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唐詩宋詞選讀》教學需要四“兩”撥千斤
大學畢業(yè)論文,可能對于臨近畢業(yè)的同學們還是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那么小編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guī)砉糯膶W畢業(yè)論文一篇,希望能夠幫助到畢業(yè)生們哦!
摘要:詩歌鑒賞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歷年高考情況看,學生得分不高,為此教者在講授《唐宋詩詞選讀》選修書時,巧妙地聯系“兩考”,落實“兩線”,重視“兩基”,針對“兩頭”,四“兩”撥千斤,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唐詩宋詞;教學;策略
一、聯系“兩考”,引起重視
“兩考”,是指“考試說明”和“考試試卷”。語文教學既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要服務于高考。從學生的角度來講,高考就是他們的學習目標。所以要想教好《唐詩宋詞選讀》這本書,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它的重要性,知道它對高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學之初,先聯系“兩考”,非常重要。所以我在教學的第一節(jié)課,就給學生投影了:《2010年江蘇省語文考試說明》規(guī)定古代詩文閱讀“考查材料以唐宋詩詞為主,也可選擇其他時代、其他體裁的作品”的內容。又告訴他們最近三年江蘇語文高考試卷,無一例外地考查了唐宋詩詞的鑒賞。
通過聯系“兩考”,學生普遍認識到《唐詩宋詞選讀》這本書的重要性,從而消除了他們的輕視心理。學生能從根本上重視學習,改變了以前幾屆學生的厭倦心理,學得主動,問的勤快,我的教學也變得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二、落實“兩線”,條理清晰
做好古詩鑒賞題,重要的是要知人論世。在教學中我堅持“時代背景”和“作者經歷” 兩條線并重。
首先是抓好“時代背景”這條線。唐詩部分,從“風神初振”的初唐詩,到聲律風骨兼?zhèn)涞氖⑻圃姡俚絼?chuàng)新求變的中唐詩,最后到詩國余暉的晚唐詩;宋詞部分,從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詞,到“格高韻遠”的北宋詞,到“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每一條時代的線,都蜿蜒綿亙,若隱若現,但又有跡可尋。學生如能把握每個時代社會背景,大到政治風云,社會變革,小到皇帝喜好,吏治民風,從而就可以掌握每個時代的詩歌內容和風格,那么將來做每個時代的詩歌鑒賞題,都能胸有成竹。
所以教學中我首先安排學生讀背目錄,整體把握!短圃娝卧~選讀》內容非常豐富,為了讓學生先從時代脈絡上整體把握,我一開始教學時,并沒有立馬直接進入課文的學習,正好第一天是連排課,于是我花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跟學生共同學習并嘗試背誦目錄。學生開始不是十分了解,我跟他們強調,我們在具體閱讀一本書時,目錄是能幫助我們宏觀了解書本的結構和內容的,同時《唐詩宋詞選讀》這本書的目錄又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選取每一時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來編排的。掌握目錄就是從大框架上了解時代特征,了解詩歌風格。如盛唐社會國勢強盛,詩歌風格也表現為“聲律風格兼?zhèn)?rdquo;,大氣磅薄;晚唐國勢衰頹,詩歌風格也仿佛“落日余暉”。
其次是抓好“作家經歷”這條線,在講課時,我并不死板地介紹作者,而是盡量講得言簡意賅并富有趣味。比如說,提到初唐詩歌時,我馬上對同學們講,這個專題里的第一首詩歌《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可是杜甫的爺爺杜審言寫的,描寫思鄉(xiāng)之情特別到位,馬上就有很多學生往后面翻書看具體內容;再如說到晚唐詩歌時,我又提到,這個專題中的《長安晚秋》的作者趙嘏可是咱們楚州人,學生立刻激動起來;又如,提到南宋李清照《醉花陰》詞時,我又故作驚嘆地告訴學生,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為了她一比高低,在家埋頭三天三夜寫了五十首,結果還是甘拜下風,學生又驚呼起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這樣,在歡快的氛圍中,學生了解了很多作者的經歷,這樣就對于我下一步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重視“兩基”,強化感悟
詩歌鑒賞的功夫,說到底也還是“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的問題。學生能夯實“雙基”,重視“雙基”,詩歌鑒賞就成功了一半了。
什么是基本知識?基本知識就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過程。根據江蘇高考考試說明詩歌鑒賞考查內容為“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那么就要求學生能準確地掌握“形象”、“語言”、“技巧”、“思想內容”等基本概念。
什么是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就是讀題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解題技巧,詩歌鑒賞主要是學生要有基本的分析綜合能力、鑒賞評價能力。
為此,教學過程中,我根據高考考試大綱,將高考詩歌的四個考點大大地寫在了黑板上,即:形象、語言、技巧、思想內容。而且在后來的教學中,我跟學生強調最多的就是這四個點,我跟學生講,這幾個字要像烙印一樣記在心上,因為這就是我們鑒賞詩歌的核心。為了便于后面的教學,我接著給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梳理了古代詩歌常見的內容和思想感情,并告訴學生,通常什么類型的詩歌很大程度上就決定它大致抒發(fā)什么樣的情感。同時由于學生對技巧的把握也比較零散,我又從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個方面為他們作了歸納,并要求這些內容全部要抄在筆記本上并定期背誦。另外,學生的基本答題步驟也不太規(guī)范,這方面我也作了明確的要求,這樣基本工作做好之后,接下來的教學就相對容易了些。一般在學習具體的版塊時,我總是要求學生整體把握住題材內容后,再分析形象、掌握技巧、品味語言、理解情感,這樣學生在具體分析時就能更快更好地掌握作者的情感了。
四、針對“兩頭”,有的放矢
在語言的領悟力上,我們必須承認不同學生是存在差異的。一部分思維敏捷,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詩歌領悟能力高;另一部分學生抽象思維較好,但詩歌的鑒賞簡直一竅不通。對此,我采取了“針對‘兩頭’,有的放矢”的方法。首先對后一部分學生要求他們多動嘴多動手,每學一篇詩詞就反復誦讀、背誦并默寫。對于前一部分學生,我每一篇詩詞,就布置他們從四大考點中選擇一兩點寫一篇鑒賞的文章,或者放手讓他們走上講臺,做做老師,通過這些鍛煉,收獲良多。
【淺談《唐詩宋詞選讀》教學需要四“兩”撥千斤】相關文章:
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教案范本10-07
淺談關于高中語文選修課“唐詩宋詞”教學的思考與建議10-05
淺談中印兩國的經濟合作10-09
淺談對《苔絲》兩種譯本的比較研究10-05
音樂需要匠心—淺談小提琴的藝術表現論文10-09
淺談化學概念教學的論文10-08
淺談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區(qū)別10-08
多媒體教學教案淺談10-08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