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暢談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藝術特色
李白,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被稱為“詩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李白詩中的夸張藝術吧!
摘 要:論述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藝術特色,其中先論述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作用及使用夸張手法的理由,然后從三個方面論述夸張手法的運用,最后從詩歌中的意境美、色彩美、氣勢美、節(jié)奏美四方面論述他在夸張手法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作品以濃厚的感情為基調,反映出他是個熱愛生活,更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愛國詩人。在表達情感時,能嫻熟地利用獨有的開闊的視野,用其獨特的夸張手法將其表現(xiàn)出來。
關鍵詞:李白;夸張手法;作用;理由;運用;成就
李白,字太白,蜀人,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后人稱之為“詩仙”,是我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他游歷祖國的美好河山,吸收了大自然瑰麗動人的美好景色,使其豪邁奔放的性格在詩中得以淋漓盡致的流露,對權貴的譴責也表現(xiàn)出了游俠的仗義之情,而在友情的呵護上更是動情萬分。他的獨特視角與獨特的游歷是分不開的,他的坎坷,他的磨難,他的厄運,他在這一切獨特的遭遇中默默承受著。所以,只有通過對開闊的和極具震撼力的山河中的自然景象的描繪才能刻錄下他的經(jīng)歷,因而夸張手法便成了他最好的表達工具了。
一、探尋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重要作用
在李白的一千多首詩歌中,竟然用了一千多處的長修辭的手法。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運用,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也為人們樹立了一個運用夸張修辭手法的榜樣,其成就是卓爾不群的。
他曾追慕過《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主義思想,當遇到屈原的《楚辭》后更是仰慕不已。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與屈原的經(jīng)歷是何其的相似,但李白的視野更為開闊,他把人生的經(jīng)歷融入作品中,作出很多極具個人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他繼承了屈原詩歌中的浪漫主義思想,并使之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他不斷吸取生活中的一切浪漫意象,不斷豐富圓潤自己要表達的情懷,使作品呈現(xiàn)出更為豐富而又深邃的意境。他的夸張手法為其浪漫主義奠定了基礎,也因為夸張手法的嫻熟運用,成就了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的歷史地位。
二、探尋李白詩歌大量使用夸張手法的主要理由
李白的人生經(jīng)歷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的官場生活真正是大起大落,升官之時可謂爬到“頂”上,跌下之時,又進入“谷底”之淵了。在升升降降的遭遇中,他的思想由美好的夢想變成悲哀的現(xiàn)實。這樣的經(jīng)歷,磨煉了他獨特的審美視野。他不再消沉,而是把思想釋放到美好的河山景色之中。他被“黃鶴樓”的美震懾了,被“荊門”的遼闊吸住了,被“黃河”的水滋潤了。“長河落日”“冰川雪景”“朝陽落日”“沉魚落雁”全成了他筆下的情景,他被山河的美灌醉了。他滿腔的感情像一座即將爆發(fā)的火山,需要找到一個突破口來釋放情懷,這個“火山口”就是詩歌,而最讓他傾瀉而出的便是使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他東臨碣石,西達大漠,把所見所聞化成了優(yōu)美的詩歌!是的,是閱歷、是遭遇、是坎坷的命運,成就了他寄托感情的載體—詩歌,也是他豐富的人生體會,成就了他獨特的夸張藝術手法運用的巔峰。
三、在李白夸張手法的作品中漫游
在李白浩浩千余首作品中,大都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總結后得知,他的夸張手法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
1.運用比喻式的夸張手法
在《秋浦歌》中,他寫得如此的真實,他的心靈被殘酷的現(xiàn)實所打擊,于是發(fā)出了“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的慨嘆;還有《望廬山瀑布》中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首詩都運用了比喻式的夸張修辭手法,“三千丈”“三千尺”都是極度的夸張,雖然一個是比喻自己的煩愁之長,一個是比喻瀑布的高,但都能深刻地讓讀者體會到詩人內心所傳達出來的真實情感,也更恰當?shù)亓髀冻鲈娙怂磉_的人生感悟。
2.用數(shù)字去夸張自己的所感所悟
李白由于其狂放不羈的個性和超凡的想象力,在他的詩句中,運用數(shù)字進行夸張的修辭手法很具有代表性。比如,形容世界上最憂愁的人: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浦歌》)這首詩,開頭便劈空而來:白發(fā)三千丈,這奇妙的夸張說得簡直不近情理,單看這一句似乎叫人無法理解?墒抢畎讌s接得很好,緣愁似個長。這么長的白發(fā)原來是因為無邊無盡的憂愁!李白用其獨特的整體代換思想,用有形的頭發(fā)把無形的愁緒代替出來。那么這個滿頭銀發(fā)的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在這里李白沒有運用直接描述的方式,說這個人皺紋滿面或是老態(tài)龍鐘等,而是一種映射的思維,讓自己面對著鏡子,用鏡像語言來間接表述鏡子里的這個人怎么這么老了啊!再如,用“桃花潭水深千尺”(《贈汪倫》)來表現(xiàn)“我”與汪倫之間的情誼;用“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來形容廬山瀑布的壯觀……
3.善于用夸張手法去表達環(huán)境
在《夜宿山寺》里,把自己的觀感也寫下來了——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中,哪句屬真?哪句屬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中體現(xiàn)了其高超的藝術才華。“危樓”是真的,但“高百尺”又是真的嗎?而“手可摘星辰”又是真的嗎?“星辰”只有百尺高嗎?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詩人“不敢高聲語”是真的。因為詩人的命運,曲折的人生之路,已到了不敢輕易說話的份兒上。他很擔心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會驚動“天上”的人,這個楊玉環(huán)。誰惹得起?所以,李白只有忍住內心所有忍不住想要說的話。在這樣的人生際遇中,他變得不輕易大聲說話,寧可化作細細的涓流,匯入詩歌的長河中去。與此相似的還有《蜀道難》中的路,怎么可以與“上青天”之路相比呢?是夸張?還是形容自己的官場之蜀道?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他不僅在抒寫“自我”和尋仙、夢游等易于施展浪漫主義手法的主題上采取了這種手法,而且在反映戰(zhàn)爭以及描寫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的主題上也常常采取這種手法,以馳騁他“想落天外”的想象力:(1)通過幻想境界來表達自己對殘暴、丑惡的敵人的憎恨和對苦難人民的同情: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古風》其十九;(2)通過奇妙的想象來表達真摯的友情和對長安的眷念: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耧L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此情不可道,此別何時遇?望望不見君,連山起煙霧。——《金鄉(xiāng)送韋八之西京》;(3)通過自然美景尋求精神的寄托,把大自然當作知心的朋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他這種在異乎尋常的想象力中所產(chǎn)生的大膽的擬人化的表現(xiàn)手法,把詩人熱烈的感情和愿望注入被描寫的環(huán)境對象之中,使他的作品具有豐富的詩意,從而產(chǎn)生激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四、論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成就
李白的詩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夢幻般既現(xiàn)實又虛假的世界,既有無比開闊的意境美,也有五彩繽紛的色彩美,還有大氣磅礴的氣勢美和美如音樂的節(jié)奏美。
1.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意境美
李白不但善于寫景,而且更能為人們制造出夢中之美景。在《送友人》中,有“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這里的“青山”“白水”美如仙境,因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具有極其開闊空間感的優(yōu)美景色。在青山白水中,還加上落日的余暉及白云落天的映襯,這不是美不勝收的思念之情之景的真實寫照嗎?只有這樣的景才可以容得下這個憂郁而不羈的靈魂。
更讓人留戀和展開聯(lián)想的是這首《渡荊門送別》中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樣開闊無邊的景,這樣氣吞山河不可多得的構想,使人生出無盡的遐想:山在曲折環(huán)繞中突現(xiàn)奇境,江水悄悄地進入到另外一個讓人迷戀的大千世界,留住了友人的情,卻留不住這滔滔而逝的江水。人生難以預測,風景也同樣難以把握!再看他制造的“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的意境,月下的鏡可照古人嗎?還是天上的月可以照見古人?云里是否會制造樓閣出來呢?或者一切都只是夢境?但無論怎樣,他為我們在詩歌的領域中用奇幻的想象絢爛的境制造了一幅世外一樣的桃源生活景。也只有這樣美的境,才可以容得下一個孤獨而受傷的靈魂!
2.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色彩美
在李白的詩歌中,永遠抹不掉的色彩是十分豐富的。其中有綠色、青色、白色、紫色等,讓人覺得他的詩可以繪畫,甚至詩便是畫。在《春思》中的“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草成了碧絲,桑也成了綠枝,映入你視線的是一幅少婦桑蠶圖的真實寫照,其優(yōu)美柔和的綠色便占據(jù)視線了。而在《下終南山終過斛斯山人宿置酒》中也寫到綠色的句子——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給人的感覺還是綠色與青色!如果累了,換一種顏色便有了“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讀他的詩你的視覺永遠不會疲勞,他的夸張永遠不會失去真實,他的真實永遠在夸張的范圍之內。
當然,在他的夸張藝術手法中,還有很多色彩艷麗的句子。如“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中的云彩,詩中的寺宇,都是有顏色的,還是一種耐人想象的色彩。他的詩生命力很強,一切都賦予了極強烈的色彩,因而使一切變得更有生命力了。
3.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氣勢美
李白的詩,很多都是大氣磅礴、氣貫如虹的佳句,為其作品增添一種大氣的風格。
其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最為突出其大氣的風格。雖然是夸張,但不失一種獨特的空曠之美,大氣之美。另外還有類似“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豪氣沖天的句子比比皆是。
4.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節(jié)奏美
也許是受了《詩經(jīng)》與《楚辭》的影響,在李白的詩中很多使用夸張手法的句子都具有極強的節(jié)奏美,其中被人寫進歌詞里的名句便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句。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是具有節(jié)奏美: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種能配樂的詩是可以讓他成為一個配樂高手了。
這種種的成就,不是一個不問世事的人便可以做到的,相反,他是經(jīng)歷了一般人無法經(jīng)歷的種種際遇才深有體會的。他交友是如此之真,待人是如此的誠,做事是如此的直率認真,生活才會如此的多姿多彩!他對夸張手法的運用達到了完美的境地,矗起了一道讓后人難以超越的高峰。他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巔峰巨人,是我們后人學習夸張修辭格的楷模。是李白成就了他的詩,也是夸張手法的運用,造就了一個浪漫主義的精英之才——“詩仙”,他創(chuàng)造的藝術之美將繼續(xù)走向未來的藝術領域。
參考文獻:
[1]葉美芳.李白詩集.華南師范大學出版,2001.
[2]何文清.唐詩析譯.北京師范大學,2000.
[3]周之光.古代詩詞析譯.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4]李大宇.古文選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暢談李白詩歌中夸張手法的藝術特色】相關文章:
李白詩歌語言的數(shù)字夸張藝術01-19
試論威廉·布萊克的詩歌風格及藝術特色10-05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教案10-08
詩歌鑒賞修辭手法10-05
經(jīng)典敘事手法和藝術電影敘事手法在《午夜巴黎》論文10-09
元雜劇音樂表現(xiàn)手法在戲曲藝術中的地位論文10-12
現(xiàn)代詩歌的寫作手法09-30
個人簡歷中慣用的手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