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青少年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狀況調查研究
想到寫畢業(yè)論文就頭疼,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醫(yī)學分類醫(yī)學畢業(yè)論文范文,希望能幫助大家緩解頭疼!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tǒng)計法等對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輪滑球運動中損傷的預防提供科學依據。結果:(1)輪滑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為100%,人均損傷發(fā)生次數為3.8次;(2)軀干(48.57%)、膝關節(jié)(44.29%)、小腿(34.29%)、手腕(25.71%)、手指(25.71%)、大腿(20.00%)等是輪滑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發(fā)生的主要部位;(3)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的類型主要是肌肉韌帶拉傷(57.14%)、關節(jié)扭傷(51.43%)、關節(jié)脫位(25.71%)、骨折(15.71%)、軟組織挫傷(12.86%);(4)準備活動不足(74.29%)、場地器械因素(44.29%)、技術水平低(24.29%)、運動負荷過重(21.43%)、沒有戴護具(18.57%)、注意力分散(15.71%)等,是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結論:輪滑球運動對抗性強,運動損傷發(fā)生的概率比較大,但是在進行學習或練習的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預防和減少不必要的損傷。
【關鍵詞】輪滑球;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引言
輪滑球比賽速度快、緊張激烈,既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又是培養(yǎng)和鍛煉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項有益的體育運動,其超乎尋常的驚險、刺激吸引了青少年的參與。輪滑球運動兼具輪滑和冰球的特點,比賽場面速度快、對抗性強,精彩激烈,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經常發(fā)生,而目前國內有關輪滑球運動運動損傷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文通過對青少年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狀況的調查,總結其運動損傷的發(fā)生規(guī)律,為輪滑球運動的開展、運動損傷的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由于輪滑球參與者以青少年為主,分布比較分散。根據這一特點,本研究采用網絡調查的方法,研究對象為百度貼吧輪滑吧、人氣較高的輪滑QQ群網友。研究對象年齡均值為24.8歲,人數為70人,其中男性36人,占51.4%,女性34人,占48.6%,從事輪滑球運動時間6個月以內的為7人,6個月~2年的為14人,輪滑球運動2年以上者為45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PUBMED數據庫檢索有關輪滑球、運動損傷預防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借鑒前人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研究成果,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可靠的理論和實證依據。
1.2.2調查訪問法
走訪資深輪滑球運動愛好者及運動醫(yī)學的專家、學者,了解輪滑球運動中存在的損傷問題,進一步探討解決策略。
1.2.3問卷調查法
根據輪滑球運動的特點,筆者在對輪滑球資深愛好者進行咨詢的基礎上,自編了《輪滑運動運動損傷調查問卷》,并在網題在線調查平臺編寫了網絡問卷,問卷地址為http://www.nquestion.com/Answer/Start.aspx?Id=87051(電腦端)和http://www.nquestion.com/Answer/Wap.aspx?Id=87051(手機端),然后在百度貼吧輪滑吧、輪滑論壇以及活躍度比較高的輪滑QQ群,發(fā)放問卷。經網題在線調查篩選設置,篩選出輪滑球項目有效問卷70份。根據被調查者QQ號,隨機選取10名被調查者進行二次調查,前后兩次測量結果滿足研究要求。
1.2.4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網題在線調查系統(tǒng)平臺”自動分析功能,自動統(tǒng)計生成本研究各項調查結果,并利用SPSS19.0進行相關統(tǒng)計。
2研究結果
2.1 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率
從表1中可以看出,輪滑球運動參與者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為100%,所有輪滑球參與者均發(fā)生過運動損傷。輪滑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發(fā)生的次數多數在2~5次,人均受傷次數為3.8次。同平地花式輪滑63.64%的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相比〔1〕,輪滑球運動危險性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輪滑球運動為輪滑和冰球的結合,對抗性強、競爭激烈,比賽過程中犯規(guī)、碰撞、滑倒等情況經常發(fā)生,從而具有較高的運動損傷發(fā)生率。
2.2 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的發(fā)生部位
從表2可以看出,輪滑球運動愛好者其運動損傷發(fā)生較多的部位是:軀干,34人次(占比48.57%);膝關節(jié),31人次(占比44.29%);小腿,24人次(占比34.29%);手腕,18人次(占比25.71%);手指,18人次(占比25.71%);大腿,14人次(占比20.00%)。肩關節(jié)、頭頸、肘關節(jié)等部位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相對較低。其主要原因是輪滑球比賽過程中,碰撞、跌倒較多,為預防損傷的發(fā)生,選手一般都佩戴手套、安全帽、護肘、護襠等護具。而軀干處佩戴護具較少,故選手損傷最多的部位為軀干。輪滑球比賽過程中,選手膝關節(jié)多數時間處于半屈曲位(130~150度),而膝關節(jié)半屈位正是其解剖弱點,此時韌帶及肌肉放松,關節(jié)杠桿長,導致關節(jié)穩(wěn)定性相對較弱,如果此時選手突然進行左右移動、進攻、轉身,就會使膝關節(jié)發(fā)生屈曲、扭轉、摩擦等運動,易導致膝關節(jié)受傷!2〕
2.3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的類型
從表3可以看出,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發(fā)生最多的是肌肉韌帶拉傷,40人次(占比57.14%),其余依次是:關節(jié)扭傷,36人次(占比51.43%);關節(jié)脫位,18人次(占比25.71%);骨折,11人次(占比15.71%);軟組織挫傷,9人次(占比12.86%);擦傷、勞損,2人次(2.86%),所占比例較低。輪滑球運動通常在氣溫較低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這時選手骨骼肌的黏滯性較高、肌肉韌帶的彈性較低,比賽中極易導致肌肉韌帶拉傷。輪滑球比賽過程中,碰撞、跌倒經常發(fā)生,選手跌倒過程中,經常采用手撐地的方式,導致腕關節(jié)受傷和前臂骨折。
2.4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原因
從表4發(fā)生輪滑球運動損傷的原因可以看出,準備活動不足,52人次(占比74.29%);場地器械因素,31人次(占比44.29%);技術水平不高,17人次(占比24.29%);運動負荷大致使機體疲勞,15人次(占比21.43%);沒有戴護具,13人次(占比18.57%);注意力分散,11人次(占比15.71%),這些是導致輪滑球運動愛好者發(fā)生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3輪滑球運動中損傷的預防措施
3.1做好準備活動
輪滑球運動通常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進行,此時選手骨骼肌黏滯性較高,骨骼肌、關節(jié)韌帶的彈性及柔韌性較差。如果不進行熱身,比賽中容易出現(xiàn)肌肉、韌帶的拉傷,因此輪滑球運動參與者比賽前可以采取熱身、按摩等方式提高骨骼肌的溫度,降低骨骼肌的黏滯性,增加骨骼肌彈性,防止比賽中骨骼肌的拉傷。通過關節(jié)、韌帶的拉伸練習,提高肌肉、韌帶的柔韌性,防止關節(jié)、韌帶的拉傷。
3.2加強易傷部位的鍛煉
重視輪滑球運動參與者力量素質和柔韌性素質訓練,全面提高輪滑球愛好者各方面身體素質,重點注意加強輪滑球運動中易受傷部位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肌肉力量練習。根據輪滑球運動損傷的特點,應重點加強腰背部、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如經常進行仰臥起坐、俯身雙臂劃船、負重體屈伸、直腿硬拉等練習增強輪滑球愛好者腰背部肌肉力量;采取高抬腿跑、深蹲、負重體屈伸、箭步蹲、大腿拉橡皮筋內收、俯臥腿彎舉等訓練增強大腿、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采取跳繩、踮足尖行走、負重練習增強小腿、腳踝部肌肉力量;同時應經常做俯臥兩頭起、壓腿、踢腿、劈腿、向后下腰等練習,增大腰背部及下肢關節(jié)、韌帶伸展性!3〕
3.3加強賽前、賽中監(jiān)督
輪滑球運動對抗激烈,身體碰撞經常發(fā)生。因此應加強賽前、賽中監(jiān)督。比賽前重點檢查場地、器械是否安全:場地表面應由木材、瀝青、水泥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制成,禁止使用容易使人滑倒的材料。運動員保護用具不應帶有金屬材料,應按照比賽規(guī)則佩戴護腿、手套、頭套等護具。有研究表明輪滑球比賽中,平均每場犯規(guī)次數達到6.49次〔4〕。比賽中應加強監(jiān)督,減少犯規(guī)次數的發(fā)生,防止由于犯規(guī)導致的運動損傷發(fā)生。
4結論與建議
4.1輪滑球愛好者人均損傷發(fā)生次數為3.8次;軀干、膝關節(jié)、小腿、手腕、手指、大腿等是輪滑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發(fā)生的主要部位;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的類型主要是肌肉韌帶拉傷、關節(jié)扭傷、骨折、關節(jié)脫位;準備活動低、場地器械不合格、技術水平低、沒有戴護具是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4.2通過采取做好準備活動、加強易傷部位的鍛煉、加強賽前賽中監(jiān)督等措施預防輪滑球運動中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石峰,張建軍.青少年平地花式輪滑愛好者運動損傷狀況調查〔J〕.青少年體育,2014,20(12):42-45.
〔2〕徐國柱,袁瓊嘉,等,運動解剖學(第5版)〔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12-30.
〔3〕楊靖.幼師女大學生舞蹈運動損傷狀況研究〔J〕.華章.2013(16):217.
〔4〕侯爽,張赫然.對世界女子高水平單排輪滑球比賽犯規(guī)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4,30(01):44-47.
【青少年輪滑球運動愛好者運動損傷狀況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運動損傷調查報告12-31
單排輪滑倒滑技巧08-17
單排輪滑旋轉技巧09-29
輪滑策劃書04-10
我喜歡輪滑作文05-07
輪滑工作計劃12-12
輪滑協(xié)會工作計劃11-16
輪滑社的工作計劃10-20
單排輪滑剎車技巧11-15
輪滑社策劃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