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報告

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

時間:2024-11-02 12:26:34 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

  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互聯(lián)網大會上,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聯(lián)合發(fā)布了《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調查顯示,近一年來,有37%的網民因收到各類詐騙信息而遭受經濟損失,近一年來全國網民因權益被侵犯造成的經濟損失人均133元。

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

  網民最反感騷擾電話

  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副主任郝智超告訴記者,網民權益與網絡安全、凈化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消費者權益等概念有相似、重合部分,但又有明顯區(qū)別。網民權益主要包括安寧權(即免受騷擾的權利)、接受真實信息權、知情權、選擇權以及個人信息受保護的權利。

  本次調查顯示,網民最重視的權益是隱私權,達到92%,其次是選擇權和知情權。隱私權之所以最受重視,是因為其對安寧權等其他網民權益的保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關于安寧權的調查中,騷擾電話成為網民最反感的騷擾來源,緊隨其后的分別是“電腦廣告彈窗”和“APP推送信息”。由于2015年6月30日《通行短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的出臺,短信息服務市場得到一定的規(guī)范,垃圾短信的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根據(jù)12321的舉報數(shù)據(jù)顯示,近一年基礎運營商對點垃圾短信的舉報量減少了25%,垃圾短信泛濫的勢頭有所遏制。目前垃圾短信的治理難點主要是偽基站和虛擬運營商。

  “誘導用戶點擊”侵犯網民選擇權

  調查顯示,80%的網民認為,“誘導用戶點擊”是侵犯網民知情權和選擇權的主要現(xiàn)象;其次是“預裝軟件無法卸載”,占68%。如何既方便用戶體驗又不傷害用戶利益,合理地為用戶提供選擇,讓用戶自己決定要不要安裝和卸載,是考驗終端制造商的一個命題。此外,“手機、電腦中有些軟件不知怎么來的”在此次調查中也占66%,此類軟件往往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頗受網民反感。

  “APP獲取個人信息,用戶并不知情”的現(xiàn)象占65%。根據(jù)12321舉報中心對APP敏感權限(安卓系統(tǒng))進行的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APP獲取用戶信息排名前五位的是:獲取用戶網絡狀態(tài)、WiFi狀態(tài)、訪問網絡、手機地理位置和讀取電話狀態(tài)五項權限;另外還有開機自動啟動、讀取系統(tǒng)日志、讀取聯(lián)系人、修改聯(lián)系人信息及讀取短信內容也是安卓系統(tǒng)獲取用戶手機敏感權限的主要行為!盁o法關閉廣告信息”占65%,“瀏覽器首頁被綁架”占53%。這些行為往往伴隨著惡意代碼或病毒,存在較大的風險,同時侵犯了網民的選擇權!盁o法拒收的商業(yè)短信”占54%,“無法拒收的商業(yè)郵件”占46%!锻ㄐ哦绦畔⒎⻊展芾硪(guī)定》和《電子郵件服務管理辦法》均明確規(guī)定: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向用戶發(fā)送商業(yè)性信息。用戶明確表示拒絕接收的,應當停止發(fā)送。

  網民因侵權年平均損失133元

  獲取真實信息,是網民最基本的權利。本次調查列舉了五種最常見的詐騙現(xiàn)象,其中“冒充銀行、互聯(lián)網公司、電視臺等進行中獎詐騙”的現(xiàn)象最嚴重,有76%的網民遇到過;其次是“冒充10086、95533等偽基站短信息”,占66%;“冒充公安、衛(wèi)生局、社保局等公眾機構進行電話詐騙”占55%;“冒充蘋果、騰訊等公司進行釣魚、盜取賬號的電子郵件”占51%;在“社交軟件上冒充親朋好友進行詐騙”占47%。

  調查顯示:37%的網民因收到詐騙信息而遭受錢財損失。

  調查顯示,近半年網民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郵件18.9封、垃圾短信20.6條、騷擾電話21.3個。

  近一年來,我國網民因為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經濟損失人均133元,總體經濟損失約915億元;9%的網民近一年來由于各類權益侵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000元以上;每個網民平均時間損失3.6小時。

  84%的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受到不良影響

  在本次調查羅列的20項個人信息中,網民認為最重要的個人信息是“網絡賬號和密碼”“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和“手機號碼”,占比都超過半數(shù),分別為82%、80%、69%和65%。

  在調查中,54%的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嚴重,其中21%的網民認為非常嚴重;84%的網民親身感受到了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良影響,16%的網民無明顯感受。

  在個人信息中,72%的網民認為個人身份信息泄露情況最嚴重,包括網民的姓名、手機號、電子郵件、學歷、住址、身份證號碼等信息。

  其次是個人網上活動信息,占54%,包括通話記錄和內容、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跡、IP地址、位置信息等內容。

  12321舉報受理中心副主任郝智超認為,目前我國網絡個人信息泄露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泄露的類型有通過黑客破解數(shù)據(jù)庫、惡意代碼等技術手段竊取,也有通過APP、社交軟件等程序非法收集,通過線上和線下舉辦活動收集,甚至有些信息可以通過網絡公開購買、查詢、下載,還有些個人信息是由于商場、醫(yī)院、教育機構、金融機構、物流環(huán)節(jié)等疏于管理而被泄露。

  手機APP推送廣告最煩人

  2016中國互聯(lián)網大會公布的《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盤點了網民在參與不同網絡活動或使用不同軟件時遇到的侵權現(xiàn)象,其中手機APP推送廣告最讓人反感。

  超七成用戶遭遇垃圾電子郵件

  “收到不良內容(病毒、欺詐、違法等)的郵件”是郵箱使用過程中遇到的最嚴重的侵權現(xiàn)象,有71%的網民遇到過!笆盏轿唇浻嗛喌纳虡I(yè)郵件”(占65%)和“商業(yè)郵件無法退訂”(占41%)“商業(yè)郵件退訂不成功”(占36%)等不規(guī)范的商業(yè)郵件發(fā)送行為仍然經常在電子郵件使用過程中遇到!罢`]件被當成垃圾郵件”過濾掉的,占44%。受訪者認為,“垃圾郵件自動過濾”和“賬號安全提醒”是保護網民權益的最佳措施,分別占70%和69%。“為用戶提供發(fā)件人黑名單”占63%。該項措施雖然認可度較高,但由于垃圾郵件發(fā)件人的郵箱地址極易偽造,因此實際效果并不明顯!袄]件箱定期提供垃圾郵件報告(避免錯攔)”占55%。該措施可以幫助網民糾正正常郵件被錯攔的情況,與網民的工作生活相關性較大,建議郵件服務提供商普及該項措施。

  手機APP推送廣告現(xiàn)象嚴重

  “推送廣告或欺詐信息”和“給用戶發(fā)送垃圾信息”是手機APP在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侵權現(xiàn)象,占72%和65%;其次是“竊取用戶信息”和“擅自使用付費業(yè)務”占56%和49%。

  在防范惡意APP的措施中,76%的網民認為“不下載來歷不明的APP”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占69%,“不連接來歷不明的WiFi”占65%,“盡量不開啟root權限”占45%,“不隨意刷機更換系統(tǒng)”占38%。除了網民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習慣外,加強“舉報、聯(lián)動處置機制”也很重要,占69%;另外51%的網民認為“安裝手機安全軟件”比較有效。

  近七成用戶搜不到想要內容

  網民使用搜索引擎時,“搜索結果不是我想要的”(占69%)的侵權現(xiàn)象排在第一位,略高于“搜到假冒網站/詐騙網站”(占66%)和“競價排名和推廣破壞了搜索引擎的準確性”(占65%);“搜到的網站有淫穢色情信息或附帶木馬病毒”占60%,“搜索條件所匹配的網站位置靠后”占57%。

  受訪者認為,搜索引擎給網站增加“網站標識”是保護網民權益最有效的措施,占72%;其次是“提示風險網站”,占71%;“提供個人信息保護服務,應網友請求可對個人信息進行刪除”,占67%;“搜索結果中增加舉報標識”占62%;“屏蔽不好的網站,保護未成年人”占59%。

  網購雙方應實名認證

  “網絡水軍/虛假評價”是網民在網購過程遇到的最嚴重的侵權現(xiàn)象,占67%;其次是網購到“假冒偽劣商品”的現(xiàn)象占58%;“個人信息被泄露”和“假冒網站/詐騙網站”分別占51%和50%!安钤u后被商家惡意騷擾”占33%,排第五位。雖然該項占比不高,但對網民的侵害程度強,危害極大,嚴重影響了網民的正常生活;另外,由于網民頻遭惡意騷擾,導致網購之后不愿、不敢打差評,影響了網購的總體評價環(huán)境,對其他網民的知情權也是一種損害。

  78%的網民認為“不明來源的購物APP”是風險最大的購物渠道;其次是“網頁廣告展示的商品”,占65%;“社交網站/聊天好友/微商等朋友圈推薦的網購渠道”排在第三位,占57%。

  在網購平臺保護網民權益的措施上,“買賣雙方實名認證”和“商戶信息真實性保障措施”較受網民歡迎,分別為77%和75%;其次是“一定期限內無理由退換”和“暢通舉報渠道”占68%和67%;“信用等級評價”和“物流跟蹤”占58%和57%。

  即時通信非正常登錄提醒最可靠

  即時通信作為基礎的互聯(lián)網應用,已與網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在使用的過程中,63%的網民會遇到“收到假冒、詐騙網站/網址”的現(xiàn)象;61%的網民會“收到商業(yè)信息”;59%網民遇到過“收到帶有木馬/病毒的鏈接”;“冒充好友詐騙”占45%;“賬號或密碼被盜”占39%。

  對于即時通信目前所做的保障網民權益的措施中,“非正常登錄提醒”的認可度最高,占72%;其次是“實名認證”,占67%;“個人信譽記錄”(61%)、“提供舉報方式”(61%)和“對網址網站進行安全提示”(60%)緊隨其后,認可度均超過60%。

  網游交友廣告太多

  “廣告太多”遠超其他侵權現(xiàn)象,占71%;其次是“遭遇不文明言語攻擊”,占52%;其他的侵權現(xiàn)象可以歸為兩類:玩家待遇不公平和玩家信息不安全。“其他玩家使用外掛”(占比47%)“廠商安排托高價賣裝備”(占比31%)“賬號無故被鎖或者降級”(31%)“點卡沒有用完就被停了”(占21%)是在玩游戲的時候遇到的不公平現(xiàn)象!皞人信息被泄露”(占36%)、“游戲賬號被盜造成損失”(占29%)、“游戲安裝軟件帶有木馬或病毒”(占41%)是在玩游戲的時候存在的不安全現(xiàn)象。

  在交友/社交網站/APP使用中的侵權現(xiàn)象排名前三位的是:“廣告信息多”占71%;“打色情擦邊球”占54%;“交友對象信息虛假”“誘騙用戶繳納會員費”并列第三,占50%。

  受訪者對于交友/社交網站/APP所采取的保障網民權益的措施,認可度都比較高,所占比例比較接近。排名依次為:“實名認證”(占77%)、“不良信用記錄共享”(占73%)、“投訴舉報機制”(占73%)、“對網站上傳信息的審查機制”(占71%)。



【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09-19

中國的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07-28

關于留守婦女的權益保護的調查報告10-23

消費者權益保護07-19

中國網民媒介素養(yǎng)調查報告08-17

女職工權益保護工作總結06-05

消費者權益保護調研報告05-26

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簡報07-16

權益保護委托合同05-02

福建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