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語言學流派
現代語言學流派
摘要:20世紀的現代語言學理論,在語言學史上是發(fā)展最快的、最活躍的。
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開創(chuàng)了結構主義理論并把語言學真正變成科學之后,現代語言學便呈現了快速發(fā)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論文從歷時的角度闡述了現代語言學的各個流派及特點,代表人物及重要貢獻。
關鍵詞:現代語言學的開端;功能主義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
兩千多年前世界上不同的地區(qū)就開始了各種語言的研究,只是古代的這些研究都沒有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所以未能揭示出語言的本質。
直到19世紀比較語言學產生后,語言研究才開始發(fā)掘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才使語言的研究變成了科學的研究。
此論文就是從歷時的角度闡述了現代語言學的各個流派及特點,代表人物和重要貢獻。
綜述如下:
一、現代語言學的開端
現代語言學始于瑞士語言學家費爾迪南.德. 索緒爾(1857--1913)。
他通常被描述為“現代語言學之父”和“使語言學科走向現代的大師”索緒爾提出的語言學說是語言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對現代語言學的發(fā)展有深遠的意義。
索緒爾的理論主要是從三個方面發(fā)展起來的:語言學、社會學和心理學。
索緒爾是把語言學研究明確為科學研究的第一人。
他的理論直接把我們的注意力導向語言的本質。
他的理論可歸納如下:
1、 語言符號的本質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是由概念和聲音形象結合起來的,即“所指”和“能指”。
與語言符號的任意性相關聯的是能指的線性特征。
2、 語言單位的關系性質由于能指和所指的關系是任意的,因此一個能指與所指之間就沒有必然的屬性。
所指只是一個系統(tǒng)里的一員,通過同一系統(tǒng)內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得到界定。
3、 語言系統(tǒng)與語言現象的區(qū)分這是語言系統(tǒng)與語言的實際現象之間的區(qū)別。
他認為,語言學家的認為是研究語言系統(tǒng)。
4、 共時與歷時的區(qū)分語言學上的共時與歷時之區(qū)分,就是靜態(tài)語言學和進化語言學之分。
二、早期功能主義語言學和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
20世紀影響較大的功能語言學理論流派包括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倫敦學派。
這些學派繼承了索緒爾的傳統(tǒng),把語言看作一整套結構體系,認為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內在結構,在這個結構里所有的東西都是互相依存的。
在這個系統(tǒng)里,語言成分的意義由其與其他語言成分的關系來決定。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是由韓禮德在倫敦學派語言學思想的基礎上發(fā)展和創(chuàng)立的。
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語言學理論之一。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從社會學角度出發(fā),重視語言功能,它的影響延伸到與語言相關的各個領域。
(一)布拉格學派
布拉格學派創(chuàng)始于1926年10月6日,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泰休斯、特魯別茨科伊、雅克布遜、布龍達爾等。
布拉格學派的早期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1.為語言事實的共時研究方法做了理論上的開拓2.強調語言的系統(tǒng)性特征3.強調語言在知己語言社團中所發(fā)揮的功能。
50年代后新一代的布拉格學派的語言學家繼續(xù)老一輩的研究,發(fā)展了新的理論,包括關于語言演變,語言系統(tǒng),標準語言,主位與述位,語言功能。
(二) 哥本哈根學派
哥本哈根學派是一個人數不多的語言學派。
這個學派成立于1931年,代表人物有烏爾達爾、葉兒姆斯列夫、布龍達爾。
哥本哈根學派的語言學理論,目的是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是語言學的對象問題,第二個是語言研究的準確化問題。
他們在追求形式化過程中,把語言學與數理邏輯緊密結合起來,認為只有語言學成為結構主義的語言學時,才是客觀的、科學的。
這個思想對包括哈里斯、喬姆斯基、韓禮德等不同語言學流派的語言學家都有很大影響。
(三) 倫敦學派
倫敦學派通常是指英國的語言學研究。
倫敦學派其實就是弗斯學派。
講倫敦學派的主義貢獻其實就是講弗斯的主要貢獻。
因為弗斯不僅是該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而且在他去世之前始終是該學派語言理論的主要源泉。
弗斯對語言學理論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語言是“多系統(tǒng)的”,而不是“單系統(tǒng)的”;第二,弗斯認為語言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研究語義的產生,語言描寫實際上就是語義描寫;第三,韻律語言學是弗斯的主義興趣所在。
人從聚合與組合兩個方面研究語言的韻律特征,把分析的范圍從單個音節(jié)擴展到音組;第四,弗斯區(qū)分語音的系統(tǒng)和結構。
他把呈聚合關系即選擇關系的語言形式界定為系統(tǒng),把呈組合關系即線性關系的表現形式成為結構;第五,弗斯從人類學中吸收了不少營養(yǎng)。
他特別重視語言的社會屬性,把語言看作是人類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套硬性規(guī)定的符號和標記。
(四)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
系統(tǒng)功能語法包括兩個方面:系統(tǒng)語法和功能語法。
他們是韓禮德創(chuàng)建的語言學理論框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系統(tǒng)語法是指將語言看做由若干子系統(tǒng)組成的系統(tǒng)網絡又稱意義潛勢。
系統(tǒng)語法要研究的是語言這個系統(tǒng)的構成以及其內部各個子系統(tǒng)的相互聯系。
功能語法試圖揭示語言是人類交流的一種手段。
系統(tǒng)語法的核心部分是構建句子的一整套有效選擇的圖表,并且配有對不同選擇之間的關系的詳細的說明。
韓禮德的系統(tǒng)語法與其他語言學家的理論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系統(tǒng)語法十分重視語言的社會學特征;第二,系統(tǒng)語法認為語言是“做事”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知識”的手段。
它區(qū)分了“語言行為潛勢”和“實際語言行為”;第三,系統(tǒng)語法比較重視對個別語言以及個別變體的描寫;第四,系統(tǒng)語法用“連續(xù)體”這一概念來解釋眾多語言事實;第五,系統(tǒng)語法依靠對語篇的觀察和數據來驗證自己的假設;第六,系統(tǒng)語法以“系統(tǒng)”為基本范疇。
三、美國描寫與結構主義語言學
美國描寫與結構主義語言學是共時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獨立地誕生于20世紀的美國,在人類學家鮑阿斯的領導下,形成了與歐洲傳統(tǒng)完全不同的風格。
(一) 早期:博厄斯和薩丕爾
博厄斯已經注意到每一種語言都有它自己的語音系統(tǒng)和語法系統(tǒng)。
對于要研究的語言,語言學家的重要任務是去概括各種語言的特殊語法結構和分析各種語言的特殊語法范疇。
對于語言和意義之間的關系,薩丕爾堅持認為語言和意義的聯合并非必然但可能確實存在的關系。
關于語言和思維之間的關系,薩丕爾認為盡管二者的聯系如此緊密,但實際上并不相同。
語言是工具,思維是產品;沒有語言,思維是不可能實現的。
薩丕爾的學生沃爾夫后來繼承薩丕爾的理論和思想發(fā)展成著名的“薩丕爾――沃爾夫假說”。
(二)布龍菲爾德的理論
布龍菲爾德的主要貢獻是從哲學理念出發(fā)把語言學建設成一門科學。
他的《語言論》在20世紀曾被大西洋兩岸奉為科學的方法論之典范以及語言學方面最偉大的著作。
在書的第一部分,主要討論了4個內容:行為主義的語言觀;言語社團的問題;類型學的音系特征;語法單位。
第二部分探討了歷史語言學的一些重要問題。
《語言論》雖然是一部教科書,但它開創(chuàng)了一個語言學流派――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
縱觀現代語言學,我們看到了林立的語言學流派,可見其發(fā)展迅速,流派層出不窮。
分支不斷出現,語言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已經成了一門跨學科的科學。
通過對現代語言學流派脈絡的把握,可以更好地讓我們借鑒他人,拓展視野,打開思路。
對我們漢語語言的發(fā)展大有益處。
我國有豐富的語言資源和優(yōu)越的語言研究條件,通過對現代語言學流派的學習借鑒和我國語言學家的自身努力,必然也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學流派,并為相關領域的社會生產、文化建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封宗信 .現代語言學流派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胡壯麟 .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 何莉芳.西方語言學流派簡述[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1。
[4] 朱永生等. 功能語言學導論.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 趙惠.西方語言學流派綜述[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1。
【現代語言學流派】相關文章:
學習指導-自考現代語言學學習方法概述10-10
認知語言學的語言學基礎論文范文10-05
英語語言學論文11-14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應屆生的求職簡歷范文10-06
網絡語言的社會語言學10-26
c語言學習心得11-05
中班語言學科工作總結11-19
中班語言學好樣教案反思10-07
關于新西蘭語言學習技巧簡介10-07
意大利語言學習技巧淺析10-07