覺得這首詩很動人。那衛(wèi)國女子懷念故鄉(xiāng),也是在懷念著故人,少年時玩耍嬉戲的快樂回憶啊,她悲嘆著,許是在嘆時光吧?
我發(fā)覺,世人的年華,也終像那條淇水。沿著河畔歡快地跑過去,就再無回來的路可尋了。我們的“成長”,也是如此,總會遺失什么寶物,很久很久以后才驚悟沒有好好地揮別。可是沒事的啊,請你看那“淇水在右”。故鄉(xiāng)的河流,一直在你身旁同行。
至于為什么是“淇水在右”,而不是同篇的“淇水滺滺”,這是因為我的小私心啦。我的故鄉(xiāng)在南方的城,而我是南方的人!八员睘樽,南為右。”淇水是向著南方而流的。僅管我知道淇水離南城并不近,也只是位置靠南面而已,并不是真的流到南城來,只是我的一廂情愿罷了。古代,南方是蠻荒之地,而現(xiàn)在我只愿傍故鄉(xiāng)南城而居。
淇水在右,是寄托著我無數(shù)想象和美夢,感悟和思緒的詩篇呢,所以我私自決定把它作為我的摘錄本的名字。還但愿原作者不要介意。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7
曾經(jīng)總覺得,《詩經(jīng)》之于我太晦澀、太難懂,于是總想逃避,更不要說對它有什么感覺。然而今日讀《氓》,卻陡然讓我的心靈為之一顫。我也不知是從何而來的莫名的感動,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被震撼了。
一遍又一遍地輕聲誦讀,四字一句地,朗朗上口,越發(fā)竟覺得余音繞梁。這是來自一個幽怨而悲慘的婦女的靈魂深處的哀嘆。幾千年前的她和她的刻骨銘心的愁恨,就濃縮在這幾段稀稀落落的文字里,經(jīng)不得挖掘,因為一挖就是痛徹肺腑的悲哀。
一切婚姻都是從美好的愛情開始的。而詩歌開頭所描繪的那令人心馳神往的兩情相悅,竟是為悲戚的結(jié)局埋下的伏筆。在年輕的姑娘眼里傻得有點楞的小伙子,眼里帶笑地抱著布來換絲,她就在窗前等著。一不小心四目對視,小伙子的眼里滿是最純真的熱情,而她的眼里是遮掩著的愛意,突然又覺不好意思了,含羞地笑著低下了頭。
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一轉(zhuǎn)睛一回眸之間,都四溢著無暇的純情。我的眼前似乎浮現(xiàn)出了正處花季年華的兩個主人公的形象:他如何靦腆地說,她如何婉婉地辭以秋期;他如何依依不舍地走,她如何望眼欲穿地盼。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韶華與美好,是如此令人流連,又是如此稍縱即逝!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這樣的句子似乎就出于一個含著淡淡憂傷的封建少婦。再怎樣強烈的.感情,都要被刻意地壓制。在這含蓄婉轉(zhuǎn)的話語中,在這飽含激烈的感嘆號之后,隱藏著的究竟是警示?是悲呼?還是無盡的哀怨?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愛情悲劇的真面目終于原形畢露。自從她嫁給他,清苦貧寒她任勞任怨。悠悠的淇水啊,你能為我作證么?你有眼么?我對他的控訴,你都聽到了么?淇水不言,只是依舊默默地將船帷沾濕。
后面的句子實在太殘忍了,默讀之時,心中總有隱隱的絞痛。三年的凄苦生活,她任勞任怨,“承受”就是她生命意義的全部!把约人煲,至于暴矣”,最殘忍的是郎心。日日夜夜的親密無間,最終將美好的感情慢慢消磨,留下的只有空洞、乏味和枯燥。而這一切對于任勞任怨的她,是不是太過不近人情了呢?“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我似乎又看到了那個孤單的'身影,那個只能對鏡黯然自傷的悲慘女子。
她的恨決不能用“后悔”形容得盡。她無力地質(zhì)問:淇水都有岸,洼地都有邊,為什么你,我的士郎,卻沒有行止?于此時,鏡頭又切到曾經(jīng)年少的一幕幕。當初的怎樣的海誓山盟,到頭來竟全部在歲月的消磨中無影無蹤。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面對這樣的愛情,面對這樣的婚姻,手無縛雞之力的她能說些什么呢,又能反抗些什么呢?從來不會有,也永遠沒有。等待著她的只有無盡的承受、承受、再承受。
這就是封建制度下的婚姻。在我看來,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愛情悲劇。
【閱讀《詩經(jīng)》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的閱讀心得體會范文04-06
詩經(jīng)讀后心得體會12-15
經(jīng)典詩經(jīng)語錄12-09
閱讀心得體會02-04
經(jīng)典閱讀心得體會03-02
經(jīng)典閱讀的心得體會05-01
閱讀心得體會01-13
閱讀的心得體會12-09
親子閱讀心得體會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