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心得體會【必備15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的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1
在這學期,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由亞米契斯寫的,讓我知道了很多關于教育的故事,愛和愛。
“愛的教育”描述了一群精力充沛、積極進取的青少年。有些是貧窮的,有些是殘疾的,有些是沉浸在幸福之中。從出生到性格,他們都有共同之處——對祖國意大利的熱愛。真誠地愛親朋好友。我們不可能忽視老師每個月給小組朗讀的“心理演講”。這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得到了啟迪,也使讀者產(chǎn)生了強烈的情感。在我們的教育面前,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它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閱讀愛的教育,我進入了Enrico的生活,看到了他們是如何學習、生活和被愛的。在運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情涉及到對生活的追求。夏季米安先生在《戀愛教育》翻譯中說:“時間”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情,就像沒有水的池塘。沒有水,沒有池塘,沒有愛的教育。“在愛的教育中,它不止于此!蔽蚁,“什么是愛?”“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蓖瑢W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對孩子的一絲不茍,家長,甚至是人們都曾經(jīng)微笑著通過amway ko選擇一本合適的教科書,我知道什么樣的愛是讓學生們感到溫暖,學生們當他們所愛的人。當他說:“我在世界上沒有別的家庭,但是你,我沒有可愛的人!”你是我的兒子,我愛你,請快樂!我不想懲罰你,請告訴我你的誠意!請在你們班做一個家庭,給我安慰和榮譽!所有的學生都被這些話說服了。雖然我對這位先生不太誠實,但我不知道我是否看到所有的學生都是同樣的眼睛。兩個學生同時犯錯誤,有時我憑直覺判斷,然后毫不留情地批評我心中的壞人。但我不知道,受害的學生都哭了。也許在他們眼里,我不再是一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就不會怪你!
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信念,是一種追求,是不能用準確的詞語來描述愛的定義,但我知道,誰有愛,愛的心,生活必須充實,沒有漢。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應該是對我靈魂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是一絲不茍的,是真實的.感情。當我們自然地給予學生愛的時候。學生不僅要把我們當成老師,還要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情感,所有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感情不能代替教育,當然,但是教育必須是感性的。
簡而言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創(chuàng)傷的良藥,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被愛的人知道愛,愛給人力量,給人溫暖,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有愛,許多問題可能在愛的溫暖的水中溶解。我想傳達給我的是一位溫柔而溫和的老師,他對我們的學生很嚴格,熱愛語言。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2
這幾年來,我利用業(yè)余時間,拜讀了不少教育教學專著,如《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窗邊的小豆豆》等。而要提起令我感受最深,值得向大家推薦一讀的,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是兩年前和當時所帶班級的全體孩子一起共讀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從作者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處處洋溢著愛,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讀者。我們教師讀書學習,無非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尋求更好的教育教學的好方法。然而我們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苦口婆心的跟孩子們講道理,做思想工作,用盡各種辦法,有時效果卻并不見得理想。這樣的時候,不放跟孩子們一起靜下心來,共讀這本《愛的教育》,將平時有聲的教育融入無聲的閱讀中,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至少在我和孩子們共讀此書時確實都受益匪淺。
我們班的孩子是活潑可愛的,然而他們身上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或膽小怯懦,或調(diào)皮搗蛋,或?qū)W習懶散,或驕傲自滿......這時,我?guī)е稅鄣慕逃穼⒆觽冞M行了一場無聲的閱讀教育,它猶如大旱天的一場及時雨洗滌著孩子們的心靈。從書中主人公的身上,他們明白了與人為善、助人為樂,明白了寬容、勇敢、堅持、孝順、感恩。
班上一個孩子這樣寫道:我從《愛的教育》里卡隆、可萊蒂、德羅西等主人公身上學到了很多可貴的品質(zhì)。我媽媽一直不同意我看課外書,可是有一天,我把《愛的教育》拿給媽媽看,她看了之后改變了觀點,還要我向里面的主人公好好學習。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3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巨著。我讀了這本書,獲益良多。
這本書是一名意大利的普通小學生亞歷克從自己升入四年級的第一天到第二年的7月份學年結(jié)束的日記。它主要講了亞力克身邊發(fā)生的形形色色的小故事、老師在每個月月底講的“每月一讀”故事和與父母交流的'小信件。
在這本書的閱讀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要向別人的優(yōu)點學習,努力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要尊重并維護自己的祖國: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紀念對我們做出貢獻的人: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要伸出雙手,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他們……
亞歷克雖然生活在意大利,但他在生活中所經(jīng)歷的許多事都與我們是那么的相似,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自己的經(jīng)歷與成長,是我們從中學到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使我們的心靈更加純凈。
這是一個愛的世界!愛是永遠跨越時間和國界的!希望我們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并成為一個充滿愛的人!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4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為《愛的教育》的書,書中的很多故事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其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感恩。
這個故事是恩里科的父親在給恩里科的信,上面寫道:“恩里科的老師在給學生發(fā)獎時心情不好,不耐煩。但是恩里科不理解老師的辛苦,他不知道老師的煩惱遠遠勝過了快樂。老師也有生病的時候,卻依然堅持給學生們上課,老師的付出需要尊敬。
看了這個故事后,我也深有感觸。是啊,人的一生之中,除了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父母外,我們更應該尊重、熱愛老師。因為老師是讓我們接觸更多知識的源泉,是幫助我們認識人生,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引路人,是讓我們掌握知識,快樂生活的良師益友。當我們學習成績好時,老師會為我們而開心;當我們學習成績不好時,老師會比我們更難過;為了我們的學習,即使在生病的時候,也會義無反顧的來為我們上課,為了我們的學習而堅持,為我們快樂的.成長而奉獻。
人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爸爸媽媽的付出,是為了我的快樂成長,老師的付出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我想只有自己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才是最好的回報,才是最大的感恩,我一定會努力的。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謙虛,什么是謙讓、什么是感恩等等,這些道理讓我受益無窮,它們將永遠伴隨著我的一生。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5
——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 愛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zhèn)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著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jīng)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從內(nèi)心來說,自己一直希望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希望能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
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xiàn)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自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fā)現(xiàn)天堂里的人同地獄里的人一樣都是圍著一口鍋,拿著兩米長的勺子喝著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里的人卻精神煥發(fā),滿面紅光,地獄里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地獄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著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別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別,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里像圣經(jīng)里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恒的!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于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yǎng)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并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fā)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偉大,是神。”此時此刻,我內(nèi)心閃現(xiàn)出的這一句話,不由得讓我相信老師的偉大的。
很多時候,我也常在內(nèi)心對自己說:要愛孩子,和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心與心地交流。但是一段時間以后,卻又變卦了。沒有了耐心!或許是因為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沒有吃透,也或許是自己的魅力還不夠吧;或許是自己缺少理論的指導,沒有實踐的恒心吧。如何育人,如何去與學生零距離接觸,捕捉學生的一舉一動,成為“孩子王”,是我一直思索的問題。讀了《愛的教育》后使我豁然開朗,真心地“蹲”下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就會走進學生的心靈,想他們所想,思他們所思,憂他們所憂。真誠地孩子們打成一片,怎么會看不到孩子心中的世界!古人云:“信其師,親其道。”
愛工作、愛自己的職業(yè)同樣非常重要。經(jīng)常聽老師抱怨“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學校布置的一些額外工作任務,他們都以沒有時間來推托。還有很多老師怕上公開課,究其原因之一:忙!一節(jié)公開課得準備幾個小時;原因之二:怕!精心準備幾個小時還不一定能上好,一見有人聽課心里就緊張害怕。所謂的“忙”“怕”,也許是自己的文化底蘊不足,對自己的工作還不是那么熱愛。蘇霍姆林斯基提到的那位有30年教年的歷史老師課上得那樣精彩,以致視導員都聽得入迷忘了記錄。當別的老師問他花多長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時,他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蔽覀兊睦蠋熌苡媒K身的時間來準備一節(jié)課嗎?能用15分鐘的現(xiàn)場時間準備出一節(jié)好課嗎?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jù)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么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如果剛畢業(yè)時這桶水還是滿的,假如不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忘記一些,這桶水就會漏掉一些,當時間過去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時,我們的知識也許只限于教科書那些了,比學生多不了多少,這樣怎么能上好課?怎么能不怕上課?如果我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的補充知識,那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增添一些,一桶水也許會變成一缸水,一河水,量變可以引起質(zhì)變!澳俏覀兩险n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了!边會怕上課嗎?還會嫌時間不夠用嗎?“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xiàn)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愛上“數(shù)學”。
“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quán)威,敬畏生命。 “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xiàn)錯誤,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熬次窓(quán)威”就是對那些有德之人,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為優(yōu)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熬次飞边@使我聯(lián)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并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游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贊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里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里擊起快樂的回響。
古人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存在著許多美好,也有許多的缺憾,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賞它。 “欣賞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來自于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為理解了生活而升騰起的對生活的摯愛”。雖說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是一份崇高的職業(yè),可經(jīng)歷中仍難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悅的回憶,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陣陣苦痛,但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們足夠熱愛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點感動,哪怕這感動并不是美好的。可以這么說:有著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賞缺憾的人生,才是美麗的人生。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6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根據(jù)他兒子的日記改編而成,它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一個名叫恩里科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以愛貫穿整篇小說,在樸實的字里行間,都把“愛”表現(xiàn)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書中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我們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啟迪,受到感動,引人深思。
作為一名父母的子女、兒子的母親、學生的老師三重角色的我,對書中父母形象的塑造,親子之愛的描述感受頗深,書中溫情的父母形象貫穿《愛的教育》始終:父親經(jīng)常到學校里去看“我”,領“我”參觀夜校和聾啞學校,在“我”生病時面色蒼白地守在床前,叫“我”在休假日招待朋友或去訪問他們,帶“我”去拜訪他一年級的先生克洛賽諦,還有這樣一位母親,她的丈夫去了國外,至今未歸,家里貧窮的她只能靠賣菜來養(yǎng)活兒子,起早貪黑的工作,但是她很滿足。我想,母愛雖是不顧一切的付出,但是她換來的卻是永恒的愛,即使面臨災難,她也會用她的愛和血肉筑起堡壘來保護兒女,沒有原因,這就是愛的本能:無私﹑偉大﹑永恒。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一種存在,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是學校、社會無法替代的。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請記住,我們所有的人不一定都會成為工程師、醫(yī)生、科學家和藝術家,但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父親或母親!蹦窃鯓幼鲆粋好父母或者說是好的教育工作者呢?
讀了《愛的教育》一書后,我認為從書中親子之愛的形象對當代教育有如下啟示:
一、要言傳身教
無論你身為何種角色,父母或是教師,真正的愛是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去喚醒一棵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真實行動來慢慢影響他,讓他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家長只重言教,輕視身教,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當了反面教材。在文中,博蒂尼一次次用自己的行動感染著恩里科,如《我父親的老師》章節(jié)中,父親用自己的行動為我樹立了尊敬先生的好榜樣。在父親教育中,身教更重于言教。
又比如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要求孩子好好讀書的,你讓孩子讀書,你閱讀了嗎?你讓孩子優(yōu)秀,你優(yōu)秀了嗎?現(xiàn)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專門編排了“親子閱讀”的內(nèi)容,我想目的也在此吧?真正的愛是一種精神的傳遞,讓他看到自己如何去愛別人和如何擁有愛,掌握讓自己幸福的本領,在將來可以更成功的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和愛。
二、要正確引導
要正確引導孩子,首先引導者要有正確的三觀,要有廣闊的胸懷,愿意傾聽孩子的心聲,感受孩子的需求,鼓勵孩子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問題,從生活的點滴中教育,輕言細語耐心說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愛。記得兒子小學四年級時跟自己的班主任在班上爭辯,事后從同學口中聽到此事后心中特別生氣和難受,作為孩子的母親同時又是教師的自己既傷心又生氣,傷心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在哪兒?生氣此事是自己孩子所為。當時真想把孩子拉來暴打一頓,礙于周圍都有同事和家長,按耐住自己的情緒,問孩子為什么這樣。從孩子的.表述中知道了事情的緣由:學校要開運動會,有班級比賽,其它班級都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熱火朝天的練習,而自己班級的代理班主任沒有任何動靜,擔心自己班級在比賽中落后,就當著同學質(zhì)問班主任,代理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覺得太沒面子,兩人就爭執(zhí)起來……,了解了此事后,自己內(nèi)心的火氣慢慢消失,但對于孩子的行為還是要正確引導。我首先表揚了孩子的集體榮譽感,然后跟孩子講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讓孩子深刻體會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母),要學會并懂得尊重,并帶領孩子找到代理班主任(也是我的同事)親自跟老師道歉。此事時隔多年,對孩子、對自己、對當時孩子的代理班主任都有很大的觸動。特別讀了這本《愛的教育》后又勾起自己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回憶,我想這也是愛的一種體現(xiàn)吧!
三、要嚴慈相濟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大多是以嚴父和慈母的形象出現(xiàn)于公眾面前,以至于這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親形象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
書中父親在知曉“我的學習成績退步有時候,讓我多向德羅西他們學習,從來不曾為我成績不好而打罵、責罰過!胺謹(shù),不能反映孩子的全部;分數(shù)也并不代表知識,更不是衡量子女學習好壞的標準。不看重分數(shù),并不代表博蒂尼不看重知識,恰恰相反,他鼓勵恩里科多讀課外書;〞r間和精力陪伴在孩子身邊,無疑是表達愛的方式。一個稱職的父母應該在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關懷,尊重和理解孩子,愛并不溺愛,嚴并不拷打,只有嚴慈相濟,方能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當然,《愛的教育》是一個世紀之前的兒童文學作品,書中部分內(nèi)容難免帶有一定的時代烙印,現(xiàn)在已沒有人再把這本書當成是教育的范本,但是書中所閃耀的“大道無形,大愛無聲”的光輝形象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仍舊存在著很好的指導意義。最后,我想用大家比較熟悉的一首歌“讓世界充滿愛”結(jié)束我的感悟!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7
懷著激動好奇的心情,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這部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主人公安利柯在小學生活的小說,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久久難以平靜;安利柯離開了以前老師,接受新老師、新同學的那種陌生,面對那各種各樣的同學,見到那舍己救人的場面,認識了一個愿饒恕人的卡隆·羅納的勇敢、善良、寬厚,父親教安利柯做人道理。
在文章中我了解一個離開了往日的朋友是一件難過的事,當隨著時光的改變,我們總要依依不舍地惜別往日的朋友,淚光總奪眶而下,但我們總要學會面對接受未來,接受明天,在這個明天的天空下安利柯認識了各式各樣不同性格的、不同家景、不同身份的朋友,還有一個總得第一名的代洛西,但是不管他們是多么不同的人,但是能夠相聚在一起,總是有緣,我們要像家利柯一樣要學會去接受與珍惜喜歡他們。直到一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洛貝諦不惜犧牲自己的雙腳,去救一個與自己素昧平生的小男孩,洛貝諦的這種精神真的很可貴,我是由終佩服與敬佩,小小的年紀竟有這樣的動力與實紀真的很感人,他雖然失去了不只是一個生命還是一個家庭啊!如果是我的話,說實話我也只不過是空口說說罷了,卻始終沒有這個勇氣去做阿!洛貝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英雄……
安利柯的新集體中有不少自以為很了不起的人,常常欺騙侮一些家世不太好,比較貧困的學生,當面羞悔、打他、取笑他、可是一些心地善良的人都學會了饒恕他們,這些公子哥仗著家世比別人好一點就欺侮弱小的人,面對這些人,其實,饒恕是一種美德,俗話說得好嘛。
父親教我該怎么樣做人,安利柯都老記在心中,父親教我要做一個有愛心、有同情心的人。如果我們具備不了這兩點,可能這個我們就稱他為冷血的人,就會是討厭他、厭惡他,現(xiàn)在這個社會需要的是這種人,有愛心才受大家的.歡迎嘛,我們才能讓這個社會變得有溫暖。
《愛的教育》這部小說很貼切我們的實紀,所以變得很容易就懂,但是懂了并不能完全,我們學會實紀運用啊!它讓我看到現(xiàn)在我們的許多毛病和缺點,如不愛守紀律、愛慕虛榮、有妒嫉心,有的還欺負弱小的同學,但我們更多的還有許多的閃光的美德。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要更加地極力頌揚啊!還有我們還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父母、師長、朋友真摯的愛。因為他們都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請珍視你眼前所有幸福的時刻吧!因為他去了再也不復返還了!
我喜歡《愛的教育》這部小說,他很實際地展示我們現(xiàn)代孩子的優(yōu)點、缺點,而我們應該將優(yōu)點保存,而缺點,我們要改善彌補一切的缺點吧!相信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并不差,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更棒,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8
讀了這本書這書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我是一個12歲女兒的母親,執(zhí)過十八年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母為師的態(tài)度,讀了這書好像丑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書中敘述的人與人的感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覺就感激了流淚。
快活的先生、勇敢的洛佩諦、少年愛國者、有禮貌的紳士、勇于承擔過失的卡洛斐、少年筆耕敘利亞、不怕犧牲的鼓手、善良的西西洛、用自己身軀保護祖母的費魯喬、救助朋友的少年、急人所急的洛辟諾伍長、只身尋母的瑪爾可、先人后己的馬利阿……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生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這部作品語言樸實、自然,但飽含了作家對在社會中下層鄧辛度日的大眾的深沉的關愛,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枕贊頌。一位詩人這樣寫道:愛心似春風,融化一切堅冰。是的,愛是亙古不變的人性主題,一個沒有愛心,自私至上的社會是一個黑暗冰冷的社會。呼喚愛心,呼喚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是我們共同的心聲。愛心和奉獻是不尋常的東西,付出的人收獲的比得到的還要多。
同樣,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對學生來說,愛可能是老師一句親切的話語,可能是一次溫柔的撫摸,可能是一個鼓勵的笑容,更可能是一個理解的眼神……給學生一些關愛,他們會還你一個奇跡!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它的力量是無窮的。老師的愛可以給學生撐起一片明亮的天空。
記得我曾教過一名叫藍嵐的學生,剛接班時該生學習習慣差,動作慢,再加上父母忙于工作,無人管教。她很貪玩,經(jīng)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沒過幾天,她就會積起一大堆作業(yè)沒有完成。同學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懶懶”。有一次我進教室找她要作業(yè),聽到他她大聲給同學們講笑話,大家都笑成一團。于是我趁機也給她起了個綽號“喜洋洋”,當著她的面對同學們說:“沒想到藍嵐這么會講笑話,這么愛笑,如果我們大家多去督促她,指導她完成作業(yè),相信她完成作業(yè)后會是更加的喜氣洋洋,大家能聽到更多的笑話!边@令她感到很意外,馬上坐下刷刷刷地做作業(yè)。這以后,大家都熱情地幫助她,我也時時提醒她,她的`情況也有所好轉(zhuǎn)了。
看到她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我把小組長的任務交給了她,更是讓她喜氣洋洋,信心百倍。我認為,這種委以任務的方法也不失為轉(zhuǎn)化后進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熱情,去爭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最后,藍嵐以良好的成績升入了初中。畢業(yè)后,每到教師節(jié),藍嵐就會叫上一大幫學生來學?次摇慨斈菚r,我的心里充滿了欣慰。
愛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愛是人類最美的共性。不管是什么樣的孩子,愛是最好的教育。讓我們以愛為原動力,用愛心去鋪設一條通往學生心靈的路吧!讓學生在愛的天空下快樂成長。
……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9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的小說家。他既寫詩,又寫小說,但使他聞名世界的卻是這本文學作品《愛的教育》。
這本書寫的是小主人公安利科升入四年級,在這里他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新朋友:有高尚正直、樂于助人的卡。徽嬲\熱情的可萊諦;刻苦頑強,用孝心來感化父親,最終改變了原來兇殘的父親;品學兼優(yōu)、性格開朗的`代洛西;萬遭不幸的耐利;虛榮而愛炫耀的華悌尼;壞孩子勿蘭諦……
書中以小主人公安利柯充滿愛心的視角講述了發(fā)生在身邊的一個個小故事。同時也闡明了一個道理: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孩子進行情感與心靈的熏陶,培養(yǎng)孩子的一顆愛心,讓他變得開朗、光明起來。
讀了這本書后,我深受愛的啟發(fā)。如卡隆因為媽媽去世而每天沉浸在痛苦之中。他來到學校里,他的同學也陪著卡隆一起傷心、難過來表達他們對卡隆的關愛。老師則像母親一樣給予卡隆更多的憐愛,教育著卡隆。不能灰心,要鼓起勇氣,雖然失去了母親,失去了偉大的母愛,但還有學校里的學生和老師同樣一直在關愛著卡隆。要堅強起來!我也想告訴卡隆:在這個世界上,母親是最親愛的人,沒有什么可以代替一位慈愛的母親。無論是悲傷還是快樂,你永遠也不要忘記你的母親。但是你要以一種崇高的方式去愛她、懷念她,不要辜負了你母親的一片心意。
卡隆的好朋友耐利因為他家境貧寒所以經(jīng)常被別人瞧不起、欺負。但耐利從來不告訴媽媽,怕她傷心難過。他被別人欺負后總是把頭靠在椅子上默默流淚?∮⒂抡, 對那些總是欺負耐利的人說:“誰要是再欺負他,小心我一拳揍得他轉(zhuǎn)三圈!”勿蘭諦不相信,結(jié)果真的挨了卡隆的拳頭?ε笥涯欠N正義的愛不得不使人敬佩。
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世間有五彩繽紛的愛。只要人人有愛那世間每一個角落都會溫暖、光明!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10
這本書是意大利人:德.亞米契斯寫的,本書講的是教師要把體育課從室內(nèi)移到室外,讓學生做器材運動。因為書中的主人公由于身體不舒服,所以不能參加體育運動,所以他的母親就去學校申請不讓他上體育課進行體育活動。但是主人公克服困難,并在朋友和同學的支持和幫助下去操場上完體育課的故事。
讀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就算遇到了困難也不要退縮。更要努力加油、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然后就是你的朋友還是身邊的人遇到困難或者是有什么難言之隱,你都一定要支持他,關鍵的時候要站在他身邊去幫助他。
其實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也有,對于我來說參加工作半年了,體育課也上了半年了,碰到的.學生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開朗,而有的學生就相對內(nèi)向,個別的還很少和其他同學一起玩,作為老師的我都看在了眼里,我覺得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他們現(xiàn)在還小,心理還很單純,我應該更多的去鼓勵,讓他們知道體育能帶來快樂,也讓其他同學去和他玩。我覺得不管是什么學科的課,都應該是有愛,學生是課的主體,讓學生喜歡上課才能是一節(jié)好的課,愛的教育才能更好。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11
今年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愛的教育》,我捧起書,愛不釋手,急忙翻看起來,沉浸在了書的海洋里。這本書字里行間都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和朋友的真摯的愛,帶領我走進了一個充滿愛的世界。這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亞米契斯的作品。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抄寫員》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主人公敘利奧長達四個月默默忍受父親的.誤解責怪,偷偷幫父親抄寫簽條的事,我從敘利奧身上體會到了他關心體貼父母,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的美德,寧愿被父親誤解,依然堅持著,表現(xiàn)了他對父親,對家人深沉的愛。
以前,在沒有讀這本書時,我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但讀了這本書后,我變了,變得體貼父母了,變得能主動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了,因為我懂了什么是愛。讀了《愛的教育》后,我感受到了友愛,寬容和平等。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是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的話。讓我們在書的百花園里,采集最豐碩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來滋養(yǎng)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吧!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12
愛,這個熟悉的字眼深深刻刻映在了我和每個人的心里,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愛,一份純潔的愛,一份真誠的愛,一份無私的愛,一份博大的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愛。
以前,買了這本書總是翻了翻幾頁就不看了,放在書架上的這本《愛的教育》一直沒有被整體翻閱過。直到暑假的一天,我走進書房,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那本“孤獨的”《愛的教育》,“以前我總是沒有好好看,現(xiàn)在是暑假,就放懷的看吧!”我心里想著。我輕輕地吹了口氣,抹了抹書上的灰塵,坐在了椅子上。靜靜地看著這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書原本是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的兒子在小時候?qū)懙囊黄沼,是由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886年改編成的一部兒童小說,原名命名為:《一名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直到后來才改編成的這本《愛的教育》。
有人問:“愛像什么?”我認為:愛,就像空氣。它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它一直陪伴著我們。譬如:從小看著我們長大的母親;做錯事時提醒我們的老師;摔倒了扶起我們的朋友;愛和你開玩笑的哥哥姐姐……很多,很多……或許有時候,你和他們會鬧變扭;蛟S有時候,你會和他們吵吵小架。到現(xiàn)在,反過來想想,他們一直在細心照顧你,一直在默默關心你。
做作業(yè)時,怕你餓,給你送來面包;出去玩時,怕你摔跤,對你千叮嚀萬囑咐;獨自出門,怕你遇難,讓你早點回家……怕你餓,怕你渴,怕你出事,怕你闖禍,怕你生病,怕你生氣,怕你難過,怕你會搗亂……無數(shù)個“怕”,說出了對你的愛。
還記得那次地震嗎?或許你還記得那個保護孩子的媽媽吧!對!那次事發(fā),他們從廢墟中找到了那位偉大的媽媽,她腰弓起,雙膝跪倒,原來她護著一位孩子,孩子的衣服上藏著一部手機,上面寫著:親愛的寶貝,如果你還活著,請你記住,我愛你!這是一位偉大的媽媽,她那巨大的母愛,抗拒了一切!
我說不出愛到底像什么,但是,我永遠都知道,愛是無限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本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令我感動,令我流淚。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13
我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jīng)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xiāng)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稅鄣慕逃吩谠V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生命。就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lián)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絡。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于,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I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xiàn)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fā)現(xiàn):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于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fā)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傊,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里溶解。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啟示。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14
文章中母親那“愛”的教育也讓我感受頗深。一次,她的兒子閑在家里,所以她就領著兒子到畸形兒學校去,卻讓她的兒子留在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后對這兒子說:“我之所以不讓你進去,像你這樣體質(zhì)健康的小孩進去給那些不幸的殘疾兒看見,他們是多么悲哀,有可能他們還會自暴自棄。是的,對于那些殘疾兒來說他們的心里都有一塊陰影,此刻好心人的幫忙早已把陰影拋在腦后了。如果在讓他們看見那些比他們自己健康而又更快樂的孩子,就等于重新再揭他們的傷疤。所以這位母親教育兒子要為別人著想,要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了困難都要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幫忙他們。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日記,但是卻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zhì)的`人物們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愛心去幫忙需要幫忙的人。幫忙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找到回家的路。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溫暖,讓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人不再孤單,讓這世界到處都充滿歡聲和笑語。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的所有人。對于父母的嘮叨,我就應好好的理會;對于老師對我的要求,我就應去實踐;對于同學對我的意見,我就應去采納。因為我明白這都是對我的”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15
最近幾天讀了意大利著名兒童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有幾點讓我非常感動。
首先讓我感動的是恩利科(文中主人翁)有一個非常友愛的家庭,他的父母都非常關心他,經(jīng)常寫信告訴他做人、做事的道理。這讓我想起我的父母,我的父母都十分喜歡我,爸爸對我的學習、生活、愛好等都牽掛在心,每次從外地回來都給我買書,買我喜歡吃的'食品,我有什么困難都和老爸說,我們一起共同解決。媽媽對我的關心也是無微不至,她對我的要求非常嚴格,都說“嚴師出高徒”,這一點我是感受深刻哦!
其次讓我感動的是恩利科非常愛他的同學、老師。我也非常喜歡我的老師和同學們,我的語文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她風趣幽默;數(shù)學老師有著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她嚴肅認真。我的同學們也和文中恩利科的同學們一樣,有的樂于助人,有的品學兼優(yōu),有的進步明顯,有的調(diào)皮搗蛋。我十分珍惜和他們的友誼,有的還是我的好兄弟呢!
最讓我感動的是恩利科對祖國的熱愛。這讓我想起前不久國慶節(jié)那天,我在家里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場景,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刻,我感到無比自豪!看到我居住的合肥市最近的變化:一條條馬路筆直寬敞;一座座高架橋凌空架起;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公園競相爭艷!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都勾起我對知識的渴望;逍遙津、天鵝湖、濕地森林公園,都留下我歡樂的笑聲;世紀金源大飯店、希爾頓國際酒店、娃哈哈大酒店、金尊國際酒店、必勝客都讓我想起美味!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著這個城市,愛著我的祖國!
正當我完成這篇作文時,收音機傳來美妙的歌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02-16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03-28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06-19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12-22
《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03-24
關于愛的教育心得體會02-09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合集]07-27
愛的教育心得體會范文06-07
閱讀愛的教育心得體會03-07
讀《愛的教育》心得體會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