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今社會該如何學習
當今乃至未來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的社會。對于一個人,在學習上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知識?是能力?是方法?我以為首先是有學習的自信心,其次是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是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第四是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樣,才具有主動學習和自覺更新知識的能力。
第一,要有學習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zhì),它表示為對自身能力的信心。一個人,只有樹立了自信心,才干挑戰(zhàn)失敗,克服困難,開發(fā)自身的潛能,實現(xiàn)自身的目標。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學習也不例外。
樹立自信心,首先要樹立學習不難的思想。識字不難,閱讀不難,說話寫作不難!開始有點難,學學就不難!越學越不難!我與他人比,學得慢些,但我比他多花點工夫,趕上他也不難!
樹立自信心,在學習中要不時顯示“我能行!”“我能行!”就是相信自身有能力,有本領做好!在學習中不時顯示“我能行!”,就是不時提高學習的信心。我能夠?qū)懞米!我能夠讀好書!我能夠?qū)懞梦模 傊,我能行?/p>
做完作業(yè),主動給同學,或家長,或老師看,這實際上就是說:“瞧,我多行!”
自身寫了一句話、一個片段、一篇文章……主動念給他人聽,這實際上就是說:“瞧,我多行!”
自身看了一個精彩的故事,主動講給大家聽,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這行動也是在說:“瞧,我多行!”
樹立自信心要多和自身比,少和他人比。只要自身比原先有進步,學習就會更有勁頭。昨天記住一個字,今天能記住兩個字,這就是進步!昨天不敢講話,今天舉手發(fā)言了,這也是進步!昨天10道題,對了一道,今天對了兩道,進步了!
樹立自信心要簡化知識,從模仿開始!先學著做,模仿多了,想有所變化,有所發(fā)明,那就會學了。
“勝利是最好的動力!碧焯於加袆倮模焯於计笈潍@得更多、更大的勝利,還愁學不好嗎?
第二,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由于多次重復而形成的自動化動作,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熟練。學習習慣就是在學習上的一種自動化動作。它分為積極的有益的好習慣和消極的有害的壞習慣兩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人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如:
集中精力,專心致志聽講的習慣。上課思想集中,專心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發(fā)言。在傾聽過程中捕獲對自身有用的信息,邊聽邊考慮。共享、共識、共進!
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習慣,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不會寫的請教他人,對什么都要問個為什么,都想搞清楚,不論他人在講什么,自身都想聽聽,遇到好詞佳句就背一背、寫一寫、用一用等。
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身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隨時記錄下自身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積累生活素材、促進思維、認識能力等的發(fā)展,用涓涓細流匯成絡繹不絕的寫作之源。
讀書看報的習慣,每天瀏覽當天的報紙和近期書刊,收藏并與人交流圖書資料。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用適合自身的方式寫讀書筆記,獲得的知識、受到的啟發(fā)、印象深刻的人和事、精彩的句子或片段、表達的技巧與方法等。
勇于質(zhì)疑問難、積極參與討論和爭辯的習慣。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師。換個角度,換種方法,換種形式考慮。
認真考慮,積極發(fā)言的習慣,根據(jù)他人的問題,想好后有條有理地敘述,語言簡明扼要,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態(tài)度大方。
按規(guī)定的要求和時間完成課內(nèi)外作業(yè)的習慣,并做到書寫工整、字跡清楚,做完后自身檢查修改。
課前預習,課后和時復習鞏固,定期復習、整理、歸納等的習慣。充沛預習,聽講才會有的放矢;復習鞏固能溫故而知新!
第三,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
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由“學會”變?yōu)椤皶䦟W”,由“被動地學”變?yōu)椤爸鲃拥貙W”,就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學習方法分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兩種。一般學習方法有:
程序(SQ3R)學習法——瀏覽(Survey)、發(fā)問(Question)、閱讀(Reading)、背誦(Recite)、復習(Review);
多感官學習法——眼、耳、口、鼻、手、腦齊上陣;
自主學習法——尋找、調(diào)查、歸納、整理、體會;
循環(huán)學習法——
○1初學A和復習A; ○3復習A、B
○2初學B和復習B; (小循環(huán)) ○5復習A、B、C
○4初學C和復習C; ○7復習C、D (中循環(huán)) ○8復習A、B、C、D
○6初學D和復習D; (小循環(huán)) (大循環(huán))
綱要學習法——○1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分析,找出知識要點,明確哪些必需掌握,哪些需要了解,進行簡要概括。○2把一個個分散的知識點想方法聯(lián)系起來進行記憶,如畫圖,列提綱等。
發(fā)現(xiàn)學習法——通過獨立學習和考慮從所學資料中用分類法、歸納法、綜合法等探索規(guī)律,掌握原則。
特殊學習方法是各門學科特有的學習方法。如語文中的識字的方法,理解題目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方法,分段的方法,概括段意的方法,抓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圈畫評注的方法等。
第四,掌握基本的基礎知識。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知識逐年翻番的今天,知識是學不盡的,再說今天學的知識,10年,20年后有用的也已不多。而知識又分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和“能發(fā)明”四個層次。因此,我們要學習那些終身受用的最基本的、最基礎的知識并形成能力,學會學習,學會更新知識。
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基本條件,不掌握一定的知識,就形不成能力。為此,最基本的基礎知識一定要學,并學扎實。那么,哪些知識是終身受用的最基本、最基礎的呢?一般地講,聽、說、讀、寫、思。
對于知識,一要有序,二要有度,三是要明確終極目的不是掌握一定的知識,而是為了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健全人格。
有序。即依照學習某一學科的規(guī)律,由淺入深地學習有關(guān)知識。例如語文學科,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重點,有必要了解一些有關(guān)漢字的筆順筆畫、偏旁部首的知識;低、中年段要了解一些有關(guān)標點符號的知識;五、六年級要求在閱讀中揣測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
有度。學習基礎知識是必要的,但要有度,不能揠苗助長,不要過分把知識體系化,不要脫離能力培養(yǎng)去孤立地學習知識。提倡在生活、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關(guān)注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知識就是動態(tài)的、活的、有用的,否則就是靜止的、僵化的、無用的。
基礎知識的學習要扎實,要提高知識搜集和吸收的熟練程度。要注重實踐,訓練技能,提高知識遷移和應用的靈活程度。要自主地運用“雙基”去解決實際問題,在拓展知識的應用領域中形成“自主學習”的技能和對知識的遷移應用力。 要求異求新,培育靈性,提高知識更新、重組和再造的熟練程度。通過學會提問方法、發(fā)散方法、質(zhì)疑方法、提要方法、想像方法,并大膽質(zhì)疑,大膽想像,提高對知識的變通、融匯和再造能力,培育發(fā)明性學習的勇氣、靈氣、才氣,從而由吸收貯存知識走向融匯再造知識,由模仿學習走向創(chuàng)新學習。
【當今社會該如何學習】相關(guān)文章:
該如何教會學生學習12-19
該如何有效率的學習03-23
初二的學生該如何學習03-24
該如何學習寫好傳統(tǒng)詩03-24
小組學習的作用該如何發(fā)揮09-30
初中生該如何學習英語10-09
文言文究竟該如何學習08-16
高中生該如何學習建議03-24
小升初該如何調(diào)整學習方法10-09
ui培訓的新人該如何制定學習計劃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