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箏正確學習方法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我們大家都離不開學習,不過,學習也是講究方法的,你知道都有哪些學方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箏正確學習方法,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箏正確學習方法:
一般來說,初學者要了解正確的姿勢、手形、運指方向和彈奏方法。姿勢以坐式為多,一般坐在琴的右側(cè),身體正中心對準一號琴碼坐正,腰部與面板同高。身體離側(cè)板一拳左右。雙腿分開呈“稍息”狀。手形為半握拳狀,就像嬰兒睡覺時的手形。彈奏時運指方向與箏面平行,要求義甲正面觸弦,各指的彈奏方向與箏弦平面基本垂直,發(fā)力點在指關節(jié)。
如何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個人以為,首先要有正確的古箏演奏技法,對于音準和節(jié)奏的正確把握以及左手揉、滑、按、顫的技巧運用。特別是傳統(tǒng)樂曲,每個流派的風格都不一樣。要想細膩地表現(xiàn)出各個流派的特點全都靠左手的按弦。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音樂感受能力和聽辯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入表演者對樂曲的理解,對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樂曲所表達內(nèi)容的了解,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我建議學琴的小朋友一定要多看一些人文藝術方面的書籍,以擴大自己的視野,有條件的話,最好也學學舞蹈、繪畫等相關學科,做到內(nèi)外兼修。
再者,豐富的表現(xiàn)力還要求表演者應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做到舉手投足都給人以美感,因為古箏表演是視聽藝術,觀眾不只要聽覺的享受,還要有視覺的美感。
如何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個人以為,首先要有正確的古箏演奏技法,對于音準和節(jié)奏的正確把握以及左手揉、滑、按、顫的技巧運用。特別是傳統(tǒng)樂曲,每個流派的風格都不一樣。要想細膩地表現(xiàn)出各個流派的特點全都靠左手的按弦。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音樂感受能力和聽辯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入表演者對樂曲的理解,對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樂曲所表達內(nèi)容的了解,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我建議學琴的小朋友一定要多看一些人文藝術方面的書籍,以擴大自己的視野,有條件的話,最好也學學舞蹈、繪畫等相關學科,做到內(nèi)外兼修。
再者,豐富的表現(xiàn)力還要求表演者應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做到舉手投足都給人以美感,因為古箏表演是視聽藝術,觀眾不只要聽覺的享受,還要有視覺的美感。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學習古箏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學琴者不僅要有濃厚的興趣和堅持不懈的練習,更要有正確的方法和豐富的音樂表現(xiàn)力。這幾者必須相輔相成。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又能合理地安排練琴時間,相信每位學生都能把古箏彈好,讓古箏這種民族樂器發(fā)揮它應有魅力。
古箏學習技巧: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音樂開發(fā)智力的潛能,陶冶道德情操的教育功能,是古今中外所證明并實踐的。相信大家都曾見過猶如仙女般的身影在彈古箏,必定也被那美妙的聲音所打動,隨之學習古箏的念頭也就由然而生了。但俗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
入門知識的講解
1、古箏的基本構造和各部位名稱;
(1)琴弦:現(xiàn)多用尼龍纏弦,以不同型號的鋼絲外面纏以尼龍絲制成的。
(2)琴碼(又稱:雁柱):支撐琴弦,琴碼的右側(cè)為演奏區(qū)域,左側(cè)為左手補韻的裝飾音區(qū)域。
(3)岳山:分為前岳山,后岳山,分別鑲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調(diào)弦盒:內(nèi)有弦軸,用于調(diào)音;琴盒內(nèi)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 學生練習佩戴義甲,老師和家長指導學生佩戴
注意:佩戴時義甲不要擋住手指的關節(jié);膠布的一半應覆蓋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演奏時的姿勢
(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適,第一個琴碼的高度與自己的腰部平行 。
2)雙腿自然彎曲,左腳稍前,右腳稍后放好。
(3)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滿整個凳子。第一個弦碼對準衣服的中襟,身體離琴一拳的距離。
(4) 兩臂和雙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飽滿,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時既不要駝背也不要過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搖頭晃腦、腳打拍子等壞毛病。
(5)雙手放松呈半握拳狀彈琴。
指法的講解與練習
1. 怎么樣分辨琴弦
提問:古箏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別有幾種顏色?
答:古箏一共有21根琴弦。分為兩種顏色:白色、綠色。綠色琴弦唱“5”(sol),一共有四根綠色琴弦,有粗有細,由細到粗,分別代表 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 練習時通過老師報出音名,學生在琴弦上指出來,進行認弦的練習。
2 古箏的演奏方法主要分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
右手職彈,用大、食、中、無名四指彈弦發(fā)聲,控制節(jié)奏和音的強弱變化。左手司按,用食、中兩指按抑箏弦,控制音高和弦音的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的音韻,左手司按為其技法主要特色,同時也要職彈,職彈技法與右手相同。
3 古箏的彈弦方法
箏的基本彈弦方法有兩種:夾彈法和提彈法。 夾彈法: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上方到斜下方,角度呈45度,發(fā)青厚實,音質(zhì)飽滿。彈奏時往往是無名指自然依放在箏弦上,使手有所依托,保持手型自然松弛。夾彈法是初學彈箏的基礎彈法,也是傳統(tǒng)技法的基本彈法。 提彈法: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下方到斜上方,角度呈45度,發(fā)音清脆,音質(zhì)干凈。彈奏時往往是無依托,懸手彈;A訓練時切忌手型緊張,仍需保持手刑的自然松弛狀態(tài)。提彈法是快速練習的重要彈法。
除這兩種基本彈弦方法外,觸弦的深淺,觸弦角度的調(diào)整,觸弦速度與力度的不同都給箏的發(fā)音帶來極大的變化。在基礎訓練中要學會掌握不同的彈弦方法,學會調(diào)整觸弦的角度、力度、速度,自如地運用到樂曲表現(xiàn)中去。
4 下面對幾種搖指的技法及彈奏要領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歸納起來可分為兩類:一類叫做扎樁搖,其中又有大指搖和食指搖之別,就是用小指或無名指扶在前梁右邊用手臂帶動手指的一種搖奏法;另一種叫做“懸腕搖”,其中也有“腕動搖”與“肘動搖”之分,這是去掉一切形式的扎樁,彈奏時將腕部懸起來的一種指法。
使用“懸腕搖”彈法時應掌握以下幾點:
1).大指與食指應掐緊義甲根部,觸弦時要求甲面與弦呈垂直的角度,要把臂的力量直接集中于觸弦點上,不可將手浮起來。
2).手掌中間成圓形、半握拳狀態(tài),各指掌關節(jié)不可塌陷,除大、食指外,其余三指自然向內(nèi)彎曲,也不可捏成拳或上翹。
3).腕部稍下垂與小臂成拋弧線狀。運動腕關節(jié)來帶動手指是懸腕搖的關鍵,因此腕部必須充分放松,不可僵硬,在它搖動時,要將臂重、掌力通過手指運輸送到觸弦點。但在使用“肘動搖”奏法時,腕部應相對保持穩(wěn)定,肘部運動是搖奏的關鍵。
4).托劈力度要均勻,決不可有強弱之分。
最后是過弦問題。過弦問題解決不好,演奏中就會出現(xiàn)短暫的停歇,聽起來使人感到音樂缺乏慣性。要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善于利用過線中間進與退的慣性旋律,多練音階上、下行的走向,同時肘關節(jié)的運動必須自如,在音程大跳時能夠急伸急曲。
學習古箏技巧
1、“分合分合”
就是在彈奏新樂曲時,一般要先單手——后雙手——再單手——再雙手這樣的反復多次地練習。分手練習能集中地體會彈奏方法是否正確,也容易注意到樂曲的各個方面。在分手練習準確、熟練的基礎上,雙手彈奏時,運用正確的彈奏方法,盡量把音樂處理得比較完整。對于初學者,要注意左右手的力度層次,一般情況下要突出主旋律。單、雙手練習之后,再分手彈奏也很重要,因為通過一段時間的雙手練習,對于彈奏方法和樂曲的處理,肯定不會表現(xiàn)全面,所以再次單手練習時,還需要集中注意力,爭取更加準確、細致地表現(xiàn)樂曲。對于復調(diào)音樂作品,僅僅分手練習還不夠,還要進行分聲部練習 。
2、“零整零整”
就是在練琴時,從部分——整體——再部分——再整體地反復多次練習!傲恪庇袃蓚含義:首先開始練習時,要把樂曲劃分為段落,練熟一段才能練下一段,直到練完全曲為止,千萬不能從頭到尾總是一遍一遍地彈,表面上節(jié)省了時間,其實到頭來是一無所獲。再有,就是要針對自己最薄弱的地方有目的地加強訓練。之后,再完整地彈奏樂曲。如再發(fā)現(xiàn)不足還要集中進行訓練,這樣反復數(shù)次,難點克服了,就意味著你有了長足的進步。
3、“慢快慢快”
就是在練習時,按照慢速——快速——再慢速——再快速這一規(guī)律進行反復練習。慢練既可以糾正技術上的不足,還可以注意到樂譜上的音符、對位、指法、表情記號等。一味地快速練習,會使手變得很僵硬。在彈奏是極容易造成吃音、虛音的毛病。所以,一定要先慢練,等到彈熟后再快速彈奏,之后還要進行更高層次的慢練,之后的慢是為了更好地快。所以你要記。翰粫毲倬筒粫䦶椙!
4、“看背看背”
就是在彈奏樂曲時,通過看譜——背譜——再看譜——再背譜這樣反復練習,達到完美表現(xiàn)音樂的目的?醋V演奏能更容易注意樂曲的各個方面,在把樂曲彈奏熟練的基礎上,為了達到表現(xiàn)音樂的更高境界,還需要背譜演奏。一味地看譜,不容易做到音樂的融會貫通;一味地背譜,隨著時間的推移,更不容易把音樂表現(xiàn)完美。要反復多次地看譜練習和背譜練習,做到技巧上的準確無誤和更好地再現(xiàn)作曲家真實的藝術風格。在實際的練琴過程中,以上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應當活學活用。如果你堅持按照“十六字訣”這種科學的方法練琴,持之以恒,讓它成為你良好的練琴習慣,一定會終身受益的。
如何快速學習古箏技巧:
一、練習快速技巧的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個要領一一放松,只有使肩、臂、肘、腕的肌肉,充分放松,才能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如果有任何一個部位緊張,那力量在送往指尖的過程中,就會減弱,同時牽制了手指的靈活性。就好象一股清泉從上而下,突然被半路截斷一樣。因此,我們應放松自己,不能使肌肉僵硬,這樣手指才能被積極調(diào)動起來。如果不是這樣,就會以臂為支點帶動手腕,從而帶動手指,使手臂、手腕、手指全都處于緊張狀態(tài),這不但影響了演奏速度,也影響音色及清晰度。所謂彈琴,就應用手指去彈,以指根為支點,指頭運動的動作越小,速度越快;動作越大,速度越慢。
二、練習快速技巧時,不能急于求成。在最初的基本功訓練中,應有意識地把速度放慢,把力度加大。例如:十六分音符彈成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彈成二分符,等到手指肌肉逐漸適應了這一過程再逐步加快速度,加大密度。另外,我們還可以做改變節(jié)奏的練習,如:把平均分配的音符中間加入符點,或把平均的兩個音中間加入音符,改變原有的節(jié)奏,讓手指適應各種復雜節(jié)奏的頻繁變換。接下來是手指肌能的幾種訓練:
1.快四點練習:可以訓練手指位置相對固定,彈奏中避免發(fā)生碰撞。尤其是大指要特別注意,一定要放在食指外側(cè),各行其道。
2.貼弦練習:手指不能扎樁,不能同時離開琴弦,訓練手指主動的交替行走能力,為以后手指的滾動練習打好基礎。此練習強調(diào)兩點:一是力度;二是速度,不能隨便彈。
3.手指指序滾動練習:一定要在打好貼弦練習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此訓練,否則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控制能力都達不到新的要求。通過這種訓練方法,一定要讓手指積極主動,前一手指彈弦時,后一手指就要做好下落的準備,同時彈同時下落,手指彈弦不能間斷。尤其是對四指和二指要著重訓練,因為這兩個手指的肌能相對比較弱,注意先慢后快,逐漸加速,保持力度,而且力度要均勻,彈出的音色要統(tǒng)一。經(jīng)過這些系統(tǒng)訓練才能讓手指發(fā)揮它的主動性,使肌肉得到循序漸進的鍛煉,在演奏快速技巧時才能快而不亂,最終達到甚至超過原有的速度。
三、練習快速技巧要因人而異,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生理條件,做出相應的訓練計劃,不能盲目地一把抓。有些人,手指肌能較差應通過對四個指頭的開發(fā),運用對稱、‘質(zhì)性的原理,使各彈奏手指以其根部關節(jié)為支點,擺脫腕的制約。最初,從慢速開始,把各指頭的能力練平均,逐步掌握對稱與慣性的規(guī)律(彈奏時以腕關節(jié)為支點,做一來一回的擺動,這種勻稱地調(diào)換重心,來回運動的彈奏方式,稱“對稱”。而慣性是在保持一種運動趨勢的情況下,完成多音、多指的彈奏),再進行對稱與慣性的轉(zhuǎn)換,使手隨時能夠調(diào)整重心及進行運動方向的轉(zhuǎn)換。在不同彈奏方式進行轉(zhuǎn)換時,無論是對稱轉(zhuǎn)換為慣性,還是慣性轉(zhuǎn)換為對稱,還是慣性轉(zhuǎn)換成另一種形態(tài)的慣性,都應通過對稱進行轉(zhuǎn)換過渡。因為對稱是傳統(tǒng)彈奏技術中,普遍存在和使用的,只有以對稱為基礎,進行各種轉(zhuǎn)換,才能在快速彈奏中,做到快而不亂,從而獲得最大的松馳與靈活性,這樣也就充分發(fā)揮了手指的靈活性,達到最佳效果。手指肌能較強的人,在訓練過程中,應采取綜合練習的方法。彈奏傳統(tǒng)箏曲時,運用快四點手法(就是通過中指、大指、食指勾、托、抹的快速交替,進行演奏),在現(xiàn)代曲目如《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可運用規(guī)定的指序手法,也可根據(jù)自身條件,自訂適合個人彈奏的指法。
古箏的學習方法
一、合理安排學習古箏時間,(這是學習古箏起步的關鍵)
。1)按時定點:因為人的生理機能常常是受到生物鐘控制的,所以按時定點訓練可以養(yǎng)成定時對感受音樂的興奮習慣。這樣能夠讓練習者快速進入狀態(tài),從而達到省時、高效的作用。
。2)連續(xù)不斷:連續(xù)不間斷地上課和練習是始終保持學習進取心理狀態(tài)的唯一方法。間斷了的學習和練習再要斷續(xù)時,都需要一個“熱身”過程才能重新進入狀態(tài)。這樣的學習只能是浪費了大量時間,并大大降低了學習樂器的效果和作用。
二、明確練習古箏的目的
要想練習的既省時,又有效果,就必須明確練習目的。漫無目的地練了幾個小時沒有絲毫進展,不但會令你苦惱,并且會使你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信心。所以在練習前應先靜靜地思考一下:這次練習的技術難點是什么?要解決哪幾點問題?上課時老師提示了哪些?樂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是什么?然后根據(jù)你的能力和這次所練習的時間,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這樣練習才有價值。
三、在學古箏的過程中視譜訓練與背譜訓練相結合
我們在學習一個樂段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反復奏了無數(shù)遍的樂段是否正確無誤。錯誤的重復只能是養(yǎng)成了改不掉的壞習慣。 視譜訓練 為的就是把每個音,每個節(jié)奏,都彈的準確無誤。背譜訓練 為的是做到“胸有成竹”地把樂曲瀟灑自若的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學習器樂演奏中視譜練習都不可少。初學某個樂曲時,在通過了練習前的默練后,就可以進行認真仔細地視譜練習。待視譜能完整的演奏該樂曲時,即可進行背譜練習了。為了確保其正確性,在能夠背譜演奏后,應再次視譜練習,從中發(fā)現(xiàn)錯誤,并加以糾正。
四、學古箏應慢練與快練相結合
對古箏樂曲速度快、技巧又較復雜的樂段、樂句,要把速度放慢一倍或二倍來慢練,在練習技巧并不復雜的樂曲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決定用慢練還是用正常速度來練習,如果長期用慢的方法來練習,也會喪失了正確的了解樂曲的能力,減弱對音樂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性和樂感。正確練習方法是慢練與原速演奏相結合,在學習一首新作品的初期,一旦完成了指法,節(jié)奏時,就得考慮正確的速度要求。再把一些技巧較復雜的樂句通過慢練,確定了指法的正確性和協(xié)調(diào)了左右手的動作后,就應該開始用原速進行練習。只有原速演奏,才能真正理解樂曲,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所存在的不足和技巧的問題,也才能找到真正需要慢練的地方。要記住,練習時應困難點重點練,易錯點仔細練,慢與快相結合練。
五、學古箏 左手的按顫技巧練習
學古箏訓練左右手撥弦的發(fā)音作用是明顯的,出現(xiàn)的錯誤也易被察覺,所以學古箏一般要把精力放在右手上,但千萬不能忽略左手的按顫技巧。古箏演奏中,左手的“揉、按、滑音”正是它的“靈魂”所在,“以韻輔聲、音韻相成”是古箏音樂的特色所在,左手按弦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古箏演奏者的藝術水準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顫運用,古箏樂就淡而無味失去了光彩。因此,在練習中須認真仔細的琢磨左手按顫技法,不可忽略。
六、學習古箏 不要輕視演奏技巧“簡單”的樂曲或樂段
在有的古箏樂作品中,一看樂譜就知道技巧很簡單,因此容易被人忽視對它的練習,但往往這些看似簡單的樂曲恰好是風格特點,韻味十足的曲目,所以才更要注意,由于這些樂曲一般速度比較慢,在練習時不但要把握好風格特點表現(xiàn)的左手按揉技法,還應該注意其節(jié)奏的準確,句法的呈現(xiàn),音色的純凈,強弱的控制,所以在學習這類樂曲時,練習重點只是不同于那些快速度,大力度的技巧練習罷了,更多的是要多加強對樂曲的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例:特別是古曲,如《出水蓮》、《漁舟唱晚》等。
七、學習古箏 要重視練習曲的訓練
在古箏的學習中,人們往往只重視彈幾首曲子,而忽視了練習曲的訓練。這個問題非常突出,我也存在這個問題。隨著古箏藝術的不斷斷續(xù)續(xù)發(fā)展,彈奏的力度、速度、技巧和樂曲表現(xiàn)內(nèi)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練習曲的訓練也必然成了我們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種重要手段。因為,練習曲一般都具有針對性,通過反復、專門的某種單項練習,可以從中學會、鞏固或改進某種彈奏技巧和方法。加上訓練練習曲通常是純技巧練習,沒有旋律和樂曲表現(xiàn)方面的負擔,就能更好的把握技術要求,效率也高。
八、學習古箏 溫故知新有助于不斷提升
很多學古箏的人,也包括我在內(nèi)“猴子掰玉米”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學了后一個曲子卻丟了前一個曲子,這樣的學習是得不償失的。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復習一些經(jīng)典的曲目作為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樣不但可以為我們積累大量的表演曲目,還能夠訓練和提高我們的記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復習可以在那些舊曲目中得到新的體會和認識,從而在演奏的技巧能力上,樂曲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斷提高。 (微信ID:古箏人必讀)
九、學習古箏 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學會激情練習
練習的目的就是要演奏,而演奏和練習又有著很大的不同。如:在家自己練習時,錯了可以反復的去改正,去練習,在舞臺上演奏就完全不同了,根本是沒有反悔的機會的。由于在舞臺上演奏的人內(nèi)心都會十分激動,心理上和肢體上都會比平常練習時緊張得多。平時已練習得滾瓜爛熟的樂曲,這時往往由于緊張錯音百出,因此,我們在努力創(chuàng)造上臺的表演機會之外,還應注意在平時練習完整的樂曲時調(diào)整心態(tài),想象自己是在舞臺上演奏,這樣練習就能讓精神處于興奮狀態(tài),增加信心提高練習效果。
【古箏正確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正確的學習方法10-09
正確的學習方法07-02
大學正確的學習方法10-05
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10-01
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11-14
高中正確的學習方法06-11
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介紹10-05
有關小升初正確的學習方法10-09
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