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作文寫作方法
作文(composition)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
01如何寫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
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
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
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
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
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華。
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jié)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02一篇好作文,要么有一個吸引人的主題,要么文情并茂。
或者兼而有之。
兼而有之的作文通常被稱為極品作文,可以叫做寫作或創(chuàng)作。
作為學生,我想,能夠達到好作文的水平已經(jīng)屬于不容易了。
下面就結合一些文章或詩歌簡單談談寫作文問題。
我很欣賞《意林》或《讀者》中的一些文章,說通俗一點,叫做極品作文。
為什么欣賞它?因為它確實屬于既能打動人、有給人以深刻思考的一類。
比如,有一篇寫課堂上老師的尷尬的文章,故事很通俗,說是一天上課時老師點名,遇到一個不認識的學生名字,就用他教了幾十年學的經(jīng)驗應付——把他隔過去,待點完名后,公開向學生詢問:剛才點名時漏掉了誰?你可以設想,如果那個同學立即站了出來說,把我的名字點掉了,這就落了俗套,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
但是作者沒有這樣寫。
老師的詢問,下面鴉雀無聲。
如何收場?老師自然是教了幾十年的人,他隨機應變說,既然都點過了,也可能有的同學礙于情面不肯當眾說,這樣吧,下課到我辦公室單獨報到一下也行。
這篇文章如果再寫這位被漏掉的同學到辦公室后說了自己的名字,還是沒有什么意思。
作者寫的之所以出人意料,原因就是這位同學下課后去到辦公室找老師,只說了幾句話就走了。
他說:“老師,我從上小學一年級到現(xiàn)在上初二,每年都會遇到同樣事情。
你說老師,我的名字確實是生僻,當老師的為什么不肯直接向我詢問呢?難道老師都是這樣礙于情面嗎?”文章就此戛然而止。
同樣是大家都聽到的故事,同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作者這樣一寫卻反映了一個新鮮的主題,就是老師應該和學生教學相長,不應該以虛榮掩蓋自己知識上的缺陷。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這樣,有一個好的主題,作文就成功了一大半。
03考場寫作時一定要寫好開頭段,緊緊抓住讀者的目光,讓讀者不由自主的隨著你的思路走。
總的來說開頭方法多種多樣,有一條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簡潔明了迅速入題。
請看近年各地中考滿分文的開頭技巧:
技巧一:設計懸念,吸引讀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里,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
護士只有到吃藥是、打針的時候才會進來,而且很少和我說話。
我已經(jīng)習慣了,我不會有太多的報怨,因為我知道我快死了。
我凝視著窗外,告訴自己要坦然面對死亡。
(陜西省中考滿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點撥:這篇文章的開頭設計了一個懸念:“我”快要死了。
于是讀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會想,他怎么會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來會怎樣?這一連串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帶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這種開頭方法,抓住了人們閱讀時的好奇心理,精心設計吸引讀者閱讀,效果很好。
技巧二:開門見山,亮明觀點
朋友,當你看見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條條溪河惡臭難聞,一股股有害氣體毒害人體時,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時卻是氣憤得想大聲呼叫:“請關注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選自廣東省中考滿分文《我關注人類生存環(huán)境》)
技巧點撥:考場議論文的寫作一定要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
寫作時開門見山,擺明態(tài)度,不失為一種普通但又實用的方法。
這篇文章的開頭采用設問的方式,一問一答,簡潔有力,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為下文展開打下了基礎。
痛苦的時候,你會回家,用眼淚盡情發(fā)泄;心煩的時候,你會回家,讓家的溫暖驅散心中的烏云;家——融進去的是悲傷,化解出來的是快樂;家——接納的是難過,釋放的是開心。
家真好!(選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點撥:記敘文也能開門見山。
你看,這篇文章運用排比的形式將自己對“家”的感受毫無遮掩的表達出來,為全文定下了基調。
技巧三:聯(lián)想回憶,巧妙敘述
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的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xiāng)的列車……
小小年紀,孤身一人在異鄉(xiāng)奮斗的你,一切還好嗎?(選自河南中考滿分作文《當我面對“溶溶月色”的時候》)
技巧點撥:中考中,常有追憶式文題出現(xiàn),需要考生追憶過去發(fā)生的某一件事。
此時不妨聯(lián)想回憶,引發(fā)思緒。
這篇文章的開頭就導用了這一方法。
文中先寫月色,由溶溶月色引發(fā)了“我”的聯(lián)想,使我回憶起同樣在這樣一個夜晚發(fā)生的故事。
這種開頭,洋溢著一種濃郁的情感氛圍,利于抒發(fā)情感。
“;丶铱纯,回家看看……”歌聲在房間的上空回旋著。
東子拿著父親的信,淚水溢滿了臉頰。
三年了,東子離開家整整三年了,三年來父親的一封封信已將東子心中的仇恨化為烏有。
東子掩卷而思,思緒又回到了三年前。
(選自甘肅省中考滿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點撥:這篇文章從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發(fā)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緒回到從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氣氛
“你這書記趁早別當了,半點用也沒有!”從學校風塵仆仆趕來的我,離家門還有百來米遠,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火藥味,聽到了媽媽對爸爸的呵斥聲,一種“黑云壓城”的感覺猛烈襲上我的心頭。
媽媽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預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
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撐船,每次都是任憑媽媽一陣暴風驟雨過后,才用幾句綿里藏針的話收拾殘局。
今天不知又為了什么。
(選自湖北仙桃中考滿分文《“民主墻”的風波》)
技巧點撥:記敘文的寫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開故事情節(jié)才能吸引人。
這篇文章在一開頭就抖出一個矛盾沖突。
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讀者的心,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今年夏天太熱了,干脆明天去買空調!”媽媽邊吃飯邊說道。
“買空調,買空調,你只知道享受!應該節(jié)約點錢供孩子以后上大學,簡直不會打算。
”奶奶嘮叨著,臉上沒有了笑容。
“你這老人,應該享受享受,今年70歲了,還能活多久嘛?”媽媽隨口答道。
我心里納悶著:他們有時說話不投機,但很少鬧矛盾,今天的氣氛很緊張,人們常說婆媳間沒的血緣關系,所以很難相處好。
(選自重慶市中考滿分文《責任》)
技巧點撥:故事有矛盾才會有吸引力,在產(chǎn)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讀性會大大加強。
這篇文章一開頭就將婆媳之間的矛盾展示出來,為故事的進一步展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技巧五:巧用修辭,展示文采
愛心是冬日里的一縷陽光,驅散了凜冽的寒霜;愛心是久旱后的一場甘霖,滋潤了龜裂的心田;愛心是汪洋中的一個航標,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選自湖北荊州中考滿分文《把愛心帶給他人》)
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法忘記那滋養(yǎng)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假如……無論我是什么,無論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記周圍的一切,甚至可以拋棄自己,但有一樣東西是不可泯滅的——那就是回報。
(選自貴陽市中考滿分文《詮釋回報》)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的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華,我摘一束最燦爛的;對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選自江西中考滿分文《待人和善》)
常聽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那時,我就在想,橋究竟是什么呢?難道只是村西頭的那兩塊老槐樹疊加起來的、我們上學必須經(jīng)過的“橋”嗎?(選自山西省中考滿分文《美麗的橋》)
技巧點撥:修辭是語言運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巧妙而又貼切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常能使語言增添許多風采。
在考場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練運用修辭手法扮靚語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上面幾例中,第一例運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運用似物、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疊詞手法生動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抒發(fā)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語言亮麗多彩,讀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則采用設問方式,先設下疑問,再展開故事,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易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開頭如此不凡,自然會給閱卷老師一個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描寫環(huán)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墻上,“嚓、嚓”地響,教室內,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選自湖北仙桃中考滿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墻》)
紫紅色的云霞充滿著整片天空,其中還有一輪血似的夕陽,如此暖意的畫面顯現(xiàn)出“最美不過夕陽紅”的溫馨與從容之感,暖得讓人沉醉,暖得讓人迷戀。
(選自湖北荊州中考滿分文《把黎明的美麗帶給曾失落的我》)
晚風吹過河面上最后一波漣漪,夕陽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暉,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歸雁。
我們默默地站著,目光游離在那若即若離的記憶之門上。
當許許多多都已凋盡,我們起碼還可以對自己說:“別傷心,我已體驗過那種感覺,雖然只是曾經(jīng)擁有。
”(選自安徽省中考滿分文《曾經(jīng)擁有》)
技巧點撥: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記敘文、散文的寫作中,環(huán)境描寫是不可少的。
環(huán)境描寫可以渲染氣氛,可以襯托人物、可以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如果在文章的開頭先進行一段簡潔的環(huán)境描寫,既可以為文章提供一個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種特殊的氛圍。
上面三段開頭,第一段定寫一場急雨的降臨,為的是為教室內的考試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種緊張的氣氛。
第三段則寫夕陽西下的情景,主要是為下文寫自己的人生感悟打基礎,是一個情思的觸發(fā)點。
第三段通過“晚風”“夕陽”“秋霜”的描寫襯托出此時人物的心情。
三段文字寫法簡單但很實用,效果也好,能極大地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技巧七:廣泛引用,突出主題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
(選自甘肅省中考滿分文《歌聲與微笑》)
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是的,擁有自信,不斷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選自河南省中考滿分文《擁有自信方能成功》)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
”
每當我吟誦這句詩,心中便有說不出的陶醉。
心也朦朧,眼也朦朧,眼前真?zhèn)展現(xiàn)了同一幅畫來。
(選自吉林省中考滿分文《陶醉》)、
技巧點撥:引用法是一種很常見的文章開頭法,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若是議論文則常名人名言以增強論證效果,突出主題,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記敘文、散文則可以引用歌詞、詩句、以引發(fā)下文,便于敘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
此外,還可引用古語、俗諺、對聯(lián)等等。
04 古人在談到結尾時常以“豹尾”為標準,是指結尾時筆法要簡結、明快、干凈利落,猶如豹尾勁掃,響亮有力,給讀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請看近中考滿分文的結尾技巧。
技巧一:首尾呼應,凸顯主旨
(首)都說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都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選自湖荊州中考滿分文《把夢想帶給花季》)
技巧點撥:首尾呼應是考場作文中最實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況是作者先在開頭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結尾時再次強調,照應開頭,從而使文章的中心鮮明突出。
你看,在上例中,小作者運用首尾呼應的方式,以優(yōu)美的詩一般的語言凸顯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首)有一種光華,籠罩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有一種火苗,躍動在民族靈魂的奧林匹克山上;有一種烈焰,溫暖了綿遠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們不能因為屢受傷害就失去與丑惡斗爭的信心,因為我們需要守衛(wèi)我們的精神火種——友善!(選自河南中考滿分文《守衛(wèi)精神的火種》)
技巧點撥:這是一篇考場議論文的開頭與結尾,與上例相比,此例為簡潔明快,開頭提出論點,迅速入題,結尾再次反復,呼應開頭,加強了論證的力度。
技巧二:言為心聲,呼喚號召
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吧,把愛心帶給他人,帶給那些失學兒童,帶給那些孤寡老人……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當你把愛心獻給他人時,你也獲得了莫大的幸福。
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選自湖北荊州中考滿分文《把愛心帶給他人》)
二十一世紀,我們是祖國的春天,我們不是我們的父母,熱情奔放是我們的性格,我們不需要守那些規(guī)矩,打破陳規(guī),讓我們腦中的那團熱情火燃燒得更猛烈,把我們的笑聲、愛心串在一起,讓全世界籠罩在愛之中。
要笑就笑個痛痛快,要哭就哭個歇斯底里,不要壓抑自己,不要讓那陳舊的觀念束縛著,不要隨便改變自己,請記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給我一點陽光就這么燦爛。
”(選自福建省中考滿分文《給一點陽光就這么燦爛》)
技巧點撥:考場作文講究情感真摯,要寫出自己對真善美的呼喚,對假丑惡的鞭撻。
這種情感不僅局限于自己,還可以在文章結尾發(fā)出真摯的呼喚,號召大家一起去追尋真善美,一起去鞭撻假丑惡。
上面小作者真情呼喚,言為心聲,表現(xiàn)了自己美好未來的向往之情。
第二段小作者言詞急切,個性十足,表情達意毫無遮掩,向所有的同齡人發(fā)出了真情的呼喚,有力的突出了主題,給讀者以強烈的心靈震憾。
技巧三:巧妙發(fā)問,引入深思
自然的色、自然的香、自然的味、自然的美,這一切都源于自然。
自然是偉大的。
是神奇的。
它與生活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緊。
品味自然,不就同品味生活了嗎?
技巧點撥: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要具有哲理啟發(fā)性。
如同欣賞一支優(yōu)美的樂曲,曲雖終但余音繚繞,給人留下無窮的韻昧。
你看,在上面一段文字中,作者在結尾巧妙發(fā)問,引發(fā)讀者思考,將文章的意蘊加以深化。
體現(xiàn)出作者思考的深刻性與獨特性。
不同的話有不同的影響,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視野,不同的哈哈鏡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會有不同的行動,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樣子,不同的評價造就孩子不同的命運。
何必要讓自己狹小的視角不公地評價一個人、傷害一個人,何必要熄滅風中的燭光,何必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無個性的模型?(選自湖北省中考滿分文《哈哈鏡中的我》)
技巧點撥:這段結尾針對老師的評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說明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老師不必磨滅學生個性,最后再以問句結束,啟示人們進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內涵。
技巧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15年來,生活讓我懂得了放棄!為了我的理想,為了更多的人可以讀書,我必須放棄!(選自廣州中考滿分文《從天空想到的》)
想到這里,我又記起了一位名人說過的一句話:“身邊的書多著呢,只要發(fā)覺,肯定會學到很多……”(選自陜西中考滿分文《閱讀身邊的人》)
明日歌中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明天。
(選自四川內江中考滿分文《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佐拉說:“人生——只有兩分半種的時間,一分種微笑、一分種嘆息、半分種的愛……”在我看來,在我陶醉于欣賞母親的梳妝中,那一分鐘的微笑不是勉強,那一分鐘的嘆息之后不再是嘆息,而是愛的傳遞,母親將她對生命的愛,對生活的愛,對親人的愛融于平日的點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選自吉林省中考滿分文《陶醉》)
技巧點撥: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結尾之時,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許多。
這里列舉幾例分別引用了詩文佳句、名人言論,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
效果很好,同學們應加以學習,此外,引用的范圍可大些,如俗語、諺語、流行歌詞等均可引用。
技巧五:抒情議論,氣勢不凡
其實寧靜就是那么簡單,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一顆能包含一切的心靈,足以使一張緊繃的臉松弛開來,讓笑容在人們臉上輕輕地綻開,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邊的云朵,輕輕地點綴著那片蔚藍的天,清新而自然,(選自廣州中考滿分文《從天空想到的》)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
青春是美麗的,美麗的青春在于奮斗,在于拼搏。
愿天下的人們都能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出花一樣的馨香!(選自吉林省中考滿分文《花樣年華》)
技巧點撥:這兩段文字發(fā)于心,出于情,運用排比、比喻修辭,以優(yōu)美的文字抒發(fā)內心真實情感,并配以適當?shù)淖h論,使文章結尾氣勢不凡,強勁有力。
技巧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風停了,暴雨也結束了,太陽重新露出了笑容,兩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殘陽熔化了。
太陽在遠處逐漸隱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兩者混為一體,沒有距離。
(選自廣州中考滿分文《雨中品讀》)
技巧點撥:這段結尾的特點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顯,小作者通過對雨后景物的描寫暗示了兩代人之間情感隔閡的消失,情與景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含蓄雋永。
余味無窮。
此刻,一縷陽光從外面射進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傷的小樹沐浴著它。
呵,成長的路上,雖然風云莫測,但是陽光畢竟很好!我想。
(選自湖北省仙桃市中考滿分文《在陽光下成長》)
技巧點撥:這段結尾突出陽光的作用,將陽光與成長結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長道路雖不平坦但充滿陽光,表達出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
既照應了主旨,又顯得情韻深厚。
05三中考作文點題的方式有多種多樣,按表達方式的不同,大體可分三類:
(1)通過抒情點題。
(2)通過描寫點題。
(3)通過議論點題。
當然,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行文中間點題。
古人云:“亢節(jié)之處,妙在一點。
”中考作文閱卷,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學生宜在文章內容流轉交匯之處,不失時機地點明題旨,回扣題意,才能大大加深閱卷者對作文“思路清晰”與“中心突出”的印象。
四中考作文體例巧創(chuàng)新
在中考作文中,新穎的體例會給考場作文增色不少。
1.運用題記
以題記的開頭,或闡述行文緣由,或牽引內容,或揭示主旨。
如:日子像手中的細沙,一不留意,就紛紛從指間流逝,而且義無反顧。
——《翻揀日子》
2.巧用小標題
在行文中運用小標題,便于將文章的內容分為幾大板塊,條理清晰,外在結構勻稱醒目,同時也能提綱挈領,減少過渡文字的鋪排,使中心更加突出。
如有位學生寫《善待自然》,他巧拆了馬致遠的小令《秋思》,以其四句名句作為四個小標題,反映了一個沉重的話題:挽救地球,刻不容緩!
3.鏡頭式
即運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用搖拉切換來掃視生活,將主題集中的各個畫面盡收鏡頭之中,并通過組合展示豐富的內涵。
如有位學生寫的《關于“真”的社會調查》通過“帶著老花鏡的奶奶”、“院子里看大門的王大爺”“當兵的大哥”“正在擦洗出租車的李叔”幾個人物形象,根據(jù)他們自己的職業(yè)和人生經(jīng)歷關于對“真”的理解的四份報告,鋪排契合,一瀉而下,詮釋著“真”的含義,這篇文章巧就巧在他截取了生活中的四個橫截面,匠心獨運,透視蘊涵在生活中的哲理。
4.鋪排式
在寫作時用鋪張揚厲的方法,以排比方式來構成文章的主體,進行結構的創(chuàng)新。
如有位學生以“書”為話題,確定了文章的立意:書,給我?guī)砹藲g樂。
接著用四個比喻句進行闡釋:“在書中,我如同置身于一頓豐盛的晚餐;在書中,我是一只如饑似渴的小鳥;在書中,我是一片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的雪花;在書中,我是一葉飄搖不定的小船。
”
5.對話式或訪談式
這種形式的作文比較自由靈活,能拉近讀者與作者的距離,喚起讀者的共鳴。
如有位學生寫《對“課堂”的采訪》,把課堂擬人化,用專訪的形勢對它進行采訪,一問一答,對話本身有很強的穿透力,活靈活現(xiàn)地描摹出那入木三分的課堂景象。
另外還有書信體、日記體、庭審式、劇本式等。
當然,體例的新穎只是作文創(chuàng)新的一種方法,更重要的是立意的創(chuàng)新。
06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 葉圣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于認識和經(jīng)驗,有什么樣的認識和經(jīng)驗,才能寫出什么樣的東西來。
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想象,培養(yǎng)情感,鍛煉意志;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jù);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
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贊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觸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解:
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jù)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圍繞這個發(fā)展學生心理機制的核心,扎扎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
學習掌握大量字詞。
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lián)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聯(lián)系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
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
“十引說”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憑圖學詞;4、組詞擴詞;5、選詞填空;6、詞語搭配;7、調整詞序;8、觸景用詞;9、詞語分類;10、聯(lián)詞成句。
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
只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的人、事、物、景,二是說目的。
可有些教師指導學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借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說寫一句話,怎樣說寫一句話,說寫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話,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呆板、不活潑生動。
可以改讓學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九種句式的話。
學生才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句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態(tài)度、目的。
(三)段的訓練。
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fā)展為序段,時間先后為序段,空間變換為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并列段。
以此認識客觀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
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fā)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段的內容,段的中心。
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個意思。
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訓練。
篇是由段組成的。
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定法、用語的知識與方法,通過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文章開頭與結尾、過渡與呼應方法,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
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詳略得當?shù)挠洈⑽暮蛻梦摹?/p>
(五)生活現(xiàn)場訓練。
采用生活現(xiàn)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
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選材討論會”、“作文會診會”、“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的方法。
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何寫參觀訪問記、游記。
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通過現(xiàn)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
從而學會寫真事、抒 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yǎng)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培養(yǎng)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
學生作文寫好后,組織在小組內講評。
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yōu)點,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并指出改進意見。
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獲。
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的。
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
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作。
“自主”作文就是“言為心聲”,率性而為,展現(xiàn)自我的風采,體現(xiàn)鮮明的個性。
【中學作文寫作方法】相關文章:
中學生作文寫作方法10-07
作文的寫作方法11-26
作文的寫作方法08-01
作文寫作方法10-05
小學作文寫作方法10-19
常見作文寫作方法06-01
考場作文的寫作方法10-07
材料作文的寫作方法08-19
小升初的作文寫作方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